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習武,尤其是學習劍法,薑慕白確信在座諸位都不如他,因為他開了掛。
他有種強烈的預感,這是個不容錯過的表現機會,所以他心神專注地盯住上泉雁木每一個動作。
試劍台上,神容憂鬱的王家門客禮貌客氣地請柳聖源與上泉啟太回到觀眾席。
柳聖源連勝十幾場,又輕易擊敗劍聖徒孫,已然立了名聲,不必再費工夫,於是幹脆下台休息。
上泉啟太心有不甘,但不願忤逆兄長,一聲不吭地跟著下了台。
上泉雁木向王家門客點頭致謝,接著右手食指中指並成劍指,輕且快地掠過腰間劍首。
鋥
三尺長劍出鞘,如春燕般於半空中靈巧地旋了幾圈,隨後像收線的風箏似的緩緩落回主人手中。
“這套劍法名為南歸雁,共有七七四十九劍,請看”
“看”字剛從唇間吐出,上泉雁木身前乍現劍光與殘影。
以約為三百四十米每秒的速度所傳播的聲波才剛剛抵達觀眾席,他已經把整套劍法展示完畢。
波浪式的驚呼聲中,薑慕白眨了眨眼,因餘暉效應而停留在視線中的殘影使他心驚不已。
零點五秒之內揮出七七四十九劍
第三境修士真是怪物。
傳說江戶時代的著名劍客佐佐木小次郎有一招得意絕技,名為“燕返”,可以斬落空中飛翔的燕子。
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倒不好說,但可以肯定,對上泉雁木而言,斬落飛燕,易如探囊取物。
除了快,薑慕白還看出些別的東西。
劍光殘影之中,似乎有一隻鴻雁飛過。
“劍意”他在心裏默默向自己發問,腦海中翻起個浪頭,拍出一段不屬於他的記憶。
橫屍遍地的幽幽深巷中,重瞳少年右手持劍,左手提壺,走一步,飲一口,他慢步走過沾染了血汙的青磚,渾身上下一塵不染,以至於走出長巷時看著不像殺人如麻的凶神,反倒像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
迎著破開雲層的明媚陽光,少年拋出酒壺,放聲高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唱到盡興處,長劍中透出兩道青氣,化作兩瓣若有若無的青蓮,於少年足下盛開。
避雨亭一戰反殺血刀幫兩名開竅武修後,薑慕白便喚醒了這段塵封在嬴淵神識碎片中的記憶,那時他對武道和劍道認識不足,此刻回憶一番,才曉得那兩朵青蓮是世所罕見的劍意。
劍客千千萬萬,劍意卻是鳳毛麟角,寥若晨星。
那隻劍光中一閃而過的鴻雁,足以證明上泉雁木的劍道天賦超群絕倫,即便是五百多年前創立新陰流的上泉信綱複生於世,也未必能在他這個年紀悟出劍意。
“不錯。”閉著眼睛的王欽珩用力點頭,讓人擔心他那顆腦袋會從脖子上滾下來,“藏劍先生的愛徒果然不同凡響,假以時日,宗師可期。”
“王兄謬讚。”
上泉雁木謙遜頷首,眼裏雖有些顯而易見的傲氣,但如此謙虛也並非虛偽作態,畢竟他回應的對象是王欽珩。
得了王公子一句“宗師可期”的評價,上泉雁木便已達到目的,但他沒有急著離開試劍台。
按照論劍會的規矩,他還得用慢動作演示一番,再指點幾位願意學習這套劍法的後輩。
上泉雁木並不認為有人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這套劍法,不過形式還是得走一走,免得壞了規矩,他直起腰杆,放慢動作,緩緩抬起手臂,遞出長劍。
從第一劍到最後一劍,成百上千個細微複雜的小動作構成四十九次身姿變換,像極了一段劍的舞蹈。
這回雖沒有劍意化作鴻雁,但更讓人看得如癡如醉。
薑慕白隱約覺得這套劍法並不難學,可又覺得差了點什麽。
