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廣華市的路上,曹帆加快了速度,沒到四十分鍾就駛上了金勝山國道。


    曹帆對於妙莊王已經有所了解,卻是第一次聽見觀音菩薩的來曆,心裏訝異不已。


    “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原來是妙莊王的女兒。”吳昕燕也第一次聽聞,驚訝出聲。


    “我也聽我父親提及過,不過一直是傳聞。


    曆史上關於妙莊王的出處有兩處,第一個出處。公元前6世紀父城國王,王後名寶德,未有太子,隻生育三個女兒:長女妙顏、次女妙音、三女妙善。後世依據其三女姓名第一字都是“妙”推斷莊王姓妙,因此又稱妙莊王。


    因“妙”與“苗”同音,故又訛稱為苗莊王。


    又因此莊王與春秋戰國時代的楚莊王同為莊王,所以又有好事者強行將妙莊王誤認作楚莊王。


    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應國在寶豐地區統治了約350年左右。


    應國雖無史載,但應國墓地的出土文物佐證,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間,周武王第四子應叔被封為應侯,後可能是征伐的原因,在寶豐境內立國,其王室墓群在滍陽鎮北滍村。約公元前6世紀中葉國被滅,子孫以國為姓。”


    張華說完第一條關於妙莊王的來曆,緊接著說了關於妙莊王的第二條傳聞。


    “第二個出處,在隋朝時期南和縣瓦固村的妙莊王起兵造反,建立了興林國。


    也是衡靜剛剛講過的三皇姑的故事,這也是觀音菩薩的來曆。


    按照西遊記的成型時間來判斷,南和縣更為接近事實,而且佛教是在公元67年傳入中國的,明顯衡靜講的故事更為接近真相。


    不過我們都見鬼了,觀世音菩薩存在也是自然的。


    隻是不知道觀世音菩薩住在南海的何處?”


    張華陷入了沉思,據說觀世音菩薩居住在南海的紫竹林,民眾普遍認為普陀島是其到場,不過從未有人真正見過觀世音菩薩。


    曹帆趕緊回複道:“原來是觀世音菩薩的父親,失敬失敬。妙莊王這品性,如何當上神仙的?”


    張華摸著下巴,意味深長的說道:“啃女唄,不然怎麽會飛升的。”


    曹帆一臉讚賞的看著張華,嬉笑道:“有道理,總結得有理有據。啃女族代表人物,妙莊王。”


    吳昕燕也讚賞起張華的總結:“你也加油,爭取早日有女可啃啊!小華子,加油。”她的臉上出現笑意,一臉壞笑的看著張華。


    張華順杆子爬,隨口道:“要不我們隨便湊一湊,早日得一寶貝閨女,你意下如何?”


    吳昕燕跟著曹帆張華在一起,臉皮都厚了不少,她說道:“你可拉倒吧,快去找個猴子生吧,你要生閨女關我屁事。”她嘴裏罵著張華,眼神卻時不時的看向曹帆,不過都是不經意間。


    張華臉不紅氣不喘,平靜道:“現代人請素質交流,文明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基石。”


    吳昕燕見張華扯開話題,義正言辭,俏皮道:“切!你就是社會的毒瘤,就是你阻礙了人類的發展。”


    張華正要反駁三四,見曹帆和衡靜搖頭苦笑,不由閉嘴不言語了。


    衡靜心裏歎道:這兩個歡喜冤家。


    曹帆岔開話題問道:“你們聽說過共工沒有?”


    本已陷入沉睡,進入玲瓏世界整合資源的南玲玲一下子醒了過來,隻是沒有睜開眼睛,順耳聽著。


    張華一聽來了興趣,說道:“共工乃炎帝魁隗氏政權五任帝祝融時期的水正部落首領的統稱,也是炎帝魁隗氏政權最後一位統治者七任帝,後被神農氏擊敗,帶領部落改名共工氏。”


    曹帆就想說論曆史誰更強,廣華大學找張華。


    張華本想接著講下去,吳昕燕接過話頭說道: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此祝融是離朱也叫離婁。江水即泗水,今天泗水流域的邾婁便是祝融離朱生共工的地方。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少昊之都在曲阜,距離共工出生地邾婁非常近。


