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龐二後舉辦宮宴慶賀大勝的時候,曹斌、穆桂英已分兵數路攻取河北諸路州縣,並親率五萬主力直奔居庸關。


    居庸關在幽州城西北,位於燕山與太行交界處,兩側層巒疊嶂,山勢險俊,隻有一條四十裏長的關溝可通關外。


    其間築有十數座關卡,是通往漠南草原和遼都的的重要運兵通道。


    見曹斌和穆桂英率大軍迤邐而來,早已在關前立下營寨的盧俊義、呼延守用等人忙出寨相迎。


    “參見公爺,穆候。”


    眾將行禮之後,盧俊義連忙派人安置營寨,一邊向內迎進一邊匯報道:


    “公爺,此關險峻,遼兵又士氣高昂,多有準備,末將雖有公爺所備震天雷,但連攻兩日,收效甚微。”


    “迄今為止,我等才剛剛填平關前陷坑,掃除伏兵。”


    曹斌愣了一下:


    “遼兵大敗,卻士氣高昂,這是何故?”


    盧俊義苦惱道:


    “回公爺,遼帝逃入關上後,與士卒歃血為誓,激勵士氣,方使遼軍有拚死之心。”


    曹斌點點頭,卻不以為意地笑了起來:


    “耶律隆緒倒也頗有手段,隻是他這伎倆還能再用幾次?”


    “強弩之末,難穿魯縞……走吧,先入營再說,本爵不急。”


    他根本沒想著強攻關口。


    遼帝退守居庸關,多半是想保住雲州大同府以北城池。


    隻是他不知道,曹斌已密令中西兩路軍分兵北上,從大同府饒路前往關溝西側。


    隻要把遼帝拖在居庸關幾天,宋軍就就能把遼帝堵死在四十裏關溝。


    穆桂英一邊聽著盧俊義匯報軍務,一邊驅馬跟在曹斌身側,她掃視著前來相迎的眾將,皺眉看向盧俊義身側的林衝問道:


    “林將軍,楊誌現在何處?”


    聽到穆桂英問話,林衝心中無奈,隻得據實回報道:


    “回稟渾天侯,當日歧溝關之戰後,我等追擊遼帝甚急,迫,迫使其分兵而逃。”


    “楊將軍見其中一路直入燕山,疑其為遼帝本尊,因此親率三千鐵騎前往追擊……”


    穆桂英聞言,登時大怒:


    “胡鬧,誰給他的將令,教他孤軍深入,擅自北上?”


    燕山之中,有三條古道通往遼國故地,其中的平崗、盧龍兩道更是直通遼國上京城。


    隻是這兩條古道險峻崎嶇,行程漫長,大軍通行極為不易,何況楊誌率領的三千具裝騎兵?


    這完全是放棄自身優勢,水軍上岸與陸兵拚刺刀,一旦被伏,很可能全軍覆沒。


    曹斌花費麋巨,才打造出萬餘重甲精騎,若楊誌將這三千人全部葬送,等著他的結果隻有一死贖罪。


    雖然楊誌不服楊家主脈,但倒底也是楊家人,穆桂英聽說他率軍擅進,氣得麵色通紅,銀牙緊咬。


    “速速派人將他追回,前來領罪!”


    林衝也有點無奈,隻得小心抬頭看向曹斌道:


    “末將已著人將遼帝所在告知楊將軍,他大概想要將錯就錯,已沿老哈河,攻向上京城。”


    林衝發覺得楊誌的運氣太差,而且越急於立功越是倒黴。


    按理說遼帝兵敗逃亡,最有可能取道燕山,用最快的速度逃往上京。


    但可能是因為楊誌追得太緊,又有關勝截擊,使得遼帝把逃往燕山的兵馬當做了掩護,自己卻轉道逃往了居庸關。


    也就是說,楊誌冒著生命危險直插燕山古道,卻撲了個空。


    楊誌當然不甘心,立功心切之下,索性將錯就錯,打算強行打通平岡古道,出其不意攻下上京,成就不世之功。


    但如此一來,楊誌所率兵馬也就成了孤軍,一旦損失慘重,朝廷不會輕饒了對方。


    此刻林衝心中忐忑不已,覺得自己多半也會被楊誌牽連。


    穆桂英聞言,銀牙緊咬,幾乎當場給楊誌定罪,怒喝道:


    “大膽,那遼國上京城城高池深,身在遼國腹地,豈是他區區三千人可能攻陷?”


