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出使江東,對孫權說:“秣陵地形,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說的就是建康。建康東傍鍾山,南有秦淮河,西倚長江,北臨玄武湖,處於天然屏障之內。到東晉時,城區範圍已擴建至東西南北各四十裏。中心為宮城,宮城座北朝南,南門正對禦街。禦街貫徹城區,是全城南北軸線。禦街左右建官署,外側是居民區。建康是最大的商業中心,手工業作坊和商業集市密布在秦淮河兩岸,行船經秦淮河可以從東西兩個方向抵達建康各個集市。城區四周建了五個軍壘,屯駐宿衛軍。宿衛軍職責是保衛京師,與駐守京郊的牙門軍,合稱中軍,直屬中央。為了避免皇帝受製於宿衛軍,宿衛軍被分為五個營,分別駐紮在城內各個軍壘,使之互相配合,又彼此牽製,共同完成宿衛任務。</p>


    這一天,王質終於抵達建康。他自小生長在小山村,雖然路途中經過數個州郡長了點見識,但那些州郡完全比不上建康的氣派不凡、守衛森嚴,還有繁華熱鬧。不過,王質也顧不上這些,好不容易到達,辦正事要緊。王質向路人打聽出武衛營的軍壘所在,又經過一番奔波才來到武衛營。武衛營門口整齊劃一地站立著左右兩排守門士兵。</p>


    王質選了最外邊的一個士兵遞上一兩銀子,詢問道:“兵大哥,可以向你打聽些事嗎?”</p>


    士兵見到銀子滿心歡喜,一把抓過掂在手心,道:“想打聽什麽事?說吧。”</p>


    王質道:“我受同鄉所托給武衛營的一位士兵帶封家書,不知道要走什麽流程?”</p>


    士兵問:“那個人叫什麽名字?”</p>


    王質道:“馬國榮,建安郡的。”</p>


    士兵詫異道:“馬國榮?!”王質點點頭。</p>


    士兵道:“馬國榮兩年前已經死了。”</p>


    王質大吃一驚,半信半疑的問:“死了?會不會是同名同姓?”</p>


    士兵道:“錯不了,建安郡花縣人,二十出頭的,對不對?”王質點點頭。</p>


    士兵道:“那就對了,他已經死了。我們以前同營房的。”</p>


    王質連忙問:“他是怎麽死的?”</p>


    士兵道:“軍中偷盜,重杖一百軍棍,沒熬過去就死了。”</p>


    王質驚道:“軍中偷盜?他為什麽要偷盜?”</p>


    士兵道:“為了買五石散。”</p>


    王質不解地問:“五石散是什麽東西?”</p>


    士兵道:“五石散是一種吃了讓人飄飄欲仙的藥石,貴族名士才吃得起的。”</p>


    王質道:“他在軍中怎麽會沾上五石散呢?”</p>


    士兵道:“據說是給某位大人試藥沾上的。”</p>


    王質道:“那他屍首呢?”</p>


    士兵道:“受軍法而亡,需暴屍三日,再隨意掩埋,無墳無碑,不可能找到了。”</p>


    王質心情複雜,拱手道:“多謝兵大哥告知一切,不知道此處附近有沒有代寫書信的?”</p>


    士兵指了去處,王質謝過後依指示前去。王質百感交集,九叔九嬸盼望見到唯一的親人,如今卻是噩耗當頭,白發人送黑發人,不知二老該如何麵對。王質請人寫了書信,按士兵的話如實告知,在信封內放入十兩銀子封好,花了二兩銀子雇請驛吏代為傳信。</p>


    雖然結果不好,但對王質來說,別人所托之事已了,接下來要好好為自己盤算盤算。王質找了家飯館吃飯。他最牽掛的是謝姑娘,而唯一的線索是陳郡謝氏。王質向店小二打聽陳郡謝氏所在。</p>


    小二驚呼道:“喲?客官是從外地來的吧?那裏在建康城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就在朱雀橋邊的秦淮河畔北岸的烏衣巷。那裏是達官貴人的住宅區,其中有兩家名氣最大,一家就是客官剛才問的陳郡謝氏,另一家是琅琊王氏。那個真叫富貴啊!客官去看了便知。”</p>


    王質微笑謝過小二,付了一兩銀子支付飯食,有多的打賞給小二。小二歡天喜地地稱謝。</p>


    王質經指點從秦淮河坐船到朱雀橋最為便捷。於是王質信步來到秦淮河邊,雇了船家坐上船,沿秦淮河順流而下。秦淮河兩岸商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p>


    王質正欣賞著沿岸風光,船家道:“客官,朱雀橋到了,秦淮河北岸便是烏衣巷。”</p>


    王質順著船家所指,隻見岸上一片都是豪宅,每間都占地廣袤、門牌宏大莊重、做工氣派不凡。高牆內隱約可見簷角、假山,引人遐想連篇。</p>


    王質駐足觀望了一陣,轉身問船家:“船家,住在烏衣巷的達官貴人、公子哥平時到哪裏消遣?”</p>


    船家道:“這些大官人平時喜歡縱情山水、飲酒作樂。不能出城就到歡樂坊,那裏百貨齊全,還有眾多妓院、賭場、酒樓、雅居。”</p>


    王質不解地問:“雅居是什麽地方?”</p>


    船家道:“客官,那是文人雅士喝酒聊天,談玄說理的場所。”</p>


    王質道:“那勞煩船家捎我去歡樂坊。”</p>


    船家應聲撐船。航行不久,船停靠在一個石階處,王質抬頭看到石階上有一個牌坊,牌坊上寫著“歡樂坊”三個大字。</p>


    王質酬謝船家,沿石階上岸,尋著一家名叫集雅軒的雅居。王質走進去打量了一下,樓分兩層,底層的客人三三兩兩,有的在對弈,有的在喝酒談玄。玄就是玄學,主要書籍為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周易》,合稱三玄。玄學是哲學思想,探討生與死、有與無的問題;五鬥米道也就後來的道教,是以老莊的道家理論為包裝的信奉神仙的本土宗教信仰。所以兩者並非同物。樓上有人在大聲說書,因為居高臨下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講的是漢高祖斬白蛇的故事。</p>


    一個個相貌忠厚的夥計迎上來,笑著問王質:“客官,幾位?”</p>


    王質拱手道:“大哥,我不是來幫襯的,我是來找工作的。”</p>


    夥計便引王質到掌櫃處,掌櫃的正在櫃台後喝茶聽書。</p>


    王質上前拱手恭敬道:“在下王質,見過掌櫃的。”</p>


    掌櫃打量王質一眼,道:“嗯?有事嗎?”</p>


    王質道:“在下正在找工作,不知掌櫃的這裏還缺不缺夥計?”</p>


    掌櫃的看到王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招進來做個門麵也不錯,遂道:“管吃住,每月二十銅錢,你做不做?”</p>


    王質拱手行禮道:“那在下多謝掌櫃了!”</p>


    掌櫃的看見王質這樣爽快答應倒有些意外,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他故意壓低薪水,就是等王質討價還價,誰知道王質居然不還價直接成交。白撿的便宜為什麽不要,他抹了抹唇上的八字須,笑道:“來,來,登記上姓名,年歲,籍貫,你就是本店夥計了。”</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百年後的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煉心修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煉心修性並收藏一百年後的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