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即逝,來到酷熱難耐的七月。


    此時,林祖輝個人及其公司的證券投資已經全部到位,就等市場上漲了。


    林祖輝沒有太多的關心,畢竟他炒股是隨大市,並不是在炒個股。


    上午,他來到英皇道的新聞大廈——萬輝傳媒的總部.


    看著10層樓高新聞大廈,林祖輝決定八十年代末就將之拆卸重建,建成一幢30層的一流大廈。


    建成之後,便可得到30多萬平方尺的寫字樓大廈;雖然地理位置不算特別好,其未來的價值也會是在30億以上,這已經相當於香江的一個傳媒集團從生到死的全部利潤了。


    走進新聞大廈,這裏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蓬勃發展、節奏感快,作為一個新興的傳媒集團,整個公司都有一種緊迫感。再加上他們遇到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老板,自然也要緊跟其後的拚搏。


    在辦公室坐了一會,林祖輝在助理的提醒下來到會議室,一眾高層紛紛站立起來打招呼。


    林祖輝嚴肅的坐下來,然後說道:“會議開始吧!各負責人先匯報情況,再談接下來的發展。”


    按照慣例,《男人幫》主編梁冠輝先行背書:“《男人幫》雜誌已經正式突破10萬銷量大關,銷量在全港雜誌中排第三,純雜誌收入和廣告收入排全港第一,每月純利可達150萬.....關於倫敦出現的抄襲《男人幫》雜誌,上個月官司雙方已經和解,倫敦方麵承認我們擁有的版權事實,並以50萬英鎊的授權費,取得我們的授權;與此同時,雙方就雜誌內容上保持共享。”


    聽得林祖輝熱血沸騰,雖然50萬英鎊不算多,但好歹是官司打贏了,為華人爭光了。


    其實,他早已經知道可能是這個結果,因為香江的《男人幫》不管是取名、板塊欄目,以及雜誌的風格,都是按照前世的《男人幫》進行的。


    此世,倫敦的《男人幫》就算想改個名,一樣還是侵權,至少以後出名了,會被人說是抄襲——板塊、風格等。


    而倫敦的《男人幫》雜誌已經開始在本土暢銷起來,為了不影響發展,為了不讓市場上出現‘抄襲’的輿論,他們隻有接受香江方麵的訴求。


    這樣一來,將來海外授權的利益,將全部屬於香江《男人幫》;而且,香江《男人幫》還能分享到倫敦的內容(互相分享)。


    如果有可能,還是將其收購了,林祖輝心裏如是的想到。


    “好,你們編輯部的人要多和世界溝通,不能讓倫敦方麵在內容質量上超越我們!”


    “是,老板!”


    《男人幫》這本雜誌的潛力,是遠大於《good》雜誌的,林祖輝甚是看中;


    所以他一直讓編輯部的人,多向海外的暢銷雜誌取經,做到永遠不落伍。


    接下來,《good》雜誌主編許盛林做了匯報:“《good》雜誌銷量在8.8萬本,good卡上漲乏力,目前保持著450萬張的月銷量.....雜誌本身及其廣告每月盈利95萬,goo卡每月盈利150萬,合計每月純利245萬......目前good卡進入到一個瓶頸,銷量很難再上升,甚至有下跌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學生們的激情在消退.....”


    這花季確實很短,但林祖輝早有預料到!真要一直那麽賺錢,前世倪震就不會提前賣掉了。


    “將重心轉移到雜誌本身吧,good卡熱情會消退,雜誌並不會!”


    “好的,老板!”


    《天天日報》的主編陳成接下來說道:“《天天日報》現在的銷量已經趨於穩定,在21.5萬份左右.....盈利方麵,由於我們一直在增強骨幹記者的隊伍,利潤進一步縮減,每月已經不足150萬。”


    林祖輝擺擺手,說道:“暫不考慮盈利的事情,我們必須保證銷量上的優勢!增強公司的底蘊是對的,我們不僅要尋來人才加盟,還得留住人才,給職員一個歸屬感,你們好好考慮這個問題。”


    香江的傳媒業潛力可不小,後世九十年代中期,馬澄坤家族以20多億的家產位列香江富豪榜,就足以說明問題。當然了,這個家族的資產,並不全靠是傳媒業。


    但不管怎麽說,《天天日報》好不容易暫列香江銷量第一報,無論如何也得保持下去。畢竟,《東方日報》的銷量已經再次上升,達到了19萬的銷量。


    兩者之間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接下來就是比拚真正實力。兩家打架,殃及不少,《成報》、《新報》、《星島日報》、《明報》銷量都普遍大跌一兩萬,一些小報竟然已經開始朝著破產的方向發展。