    所以顓頊與共工原本是鄰居關係,他們共同的領袖是強大的少昊。


    顓頊與共工氏原本應該是可以和睦相處的。但是由於少昊統治後期少昊族的衰落,加上共工一族的崛起。原本江水流域的統治者少昊已經沒有能力約束崛起的共工,共工因此向少昊的統治權發起了挑戰。”


    張華看向吳昕燕,豎起了大拇指。曹帆服氣,但衡靜卻不服氣。


    吳昕燕本待繼續講下去,衡靜搶工話頭,接著講道:


    “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其後三苗複九黎之德的事件。曆史上,共工也稱帝江,就是江水之帝的含義。


    麵對共工的崛起,少昊指定的繼承人顓頊自然不服氣,於是乃命重黎對抗共工。重黎即重部落和黎部落。重是少昊之子,也在江水流域;黎部落是顓頊妻子女祿的娘家部落,女祿的祿是黎字的通假。女祿所在的部落也叫滕濆氏,是祝融離朱後代的一支。


    滕濆氏本和共工同族,但因兄弟分家不愉快所以也出來支持顓頊攻打共工。


    就這樣得到了江水流域重和黎部落的支持,顓頊實力大增,把共工逼走。


    《文子》裏有記載:“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


    此時共工依然強大,為了取得長久的和平,顓頊與共工還搞了聯姻關係,顓頊和女祿的後代老童娶了共工大臣根水氏和竭水氏為妻。”


    曹帆服氣,沒想到除他以外,其餘人都知道共工部落那點秘事。


    衡靜正想接續講下去,張華卻接過話頭,繼續講道:“


    《山海經》中也有記載:“朝陽之穀,神曰天吳,是為水伯”。


    在帝顓頊時期,約公元前25世紀左右,顓頊部落聯盟與共工部落聯盟在中原地區作戰。


    原始社會晚期,相傳黃帝之孫顓頊號高陽氏,繼黃帝為該部落聯盟首領。


    他生於若水而居帝丘,正處黃河東岸附近。


    炎帝共工的後裔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聯盟的首領,居住在九州黃河中遊河西地區,在顓頊部落聯盟的上流。


    在顓頊高陽氏政權取得黃帝之位時,黃帝並非一人,為一個時期的政權領導統稱。


    顓頊以借口帶領軍隊南征北戰,降服各路諸侯,共工氏為其中之一。


    共工身為水神,共工有人的麵孔、手足和蛇的身體,平時為人,發威是變形。


    在黃帝的繼承人顓頊治世的時代反叛,被顓頊擊敗,共工怒而頭撞不周山,傳說中支撐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東南傾斜。


    之後共工仍不斷地作亂,最終被滅全族。


    埋葬的地方說法不一,大概就在一處深水潭中,據說共工的武器乃火神鐧,所以水中會出現沸水區也就是高溫區。”


    曹帆聽張華這麽說,心裏咯噔一下,水底下的埋骨坑真是共工部落的遺骸?這可驚世大發現啊?


    南玲玲的臉上也是出現了一絲奇異,她可不想節外生枝。


    曹帆想要說些什麽,卻欲言又止,把想說的話又憋了回去。


    “帆子,你突然問這個幹什麽?”張華反問,引來吳昕燕衡靜的側目。


    曹帆保持鎮定,趕緊回複道:“沒什麽?隻是隨便問問。”


    南玲玲見曹帆閉口不提碧源潭裏的事情,這才放下心,心裏稍微安定。


    吳昕燕見曹帆感興趣,接著講道: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之後,宇宙間發生了一場戰爭。


    水神共工一向與火神祝融不合,他率領蝦兵蟹將,向火神發動進攻。


    擔當先鋒的大將相柳、浮遊,猛撲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宮,把光明宮四周長年不熄的神火弄滅了。大地頓時一片漆黑。


