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怎麽個圓滿法?”寧清羽眼中閃過一抹詫異之色,看他也不像混得多好的樣子啊!</p>
李慕矜持的一笑,後退兩步,側過身來,示意寧中則站到一邊。</p>
寧中則看出他是要露一手,暫時壓下心裏的愁緒,好奇的走到一旁。</p>
李慕雙掌在身前指尖相對,掌心向上,緩緩提起雙臂,一股氤氳紫氣立時浮上他麵頰。</p>
這一刻,李慕身上的氣息如淵似海,一股淵渟嶽峙的宗師風範油然而生。</p>
寧清羽雙目漸漸睜大,身子下意識的微微前傾。</p>
待雙掌提至胸前,李慕吐氣開聲,伴隨著一聲輕喝,倏地向前推出。</p>
“呼”</p>
寧清羽和寧中則清清楚楚的看到,在李慕推出這一掌後,他身前丈餘距離內的空氣都出現扭曲之狀。</p>
狂風驟起,帶起滿地風塵,挾裹著落葉向前洶湧而去。</p>
寧清羽霍然起身,臉上浮現震驚之色。</p>
他得傳紫霞神功不過短短六年光景,但此刻展現出來的這份功力,卻儼然已不在自己四十幾年苦修之下,這怎麽可能?</p>
李慕收掌,雙掌自胸前緩緩按下,直至丹田處,臉上紫氣消退。</p>
寧中則又驚又喜,嬌呼道:“師兄,你的功力……”</p>
李慕轉過身重新麵對寧清羽,解釋道:“弟子遊曆到襄陽一帶時,在桐柏山中遇到一條異蛇。”</p>
</p>
“此蛇遍身隱隱發出金光,頭頂上生有肉角,其膽為深紫色。”</p>
“弟子機緣巧合下飲了蛇血,服下蛇膽,內力、氣力均是大增,周身經脈更是暢通無阻。”</p>
這一年來,他在劍塚山穀吃得太狠,捕殺過度,幾乎快將菩斯曲蛇捕絕跡。</p>
短時間內數量怕是恢複不過來,是以他幹脆將之形容成一條蛇,而非一個族群,以免多生事端。</p>
寧清羽目光灼灼的看著李慕,喜道:“身泛金光,頭生肉角,莫非是那傳說中即將化蛟的靈蛇?”</p>
“如此說來,你倒是身具大氣運之人。”</p>
“好,好哇!真是天佑我華山派,你這一場奇遇,省卻了數十年苦修。”</p>
“華山派在你手中,定能發揚光大,為師便是即刻死去,也能瞑目了。”</p>
李慕臉色微變,憂心忡忡的道:“師父你的傷……當真沒辦法了嗎?”</p>
寧清羽輕歎一聲,道:“油盡燈枯,回天乏術。”</p>
“不過你也無須介懷,人早晚會有這一天,如今看到你有此成就,為師已無憾。”</p>
說著他轉身向著住處行去,口中道:“你們去祖師祠堂等我。”</p>
“是。”</p>
李慕跟寧中則對視一眼,並肩往祖師祠堂而去,一時間卻都沒了說話的心情。</p>
在祠堂內等了片刻,便見寧清羽手中持著一個木匣走了進來。</p>
他將木匣放到祖宗牌位前的供桌上,點上三炷清香,對著祖宗牌位拜了拜。</p>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弟子寧清羽,執掌華山不力,令門中內亂,以至宗門沒落。”</p>
“今幸得列祖列宗庇佑,門下弟子爭氣,於而立之年,便將鎮派絕學練至大成。”</p>
“弟子決定,將華山掌門之位傳予徒兒不群,望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保佑小徒重振華山門楣,將華山派發揚光大。”</p>
說完將香插進香爐,回過身來,對李慕肅然道:“不群,跪下吧!”</p>
李慕於供桌前的蒲團上跪了下來,寧清羽打開那個木匣,從中取出一塊符印,遞到李慕手中。</p>
“受了掌門符印,從今日起,你便是華山掌門,今後振興華山,光大門楣,便要靠你了。”</p>
說到這寧清羽歎息一聲,苦澀的道:“原本我華山派作為五嶽之首,掌門之位傳承,當遍告武林同道,請來各派人士觀禮見證。”</p>
“但如今門中的情況,卻是沒這個條件了,回頭我寫幾封親筆信,寄給各派打個招呼也便是了。”</p>
請來各派人士觀禮見證,不說大開延席,一頓飯你總得管。</p>
可如今的華山,既沒有那份財力,也沒有足夠的人手。</p>
難道人請來後,前掌門、現掌門、再加一個前掌門千金親自下廚做飯?</p>
還不夠丟人的。</p>
