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易經係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


    同渾沌哲學一樣,太極觀念這種迷離恍惚的看待萬事萬物的現象和本質的人生態度,以及這種思維方式本身,實則包涵著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終極目的是希望人類活動順應大道至德和自然規律,不為外物所拘,“無為而無不為”,最終到達一種無所不容的寧靜和諧的精神領域。


    《易》中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的內容。意思是成卦的過程,先是有太極,尚未開始分開蓍草,分蓍占後,便形成陰陽二爻,稱做兩儀。


    二爻相加,有四種可能的形象,稱為四象。由它們各加一爻,便成八卦。


    太極在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之後,而後形成萬物的本源。


    太極生兩儀,便是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即是天地,亦可是陰陽。太極的概念經常與易學一起出現。


    道門易有自己的獨特體係,太極的概念是道門易的宇宙論、修養理論的重要基本概念。


    太極圖有很多種,諸如先天太極圖、古太極八卦圖等。


    曆經流傳至今,各圖唯有先天太極圖以及古太極八卦圖人盡皆知,因此,現代人所稱的“太極圖”即“陰陽魚圖”或“天地自然之圖”,現代人所稱的“太極八卦圖”即古太極八卦圖範式,甚至往往將“太極八卦圖”簡單的稱之為“太極圖”。


    太極,華夏古代哲學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範疇,曰:“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


    關於太極的含義,有以下幾種解釋:


    一、指宇宙最初渾然一體的元氣,人曰:“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


    《易》曰“有形生於無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階段來解釋“易有太極”。


    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渾沌。


    渾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說的元氣。以元氣未分狀態為太極,賦以其原始物質的含義。


    二、以虛無本體為太極,解釋為“大衍之數,其一不用”。


    說“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以“一”為太極,認為此“一”不是數,而是“無”,“無”為四十九之策數形成的根據。


    三、大衍之數的四十九數未分為太極。曰:“四十九數合而未分,是象太極也。今分而為二,以象兩儀矣。分揲其蓍,皆以四為數。一策一時故四策以象四時也。”


    對大衍之數的論述及其太極說,不以不用之一為虛無實體,以四十九數未分為大極,並且認為八卦涵蘊在大衍之數中。


    四、以陰陽混合未分為太極。《文》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五、太極也指:“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正是對太極的解釋。那麽何為道呢?指天道,地道,人道。萬事、萬物都有兩麵,並且不斷的變化,也有一定的關聯。


    天道、地道大家根據證明並理解。關鍵是人道,人道又主要就是指思想,思想決定了行為、態度。講的也是大家在尊重自己的思想,尊重自然規律。


    學會控製情緒,如不生惡念,不怕惡念。


    《易》有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何謂太極?


    “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太極”就是至於極限,指的是宇宙演生階段中陰陽尚未分化的最初形式。


    故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陰陽魚形環轉相抱的太極圖,並不是用來表達太極形象的圖,倒是其原名“天地自然之圖”(表達陰陽二氣自然流轉)比較貼切;而想要表達太極形象,一個空空如也的灰色圓形似乎就足夠了。


    太極圖被稱為“第一圖”。從殿梁柱,到太上道祖樓觀台、道觀的標記物,至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從醫學、氣功、武術及傳統文化等等,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


    這種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其形狀如陰陽兩魚互糾在一起,因而被習稱為“陰陽魚太極圖”。


    “太極圖”既然流行得如此久遠、如此廣泛,自然它的起源和流變問題就成了人們的興趣焦點。


    在考察它源流之前,應弄清楚“太極圖”的名稱和圖形的關係問題。


    這裏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名稱,卻指不同圖形,被稱作“太極圖”的除了陰陽魚圖形外,還有五層圖形、空心圓圖形、黑白半圓圖形等,實際上後幾種圖形被稱作“太極圖”的時間大大早於前者;一是同一圖形,卻有不同的名稱,如陰陽魚“太極圖”,早期稱作“先天圖”、“河圖”、“先天自然河圖”、“先天自然之圖”、“古太極圖”等;五層“太極圖”又稱“無極圖”、“太極順逆圖”、“太極順生圖”、“丹道逆生圖”等,當然兩類太極圖的圖形各自都稍有差異。


    伶瑤仙子想了又想,道:“這五色天同位一體,相生相克,互為依存,除了太極陣、陰陽陣、三才陣、四儀陣外,連十二元辰陣和二十八星陣都難克製。”


    “太極陣隻有太上道祖會,陰陽陣必須要兩人都是極陰極陽之體。至於三才陣,三人的修為要相同,除此之外還需要有長時間的默契,或者說必須達到心靈相通才能發揮出最大水平。至於四儀陣,當是擁有朱雀、白虎、青龍、玄武的魂相且要不暴走才行。”燃燈道人歎道。


    “三才陣嗎,這三仙島中其實也還是有的,隻是他們的修為太低,並不能將陣發揮到能重創五色天的水平!”南極仙翁道。


    “你說的是三劍俠?他們的潛力是大,可年歲尚輕,但還不足以委以重任。”燃燈捋須道。


    伶瑤仙子嗬嗬一笑,不太讚同:“久聞玉虛宮的燃燈道兄機智超群,今日一見,卻也不過如此,這般識見,怎可為一教之大師兄?”


    燃燈道人雙目中有著幾絲疑惑,不解問道:“聽仙子所言,似乎是另有高論?”


    “高論不敢,但卻也不敢用世俗的眼光來看三界之人。大道之前,無論王公賤民,人人平等,殊不知也有極少的天生地長萬古異人,他們受大道庇護,與普通修道的仙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也不用守那些繁文縟節,便可修為大進,一日千裏。”


    “雖說如此,但就算是修為一日千裏,不到二十歲的少年,又有多大能耐?”燃燈輕輕一揮手中拂塵,喃喃道。


    “師兄所言不錯,年方十九的稚子,道行不過十餘載,且未得明師指點,能有幾斤幾兩,還是另圖他法吧,以免誤了三人性命,徒增了死傷。”南極仙翁對伶瑤仙人道。


    “看來三界是沒人了,如此見識,難怪會被羅睺捷足先登,耍得團團轉。”伶瑤仙子不悅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