    火神祝融駕著遍身冒著烈焰的火龍出來迎戰。


    所到之處,雲霧廓清,雨水齊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現光明。


    水神共工惱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遊將三江五海的水汲上來,往祝融他們那裏傾去。


    刹時間長空中濁浪飛瀉,黑濤翻騰,白雲被淹沒,神火又被澆熄了。


    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燒了起來,加上祝融請來風神幫忙,風助火威,火乘風勢,熾熾烈烈地直撲共工。


    共工他們想留住大水來禦火,可是水瀉千裏,哪裏留得住。


    火焰又長舌般地卷來,共工他們被燒得焦頭爛額,東倒西歪。


    共工率領水軍且戰且退,逃回大海。


    他滿以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會知難而退。


    因此立在水宮,得意起來。


    不料祝融這次下了必勝的決心,他全速追擊。


    火龍所到之處,海水不由滾滾向兩旁翻轉,讓開了一條大路。


    祝融直逼水宮,水神共工他們隻好硬著頭皮出來迎戰。


    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獲得了全勝。


    浮遊活活氣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無法再戰,狼狽地向天邊逃去。


    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


    共工又羞又憤,就一頭向山腰撞去,“嘩啦啦”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給共工撞折了。


    不周山一倒,大災難降臨了。


    原來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泛濫[。


    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於這場大戰。


    後來才有了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事跡,大地重回正常。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的這場大戰,皆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一方麵說明了水火相克的原理,即水火天生不慕;另一方麵說明了有些事物是自然界的基本本能,非人力所能幹擾。


    縱觀遠古時代水神和火神的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沒有什麽所謂正義和公理,隻有大自然的力量在搏擊。


    這樣看來,火還是比水有優勢的,不然火神不會勝出,傳說中的項羽火燒阿房宮,不是足足燒了三個月。


    而敗陣的水神共工因惱怒去撞不周山,他的舉動又破壞了自然世界,女媧補天算是拯救了自然世界,一切皆源於神聖而偉大又平凡的自然。”


    吳昕燕講得頭頭是道,曹帆也聽得入神了,共工部落如果不敗,足以改變大華國的曆史啊。


    衡靜接著說下去:


    “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這些先進的理念,影響至今。


    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鏟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麵上修築堤防。


    用土堤來擋水,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失敗!共工氏和他的女兒後土都對農業很精通。


    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麵。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


    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麵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曹帆聽得很認真,張華講完,吳昕燕補充,衡靜也能夠總結。


    所謂成王敗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共工屬於後者,所以全族埋骨於碧源潭。


    曹帆歎了一口氣,什麽也說不出口。


    南玲玲見他們沒說到要緊處,也放下心來。


    曹帆對於遠古時期的曆史不太熟絡,幸好曹帆身邊的學識豐富之人頗多,並不妨礙他們破解遠古傳聞。


    曹帆已經確定碧源潭底龍宮舊址就是共工部落的隕落地,如果消息散播出去,肯定舉世皆驚。


    不過凡是仙神鬼怪之事,他都不會當著衡靜張華吳昕燕說這些事。


    正在此時,曹帆所在的八仙過海群裏,終於被很多消息刷屏了,消息從曹帆下水之後開始激增,已經有四百多條未讀。


    陷入沉睡的吳昕燕衡靜張華自然也沒有及時回複。


    但群裏的小夥伴劉大格、錢通、甘心淩、陶龍發的消息,已經變成刷屏模式。


    “都還活著嗎?”


    “白水市這兩天上頭條新聞的不少啊?”


    “泥石流、大魚吃人、地震……”


    “兩大帥哥,三大美女,你們都還活著嗎?”


    “你們快回複消息啊?”


    “白水市兩天之內是腫麽了?世界變了嗎?”


    “你們怎麽這個節骨眼去白水市啊,祈禱中。”


    “一定要安全無恙啊,我錢通燒香祈禱中。”


    “快回消息啊,你們幾個在哪?嚇死我了。”


    “這就是不帶我們看大魚的下場!”


    “你們幾位一定要沒事啊!”


    “少湊熱鬧,才能活得永久的。”


    “擔心死我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驚奇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憤怒的黃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憤怒的黃雀並收藏都市驚奇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