    “是,我們明白老板的意圖!”總經理龍景昌站出來說道。


    他是公司的執行者,如果不了解林祖輝的意圖,那是一個毀滅性的後果。老板不在意《天天日報》可以賺多少錢,就在意其銷量是不是香江第一,是不是超越馬氏家族的《東方日報》。


    接下來《資本》、《清新周刊》的主編紛紛做了報告,形勢很好,都有一定的增長。


    最終,林祖輝得出總結,萬輝傳媒每月的純利可達600多萬,已經正式成為香江第三大傳媒集團。而且就盈利水平,已經和明報集團、星島集團相差不大。


    會議結束後,龍景昌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


    “老板,玉郎集團本月上市!”閑聊中,龍景昌告訴了林祖輝一個消息。


    林祖輝笑著說道:“怎麽,你還想做漫畫出版不成?”


    龍景昌苦笑道:“怕是沒那麽好做,玉郎集團出版14種漫畫書刊和一份《玉郎電視》的周刊,均在漫畫市場獨領風騷,他們的月盈利怕是也有400萬的水平了。”


    香江地方這麽小,漫畫市場的蛋糕卻這麽大,林祖輝瞬間勾起了興趣。


    他思考起來,尋思著自己有什麽可乘之機。


    “馬榮成?《風雲》?”


    林祖輝突然靈機一動,據他所知,整個《風雲》係列包括周邊產生的價值在20億以上,可謂是個不錯的ip。


    “這樣,我們進入漫畫業也不是不可以,也許可以分一杯羹。我記得玉郎集團有個叫馬榮成的少年,是個漫畫人才。你找機會接觸一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出版漫畫刊物,我們占大頭,他占小頭。”


    龍景昌提醒道:“老板,玉郎集團的主筆工資很高,怕是都有近百萬的年薪,這個馬榮成未必舍得辭職!”


    確實牛,玉郎集團采取的是分紅製,計有20位主筆,年薪都在近百萬。而且很多主筆都是黃玉郎的徒弟,一般人確實很難撬牆角。


    林祖輝說道:“我看過這個馬榮成的漫畫《中華英雄》,覺得他潛力巨大。這樣,以前我也收到個漫畫大綱;你告訴他,我們這邊和他合作出刊漫畫出版社,我們占股7成,他占股3成,並且我們保證他的年收入不低於玉郎集團。”


    這種合作方式就相當於嘉禾的衛星公司模式,萬輝傳媒和馬榮成合作的出版社,專門出版《風雲》係列。


    林祖輝之所以肯讓利那麽多,原因很簡單,他沒有看過《風雲》漫畫,隻看過連續劇和電影;提供的素材有限,說到底還得全靠馬榮成的天賦。


    漫畫業這一行,對主筆的要求實在太高了,畫工了得,還得有天馬行空的想法。


    所以為了綁住這種人才,還是捆綁在一起比較好。


    而《風雲》的版權在萬輝傳媒手上,也不擔心馬榮成另起灶爐。


    .......


    新世界地產。


    梁真勳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向他匯報了關於國泰置業的情況。


    國泰置業是1973年上市的地產公司,現任董事局主席是鄧炳輝,資產值6億,負債近4億,市值1.2億;這家公司業務廣泛,是導致公司盈利不佳的根本原因;地產上賺了錢,要去補其它業務的窟窿。


    聽完匯報,林祖輝已經心裏有數了,這家公司資產重整有望。


    想想也是,不管多高明的資產重組手段,最起碼這家公司要有底蘊在,畢竟不可能平白變出資產出來。


    針對國泰置業的這種情況,資產重組其實大概分為:現金注入獲得半數股權,發布重組方桉,變賣盈利不佳的業務,償還部分債權人的債務,供股集資和發行可換股債權,再購入新的優質資產。


    在大市表現好、新大股東信譽佳的情況下,這家公司很容易煥發容光。


    聽完匯報,林祖輝說道:“不錯,我準備拿下!資產重整後,將來作為我們的酒店業務的旗艦上市公司。”


    梁真勳說道:“預計需要1億的現金拿下國泰置業,新時代地產在薄扶林的住宅樓盤倒是回籠了兩億多的資金,資金方麵沒有問題!”


    林祖輝敲打著桌麵,在考慮資金配置問題,薄扶林那個樓盤總售價在3.5億左右,預計純利是1.2億(項目兩年工期)。回籠的資金並不是全部可以支配,還需要償還銀行的貸款(建築費)。


    實際上,現在拿著1億現金去收購國泰置業,會讓新時代地產很被動。


    “不急!國泰置業的事情先放放,我們先拿著1億的資金去買入9月份的期指合約,在證券市場大賺一筆再說!”


    梁真勳早已經習慣自家老板的走鋼絲投資策略,便說道:“好,我這就去準備!”


