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行動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作者:我是六隻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根民做了副主任之後變化不小,穿著一套深藍色製服,手拿著公文包,梳著小背頭,一副標準的幹部打扮。</p>
騎著自行車,帶著兩個幹事,就來到了罐子村主持包產到戶。</p>
也不隻是劉根民下農村,公社幾個負責的領導,都分別帶人去了石圪節公社,幾個願意包產到戶的村子幫忙。</p>
把土地按川、山、地、壩地和陽、背、遠、近分類分級。</p>
牛、羊、驢、馬,以次等次作價。</p>
耙、犁、鞍、鍁、鍘刀、木鍁、木杈、連枷、簸箕以至架子車、鋼磨、柴油機等,也統統按好壞折成了錢。</p>
土地按人口分,王滿銀家裏五口人也分到十多畝地。</p>
王滿銀事情也多了不少,家裏分到了一頭牛,幾隻羊,加上王滿銀從村民手裏買了十來隻羊,家裏的牲口數量大增。</p>
分到牛也不能說是占便宜,分到牲口的總價都是一樣的。</p>
搞承包責任製的村子不少,罐子村全村實行了包產到戶。</p>
雙水村半個村,第一生產隊,就是少安的生產隊實行了生產責任組。</p>
生產責任組,更複雜一點,都是一些兄弟,父子,相好的人家,四五戶人組成一個生產小組。</p>
沒有意外,孫玉亭這種懶人就給落下了,最後被孫玉厚和少安的生產小組收留,明顯的就是孫玉厚和少安,為了彌補孫玉亭缺失的勞力,兩個人要多辛苦不少。</p>
下山村也是包產到戶了。而公社所在地石圪節大隊卻仍然堅持他們的大集體生產方式。</p>
這證明了越窮的村子,改革的願望越強烈。</p>
土地分到手就開始翻耕麥田,家裏有牛,王滿銀都沒用蘭花,就把原本的五畝麥田耕了兩遍,這當然不是王滿銀一個人功勞。</p>
幫著王滿銀家耕田的,耕過王滿銀家地,可以借王滿銀家牛使,自然不會缺少幫手。</p>
給自己種地,村民是起早貪黑,一家老小,婦女,孩子齊上陣,不管是耕地,播種,施肥,鋤草,都精細了不少,現在可以稱得上精耕細作。</p>
這樣種田,肯定要比跟著生產隊出山勞動,辛苦不少,不過田裏的活忙完,農民就自由的清閑了下來。</p>
已經改革開放,時機已經成熟,王滿銀當然不會一直躲在家裏。</p>
“滿倉哥,給我開介紹信,我到西安一趟!”</p>
王滿銀在大隊部,找到了無精打采的王滿倉。</p>
“你去西安幹什麽?”</p>
“改革開放了,當然是做生意去。”</p>
“你小子才安分幾年,怎麽又要出去?”</p>
王滿銀一看王滿倉這是有火啊,村子包產到戶以後,王滿倉這些村領導工作量大降。</p>
王滿倉現在的情況就和很多剛退休的老人一樣,突然閑下來了,沒有事情做,心情脾氣都會變的很差。</p>
“現在這麽多做生意的人,我當然是要出去做生意,發家致富了!來,抽根煙。”</p>
王滿倉對王滿銀一直不錯,該開導還是要開導一下的。</p>
“滿倉哥,是不是一下子閑下來了不習慣?”</p>
王滿銀把煙給王滿倉點上之後問道。</p>
王滿倉黑著一張臉,抽了半根煙之後哼了一聲才說:“知道你還問。”</p>
“滿倉哥,你是村支書,可不能閑著啊,就算集體生產沒有了,你也應該想著帶領村民致富啊!”</p>
“你以為我不想。”聽了王滿銀說,王滿倉很是不滿,兩眼珠子一瞪說道。</p>
“你是怎麽想的和我說說。”</p>
“你說的搞工業,辦企業,我想了,想的我頭發都白了。”</p>
“想的怎麽樣?”</p>
“沒本錢,沒人才,什麽都搞不成!”</p>
王滿銀一拍桌子:“這就對了嘛。”</p>
“對什麽對,嚇我一跳。”</p>
