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陽明顫抖地指著李策,開口說道:“你可知錯?”


    “我...”


    李策張了張嘴,卻隻說了一個字,隨後低下頭,像做錯事的孩子一般不敢言語。


    衛陽明深深地歎了口氣,開口說道:“為師教過你,做人做事要直指內心,不可意氣用事,而你卻執迷不悟,爭強好勝,蒙蔽為師妄想與李山主一較高下,若不是李山主宅心仁厚,你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你...你真不知天高地厚!若不是雪寧及時告知於我,我還在被你蒙在鼓裏。”


    衛陽明這話說的眾人有些疑惑,紛紛撓頭不已。


    這時候魏雪寧站了出來,解答了眾人的疑惑。


    原來李策外出打探九龍山情報,回來之後並沒有將全部實情告訴眾人,而且挑揀了一些李三刀的戰績和對一些貪官汙吏殘酷的行徑,添油加醋地說給了眾人,從而堅定了眾人與九龍山的對抗之心,牢牢握住的聯軍大權,為的就是與李三刀一較高下。


    就在不久之前,魏雪寧為追查身世線索找到了衛陽明,與衛陽明交談之下知曉了李三刀被抓的消息,這才將李三刀的真正為人講給了衛陽明,衛陽明得知後這才匆忙趕到了現場。


    正所謂嚴家出好兒,嚴師出高徒,經過衛陽明的一番怒斥,李策也幡然醒悟了過來。


    李策麵色發白,身體顫抖著向衛陽明深深地拜了下去,低聲說道:“徒兒知錯!徒兒願將功補過,自願為李山主效力十年,以求心安!”


    隨後李策站起身來,又向李三刀拜了下去,聲音低沉地說道:“李策心服口服,還望李山主收留!”


    李三刀一愣,心想:這都什麽跟什麽啊?剛才這還要和自己魚死網破呢,怎麽轉眼就跪求收留了?


    但李三刀很快反應了過來,急忙俯身扶起了計策,同時眼神看向了魏雪寧,對她感激地點了點頭。


    這件事還真是多虧了魏雪寧,她就像及時雨一樣化解了這僵持的局麵,同時讓九龍山兵不血刃的收複了建始四縣,而且收攏了計策這麽一位頂級謀士,還有兩萬兵馬。可謂是收獲頗豐!


    至此,九龍山的勢力範圍覆蓋了南郡和襄陽二郡,李三刀在這個動蕩不安的異世界算是有了立身之本!


    第二天天明,建始城中上演著詭異的一幕。前幾天還在打生打死,見麵即眼紅的一眾人竟然勾肩搭背,暢快痛飲了起來,若是不相識的人看見的話,還以為是多年好友一般。


    張文和沙摩柯等人聞訊也從巫縣趕了過來,幾人圍在一起爭相向李策敬著酒。李策杯杯都是一飲而盡,讓幾人好感大增。


    不過相比於張文幾人,李策最感興趣的還是坐在角落裏獨自喝著悶酒的張武。


    張武破他八門金鎖陣時候的勇猛,李策是曆曆在目,甚至有時夜裏做夢還會夢見張武舉著三百多斤的大錘向他砸來。


    李策心想:有九龍山兵馬這麽悍勇的虎狼之師,有張武這樣的猛將,再加上他自己的兵法韜略,何愁天下不平?


    有心想要與張武這位猛將拉進一下關係,於是李策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拎著酒壺朝著張武走了過去。但沒過多久,李策就後悔了....


    李三刀和衛陽明一左一右共同坐於上位,也是相聊甚歡,隻是兩人旁邊的兩個女人有一點點的不太和諧。


    隻見玉瑤坐在李三刀的左側,魏雪寧坐在衛陽明和李三刀的中間。


    左邊魏雪寧給李三刀剝了一個葡萄,右邊玉瑤立馬給李三刀剝個香蕉,沒過多久李三刀肚子就被填飽了,李三刀對二女擺手表示自己吃不下了,卻立馬遭到了二女一致的冷視。


    二女眼神中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憑什麽你吃完了她的就不吃我的了?


    李三刀直感覺一陣的頭大,慌忙找了個借口坐到了衛陽明的右側,美其名曰要與衛老說些重要事情。


    “哼!”