李慕起身,將掌門符印放回木匣中,隨後對寧清羽道:“師父,其實弟子這次下山,除了功力大進外,還有另一個奇遇。”</p>
寧清羽怔了怔,愕然道:“還有什麽奇遇?”</p>
李慕微微一笑,走到寧中則麵前,將那個包袱從她手中接過,放到供桌上解開。</p>
“嘶……”</p>
父女倆齊齊倒吸一口涼氣,卻見那包袱中,竟是裝著滿滿一包銀票。</p>
寧中則瞠目結舌的道:“師兄,這……”</p>
李慕笑道:“這裏共有三十二萬六千七百五十兩,而這……不過是我所得財富的九牛一毛。”</p>
寧清羽呼吸急促的問道:“你這所謂的奇遇,究竟是什麽?”</p>
李慕正色道:“是一處寶藏。”</p>
寧清羽道:“仔細說說。”</p>
李慕道:“是,弟子遊曆到荊州府地界時,因錯過宿頭,便在江陵城外一座寺廟中過夜。”</p>
“那寺廟地處荒僻,人跡罕至,年久失修,已廢棄多年,唯大殿中一尊三丈高的泥塑佛像依舊完好。”</p>
“弟子無意中發現,那佛像的一層泥殼內竟暗藏黃金。”</p>
“經過細細探查,那整尊佛像完全是由黃金鑄造,隻在外敷了一層泥以作掩蓋,粗略估計,整尊金佛怕是有不下五六萬斤。”</p>
寧清羽跟寧中則父女,此時皆是呆若木雞,難以自持。</p>
五六萬斤黃金,那是什麽概念?那就是近千萬兩銀子,朝廷一年的稅收都沒這麽多啊!</p>
隻聽李慕接著道:“弟子還發現,那尊大金佛本身反而是最不值錢的。”</p>
“在金佛背後有一道暗門,金佛下半部分的腹中乃是中空,裏麵以價值連城的金玉珍寶填充。”</p>
“因金佛太大,金玉珍寶太多,弟子無法一次性全部運走,便隻取了一小部分,然後將金佛恢複原樣,重新用泥敷好。”</p>
“弟子打算等日後華山派恢複鼎盛,人手充足時,再設法將寶藏悉數運回。”</p>
“弟子帶走的小部分珍寶,沿途一點點的變賣,最終得到三十二萬餘兩。”</p>
寧清羽渾身止不住的輕輕顫抖,臉上是欣喜若狂的神情。</p>
李慕還真怕他受刺激過度,一口氣上不來就直接過去了。</p>
寧中則則是喜極而泣,隻覺師兄這次回來,好像突然變得一無所有的華山派,一下子又什麽都有了。</p>
李慕矜持的一笑,後退兩步,側過身來,示意寧中則站到一邊。</p>
寧中則看出他是要露一手,暫時壓下心裏的愁緒,好奇的走到一旁。</p>
李慕雙掌在身前指尖相對,掌心向上,緩緩提起雙臂,一股氤氳紫氣立時浮上他麵頰。</p>
這一刻,李慕身上的氣息如淵似海,一股淵渟嶽峙的宗師風範油然而生。</p>
寧清羽雙目漸漸睜大,身子下意識的微微前傾。</p>
待雙掌提至胸前,李慕吐氣開聲,伴隨著一聲輕喝,倏地向前推出。</p>
“呼”</p>
寧清羽和寧中則清清楚楚的看到,在李慕推出這一掌後,他身前丈餘距離內的空氣都出現扭曲之狀。</p>
狂風驟起,帶起滿地風塵,挾裹著落葉向前洶湧而去。</p>
寧清羽霍然起身,臉上浮現震驚之色。</p>
他得傳紫霞神功不過短短六年光景,但此刻展現出來的這份功力,卻儼然已不在自己四十幾年苦修之下,這怎麽可能?</p>
李慕收掌,雙掌自胸前緩緩按下,直至丹田處,臉上紫氣消退。</p>
寧中則又驚又喜,嬌呼道:“師兄,你的功力……”</p>
李慕轉過身重新麵對寧清羽,解釋道:“弟子遊曆到襄陽一帶時,在桐柏山中遇到一條異蛇。”</p>
</p>
“此蛇遍身隱隱發出金光,頭頂上生有肉角,其膽為深紫色。”</p>
“弟子機緣巧合下飲了蛇血,服下蛇膽,內力、氣力均是大增,周身經脈更是暢通無阻。”</p>
這一年來,他在劍塚山穀吃得太狠,捕殺過度,幾乎快將菩斯曲蛇捕絕跡。</p>
短時間內數量怕是恢複不過來,是以他幹脆將之形容成一條蛇,而非一個族群,以免多生事端。</p>
寧清羽目光灼灼的看著李慕,喜道:“身泛金光,頭生肉角,莫非是那傳說中即將化蛟的靈蛇?”</p>
“如此說來,你倒是身具大氣運之人。”</p>
“好,好哇!真是天佑我華山派,你這一場奇遇,省卻了數十年苦修。”</p>
“華山派在你手中,定能發揚光大,為師便是即刻死去,也能瞑目了。”</p>
李慕臉色微變,憂心忡忡的道:“師父你的傷……當真沒辦法了嗎?”</p>