模仿動作姿勢隻是表麵功夫,領悟劍中真意才是關鍵。
他閉上眼,一招一招,乃至像慢鏡頭那樣一幀一幀地在腦海裏回放,總算憑著開掛的眼力,透過表象看出些許淒涼與思念。
淒涼
思念
噢
難怪他將這套劍法取名為南歸雁
薑慕白猜出了謎底,見上泉雁木讓出試劍台,他不再猶豫,向柳聖源借了柄容易施展的長劍,隨後快步登台。站上試劍台後,他沒有急著舞劍,而是先朝上泉雁木所在的方向抱拳行禮。
“上泉先生,請問您獨創的南歸雁,是否取名自高適的詩句”
“不錯。”上泉雁木微笑點頭,緩聲吟誦,“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
果然如此。
鴻雁分部於華國、西伯利亞南部和中亞,越冬時遷徙到南北半島與千島國。
籠統地看,千島國在第二域的東麵,不過第二域疆域廣袤,而藏劍島位於域內極北,因此千島國實際是在藏劍島南方。
恰巧,上泉雁木名字裏也帶了個“雁”字。由此便知“南歸雁”的內涵,進而也就能夠理解劍意中的淒涼與思念。
“上泉先生,我曾在書裏見過千島國的櫻花與聖山。”薑慕白多少帶上了點同情,柔聲說道,“很美。”
“是的,很美,我在夢中已見過無數次。”上泉雁木回話時,臉上微妙複雜的神情漸漸融成一縷向往的笑意,最後他朝薑慕白點了點頭,好像說了聲謝謝。
即使祖國已經淪陷多年,大和民族仍將他們對家鄉、對故土的懷戀代代傳承,這是刻在靈魂深處的不可磨滅的烙印。
留著月代頭發型的上泉啟太站在哥哥身旁,薄薄的嘴唇像快要哭的嬰兒那樣顫動,他想說點什麽,但不知能說什麽。
薑慕白不再多話,抬臂遞出一劍,緊接著回身刺出第二劍,然後是第三劍、第四劍、第五劍
他的動作並不算快,但每個動作都出得準確利落,下盤架子明明十分沉穩,整個身子卻像燕雀般飄忽不定,而劍勢又去了四麵八方,不留一個死角。
但凡是粗通劍道的修士,哪怕是沒開眼竅的法修,都能看出薑慕白正在點滴不漏地複刻上泉雁木的四十九劍。
觀眾席裏無人私語,仿佛鴉去無聲。
大家真是被嚇著了,而且嚇得不輕。
那可是四十九劍呢
就算是依樣畫葫蘆,也少不了十天半月的苦功。
哪有人能看兩眼就學會
“師姐”裘千山捏著師姐的手腕,眼皮跳個不停。
他瞪圓了眼睛也看不出台上的薑慕白究竟是依樣畫葫蘆,還是真正悟出了南歸雁的真意,但他從上泉雁木的表情裏看到了答案上泉前輩的眼睛也瞪得老大,一點兒不比他和師姐的小。
“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
到了第四十八劍,薑慕白忽然念出這句詩。
刹那間閃過的靈感,讓他把握到南歸雁的欠缺。
劍意,應當銳利,應當昂揚
順著第四十九劍的劍勢,他念出下一句詩。
“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數奇。”
祖國不再,愁思難耐,恨不能化作那南歸的鴻雁,飛回櫻花盛放的故土。
這就是四十九劍南歸雁的劍意。
但高適的送田少府貶蒼梧還有轉折,說這人生窮達浮沉不定,或蹀躞垂翅,憔悴落魄,如喪家之犬,或泥蟠淤池,一朝飛黃騰達,成龍成鳳。
即便命途多舛、時運不濟,也必有一朝整翮磨礪,一舉衝天日
“衝天”
薑慕白陡然將劍鋒轉向頭頂,蹬足舉臂,身形飛揚。
四十九劍南歸雁,半百之數意衝天。
恍惚間,上泉雁木依稀覺得他在這第五十劍中看見了一隻灰雁化作威鳳,一飛衝天。
劍意雛形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輩,一個尚未淬體的後進,他能悟出劍意雛形
上泉雁木驚愕失聲,下意識地將手搭上劍柄,仿佛要握著劍才能讓他在震撼中穩住心神。
