318 高山流水</p>
-魔法花園-</p>
某年某月某日</p>
02:am</p>
鳥兒也圍繞在她的身旁。</p>
她伸出手去,獨有一隻小鳥恰好不偏不倚的停留在她的指尖上,對她嘰嘰喳喳的說著什麽,秀香和小鳥麵麵相覷,“什麽呀?”她喃喃自語,聽不清楚。</p>
看著小鳥的雙眼,秀香似乎聽到了“仙樂”。</p>
小鳥有著一對如瑪瑙一般的雙眼,似乎它的眼內是另一個世界一般,秀香看著那眼珠,耳邊的聲音似乎由低到高的出現了,也不知道是誰奏起了美妙的音樂。</p>
“哈”秀香癡笑著,“高山流水?”</p>
真是一首好曲子,不是混彈的,她又仔細一聽,這是個合奏曲,她聆聽著,手指不自覺的動起來。</p>
這是古琴、箏所合奏、箏的音色更為清麗,而古琴聲音卻略小些。</p>
耳邊,這曲子,古琴和古箏都發揮到了極致,古琴的厚、空、破、悟和古箏的明、亮、清、麗不斷交錯著、譜寫出一曲流暢。</p>
老師曾說過,“古箏是看淡了紅塵,古琴是看透了紅塵。”</p>
還說過,“秀香還太小了,不懂什麽是紅塵,不知道那電視劇裏,為什麽人物心情不好了,就去彈曲子;心情好了呢,也去彈曲子。古人愛好撫琴,也是有訓誡的。頭不可不正。坐不可不端。容不可不肅。足不可不齊。耳不可亂聽。目不可邪視。手不可不潔。指不可不堅。調不可不知。曲不可不終。”</p>
老師的聲音還是那麽親切,秀香的頭,被老師的聲音充滿了。</p>
“小香,你要記得,無論是哪兩種琴,這琴音都是非常悅耳的。學箏的多些,你就也學古箏吧。”大娘諄諄教導,言猶在耳。</p>
</p>
“古琴麽,音色當時是渾厚,古稱“七弦琴”,我的印象中,都是像諸葛亮那樣了不起的人,才會彈奏呢,也是大智若愚、權謀機變、運籌帷幄的代表。泠泠七弦上,靜聽鬆風寒。就是說的這樣的境界,不免淒冷、不免惆悵啊。”大娘的話,秀香其實一個字都沒聽懂。</p>
“但是古箏不同,清亮灑脫、歡沁雀躍、濃情蜜意、柔媚和美,都可、都可。縱使那搖滾調調,也來得了呢,你這個女孩子,學個古箏,最是合適。這當今啊,還得學習咱們的古代樂器,這琵琶箏二胡當中,也就是古箏還不錯,新興了起來,以後大不了還可以當個琴師啊,教教小孩子彈琴,也能有一個傍身的手藝不是。像你大娘我,就是沒有什麽才華,最後來教人彈琴了不是。不過你們這些小孩子麽,以後都不至於像我一樣的。肯定是有大出息的。”</p>
秀香記得父親一臉的懵懂,對於大娘的自謙也不知如何回複,隻是陪著笑,母親有事臨時讓父親帶著自己,父親也是一籌莫展,像鴨子聽雷,隻是不停地陪著笑臉,秀香看的注意力都在琴上了。</p>
“古箏則由三塊板構成,分別是框板、麵板和底板。看,這是琴頭。最早的箏為5根弦,所以是五個基礎音,宮商角徵羽。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到了咱們當代啊,為21弦,最常見。琴弦是均勻排列於箏麵上,這是琴碼子,碼好了,這有個豁口,看見沒,架著琴弦,穩當著呢。白居易在聽箏時寫: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裏一時愁。”</p>
“哎,十三弦?”父親看了看眼下的琴。</p>
“對,唐代都是13弦的古箏。不像我們這麽多,21弦。”老師說的輕巧。</p>
“哦。”父親似懂非懂。</p>
“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21弦,長約163厘米,寬35厘米。”老師接著說道,“韓教授,你女兒初學,不要買太貴的箏,學些知識,能彈曲子了,再買貴的,這便宜的,五、六百的有的是,貴的五七千、上萬的也有,不過呢,終歸是比鋼琴便宜啊,鋼琴一架中等的也要2萬以上呢,是不是。”</p>
“老師你說的對。”</p>
“再說了,咱們學習古箏,課程也便宜啊,你鋼琴課一節不得100-200,熟人呢,100都算便宜的了。”老師說道,“我呢,咱們也算沾親帶故的,所以不會收你那麽多,一節課才80塊,你們年交呢,就收你們60一節課,多合算啊。”老師說著在計算器上打了個數字,然後賠笑臉道,“我一對一教學啊,你看,才這個數,我給你把零頭抹了。也算全了情意。”</p>
“老師您是照顧我們了,不過啊,你也知道,我們家,不太寬裕。”父親沒再說下去。</p>
秀香一下子就把這些話都背下來了,清清楚楚的,父親還竟然伸手去數了數多少根琴弦,說了句,“真是21根,哎呦,這根可真粗啊,這也是琴弦啊。”</p>
老師還特意簡潔的說明了,“粗的弦音色渾厚,是低音、倍低音......”</p>
-魔法花園-</p>
