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翁辭官還鄉,那時人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潔,把他當做賢公。


    有一位鄉親在外喝醉的時候卻對薑翁破口大罵,有人告發了這名鄉親,薑翁卻發了善心,不予追究。


    但是一年後,這人犯了更大的錯,被關進監獄,判了斬刑。


    薑翁心中愧疚,當時隻是覺得要寬容一點,但是沒想到卻是在縱容他,以至於讓他的性子越來越壞。


    如果當初跟他計較一下,把他扭送官衙治理,對他有一點小小的懲罰,也許就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結局。


    自己一時的善心,卻葬送了這個人的性命。


    為人處世,要秉持一顆善心,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帶來好的結果,很多的“小善”反而會釀成大禍。


    什麽叫“小善”?就是心中不忍之後,一念仁慈,不經過深思熟慮,順手為之,這就叫小善。


    人們看到街上的的殘疾小孩難免善心發作,施舍一些錢,這是舉手之勞,但是卻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些小孩兒的生計問題。


    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犯罪者利用人們的善心,去傷害一些健康的孩子,讓他們變成殘疾,然後逼迫他們上街去乞討。


    這一點“舉手之勞”的善良,反而造成了更多孩子的悲劇。


    有很多的人有買動物然後放生的習慣,目的是為了救助那些將要被殺或瀕死的動物。


    但是實際上,正是因為他們的購買,反而帶來了更多的捕獵和殺戮。


    正是這些人的做法,進一步促進了非法捕獵的發展,造成了那些動物的災難。


    人有感性與理性,善念屬於感性,但是行善卻一定要理性。


    隻憑著感性去行善,卻完全不顧及這樣的善良到底會給對方帶來什麽樣的後果,這樣的善良就隻是在滿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善如大惡”。


    那麽為什麽又說大善最無情呢?


    太上老君《道經》第五章裏有這樣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善與不善,天地孕育了萬物,但是天地對待萬物卻像對待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


    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不管萬物變成什麽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造化,與天地無關,天還是幹天的事,地還是幹地的事。


    這就是所謂的“大善最無情”。


    天地萬物的關係環環相扣,錯綜複雜,就拿生物鏈來說,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食草動物以植物為食,低級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高級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和低級食肉動物為食,高級食肉動物死亡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爛後又重歸於塵土,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在這個鏈條中,每一種生物在食物鏈中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假如老天爺對某種生物特別照顧,那麽處於它食物鏈上遊的生物吃什麽?


    天道規則是一個有機整體,在一張網中,隻要一個結點斷了,整張網就會崩潰。


    正因為天道不講人情,所以天道規則才能做到“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整個世間才會如此有條不紊,秩序井然,新陳代謝,循環演變。


    如果老天爺講感情的話,為照顧某些個別生物而屢屢違反規則、突破規則,那整個世間早就亂套了。


    天何言哉?天地不會去表達什麽,也不會去幹涉什麽,看似無情,其實卻是天地的大善。


    每個人心裏都有善良,在別人遇到危難的時候,都會心存不忍,想要去幫一把,但是如果你的善行隻是為了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忍,而不是去真正的改善別人的處境,那就是“小善”,這樣的善行,還是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讓對方陷入新的危險之中。


    真正的善良,一定要匹配以智慧,人們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則,隻有這樣,他的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違背自然而又能幫助別人擺脫困境,這樣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左家村這年遭了難,過了年這雨水就和老天欠債了似的,數著粒的往下滴。都說春雨貴如油,這倒好,有錢也沒處買。