此刻之前,他一直以為他是個天才。
他有種強烈的預感,這是個不容錯過的表現機會,所以他心神專注地盯住上泉雁木每一個動作。
試劍台上,神容憂鬱的王家門客禮貌客氣地請柳聖源與上泉啟太回到觀眾席。
柳聖源連勝十幾場,又輕易擊敗劍聖徒孫,已然立了名聲,不必再費工夫,於是幹脆下台休息。
上泉啟太心有不甘,但不願忤逆兄長,一聲不吭地跟著下了台。
上泉雁木向王家門客點頭致謝,接著右手食指中指並成劍指,輕且快地掠過腰間劍首。
鋥
三尺長劍出鞘,如春燕般於半空中靈巧地旋了幾圈,隨後像收線的風箏似的緩緩落回主人手中。
“這套劍法名為南歸雁,共有七七四十九劍,請看”
“看”字剛從唇間吐出,上泉雁木身前乍現劍光與殘影。
以約為三百四十米每秒的速度所傳播的聲波才剛剛抵達觀眾席,他已經把整套劍法展示完畢。
波浪式的驚呼聲中,薑慕白眨了眨眼,因餘暉效應而停留在視線中的殘影使他心驚不已。
零點五秒之內揮出七七四十九劍
第三境修士真是怪物。
傳說江戶時代的著名劍客佐佐木小次郎有一招得意絕技,名為“燕返”,可以斬落空中飛翔的燕子。
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倒不好說,但可以肯定,對上泉雁木而言,斬落飛燕,易如探囊取物。
除了快,薑慕白還看出些別的東西。
劍光殘影之中,似乎有一隻鴻雁飛過。
“劍意”他在心裏默默向自己發問,腦海中翻起個浪頭,拍出一段不屬於他的記憶。
橫屍遍地的幽幽深巷中,重瞳少年右手持劍,左手提壺,走一步,飲一口,他慢步走過沾染了血汙的青磚,渾身上下一塵不染,以至於走出長巷時看著不像殺人如麻的凶神,反倒像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
迎著破開雲層的明媚陽光,少年拋出酒壺,放聲高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唱到盡興處,長劍中透出兩道青氣,化作兩瓣若有若無的青蓮,於少年足下盛開。
避雨亭一戰反殺血刀幫兩名開竅武修後,薑慕白便喚醒了這段塵封在嬴淵神識碎片中的記憶,那時他對武道和劍道認識不足,此刻回憶一番,才曉得那兩朵青蓮是世所罕見的劍意。
劍客千千萬萬,劍意卻是鳳毛麟角,寥若晨星。
那隻劍光中一閃而過的鴻雁,足以證明上泉雁木的劍道天賦超群絕倫,即便是五百多年前創立新陰流的上泉信綱複生於世,也未必能在他這個年紀悟出劍意。
“不錯。”閉著眼睛的王欽珩用力點頭,讓人擔心他那顆腦袋會從脖子上滾下來,“藏劍先生的愛徒果然不同凡響,假以時日,宗師可期。”
“王兄謬讚。”
上泉雁木謙遜頷首,眼裏雖有些顯而易見的傲氣,但如此謙虛也並非虛偽作態,畢竟他回應的對象是王欽珩。
得了王公子一句“宗師可期”的評價,上泉雁木便已達到目的,但他沒有急著離開試劍台。
按照論劍會的規矩,他還得用慢動作演示一番,再指點幾位願意學習這套劍法的後輩。
上泉雁木並不認為有人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這套劍法,不過形式還是得走一走,免得壞了規矩,他直起腰杆,放慢動作,緩緩抬起手臂,遞出長劍。
從第一劍到最後一劍,成百上千個細微複雜的小動作構成四十九次身姿變換,像極了一段劍的舞蹈。
這回雖沒有劍意化作鴻雁,但更讓人看得如癡如醉。
薑慕白隱約覺得這套劍法並不難學,可又覺得差了點什麽。
模仿動作姿勢隻是表麵功夫,領悟劍中真意才是關鍵。
他閉上眼,一招一招,乃至像慢鏡頭那樣一幀一幀地在腦海裏回放,總算憑著開掛的眼力,透過表象看出些許淒涼與思念。