某年某月某日</p>
02:am</p>
鳥兒也圍繞在她的身旁。</p>
她伸出手去,獨有一隻小鳥恰好不偏不倚的停留在她的指尖上,對她嘰嘰喳喳的說著什麽,秀香和小鳥麵麵相覷,“什麽呀?”她喃喃自語,聽不清楚。</p>
看著小鳥的雙眼,秀香似乎聽到了“仙樂”。</p>
小鳥有著一對如瑪瑙一般的雙眼,似乎它的眼內是另一個世界一般,秀香看著那眼珠,耳邊的聲音似乎由低到高的出現了,也不知道是誰奏起了美妙的音樂。</p>
“哈”秀香癡笑著,“高山流水?”</p>
真是一首好曲子,不是混彈的,她又仔細一聽,這是個合奏曲,她聆聽著,手指不自覺的動起來。</p>
這是古琴、箏所合奏、箏的音色更為清麗,而古琴聲音卻略小些。</p>
耳邊,這曲子,古琴和古箏都發揮到了極致,古琴的厚、空、破、悟和古箏的明、亮、清、麗不斷交錯著、譜寫出一曲流暢。</p>
老師曾說過,“古箏是看淡了紅塵,古琴是看透了紅塵。”</p>
還說過,“秀香還太小了,不懂什麽是紅塵,不知道那電視劇裏,為什麽人物心情不好了,就去彈曲子;心情好了呢,也去彈曲子。古人愛好撫琴,也是有訓誡的。頭不可不正。坐不可不端。容不可不肅。足不可不齊。耳不可亂聽。目不可邪視。手不可不潔。指不可不堅。調不可不知。曲不可不終。”</p>
老師的聲音還是那麽親切,秀香的頭,被老師的聲音充滿了。</p>
“小香,你要記得,無論是哪兩種琴,這琴音都是非常悅耳的。學箏的多些,你就也學古箏吧。”大娘諄諄教導,言猶在耳。</p>
</p>
“古琴麽,音色當時是渾厚,古稱“七弦琴”,我的印象中,都是像諸葛亮那樣了不起的人,才會彈奏呢,也是大智若愚、權謀機變、運籌帷幄的代表。泠泠七弦上,靜聽鬆風寒。就是說的這樣的境界,不免淒冷、不免惆悵啊。”大娘的話,秀香其實一個字都沒聽懂。</p>
“但是古箏不同,清亮灑脫、歡沁雀躍、濃情蜜意、柔媚和美,都可、都可。縱使那搖滾調調,也來得了呢,你這個女孩子,學個古箏,最是合適。這當今啊,還得學習咱們的古代樂器,這琵琶箏二胡當中,也就是古箏還不錯,新興了起來,以後大不了還可以當個琴師啊,教教小孩子彈琴,也能有一個傍身的手藝不是。像你大娘我,就是沒有什麽才華,最後來教人彈琴了不是。不過你們這些小孩子麽,以後都不至於像我一樣的。肯定是有大出息的。”</p>
秀香記得父親一臉的懵懂,對於大娘的自謙也不知如何回複,隻是陪著笑,母親有事臨時讓父親帶著自己,父親也是一籌莫展,像鴨子聽雷,隻是不停地陪著笑臉,秀香看的注意力都在琴上了。</p>
“古箏則由三塊板構成,分別是框板、麵板和底板。看,這是琴頭。最早的箏為5根弦,所以是五個基礎音,宮商角徵羽。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到了咱們當代啊,為21弦,最常見。琴弦是均勻排列於箏麵上,這是琴碼子,碼好了,這有個豁口,看見沒,架著琴弦,穩當著呢。白居易在聽箏時寫: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裏一時愁。”</p>
“哎,十三弦?”父親看了看眼下的琴。</p>
“對,唐代都是13弦的古箏。不像我們這麽多,21弦。”老師說的輕巧。</p>
“哦。”父親似懂非懂。</p>
“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21弦,長約163厘米,寬35厘米。”老師接著說道,“韓教授,你女兒初學,不要買太貴的箏,學些知識,能彈曲子了,再買貴的,這便宜的,五、六百的有的是,貴的五七千、上萬的也有,不過呢,終歸是比鋼琴便宜啊,鋼琴一架中等的也要2萬以上呢,是不是。”</p>
“老師你說的對。”</p>
“再說了,咱們學習古箏,課程也便宜啊,你鋼琴課一節不得100-200,熟人呢,100都算便宜的了。”老師說道,“我呢,咱們也算沾親帶故的,所以不會收你那麽多,一節課才80塊,你們年交呢,就收你們60一節課,多合算啊。”老師說著在計算器上打了個數字,然後賠笑臉道,“我一對一教學啊,你看,才這個數,我給你把零頭抹了。也算全了情意。”</p>
“老師您是照顧我們了,不過啊,你也知道,我們家,不太寬裕。”父親沒再說下去。</p>
秀香一下子就把這些話都背下來了,清清楚楚的,父親還竟然伸手去數了數多少根琴弦,說了句,“真是21根,哎呦,這根可真粗啊,這也是琴弦啊。”</p>
老師還特意簡潔的說明了,“粗的弦音色渾厚,是低音、倍低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