    本村的泉眼已幹了,存水的池塘不夠,鄰村也知道要旱,死死守著自己那些水不外借,左家村的老人們愁的臉皺巴皺巴的。


    沒辦法,這水隻能精打細算著用,於是村裏合派了精壯的後生輪流守夜。一來盯著點用水,二來防止鄰村偷水。


    這後生裏有個叫左三的,為人正直熱心,村裏派他巡水,他就整夜整夜不合眼專在田間地頭裏打轉,而那天居然就被他碰見了怪事。


    到了後半夜,熱浪好不容易消退了,天地間夾雜著絲絲的涼意。


    左三步履輕快的往村東頭最後一塊地裏走去。他遠遠的就看見田邊有一個黑乎乎的影子,也不算高大,佝僂著背一點一點的挪,也不知道幹什麽。


    左三可不是傻大膽,他躡手躡腳的靠近想看對方在幹嘛。


    還沒走近就聽到“咕咕”幾聲蛤蟆叫,聲音沉悶短促似乎費了不少力氣。


    左三定睛看去,原來是那黑影子蹲著,兩隻手著地像隻巨大的蛤蟆趴在地上,腮幫子還一鼓一鼓的。


    再一看,每一聲咕,那人就張嘴吐出一口水來,邊走邊吐不一會整塊地就澆透了,那黑影子這才坐下擦汗,似乎很疲憊的樣子。


    左三心知要不就碰上了異人,要麽就是善心妖怪,轉念一想,怪不得這幾日莊稼長勢好了,原來有能人相助。


    想到這左三就忍不住跳了出來:“多謝恩公相助。”


    那人卻“呱”的一聲跳起似乎受了很大的驚嚇,左三趕緊追過去:“還請恩公留步,留步!”


    那人看左三追的緊,隻得停下來,轉過頭甕聲甕氣的道:“你不必客氣,我也不是什麽恩公,數百年前我家就在左家村小池塘。”


    看郭三眼露詫異,這人咕咕一笑說道:也沒什麽好隱瞞的,我本體乃蛤蟆精,那時年紀小被鄰村頑童捉拿,嫌我醜陋玩得半死不活,幸好被你家老祖宗救下。”


    “他不嫌我貌醜,帶我回家給我療傷,我在你家待到老祖宗去世,這才了無牽掛離家繼續修行。如今左家村有大難,我也算半個左家村”人“,豈有見死不救之理?隻是我法力低微,一次隻能吞下半個池塘,也就能澆一澆地,不過待我修行見長,到時就有搬江倒海之能。”蛤蟆精露出幾許自誇,甚是可愛。


    左三見他直率憨趣,有恩必報,當下心生好感,於是力邀蛤蟆精成為座上客,蛤蟆精倒也不推辭,於是左三通報全村,村長大喜欲設宴款待恩公。


    村裏不僅備了美食還支使孩童抓了很多小蟲,果然蛤蟆精那日就著酒吃喝得很開心。


    酒過三巡,蛤蟆精微醺,當即也不設防。酒眼朦朧間吐出一顆圓珠子,對著左三笑道:那日你不是問我修的哪一道麽?其實我修行變化道和水道,這就是我的本體水珠,隻有靠它我才能增長修為。這水珠你們人類也叫靈水珠,放置水井中可使水源百年不幹。


    話畢,蛤蟆精來不及收回珠子便沉沉睡去。


    就在此刻異變突生,霎時間風起雲湧雷滾九天,眼看白天飛沙走石日月無光,蛤蟆被雷震醒,“咕呱”一聲慘叫:“為何我今日渡劫?”話畢卻被大力撲倒,原是左三護住了蛤蟆精。


    左三青筋直露,臉紅脖子粗朝老天喊:“賊老天!直娘賊!我左家村何錯之有非要趕盡殺絕?蛤蟆心善,也要遭雷劈麽?要是這樣,就拿我命去,以命抵命,總可以了吧?”


    就在此時,一個雷劈下來,蛤蟆被劈出本體,左三全身衣服焦黑碎去,而萬幸兩人均無大礙。


    此番雷劫持續約一刻鍾,聲勢大卻是威力小,雷畢後一場暴雨把莊稼澆透了,這又是因禍得福啊。


    定下心的蛤蟆精道:“天道有常,最注平衡。如今我出手相助改了左家村運道,天道少不得厄我本體找回來。也罷也罷,受人之恩,吾必報之,雖死不悔。”


    左三大哭道:“豈敢讓恩人蒙難?我左家必定世代為您護法,農閑時日夜誠心祝禱增強您的氣運。”


    蛤蟆精哈哈一笑道:“生死有常,你不必掛懷。我本也不介意生死,都是定數。為人為妖,無愧於天地良心即可。”


    說完蛤蟆精便隱去了,不知往五湖還是四海,這隻重情重義的蛤蟆精落腳何處呢?


    人們常說禽獸不如,焉不知禽獸中高義之輩層出不窮,反倒是濁濁人世醜態百出,為了蠅頭小利刀兵相見,親人反目比比皆是。


    為人為妖,本不在人身妖身,是看有沒有一顆人心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