淒涼
思念
噢
難怪他將這套劍法取名為南歸雁
薑慕白猜出了謎底,見上泉雁木讓出試劍台,他不再猶豫,向柳聖源借了柄容易施展的長劍,隨後快步登台。站上試劍台後,他沒有急著舞劍,而是先朝上泉雁木所在的方向抱拳行禮。
“上泉先生,請問您獨創的南歸雁,是否取名自高適的詩句”
“不錯。”上泉雁木微笑點頭,緩聲吟誦,“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
果然如此。
鴻雁分部於華國、西伯利亞南部和中亞,越冬時遷徙到南北半島與千島國。
籠統地看,千島國在第二域的東麵,不過第二域疆域廣袤,而藏劍島位於域內極北,因此千島國實際是在藏劍島南方。
恰巧,上泉雁木名字裏也帶了個“雁”字。由此便知“南歸雁”的內涵,進而也就能夠理解劍意中的淒涼與思念。
“上泉先生,我曾在書裏見過千島國的櫻花與聖山。”薑慕白多少帶上了點同情,柔聲說道,“很美。”
“是的,很美,我在夢中已見過無數次。”上泉雁木回話時,臉上微妙複雜的神情漸漸融成一縷向往的笑意,最後他朝薑慕白點了點頭,好像說了聲謝謝。
即使祖國已經淪陷多年,大和民族仍將他們對家鄉、對故土的懷戀代代傳承,這是刻在靈魂深處的不可磨滅的烙印。
留著月代頭發型的上泉啟太站在哥哥身旁,薄薄的嘴唇像快要哭的嬰兒那樣顫動,他想說點什麽,但不知能說什麽。
薑慕白不再多話,抬臂遞出一劍,緊接著回身刺出第二劍,然後是第三劍、第四劍、第五劍
他的動作並不算快,但每個動作都出得準確利落,下盤架子明明十分沉穩,整個身子卻像燕雀般飄忽不定,而劍勢又去了四麵八方,不留一個死角。
但凡是粗通劍道的修士,哪怕是沒開眼竅的法修,都能看出薑慕白正在點滴不漏地複刻上泉雁木的四十九劍。
觀眾席裏無人私語,仿佛鴉去無聲。
大家真是被嚇著了,而且嚇得不輕。
那可是四十九劍呢
就算是依樣畫葫蘆,也少不了十天半月的苦功。
哪有人能看兩眼就學會
“師姐”裘千山捏著師姐的手腕,眼皮跳個不停。
他瞪圓了眼睛也看不出台上的薑慕白究竟是依樣畫葫蘆,還是真正悟出了南歸雁的真意,但他從上泉雁木的表情裏看到了答案上泉前輩的眼睛也瞪得老大,一點兒不比他和師姐的小。
“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
到了第四十八劍,薑慕白忽然念出這句詩。
刹那間閃過的靈感,讓他把握到南歸雁的欠缺。
劍意,應當銳利,應當昂揚
順著第四十九劍的劍勢,他念出下一句詩。
“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數奇。”
祖國不再,愁思難耐,恨不能化作那南歸的鴻雁,飛回櫻花盛放的故土。
這就是四十九劍南歸雁的劍意。
但高適的送田少府貶蒼梧還有轉折,說這人生窮達浮沉不定,或蹀躞垂翅,憔悴落魄,如喪家之犬,或泥蟠淤池,一朝飛黃騰達,成龍成鳳。
即便命途多舛、時運不濟,也必有一朝整翮磨礪,一舉衝天日
“衝天”
薑慕白陡然將劍鋒轉向頭頂,蹬足舉臂,身形飛揚。
四十九劍南歸雁,半百之數意衝天。
恍惚間,上泉雁木依稀覺得他在這第五十劍中看見了一隻灰雁化作威鳳,一飛衝天。
劍意雛形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輩,一個尚未淬體的後進,他能悟出劍意雛形
上泉雁木驚愕失聲,下意識地將手搭上劍柄,仿佛要握著劍才能讓他在震撼中穩住心神。
此刻之前,他一直以為他是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