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左看右看,沒看出名堂,不客氣的問:“你這柄劍好在哪兒?”
佟客說:“我用這劍削你的劍,削到哪兒斷到哪兒,保證像削爛泥一樣,你相信嗎?”
武生氣惱叢生,即說:“你削削給我看看!”
雲客拿劍在手,又說:“斷了不心痛?”
“你削好了,斷了不用你賠!”
雲客隨手隻輕輕一下,隻聽“鏘”的一聲,人家劍完好如初,武生的長劍已一斷為二。
武生傻了,半天才緩過氣來。
雲客不好意思的說:“你的劍已成廢銅。”他說完又隨手削了幾下,劍一段一段隨手而落。
雲客說:“把你的劍削壞了,我這柄短劍賠給你吧!”
武生這才心服口服,對雲客敬意頓生。
沒過多久,武生到家了,他有心要結交雲客,忙熱情的邀雲客到家裏做客,雲客推辭不過,看看天色已晚,就在武生家住了下來。
武生設宴熱情款待,晚上,他陪雲客住在一起,侃侃而談。
說起劍術來武生頭頭是道,雲客饒有興趣的聽著。
武生陡然豪氣萬丈,誇口道:“我要做官一定是忠臣,不做官就為孝子,在這方圓幾十裏沒人不誇我的!”武生正興致勃勃地說著豪言壯語,突然外麵傳來一陣吵鬧聲。
武生打住話頭,側耳細聽,隻聽到有人吼道:“叫你兒子出來,我們就放了你!”
他一驚,隔著窗戶往外麵一看,原來父親被一幫強盜抓住了。
武生急了,站起來就要開門衝出去救父親。
雲客一把拉住他說:“你這麽一去恐怕性命難保!”
武生的長劍又斷了,突感有點怯意,問:“那你說我該怎麽辦?”
佟客分析說:“強盜指名道姓讓你去,這是衝著你來的,你如要去,也該先與妻子兒女說一聲,再去也不遲。”
武生頷首,忙來到妻子房中,誰知他一說要去救父親,妻子便一把拉住他,說什麽也不讓他去,並抹著眼淚說:“你萬一有個好歹,我們母子可怎麽活啊!”
武生心裏很煩,那邊強盜逼打父親的聲音一陣陣傳來。
武生說:“不去救父親,強盜進來我們也一樣沒命!”
妻子說:“我們一道上樓,多備些弓箭,再將樓梯抽掉,怎麽也能擋一陣子,再說還有你同來的朋友,還說不定早有人報官了。我們就等著官兵來收拾強盜。”
武生聽後也覺有理,也就暫不管父親死活了,忙喊來仆人,吩咐準備弓箭,守住樓口。
武生和仆人正忙亂著,雲客走過來對他說:“盜賊走了!”言畢,便哈哈大笑起來。
武生一聽,外麵果然什麽聲音也沒有了。
他忙掌燈下到院子裏,卻見父親剛剛進院。武生忙問:“父親,剛才你去哪兒了?”
父親說:“我去鄰居家喝酒聊天,故才回來晚了些!”
武生又走到父親房裏,哪兒有什麽強盜,隻見地上散著些稻草竹竿編紮的人馬,已經焚燒成灰了!
武生這才大悟,再去尋雲客,哪裏還有人影!
隻見窗上被釘上一塊刻有字的小木塊,取下一看,其上這樣寫著:“忠臣不知什麽樣?隻知孝子是如此的。”下麵署名:“狐仙雲客”四字。
見此,武生悔之不及,口裏就埋怨婦人誤事,害自己失卻一大機遇!
有一年,西村“饃饃薑”去世,家裏人為發葬借家什犯了難,不料第二天黎明,見院中幾十張桌椅板凳擺列齊全。
問鄰居皆說不知,仔細一看,桌上有一塊刻字小木板紙,上寫:“頓首百拜薑公台前:前蒙舍食厚恩,今公升上界,特借與器物,以表寸心。用完送至西村觀。日後再用,隻管頭晚言明,翌日往取即可,姥狐叩首。”
原來,這薑老頭開了一輩子饃饃坊,人送雅號“饃饃薑”。
他賣的饃饃個大皮白,頗受歡迎。平日裏行善積德,是個很有德行的鄉巴佬。
鎮上逢五排十的大集,薑老頭每逢必到,坐在街口吆喝:“大白饃饃哩!”
