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年的征戰,陳重麾下現有兵馬三十五萬左右,這個數字其實可以更多,但因為糧草物資和裝備等供應問題的製約,所以這已經是目前可以支撐的極限了。
三十五萬軍隊,其中有八萬在張遼的率領下,駐紮在了新奪取到的渤海郡,每日都要小心戒備,以防袁紹大軍前來收複失地。
除此之外,平原郡也與冀州的清河郡相連,故而也需要五萬的兵馬在此駐紮防禦。
十三萬大軍防禦自家的疆土,同時在冀州巨鹿郡一線,曹操和陳重都留在了不少軍隊跟袁紹大軍對峙,所以又少了五萬。
如此一來,再加上其餘守禦在青州和徐州邊界處的兵馬,陳重手中可用之兵馬不過十萬左右。
以十萬迎擊袁術洶湧撲來的十五萬大軍,從軍隊數字上看起來很是不利,而且徐州幾番易手,百姓對陳重並無太多的歸屬感,也就沒有了人和之利。
《孫子·謀攻篇》:“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話代表著戰爭最基本的道理,也揭示了指導戰爭的普遍規律:戰爭的指導者要取得戰爭的勝利,隻有了解敵我雙方情況,才能製定出正確的作戰策略。此語也曆來為所有軍事家們所推崇。
陳重不算什麽絕世的名將,也不是什麽擁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對於情報信息的重要性,他還是非常重視。
將麾下眾人召集起來,陳重大略的說了一番目前的形勢後,當即開門見山的問道:“這張勳既然是袁術委任的征徐大將軍,諸位可知他的來曆和深淺啊?”
對於張勳,在場眾人還真的少有人知,不過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人,竟然開口了。
糜竺自從來到青州後,因為妹妹的關係,所以跟陳重的關係極為親近,除了管理內務之外,倒是很少獻計獻策。
此次見到無人說話,糜竺卻開口言道:“張勳此人與袁術麾下另一員上將橋蕤幾乎同時投到了豫州,因為徐州跟豫州相連,以往陶謙與袁術有一些往來,故而我才知曉他們的底細。”
“那這張勳和橋蕤到底有何才能,竟然會被袁術拜為上將呢?”
“哈哈哈。”聽到這話,糜竺笑道:“他二人在袁術麾下頗受重用,但他們的能力卻與俞涉不相上下。
能夠站到現在的位置,其實全靠會逢迎袁術之意罷了,據說此次袁術稱帝,兩人就是力排眾議,帶領軍隊大小將領極力讚成此事。”
陳重依稀聽過俞涉這個名字,不過一時間想不起來,不禁疑惑的問道:“什麽?俞涉是誰啊?”
歐陽露露提醒道:“俞涉也是袁術麾下大將,曾在汜水關時,被華雄臨陣斬殺。”
“啊?!”
