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天道承負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道門,還有天地萬物等等。


    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麽“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麽“果”也是壞的。


    人隻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


    所以欲修造命運者,必須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個想法會引發什麽樣的語言和行為,由這些語言和行為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


    人的心念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出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又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講義氣的血性之人,那這個人就總會碰到跟他肝膽相照的朋友。


    因為人都是選擇性地看世界,人隻看得見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對於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會留意,甚至視而不見。


    所以人所處的現實是人的心念吸引而來的,人也被與自己心念一致的現實吸引過去。


    這種相互吸引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人難以察覺的,下意識的方式進行著。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


    人如果能控製自己的心念,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


    所以控製心念,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人信仰什麽,生命就走向什麽!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能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比如一個人深信積極的事物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積極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生。


    又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這個人很快就會死去。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


    由此看來,有好的信念是一種福,想給自己種福必須建立好的信念。


    放鬆是開發潛能的關鍵,靜坐可以幫助人進入放鬆。


    人隻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什麽心態是最佳心態呢?


    越清明無念越好!


    把目標瞄準在人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等等東西上,然後放鬆心態、精進努力,做人該做的,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麽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人吃驚。


    相反,如果人對結果越焦躁,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這是定律,這是放鬆定律。


    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並不是心裏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


    人的生命其實隻能活在當下時刻,其他的都是頭腦裏的幻境!


    道門是講求實證的宗教,人不能控製過去,也不能控製將來,人能控製的隻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


    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隻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隻能是“當下”,舍此別無他途。


    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人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隻專注於調整好當下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百分之八十的成果在最後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和努力獲得。


    人在達成目標前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努力,隻能獲得百分之二十的成果,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


    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


    不要預期前百分之八十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獲,隻要不放棄,最後百分之二十的努力就會有質的飛躍。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缺欠。做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


    勸君莫作惡,業報唯自受,勸君多行善,消業增福德。


    修道之初,一認幻覺即著魔,稍有不慎即要命!


    隻有自己安然地自性能救自己,任何的曾經沒有修好,比如對財富還有留戀,對於女色還有迷戀,對於權貴還有追求,稍微有一點點放不下的,在這個時候,都會要他的命。


    修道的主旨是什麽?


    初入道之後,人們一般有很多的輔助方法。


    現在很多人會把這些當成一個主體,其實也是有點偏頗了,它更多的是內丹的一個輔助。


    道門以“長生久視”為它的主旨,以“成仙證道”為它的一個終極追求,萬法都不離這個根本。


    有一些服氣的功夫,有一些導引的功夫,齋戒、誦經、叩齒、止語、乞食,包括香湯沐浴等等,人們看到林林總總的法門,用這些法門的前提是以修證丹道為主體,輔助於這些外在的這些方法,這些有為的方法。


    而不是說廢離那個主旨,人們就在這個上麵下功夫,那就偏了。


    人們整個人體是在一個大自然的環境裏麵,就好像一個大熔爐一樣,在這個大熔爐裏麵去陶冶自己,自然這個氣血就開始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裏麵,加上你自身的修煉,加上一個心性的調節,對自我的一個克製,氣血開始流通。


    這個時候就開始進入到很多人會出現的情景,七幻十二觸。


    往往出現這些情景,恰恰是因為人們很多東西沒了。


    有的感覺到熱,渾身燥熱,有的感覺到冷,極冷,有的感覺到脹,有的感覺到麻,有的好像電在身上在走,有的感覺到真真切切有蟲子,忽然之間身子充塞整個房間甚至於充塞整個天地,大到無邊無際,沒有任何身體阻礙,時爾縮小,好像一個米粒一般,小得不能再小,感覺不到軀體,感覺不到任何阻礙,暢通無比,這些都是幻覺,而且是最初級、最初級的一個幻覺。


    人們有一個宗旨,不管出現任何情景、任何感覺,一律不得認,就是不能認。


    “哦,我這是到了什麽境界了,我這兒,哎呀,我終於體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什麽什麽東西……”


    這種認,一認就入魔了,皆不得認,更況且剛開始的“七幻十二觸”根本還談不上魔,隻是最最基本,剛開始要經曆的一個非常短的過程。


    更不要起留戀之心,之前有這個感覺,怎麽後來沒有了?