這賣饃的營生,有時全部賣完,有時也剩下一些。
下集推車路過塚子,便坐下小憩,有幾回見籮上布單微微一動,發現饃饃少了些個。這老頭兒篤信神靈,心下不怒反倒暗喜,越發特意過此停留,積些善果,不想今日果能有報。
卻說薑家喪葬完畢,即於當晚送還。送者至西村觀尚有二裏地,即見一高牆大院,燈火通明,門樓上匾題“狐家院”。
到了門口,便有眾家丁接入。辭歸出來,忽一人絆倒在地,眾人近前攙起,頓覺眼前漆黑。回首望時,院舍已不複見,唯見滿天星鬥,月牙兒西墜,視之竟是塚子南麵斜坡處。
眾人驚恐,暗知遇著了狐狸精,也不敢聲張,心中“呼呼”直跳,頭發梢兒直豎,一步一跌回到村裏。
後來,和西村附近的人家過事,照西村觀所囑果然能借到桌椅。
不想後來村裏出了個敗家子兒叫“妊奴”的,吃喝嫖賭十幾歲便把家產破敗得精光,氣死了爹,逼嫁了娘。
妊奴平時居無常所,食無飽餐,就幹起那偷雞摸狗的勾當來,或者到大集上掏包、乞食。
見著西村觀能借東西,便生出一條詭計來。
逢集頭天晚上,妊奴也到塚前燒了紙香,求借桌椅,次日黎明果見幾十張桌椅擺列一旁。
他便吆喝同來的痞癩如數搬到集市上,洋洋自得的高聲叫賣起來。
人們見這麽多家具油光漆亮,都是上乘物品,均知非這妊奴所有,怕購之涉嫌,盡管價格便宜,卻不敢購買。
看看紅日西沉,到喂牛時候了,忽一老翁飄然而來,近前喊道:“賣貨人,這桌椅我全要了。不知售價多少?”
眾人翹首觀望,見一老翁躬身駝背,尖下巴,白胡子,著灰布長衫,背一布褡子。
妊奴見來人似外鄉財主模樣,想早些把貨脫手,遂說道:“這上好的家具,每件售十貝幣,念你全要,就讓你一成,給四百五十貝幣就是了。”
那人也不還價,將褡子往桌上一傾,倒出一堆的貝幣。妊奴一數,不多不少,正好四百五十貝幣,不多也不少,眾人無不驚奇。
妊奴正收斂那貝幣,忽起一陣旋風,直刮得飛砂走石,遮人耳目。
待風過眾人看時,隻見家具全成了高梁杆子,那老翁已無蹤影,妊奴手裏捧著一些驢糞蛋而已。
自此,西村觀每有逢集便有人到觀外坐在石砣子上叫罵,說是妊奴偷了他的家具。
妊奴自鬧了那場惡作劇,好生懊惱,又見西村觀人叫罵,胸中更添一層仇恨。
這天黎明前,妊奴趁西村觀人來之前,將熬好的一碗鰾澆到在石砣子上,遠遠藏起觀看。
一霎,西村觀中人來到石砣前,剛一坐下覺得粘糊糊的,叫聲“不好”,便趕緊抽身走了。
妊奴見此,甚覺得計,忙趨前瞧時,隻見石砣子上斑斑血跡,粘著幾撮狐狸毛,旁邊留有一哇尿跡,臊氣衝天。
妊奴被這臊氣一熏,頓覺頭昏腦脹,眼前發黑,栽倒在地,眼中濺進了一些尿液。
待他掙紮起來,已是兩眼圓睜,翳肉遮瞳,成了個睜眼瞎了。
北山村有個商人,常出門做生意,家裏隻有他的妻子和一個才十歲的兒子。
一天晚上,忽然竄進一隻狐狸精來糾纏商人的妻子,從此,商人的妻子感到神誌恍惚。
每到夜裏,她不敢熄燈,還叮囑兒子不要睡得太熟了。
深夜,孩子迷迷糊糊的聽到媽媽發出喃喃的說話聲,醒過來一看,媽媽不見了,就拿著燈,出房去找,才發現媽媽睡在一間空屋裏。
從這夜開始,商人的妻子變得瘋瘋癲癲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那孩子也變了,變得非常頑皮,整天學做磚石匠,搬來石頭和磚頭,疊到窗口上。
佟客說:“我用這劍削你的劍,削到哪兒斷到哪兒,保證像削爛泥一樣,你相信嗎?”