“咱們罐子村有什麽人才,搞什麽嘛,沒有本錢,就先帶著村裏賺錢嘛,你這個村支書還閑著幹什麽?”</p>
“我不閑著幹什麽,咱們罐子村都是農民,就是能種地,哪有什麽人才?”</p>
“你怎麽能說咱們罐子村,村民隻會種地,沒有人才了嘛,基建了這麽多年,咱們村村民箍窯洞,蓋屋子,石匠,瓦工,泥工,也很在行的嘛。”</p>
“怎麽滿銀,你們家又想要箍窯洞了?”</p>
“我們家箍什麽窯洞,現在都住不完,滿倉哥,村裏雖然有一些人出去做小生意去了,但是現在農閑村民大部分都在家裏閑著了,你把這些人組織起來,弄一個建築隊,去城裏攬活,給人箍窯洞去,不就能帶著村民賺錢了嘛。”</p>
</p>
“對啊,還是你腦子活,我現在就找人合計合計去,你拉著我幹嘛?”</p>
“卸磨殺驢可不行,我的事情,你還沒給辦了,我要去西安!”</p>
“對,我著急了。趕快給你寫,你趕緊走,不要耽誤我的事。怎麽寫,去幾天,幹什麽去。”</p>
“時間多寫幾天,我也不知道去幾天,事情就寫我給村裏買良種就行。”</p>
這個買良種是正經的,不是孫少安的那麽“不正經”,買良種回來,自己種了一個娃娃出來。</p>
王滿銀對西安的農科中心聞名已久,報以很大的興趣。</p>
位於西安的這個農科中心,有農學院、林學院、省農業科學院等十幾個科學研究和教學單位,擁有科技人員三千多人,僅教授和副研究員以上就有二百五十人左右,真正是人才薈萃之地。</p>
陝北這邊的村民種糧食,在這個時期,就算風調雨順也不過能保證溫飽,最多就是多吃幾頓白麵饅頭。</p>
想要發家致富,還是種植果樹更靠譜一點,王滿銀想發展農牧業,當然要來這個地方一趟。</p>
“寫那麽多天幹嘛,就給你寫一個星期吧,免得老毛病又犯了,出去當逛鬼去。”</p>
“怎麽可能當逛鬼,我自己也想早去早回。滿倉哥,我最後給你提個醒,城裏活不一定好接,發動一個你自己和村裏村民的關係,城裏動工的單位不少,接一個就夠村裏幹到秋收了。”</p>
拿過了介紹信,王滿銀和王滿倉就一塊出了大隊部。</p>
“你去哪?”</p>
“我回家去啊,你去哪?”</p>
“我上誌強家裏一趟,先找誌強商量一下。”</p>
騎著自行車,帶著兩個幹事,就來到了罐子村主持包產到戶。</p>
也不隻是劉根民下農村,公社幾個負責的領導,都分別帶人去了石圪節公社,幾個願意包產到戶的村子幫忙。</p>
把土地按川、山、地、壩地和陽、背、遠、近分類分級。</p>
牛、羊、驢、馬,以次等次作價。</p>
耙、犁、鞍、鍁、鍘刀、木鍁、木杈、連枷、簸箕以至架子車、鋼磨、柴油機等,也統統按好壞折成了錢。</p>
土地按人口分,王滿銀家裏五口人也分到十多畝地。</p>
王滿銀事情也多了不少,家裏分到了一頭牛,幾隻羊,加上王滿銀從村民手裏買了十來隻羊,家裏的牲口數量大增。</p>
分到牛也不能說是占便宜,分到牲口的總價都是一樣的。</p>
搞承包責任製的村子不少,罐子村全村實行了包產到戶。</p>
雙水村半個村,第一生產隊,就是少安的生產隊實行了生產責任組。</p>
生產責任組,更複雜一點,都是一些兄弟,父子,相好的人家,四五戶人組成一個生產小組。</p>
沒有意外,孫玉亭這種懶人就給落下了,最後被孫玉厚和少安的生產小組收留,明顯的就是孫玉厚和少安,為了彌補孫玉亭缺失的勞力,兩個人要多辛苦不少。</p>
下山村也是包產到戶了。而公社所在地石圪節大隊卻仍然堅持他們的大集體生產方式。</p>
這證明了越窮的村子,改革的願望越強烈。</p>
土地分到手就開始翻耕麥田,家裏有牛,王滿銀都沒用蘭花,就把原本的五畝麥田耕了兩遍,這當然不是王滿銀一個人功勞。</p>
幫著王滿銀家耕田的,耕過王滿銀家地,可以借王滿銀家牛使,自然不會缺少幫手。</p>
給自己種地,村民是起早貪黑,一家老小,婦女,孩子齊上陣,不管是耕地,播種,施肥,鋤草,都精細了不少,現在可以稱得上精耕細作。</p>