寧清羽輕歎一聲,道:“油盡燈枯,回天乏術。”</p>
“不過你也無須介懷,人早晚會有這一天,如今看到你有此成就,為師已無憾。”</p>
說著他轉身向著住處行去,口中道:“你們去祖師祠堂等我。”</p>
“是。”</p>
李慕跟寧中則對視一眼,並肩往祖師祠堂而去,一時間卻都沒了說話的心情。</p>
在祠堂內等了片刻,便見寧清羽手中持著一個木匣走了進來。</p>
他將木匣放到祖宗牌位前的供桌上,點上三炷清香,對著祖宗牌位拜了拜。</p>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弟子寧清羽,執掌華山不力,令門中內亂,以至宗門沒落。”</p>
“今幸得列祖列宗庇佑,門下弟子爭氣,於而立之年,便將鎮派絕學練至大成。”</p>
“弟子決定,將華山掌門之位傳予徒兒不群,望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保佑小徒重振華山門楣,將華山派發揚光大。”</p>
說完將香插進香爐,回過身來,對李慕肅然道:“不群,跪下吧!”</p>
李慕於供桌前的蒲團上跪了下來,寧清羽打開那個木匣,從中取出一塊符印,遞到李慕手中。</p>
“受了掌門符印,從今日起,你便是華山掌門,今後振興華山,光大門楣,便要靠你了。”</p>
說到這寧清羽歎息一聲,苦澀的道:“原本我華山派作為五嶽之首,掌門之位傳承,當遍告武林同道,請來各派人士觀禮見證。”</p>
“但如今門中的情況,卻是沒這個條件了,回頭我寫幾封親筆信,寄給各派打個招呼也便是了。”</p>
請來各派人士觀禮見證,不說大開延席,一頓飯你總得管。</p>
可如今的華山,既沒有那份財力,也沒有足夠的人手。</p>
難道人請來後,前掌門、現掌門、再加一個前掌門千金親自下廚做飯?</p>
還不夠丟人的。</p>
李慕起身,將掌門符印放回木匣中,隨後對寧清羽道:“師父,其實弟子這次下山,除了功力大進外,還有另一個奇遇。”</p>
寧清羽怔了怔,愕然道:“還有什麽奇遇?”</p>
李慕微微一笑,走到寧中則麵前,將那個包袱從她手中接過,放到供桌上解開。</p>
“嘶……”</p>
父女倆齊齊倒吸一口涼氣,卻見那包袱中,竟是裝著滿滿一包銀票。</p>
寧中則瞠目結舌的道:“師兄,這……”</p>
李慕笑道:“這裏共有三十二萬六千七百五十兩,而這……不過是我所得財富的九牛一毛。”</p>
寧清羽呼吸急促的問道:“你這所謂的奇遇,究竟是什麽?”</p>
李慕正色道:“是一處寶藏。”</p>
寧清羽道:“仔細說說。”</p>
李慕道:“是,弟子遊曆到荊州府地界時,因錯過宿頭,便在江陵城外一座寺廟中過夜。”</p>
“那寺廟地處荒僻,人跡罕至,年久失修,已廢棄多年,唯大殿中一尊三丈高的泥塑佛像依舊完好。”</p>
“弟子無意中發現,那佛像的一層泥殼內竟暗藏黃金。”</p>
“經過細細探查,那整尊佛像完全是由黃金鑄造,隻在外敷了一層泥以作掩蓋,粗略估計,整尊金佛怕是有不下五六萬斤。”</p>
寧清羽跟寧中則父女,此時皆是呆若木雞,難以自持。</p>
五六萬斤黃金,那是什麽概念?那就是近千萬兩銀子,朝廷一年的稅收都沒這麽多啊!</p>
隻聽李慕接著道:“弟子還發現,那尊大金佛本身反而是最不值錢的。”</p>
“在金佛背後有一道暗門,金佛下半部分的腹中乃是中空,裏麵以價值連城的金玉珍寶填充。”</p>
“因金佛太大,金玉珍寶太多,弟子無法一次性全部運走,便隻取了一小部分,然後將金佛恢複原樣,重新用泥敷好。”</p>
“弟子打算等日後華山派恢複鼎盛,人手充足時,再設法將寶藏悉數運回。”</p>
“弟子帶走的小部分珍寶,沿途一點點的變賣,最終得到三十二萬餘兩。”</p>
寧清羽渾身止不住的輕輕顫抖,臉上是欣喜若狂的神情。</p>
李慕還真怕他受刺激過度,一口氣上不來就直接過去了。</p>
寧中則則是喜極而泣,隻覺師兄這次回來,好像突然變得一無所有的華山派,一下子又什麽都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