陳重的到提示,倒是立刻想起了俞涉這個人,不過他對糜竺的話卻有些懷疑,畢竟袁術再蠢,也不會啟用兩個送人頭的家夥為將吧。
對於陳重的這個疑惑,剛剛加入不久的謀臣陳登,當即為其解釋了起來。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本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麵,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
袁術為人如何,隻要看其他人的評價就可以。
蒯越曾言:“袁術勇而無斷。”
孔融也說過:“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
就連呂布都說:“喜為大言以誣天下。”
自從占據了豫州等地後,袁術驕奢淫逸,橫征暴斂,導致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底層部眾離心。
逢此亂世,有能力的人都會投向明主,而且袁術也不具備曹操那種挑選人才的眼光。
除了袁術之外,類似的諸侯還有很多,比如陶謙,韓馥,公孫淵,張楊這些人的麾下都沒有幾個能拿的出手的人才。
公孫瓚手下原本還有趙雲這員頂級戰將,無奈趙雲屬於後來者,已經無法融入公孫瓚的軍中,頗受其他將領的排擠,並且不受重用,再加上劉備著力與其親近,所以趁著家中有事,也離他而去了。
陳登曆數袁術麾下的武將,共有張勳、紀靈、橋蕤、雷薄、陳蘭、韓暹、陳紀、楊奉、樂就、李豐、梁綱、劉勳。
謀臣則有閻象、楊弘和韓胤等人。
其實都不用陳登繼續解釋下去,陳重和其他人光是聽到這些人的名字,就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袁術手下的大將看起來數量不少,甚至要比陳重麾下的將領都要多,但是其中除了紀靈之外,再無其他的知名人物。
而且就算是最有名的紀靈,當初陳重跟孔伷於陳留對戰之時,張遼曾經與其率領的軍隊戰鬥過,兩名主將也親自交過手。
後來陳重問起紀靈的實力,張遼卻極為不屑的說道:“紀靈外強中幹,隻能算是三四流的武將,實在算不得什麽強敵。”
張遼素來穩重,他如此評價,陳重有些不信,還詢問過陳宮。
陳宮也證實道:“文遠所說句句屬實,紀靈兵馬雖多,可他的實力很低,以我看來,他很難在張將軍的手中撐過三十個回合。”
如今稱帝的袁術居然就派出了這些人前來攻打徐州和兗州兩地,也不知道他是過於自信,還是有什麽底牌。
知曉了袁術麾下的諸人底細後,陳重也放下心來,而剛加入不久的謀臣陳登還獻了一計。
陳登笑道:“吾觀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計將安出?”
陳登曰:“術兵雖眾,皆烏合之師。
如今張勳一軍從大路徑取徐州,我以正兵守之。
韓暹、楊奉乃漢舊臣,因懼曹操而走,無家可依,暫歸袁術;術必輕之,彼亦不樂為術用。隻需主公一紙書信,就可讓其二人結為內應。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攻向小沛的橋蕤,隻需先用主力破了此軍,再敗了張勳,那袁術的四路兵馬也無絲毫威脅。
主公若是願意的話,我軍還可趁勢南下,就算不生擒袁術,也可將本屬徐州的廣陵郡拿回來!”
三十五萬軍隊,其中有八萬在張遼的率領下,駐紮在了新奪取到的渤海郡,每日都要小心戒備,以防袁紹大軍前來收複失地。
除此之外,平原郡也與冀州的清河郡相連,故而也需要五萬的兵馬在此駐紮防禦。
十三萬大軍防禦自家的疆土,同時在冀州巨鹿郡一線,曹操和陳重都留在了不少軍隊跟袁紹大軍對峙,所以又少了五萬。
如此一來,再加上其餘守禦在青州和徐州邊界處的兵馬,陳重手中可用之兵馬不過十萬左右。
以十萬迎擊袁術洶湧撲來的十五萬大軍,從軍隊數字上看起來很是不利,而且徐州幾番易手,百姓對陳重並無太多的歸屬感,也就沒有了人和之利。
《孫子·謀攻篇》:“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話代表著戰爭最基本的道理,也揭示了指導戰爭的普遍規律:戰爭的指導者要取得戰爭的勝利,隻有了解敵我雙方情況,才能製定出正確的作戰策略。此語也曆來為所有軍事家們所推崇。
陳重不算什麽絕世的名將,也不是什麽擁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對於情報信息的重要性,他還是非常重視。
將麾下眾人召集起來,陳重大略的說了一番目前的形勢後,當即開門見山的問道:“這張勳既然是袁術委任的征徐大將軍,諸位可知他的來曆和深淺啊?”
對於張勳,在場眾人還真的少有人知,不過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人,竟然開口了。
糜竺自從來到青州後,因為妹妹的關係,所以跟陳重的關係極為親近,除了管理內務之外,倒是很少獻計獻策。
此次見到無人說話,糜竺卻開口言道:“張勳此人與袁術麾下另一員上將橋蕤幾乎同時投到了豫州,因為徐州跟豫州相連,以往陶謙與袁術有一些往來,故而我才知曉他們的底細。”
“那這張勳和橋蕤到底有何才能,竟然會被袁術拜為上將呢?”