這樣種田,肯定要比跟著生產隊出山勞動,辛苦不少,不過田裏的活忙完,農民就自由的清閑了下來。</p>
已經改革開放,時機已經成熟,王滿銀當然不會一直躲在家裏。</p>
“滿倉哥,給我開介紹信,我到西安一趟!”</p>
王滿銀在大隊部,找到了無精打采的王滿倉。</p>
“你去西安幹什麽?”</p>
“改革開放了,當然是做生意去。”</p>
“你小子才安分幾年,怎麽又要出去?”</p>
王滿銀一看王滿倉這是有火啊,村子包產到戶以後,王滿倉這些村領導工作量大降。</p>
王滿倉現在的情況就和很多剛退休的老人一樣,突然閑下來了,沒有事情做,心情脾氣都會變的很差。</p>
“現在這麽多做生意的人,我當然是要出去做生意,發家致富了!來,抽根煙。”</p>
王滿倉對王滿銀一直不錯,該開導還是要開導一下的。</p>
“滿倉哥,是不是一下子閑下來了不習慣?”</p>
王滿銀把煙給王滿倉點上之後問道。</p>
王滿倉黑著一張臉,抽了半根煙之後哼了一聲才說:“知道你還問。”</p>
“滿倉哥,你是村支書,可不能閑著啊,就算集體生產沒有了,你也應該想著帶領村民致富啊!”</p>
“你以為我不想。”聽了王滿銀說,王滿倉很是不滿,兩眼珠子一瞪說道。</p>
“你是怎麽想的和我說說。”</p>
“你說的搞工業,辦企業,我想了,想的我頭發都白了。”</p>
“想的怎麽樣?”</p>
“沒本錢,沒人才,什麽都搞不成!”</p>
王滿銀一拍桌子:“這就對了嘛。”</p>
“對什麽對,嚇我一跳。”</p>
“咱們罐子村有什麽人才,搞什麽嘛,沒有本錢,就先帶著村裏賺錢嘛,你這個村支書還閑著幹什麽?”</p>
“我不閑著幹什麽,咱們罐子村都是農民,就是能種地,哪有什麽人才?”</p>
“你怎麽能說咱們罐子村,村民隻會種地,沒有人才了嘛,基建了這麽多年,咱們村村民箍窯洞,蓋屋子,石匠,瓦工,泥工,也很在行的嘛。”</p>
“怎麽滿銀,你們家又想要箍窯洞了?”</p>
“我們家箍什麽窯洞,現在都住不完,滿倉哥,村裏雖然有一些人出去做小生意去了,但是現在農閑村民大部分都在家裏閑著了,你把這些人組織起來,弄一個建築隊,去城裏攬活,給人箍窯洞去,不就能帶著村民賺錢了嘛。”</p>
</p>
“對啊,還是你腦子活,我現在就找人合計合計去,你拉著我幹嘛?”</p>
“卸磨殺驢可不行,我的事情,你還沒給辦了,我要去西安!”</p>
“對,我著急了。趕快給你寫,你趕緊走,不要耽誤我的事。怎麽寫,去幾天,幹什麽去。”</p>
“時間多寫幾天,我也不知道去幾天,事情就寫我給村裏買良種就行。”</p>
這個買良種是正經的,不是孫少安的那麽“不正經”,買良種回來,自己種了一個娃娃出來。</p>
王滿銀對西安的農科中心聞名已久,報以很大的興趣。</p>
位於西安的這個農科中心,有農學院、林學院、省農業科學院等十幾個科學研究和教學單位,擁有科技人員三千多人,僅教授和副研究員以上就有二百五十人左右,真正是人才薈萃之地。</p>
陝北這邊的村民種糧食,在這個時期,就算風調雨順也不過能保證溫飽,最多就是多吃幾頓白麵饅頭。</p>
想要發家致富,還是種植果樹更靠譜一點,王滿銀想發展農牧業,當然要來這個地方一趟。</p>
“寫那麽多天幹嘛,就給你寫一個星期吧,免得老毛病又犯了,出去當逛鬼去。”</p>
“怎麽可能當逛鬼,我自己也想早去早回。滿倉哥,我最後給你提個醒,城裏活不一定好接,發動一個你自己和村裏村民的關係,城裏動工的單位不少,接一個就夠村裏幹到秋收了。”</p>
拿過了介紹信,王滿銀和王滿倉就一塊出了大隊部。</p>
“你去哪?”</p>
“我回家去啊,你去哪?”</p>
“我上誌強家裏一趟,先找誌強商量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