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哞……”


    “哞哞哞……”


    悲鳴的長嘯在吵雜的街道上傳開,一夥人圍在屠宰場,聽聲音怪可憐的,出門趕集的依山行拉著步子湊了上去。


    隻見人群中拴著一頭黑牛,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在一旁磨刀,看樣子是要殺牛了,那黑牛似乎感受到死期將至,竟通人性般的發出悲鳴,像是在跟人求情。


    “這牛看著挺壯的,耕地多好,幹嘛殺掉!”


    “是啊!挺結實的,肯定能幹活。”


    “你看它牛腿受傷了,幹不了活,主人才牽來殺掉的!”


    “是哦!看那腿傷的不輕,可惜了!”


    “牛知將死,其鳴也悲!”


    人群中議論紛紛。


    依山行看著拴在柱頭待宰的大黑牛,心中很不是滋味,耕田犁地累死累活的,到頭來受傷了還要被屠宰。


    想著,依山行便上前,摸了摸黑牛的腦袋,黑牛似乎感受到了什麽竟然停止了悲鳴,還往依山行的手掌上蹭,眼巴巴的看著依山行。


    “老頭兒,讓開點,待會宰牛別濺你一身血。”漢子提起宰牛刀,準備宰牛。


    “你這牛賣給我行嗎?”依山行破天荒的說到。


    “啥!你要買這頭瘸腿的牛,我沒聽錯吧!”大漢提著宰牛刀,不可思議的看著依山行。


    “你沒聽錯,怎麽賣?”依山行摸著黑牛的頭,表情很認真。


    ……


    就這樣,依山行在旁人異樣的目光中,把這頭牛買下牽走了,望著這一瘸一拐的黑牛,人們都笑話這個老頭兒真傻,買一頭瘸腿的牛又不能耕地幹活要來作甚!還得養著它,明顯的賠本買賣。


    可依山行卻不在意,樂嗬嗬的把牛牽走了,他總覺得這頭黑牛買的值。


    把牛牽回了家,兒子媳婦一看傻眼了,本來今天趕集兒子是打算買兩頭小牛犢的,養大好耕地,沒想到父親竟買了一頭瘸腿的牛回來,兒子甚至想父親要麽是被人蒙騙了,要麽是傻了。


    但是父親一再堅持,兒子兒媳除了抱怨幾句,也隻能接受。


    村裏人知道依山行買了頭瘸牛,都嘲笑他傻,依山行卻不以為然。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去,依山行每日牽著瘸牛去吃草,還給黑牛治腿,瘸牛在他的照顧下,慢慢的煥發生機,瘸腿雖然沒法根治,卻也好了很多,也能耕些地、拉些東西隻是幹的比較慢。


    麵對這頭瘸牛,兒子不止一次的抱怨,多次勸父親把它賣了,再買一頭好牛,可依山行想都不想一口拒絕了。


    看著這一老一瘸的組合,村裏人都免不了嘲笑一番,依山行是不在意,可他兒子在意啊!


    人要臉樹要皮的,有這麽一個傻父親,他感覺在村裏都抬不起頭,所以他總想著法兒的把牛弄走,可老父親跟它形影不離的,一直沒有機會下手。


    直到有一天,瘸牛終於走了,可他卻高興不起來。


    那天下著暴雨,河水一下子漲的老高,半人高的浪花不時撕咬著河麵上的小木橋……


    在屋裏躲雨的兒子突然想起,父親似乎還在河對岸呢,撒腿就往河邊跑,這麽大的雨再過會小木橋都被淹了。


    跑到河邊,兒子被眼前驚呆了,小木橋已經被衝垮了一半,隻剩幾根橋柱在水中發顫……


    兒子急得大喊,終於最擔心的一幕出現了,在河中心的一根橋柱上,一個黑色的身影在浪花中若隱若現,不正是自己的父親嘛!


    父親肯定是過河的時候,恰巧遇上小木橋被衝垮。


    兒子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幾次想衝進河中去救父親,可洶湧的河水像猛獸一樣把他震住了。


    眼看著父親就快支撐不住了,兒子咬咬牙打算衝進洪水裏,可意外卻發生了。


    隻見一個黑影從水下浮起馱住了依山行,慢慢的向河邊遊過來,兒子喜出望外以為是河神顯靈了。


    過了好一會,筋疲力盡的依山行慢慢靠近岸邊,意外卻發生了,上遊飄來的一截木頭撞了過來,隻聽“嗷”的一聲慘叫。兒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依山行的衣領,拖到了岸上。


    可那個馱著依山行的黑影卻沒那麽幸運,被那截木頭撞個正著,隨著洪水翻滾、淹沒……


    那一瞬間,兒子看清了那哪是河神,分明是自己一心想要賣掉的瘸牛。


    依山行被兒子背回了家,沒多久就醒過來了,當他得知是瘸牛救了自己時,心裏很不是滋味,多好的一頭牛就這麽沒了。


    一年後,河水早已變得平靜,河麵上的小木橋也重新修好了,依山行坐在橋頭,手裏提著煙袋,望著河中央發呆,每次走過小木橋他都要坐一會,渾濁的眼神努力的搜索著河麵,可除了平靜的河水卻什麽也沒發現。


    “嗷嗷嗷……”


    熟悉的叫聲,一下子把發呆的依山行拉回現實。


    他眯著眼,循著聲音看著向河中央,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隻見一頭黑牛一瘸一拐的向他走來,在它身旁還跟著一頭胖嘟嘟的小牛犢……


    瘸牛帶著一頭小牛犢回來的事,傳遍了村裏,村民們猜測瘸牛應該是在被洪水帶進了深山,大難不死,還跟野牛交配產下了這頭小牛犢,隻是它怎麽回來的大家就猜不準了。


    從那以後,一老一瘸的組合又出現在村上,隻是再也沒有人嘲笑他們了。


    孟婆湯的主人孟婆從小研讀書簡,長大後,開始道門玄經。


    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隻是一心一意的勸人不要殺生,要多行善。


    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不知道自己姓什麽,於是改為‘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


    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老死。


    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機,因此,天帝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並為她造築醧忘台。


    在《閻王經》中說,鬼魂在各殿受過刑罰後,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後轉押至第十殿,交付給轉輪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這裏來準備投生的鬼魂,都會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飲孟婆湯,讓鬼魂們忘卻前生。


    相傳孟婆湯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發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藥材,調合成如酒一般的湯,分成甘、苦、辛、酸、鹹五種口味。


    凡是預備投生的鬼魂都得飲下孟婆的孟婆湯,如有刁鑽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腳底下立刻就會出現鉤刀絆住雙腳,並有尖銳銅管刺穿喉嚨,強迫性的灌下,沒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孟婆在陰間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莊。


    關於孟婆,有依生不喝孟婆湯的故事。


    從前有一歌妓叫蘭蕊,她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依生相戀至深,但因為依生很窮,娶不起玉蕊,後來蘭蕊因病而死,依生則因無力與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依生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羅王看他死得無辜,就判他投生為人。


    依生聞令後,便準備再去投生。


    依生一個人呆呆的走著,忽然來到一個攀滿蘿藤的棚子底下。


    隻見好幾百個男男女女,爭先恐後的搶那副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爐頭舀水來喝。


    依生因為走累了,覺得口幹,便也想上前去飲用那瓢裏的水。


    這時,有一女子從棚子後麵走出來,依生仔細一看,竟然是蘭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