    說著,她橫了曹斌一眼,覺得他太過放縱手下將領,才使楊誌敢不請示中軍,擅自進兵深入遼地。


    隨後,她伸手取過一支將令,對身後一員女將吩咐道:


    “排風,你持我將令,速將楊誌綁回問罪,若我三千精騎少了一個,本帥拿你問罪!”


    那女將正要領命,卻見曹斌擺手阻止,輕咦一聲問道:


    “楊誌竟已行軍至老哈河附近?這廝倒有些性格。”


    說著,他摸了摸下巴沉吟道:


    “既然古道守軍如此鬆懈,倒不是沒有機會。”


    說到這裏,他一拍大腿道:


    “不必叫他回來,所幸將錯就錯,本帥親自率兵接應楊誌,說不定能真能攻下京!”


    穆桂英聞言,怒氣迅速平靜下來,孤疑地看了他一眼,道:


    “莫非你還另有安排?”


    曹斌笑了兩聲,矜持著擺了擺手道:


    “出兵之前,本帥曾安排幾百江湖高手和一些密探前往上京城,幫助遼國長公主謀反。”


    “這麽多天過去,應該有所成效了吧,就算不能幫我攻入上京城,機會還是有的!”


    穆桂英聞言,隻覺得寒毛乍起,不由按住韁轡,停住戰馬,倒吸了一口涼氣:


    “幾百江湖高手?”


    古人雲,俠以武亂法,就算汴京城中,擁入幾百本國江湖人,治安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更別說刻意去搗亂了。


    更何況還有遼國長公主這個內應與專門搞事的探子?


    她沒想到曹斌竟如此舍得下本,還如此陰險。


    就算現在遼帝沒有戰敗,恐怕也會被後方亂象搞得焦頭亂額吧?


    穆桂英知道曹斌籠絡了不少江湖高手,卻沒想到他手下的江湖高手竟有如此驚人數量。


    她自己也算綠林出身,太了解江湖習性了,幾乎就沒有完全服從管教的……


    “既如此,魏國公打算帶多少兵馬前往,如今居庸關近在眼前,為河北門戶,若不能攻克,終是後患。”


    “如今遼帝戰敗,雲州大同府已在掌握,遼國山西州縣人心不穩,已不足為慮。”


    “我意令狄青或種師衡率軍繞過遼地州縣,輕兵北上,前後夾擊……”


    曹斌一拍大腿道:


    “本爵也正有此意,前日,我已密令狄青分兵北上。”


    “因此穆帥的任務不是強攻關口,而是迷惑遼帝,務必不使他逃往塞外。”


    “到時,這居庸關身後的四十裏關溝就是遼帝囚籠,本爵就算困也能困死他!”


    “至於本爵,我隻帶一萬步騎足矣!”


    穆桂英也沒想到自己竟與曹斌不謀而合,心中激蕩的同時,略帶威嚴的俏臉上難得露出些關切,輕聲道:


    “未曾想你謀劃如此周全,竟已想到桂英前麵,既如此,還望你小心行事。”


    “我等戰果已足夠驚人,就算不能攻克上京,想也無傷大雅,魏國公,你,與全軍安危才是第一要務……”


    說到這裏,她沉吟了一下,驅馬與曹斌並轡而行道:


    “若成功困住遼帝,桂英也會率我軍主力前往平岡古道接應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穿雲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穿雲雀並收藏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