武生氣惱叢生,即說:“你削削給我看看!”
雲客拿劍在手,又說:“斷了不心痛?”
“你削好了,斷了不用你賠!”
雲客隨手隻輕輕一下,隻聽“鏘”的一聲,人家劍完好如初,武生的長劍已一斷為二。
武生傻了,半天才緩過氣來。
雲客不好意思的說:“你的劍已成廢銅。”他說完又隨手削了幾下,劍一段一段隨手而落。
雲客說:“把你的劍削壞了,我這柄短劍賠給你吧!”
武生這才心服口服,對雲客敬意頓生。
沒過多久,武生到家了,他有心要結交雲客,忙熱情的邀雲客到家裏做客,雲客推辭不過,看看天色已晚,就在武生家住了下來。
武生設宴熱情款待,晚上,他陪雲客住在一起,侃侃而談。
說起劍術來武生頭頭是道,雲客饒有興趣的聽著。
武生陡然豪氣萬丈,誇口道:“我要做官一定是忠臣,不做官就為孝子,在這方圓幾十裏沒人不誇我的!”武生正興致勃勃地說著豪言壯語,突然外麵傳來一陣吵鬧聲。
武生打住話頭,側耳細聽,隻聽到有人吼道:“叫你兒子出來,我們就放了你!”
他一驚,隔著窗戶往外麵一看,原來父親被一幫強盜抓住了。
武生急了,站起來就要開門衝出去救父親。
雲客一把拉住他說:“你這麽一去恐怕性命難保!”
武生的長劍又斷了,突感有點怯意,問:“那你說我該怎麽辦?”
佟客分析說:“強盜指名道姓讓你去,這是衝著你來的,你如要去,也該先與妻子兒女說一聲,再去也不遲。”
武生頷首,忙來到妻子房中,誰知他一說要去救父親,妻子便一把拉住他,說什麽也不讓他去,並抹著眼淚說:“你萬一有個好歹,我們母子可怎麽活啊!”
武生心裏很煩,那邊強盜逼打父親的聲音一陣陣傳來。
武生說:“不去救父親,強盜進來我們也一樣沒命!”
妻子說:“我們一道上樓,多備些弓箭,再將樓梯抽掉,怎麽也能擋一陣子,再說還有你同來的朋友,還說不定早有人報官了。我們就等著官兵來收拾強盜。”
武生聽後也覺有理,也就暫不管父親死活了,忙喊來仆人,吩咐準備弓箭,守住樓口。
武生和仆人正忙亂著,雲客走過來對他說:“盜賊走了!”言畢,便哈哈大笑起來。
武生一聽,外麵果然什麽聲音也沒有了。
他忙掌燈下到院子裏,卻見父親剛剛進院。武生忙問:“父親,剛才你去哪兒了?”
父親說:“我去鄰居家喝酒聊天,故才回來晚了些!”
武生又走到父親房裏,哪兒有什麽強盜,隻見地上散著些稻草竹竿編紮的人馬,已經焚燒成灰了!
武生這才大悟,再去尋雲客,哪裏還有人影!
隻見窗上被釘上一塊刻有字的小木塊,取下一看,其上這樣寫著:“忠臣不知什麽樣?隻知孝子是如此的。”下麵署名:“狐仙雲客”四字。
見此,武生悔之不及,口裏就埋怨婦人誤事,害自己失卻一大機遇!
有一年,西村“饃饃薑”去世,家裏人為發葬借家什犯了難,不料第二天黎明,見院中幾十張桌椅板凳擺列齊全。
問鄰居皆說不知,仔細一看,桌上有一塊刻字小木板紙,上寫:“頓首百拜薑公台前:前蒙舍食厚恩,今公升上界,特借與器物,以表寸心。用完送至西村觀。日後再用,隻管頭晚言明,翌日往取即可,姥狐叩首。”
原來,這薑老頭開了一輩子饃饃坊,人送雅號“饃饃薑”。
他賣的饃饃個大皮白,頗受歡迎。平日裏行善積德,是個很有德行的鄉巴佬。
鎮上逢五排十的大集,薑老頭每逢必到,坐在街口吆喝:“大白饃饃哩!”