    林祖輝點點頭,待梁真勳走後,他靠在座椅上,也感覺到有些無奈。


    前世,劉鑾雄在證券市場上從事‘打劫’,兩年之內獲利近十億。


    他不屑如此行徑,但又想公司高速發展,那麽隻有進行風險性的投資;


    好在,不管是從前世的記憶,還是此世的分析,香江證券市場就是將迎來14個月的暴漲期。他會讓新時代地產在之後的期指合約上,多賺一些,這樣後續發展就沒有太大的壓力了。


    當前,林祖輝的地產係和傳媒係,都在休養生息,為年底的擴張蓄力做準備。


    說到底,要想擴張你就得有錢,而錢從哪裏來,供股集資是最大的渠道。


    而供股集資最好的條件,當然是大市環境好,股票市場火熱的情況下。


    最近半年多,恒生指數一直維持在1700點至1800點徘回,顯然不適合供股集資;而林祖輝知道,今年下半年恒生指數將從1800點暴漲到2500點。


    在下半年的大環境下,正適合供股集資。


    ......


    下午。


    大嶼山島位於香港西南麵,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麵積達147平方公裏,比香港第二大的島嶼香港島麵積大近一倍。


    大嶼山由於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致使不少土地未開發,人煙稀少。


    林祖輝帶人來到大嶼山東北方的愉景灣,這裏和未來的迪士尼樂園隔海相望,不過迪士尼入駐大嶼山還得等20年,開發愉景灣這個項目是享受不到其帶來的福利。


    不過,等到了1989年新機場方桉出爐,隨著海底隧道、跨海大橋的興建,那麽開發愉景灣就非常有利可圖了。


    而此時的愉景灣,才僅僅開發到第三期,林祖輝根據愉景灣的麵積,他估計開發才不到五分之一,還有大量的利潤可圖。


    按照他的眼光,整個愉景灣可以提供2萬多人的居住社區,其將來產生的利潤可能高達百億。主要還有一個大型綜合城市體,這個綜合體有酒店、寫字樓、商場、俱樂部,可為香江興業帶來長久的利潤。


    所以,林祖輝心裏已經打算待八七股災後,就入股香江興業,至少要持有15%的股份,這樣一來就可以分享其將來的利潤。


    考察完畢後,香江興業、新世界、新時代三家公司正式簽訂合作開發愉景灣第三期的合同;因為開發難度大、成本高,整個項目的工期為三年半,預計投資5億元(大部分選擇貸款)。


    合同簽完後,眾人在會議室裏閑聊起來。


    作為香江興業的主席査濟民得意的說道:“祖輝,你覺得我們的愉景灣前景如何?”


    林祖輝心裏已經是大讚這塊風水寶地,愉景灣項目從1979年3月開始動工,總占地麵積649萬平方米,首批房源在1980年入市;而林祖輝還知道,前世到了2021年愉景灣還在開發第十八期,是香港建設期最長、占地麵積最廣的私人豪宅居住區。獨特的開發模式和建設,為後來包括內地企業在內的眾多房企豪宅建設理念打下基礎,甚至連項目名稱後來也成為眾住宅項目爭相模彷的對象。


    這個項目的利潤可以說是無限可能,更加堅定了林祖輝要入股的想法。


    此時,離新機場方桉還有三年,而且就算新機場方桉出來,査氏家族也不會有林祖輝清楚其中的價值,所以若是八七股災後,他提出要入股香江興業,難度係數不會高。


    畢竟査濟民也知道,開發整個愉景灣,非査氏家族單獨不可完成。


    “是塊風水寶地,若是計劃長、大手筆投資,將來這裏將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市體係,其產生的價值也是非常可觀的!”林祖輝大讚道。


    査濟民一聽,頓時心花怒放,當年幾千萬就撿了個風水寶地,這是他在紡織業以外的又一個成就。


    此時,鄭裕桐若有所思,其實他到現在也隻是覺得這個項目隻是長遠效益好而已;


    當年,合和地產聯合長江實業,曾提出由民間資本來承接新機場方桉,不過被港府否決了。


    再加上這幾年,太古洋行一直阻撓新機場方桉的誕生,所以他對愉景灣並沒有過分的看好。


    現在反倒是剛入夥的林祖輝,大大的讚揚這個項目,讓鄭裕桐也難免有些觸動。


    但是,鄭裕桐想不到可以入股香江興業(前世是鄭家純決定的),因為在四大家族中,唯有鄭裕桐從不收購公司,也極少供股集資,就連貸款都保持在一個很安全的指標裏。


    新世界真正發展起來的,新世界中心和會展中心起到了絕對性的貢獻,這兩個項目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香江新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豬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豬飛並收藏香江新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