“哈哈哈。”聽到這話,糜竺笑道:“他二人在袁術麾下頗受重用,但他們的能力卻與俞涉不相上下。
能夠站到現在的位置,其實全靠會逢迎袁術之意罷了,據說此次袁術稱帝,兩人就是力排眾議,帶領軍隊大小將領極力讚成此事。”
陳重依稀聽過俞涉這個名字,不過一時間想不起來,不禁疑惑的問道:“什麽?俞涉是誰啊?”
歐陽露露提醒道:“俞涉也是袁術麾下大將,曾在汜水關時,被華雄臨陣斬殺。”
“啊?!”
陳重的到提示,倒是立刻想起了俞涉這個人,不過他對糜竺的話卻有些懷疑,畢竟袁術再蠢,也不會啟用兩個送人頭的家夥為將吧。
對於陳重的這個疑惑,剛剛加入不久的謀臣陳登,當即為其解釋了起來。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本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麵,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
袁術為人如何,隻要看其他人的評價就可以。
蒯越曾言:“袁術勇而無斷。”
孔融也說過:“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
就連呂布都說:“喜為大言以誣天下。”
自從占據了豫州等地後,袁術驕奢淫逸,橫征暴斂,導致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底層部眾離心。
逢此亂世,有能力的人都會投向明主,而且袁術也不具備曹操那種挑選人才的眼光。
除了袁術之外,類似的諸侯還有很多,比如陶謙,韓馥,公孫淵,張楊這些人的麾下都沒有幾個能拿的出手的人才。
公孫瓚手下原本還有趙雲這員頂級戰將,無奈趙雲屬於後來者,已經無法融入公孫瓚的軍中,頗受其他將領的排擠,並且不受重用,再加上劉備著力與其親近,所以趁著家中有事,也離他而去了。
陳登曆數袁術麾下的武將,共有張勳、紀靈、橋蕤、雷薄、陳蘭、韓暹、陳紀、楊奉、樂就、李豐、梁綱、劉勳。
謀臣則有閻象、楊弘和韓胤等人。
其實都不用陳登繼續解釋下去,陳重和其他人光是聽到這些人的名字,就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袁術手下的大將看起來數量不少,甚至要比陳重麾下的將領都要多,但是其中除了紀靈之外,再無其他的知名人物。
而且就算是最有名的紀靈,當初陳重跟孔伷於陳留對戰之時,張遼曾經與其率領的軍隊戰鬥過,兩名主將也親自交過手。
後來陳重問起紀靈的實力,張遼卻極為不屑的說道:“紀靈外強中幹,隻能算是三四流的武將,實在算不得什麽強敵。”
張遼素來穩重,他如此評價,陳重有些不信,還詢問過陳宮。
陳宮也證實道:“文遠所說句句屬實,紀靈兵馬雖多,可他的實力很低,以我看來,他很難在張將軍的手中撐過三十個回合。”
如今稱帝的袁術居然就派出了這些人前來攻打徐州和兗州兩地,也不知道他是過於自信,還是有什麽底牌。
知曉了袁術麾下的諸人底細後,陳重也放下心來,而剛加入不久的謀臣陳登還獻了一計。
陳登笑道:“吾觀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計將安出?”
陳登曰:“術兵雖眾,皆烏合之師。
如今張勳一軍從大路徑取徐州,我以正兵守之。
韓暹、楊奉乃漢舊臣,因懼曹操而走,無家可依,暫歸袁術;術必輕之,彼亦不樂為術用。隻需主公一紙書信,就可讓其二人結為內應。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攻向小沛的橋蕤,隻需先用主力破了此軍,再敗了張勳,那袁術的四路兵馬也無絲毫威脅。
主公若是願意的話,我軍還可趁勢南下,就算不生擒袁術,也可將本屬徐州的廣陵郡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