    再嚐試嚐試,找那個感覺,是不是退步了?


    其實恰恰是進步了,那個東西,是一個很短暫很短暫的東西,恰恰是因為真性沒有安住的原因產生的,隨著繼續地深入,自性的這樣一個端正,真性安下來之後,這些東西就沒有了。


    又好像跟打坐之前沒有入門的感覺是一樣的,好像什麽都沒有。不要生留戀,不要執著,就算是成仙了,也不要執著。


    隻是一味地依照祖師的正法往前去走。


    由戒入定,依照祖師正法往前走。


    功夫隨著這樣一個次第,再走一個階段,會進入到一個更深的階段,由戒入定了。


    前麵那個都談不上入定。


    所謂入定,人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突然之間呼吸沒了,脈息平了,這個地方才是道門。


    人終於看到道門了,也是正門。


    而這樣的一個感覺,通常人的意識比任何時候都清醒,各種感覺,比任何時候都更靈敏,隻是呼吸沒有了,脈搏停了,之後每個人感覺是不一樣的,大部分人會感覺到是進入到了一片蔚藍色的一個世界,有的人會看到還有渺渺的氤氳的像白雲一樣的一團炁,在空中凝結。


    那是人真性內觀看到的,快樂無比,幸福無比。


    而且自性會很清楚地知道,完全不用吃喝了,任何人,地動山搖都驚擾不了了。


    這個過程可以認為是一個分界線,也是一個分水嶺,走到這兒來了,才算是得了命功的門了,才有可能去“降龍伏虎”。


    再接下來才真正到最恐怖的階段,也是最危險的階段,就是百魔練心。


    說是百魔,其實都是心魔。說是魔,同時又是保舉師。


    忽爾是金戈鐵馬,戰爭的情形,你身處在這樣一個危險的處境裏麵。


    一生懼怕,心裏麵一驚恐,就壞了,不驚不怖,不受其影響,這一關就過了。


    忽而是大水漫天,忽爾是雷火霹靂,時而掉進金山銀山,被財富覆蓋了,時爾又有女色來引誘你,突然之間自己又是帝王將相,權威無敵,時爾仙樂繚繞,見神見仙。


    其實恰恰這些都是自心的幻化,可是這個幻化非常非常危險,原因是自性在其中的時候,是無從分辨的。


    就好像人在夢中一樣,人醒來了才知道自然剛才做了一個夢,但是自己在那個情境之中的是會害怕的,要逃亡,被東西追著。


    人會迷失,會認那個情境。


    這個時候,為什麽祖師一再強調先要把性功,煉好再來修命功,就是給這一塊做儲備。


    如果性功練好了,走得很慢很踏實很穩定,在這一塊是自性是安然的,隨其幻化、隨其來去。


    你要殺我給你頭,你要燒我我給你身子,我不懼生死,我也不留戀任何東西,成仙成真我都不認,這才是真修行。


    那麽這些魔,每去設一個情境,你考驗過了,它就成為你的保舉師,舉薦著你,又變成一個護法。


    那麽這一關過了,這一關就安然了,沒有過的,每一關都要過,任何自心產生的貪念所幻化的東西,都要變成這樣的一個百魔練心的場景來一一地對你進行一個考驗。


    所以人們要強調的是,還有很多時候,不願意說明的原因就在這裏,大家急於去做後麵的修煉,一旦出了問題,誰都救不了。


    因為這個時候,隻有自己安然地自性能救自己,任何的曾經沒有修好,比如對財富還有留戀,對於女色還有迷戀,對於權貴還有追求,稍微有一點點放不下的,在這個時候,都會要你的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