這賣饃的營生,有時全部賣完,有時也剩下一些。
下集推車路過塚子,便坐下小憩,有幾回見籮上布單微微一動,發現饃饃少了些個。這老頭兒篤信神靈,心下不怒反倒暗喜,越發特意過此停留,積些善果,不想今日果能有報。
卻說薑家喪葬完畢,即於當晚送還。送者至西村觀尚有二裏地,即見一高牆大院,燈火通明,門樓上匾題“狐家院”。
到了門口,便有眾家丁接入。辭歸出來,忽一人絆倒在地,眾人近前攙起,頓覺眼前漆黑。回首望時,院舍已不複見,唯見滿天星鬥,月牙兒西墜,視之竟是塚子南麵斜坡處。
眾人驚恐,暗知遇著了狐狸精,也不敢聲張,心中“呼呼”直跳,頭發梢兒直豎,一步一跌回到村裏。
後來,和西村附近的人家過事,照西村觀所囑果然能借到桌椅。
不想後來村裏出了個敗家子兒叫“妊奴”的,吃喝嫖賭十幾歲便把家產破敗得精光,氣死了爹,逼嫁了娘。
妊奴平時居無常所,食無飽餐,就幹起那偷雞摸狗的勾當來,或者到大集上掏包、乞食。
見著西村觀能借東西,便生出一條詭計來。
逢集頭天晚上,妊奴也到塚前燒了紙香,求借桌椅,次日黎明果見幾十張桌椅擺列一旁。
他便吆喝同來的痞癩如數搬到集市上,洋洋自得的高聲叫賣起來。
人們見這麽多家具油光漆亮,都是上乘物品,均知非這妊奴所有,怕購之涉嫌,盡管價格便宜,卻不敢購買。
看看紅日西沉,到喂牛時候了,忽一老翁飄然而來,近前喊道:“賣貨人,這桌椅我全要了。不知售價多少?”
眾人翹首觀望,見一老翁躬身駝背,尖下巴,白胡子,著灰布長衫,背一布褡子。
妊奴見來人似外鄉財主模樣,想早些把貨脫手,遂說道:“這上好的家具,每件售十貝幣,念你全要,就讓你一成,給四百五十貝幣就是了。”
那人也不還價,將褡子往桌上一傾,倒出一堆的貝幣。妊奴一數,不多不少,正好四百五十貝幣,不多也不少,眾人無不驚奇。
妊奴正收斂那貝幣,忽起一陣旋風,直刮得飛砂走石,遮人耳目。
待風過眾人看時,隻見家具全成了高梁杆子,那老翁已無蹤影,妊奴手裏捧著一些驢糞蛋而已。
自此,西村觀每有逢集便有人到觀外坐在石砣子上叫罵,說是妊奴偷了他的家具。
妊奴自鬧了那場惡作劇,好生懊惱,又見西村觀人叫罵,胸中更添一層仇恨。
這天黎明前,妊奴趁西村觀人來之前,將熬好的一碗鰾澆到在石砣子上,遠遠藏起觀看。
一霎,西村觀中人來到石砣前,剛一坐下覺得粘糊糊的,叫聲“不好”,便趕緊抽身走了。
妊奴見此,甚覺得計,忙趨前瞧時,隻見石砣子上斑斑血跡,粘著幾撮狐狸毛,旁邊留有一哇尿跡,臊氣衝天。
妊奴被這臊氣一熏,頓覺頭昏腦脹,眼前發黑,栽倒在地,眼中濺進了一些尿液。
待他掙紮起來,已是兩眼圓睜,翳肉遮瞳,成了個睜眼瞎了。
北山村有個商人,常出門做生意,家裏隻有他的妻子和一個才十歲的兒子。
一天晚上,忽然竄進一隻狐狸精來糾纏商人的妻子,從此,商人的妻子感到神誌恍惚。
每到夜裏,她不敢熄燈,還叮囑兒子不要睡得太熟了。
深夜,孩子迷迷糊糊的聽到媽媽發出喃喃的說話聲,醒過來一看,媽媽不見了,就拿著燈,出房去找,才發現媽媽睡在一間空屋裏。
從這夜開始,商人的妻子變得瘋瘋癲癲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那孩子也變了,變得非常頑皮,整天學做磚石匠,搬來石頭和磚頭,疊到窗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