    魏雪寧和玉瑤對視一眼,同時冷哼一聲,別過頭去。


    李三刀則是假裝沒有看到,隨便找了個話題和衛老聊了起來。


    李三刀從衛老的口中得知,魏雪寧的祖父和衛陽明是昔日舊友,昔日衛陽明貴為帝師,身份尊貴,魏雪寧的家族也不簡單,其家族內四世三公,其祖父洛文彥正是三公之一的大司徒。


    兩人同朝為官時意氣相投,經常來往走動,在京城羅致了大量忠臣,掀起了一場針對魏不韋的政治熱潮。其中最富盛名一次行動便是“百官聯奏”,由魏雪寧的祖父將魏不韋的劣跡和不臣之心擬寫了一份奏折,一百多名大小朝廷命官用鮮血簽上自己的名字向皇帝請奏。


    本來眾官員信心十足,他們相信他們的赤誠忠心一定能讓皇帝回心轉意,可誰知那昏庸之帝沉迷於長生之術,不問凡塵,看都沒看上一眼就把奏折扔給了魏不韋。為了將奏折遞到皇帝的麵前,數位忠臣慘遭毒害,當朝皇帝這一舉動傷透了百官的心。


    魏不韋打開奏折後憤怒不已,趁皇帝“閉關修煉”的時候,找了個借口派兵闖進魏雪寧的家中,將全家一百餘口屠殺殆盡,後又偽造了一首反詩,將魏雪寧全家定為反賊,滿天過海!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百官聯奏”之事失敗後,一百多名官員死的死,逃的逃,還有一部分負荊請罪投入了魏不韋的麾下,而衛陽明迫於魏不韋的權勢也不得不逃回江陵老家,幻想著有一日能夠重返京城,除賊勤王。


    可這一日卻是遙遙無期!大威朝已經失去了光複輝煌的最後機會!


    魏雪寧先前對自己的身世所知不多,她易容之後去到汴京城和燕京舊都,四處打聽十八年前發生的那件事,其過程也是艱辛曲折,最後從其祖父昔日部下的口中得知了衛老身在南郡聯軍消息,於是馬不停蹄地趕來了建始城,憑借她十八年來從不離身的玉佩,衛陽明認出了魏雪寧,並將當初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她。


    所以,魏雪寧並不姓魏,而是姓洛,並且已經正式改名為洛雪寧。


    玉瑤聽聞洛雪寧的身世後,心裏生起了一種覺得洛雪寧很可憐的感覺,可看見洛雪寧那副對李三刀仰慕的神情後,這種感覺瞬間煙消雲散,變成了濃濃的敵意和警惕!


    林威自夷陵三縣出兵的時候,帶出來不足五萬兵馬,加上後期來援的獅吼營和象雄營一共七萬多兵馬,征伐南郡的過程中死傷近兩萬,後來俘虜了兩萬兵馬,再加上和李策等人一同投降過來近兩萬兵馬。此時身在南郡的九龍山大軍足足十萬大軍,算上襄陽郡的五萬兵馬,李三刀也算是一方霸主了。


    三天後,李三刀安排好了南郡的大小事宜,留下五萬兵馬駐守南郡邊境後,率領十萬九龍山大軍班師回山。衛陽明也如願回到了江陵老家,打算頤養天年,不再出山!


    與來南郡的時候一樣,還是張武趕車,李三刀坐在馬車裏。不過,比來的時候多出了兩個人,正是玉瑤和洛雪寧。三人坐在馬車上,大眼瞪小眼,一言不發,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玉瑤和落雪寧一左一右地坐在了李三刀身邊,生怕他跑了一樣。


    夾在中間的李三刀感受到兩邊的溫熱,坐立不安,張了張嘴,又不知道該先跟誰說話,生怕兩人又打起來,索性閉口不言。


    這要是被別人看到,肯定會笑話李三刀是個雛兒,試問有幾人能享受到這種左擁右抱的福利,何況還是國色天香級別的禦姐和蘿莉。


    李三刀當然也有與二人大被同眠的想法,可他是有色心沒有色膽啊,身邊這兩位無一不是能一人幹翻十來個大漢的存在,他那點小心思也隻能藏在心裏,絲毫不敢表露出來。


    玉瑤和落雪寧對視的時間長了,也是慢慢沒了興趣,紛紛把目光掃向了窗外。


    李三刀心裏一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見氣氛緩和了一些,李三刀試探著開口說道:“那個...二位美女今後有什麽打算?”


    是的,李三刀沒敢單獨問其中一個人,而是用了“二位美女”這個詞,心想這應該就沒錯了吧。


    玉瑤又恢複了那副古靈精怪地樣子,對李三刀嘻嘻一笑,說道:“本聖女閑來無事,打算去你們九龍山轉轉,就當是遊玩了。”玉瑤說話的時候,眼睛裏閃過一絲黯淡,卻是一閃即逝,沒有被李三刀察覺。


    落雪寧見玉瑤這意思是要賴著不走了,也不甘示弱,笑著說道:“本姑娘也要去九龍山看一看!”話落還得意地朝玉瑤揚了揚下巴,同時又向李三刀旁邊又湊了湊,胸前的傲人之物幾乎都要貼到李三刀的胳膊上了。


    玉瑤麵色一沉,挺了挺胸膛,嘴裏嘟囔了一句:“哼!青樓女子!”


    “你說什麽?”雖然玉瑤嘟囔的聲音很小,但落雪寧還是聽到了一些什麽,向玉瑤投來了殺人般的眼神。


    一時間,馬車內的氣氛瞬間升級為劍拔張弩的狀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山大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俗人而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俗人而已並收藏我是山大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