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4章 探花郎的壓力
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 作者:瘋子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牆壁上掛著燃氣燈具,能夠給整個屋子都提供充足的光。</p>
雖然外麵已是黑夜,但在屋子裏如同白晝。</p>
一名年輕的翰林學士正在認真的看著稿件。</p>
他叫柳葉,是土銘那屆的探花郎。</p>
要說土銘那屆的科舉,完全能稱得上是群星璀璨,神仙打架了。</p>
狀元郎土銘,如今已經官拜國子監祭酒了。</p>
更重要的是,他土銘已經成功的開宗立派,成為了元學宗師。</p>
這是要死後奔著聖人去的節奏啊!</p>
而同屆的榜眼顧布德,現如今也是南洋都尉府的長史了。</p>
不日之後他就要返京了,到時候也會是年青一代臣子中的璀璨。</p>
而柳葉這個探花郎,壓力可就有點山大了。</p>
他現如今還在翰林院中供職,等待著有朝一日的出京外派機會。</p>
他現在手中拿著的這篇文章,是一位老翰林遞過來的。</p>
老翰林看了一遍,有點吃不準這文章的意思,索性就給了年輕的柳葉去看。</p>
《重商……》</p>
不用看完題目,柳葉隻看了前麵的兩個字,眉頭就直接皺了起來。</p>
居然是陽子居一脈的學問。</p>
要知道,儒家弟子是最最最,最討厭陽子居的。</p>
因為這陽子居一脈的學問,教授的全都是重利而忘本,強調的也都是世間萬物應利益最大!</p>
這種學派的核心,就是以利益去劃分問題。</p>
處處都要從利益入手的學問,這就和儒家以禮法治天下的根本起了衝突。</p>
但這柳葉也不是個腐儒。</p>
當年那篇轟動天下的《拓論》中,也是用了利益劃分的方法,那其中也是能看見陽子居的影子。</p>
再者說,如今戶部的不少官員,也都是陽子居一脈的學者。</p>
這也完全能夠說明,當下這個時代,陽子居一脈的學問也是有存在的空間的。</p>
百家共鳴嘛!</p>
這也讓儒學有了新的發展。</p>
本來,這儒家就是一門很具有包容性的學問。</p>
也正是因為儒家的包容,所以才被前朝的帝王獨尊的。</p>
朝廷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當然也是需要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思想。</p>
比起特別極端的刑名家和墨者來言,儒家就顯得特別柔和,也特別能夠吸取別的學派優點。</p>
隻不過是走上了獨尊的道路之後,儒家才漸漸的失去了本心,逐漸的丟失了包容性。</p>
新一輪的百家共鳴到來,這也在某個層麵上刺激了儒家開始邁向新一步的發展。</p>
這畢竟也是沒辦法的事情。</p>
當儒家的禮法不能解釋戶部現如今所遇到的問題,那戶部自然要另辟蹊徑,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學派了。</p>
這個時候若是儒家還是一味的守舊不謀求發展的話,那麽在這個領域當中,勢必是會被其他的學派所取代。</p>
其實,現在的儒家已經和當年誕生之初的儒家,有了完全不同的變化。</p>
包括土銘在內的學者們,都在試圖用新的思想來囊括儒家的疆域。</p>
可以說是吸取百家之所長,完善思想領域的大一統吧。</p>
這些都是後話,現如今的柳葉正在仔仔細細的看著手中的文章。</p>
他手中的這篇文章,自然就是鄭景所寫的那篇。</p>
其實,鄭景給出的理論也是很簡單的。</p>
金銀貨幣的總量有多少,那就是一個國家的財富總量有多少。</p>
在這一點上,身為儒家學者的柳葉,其實也是很認同的。</p>
隻要手中攥著銀子,不管你走到哪都是有底氣的!</p>
你可以從南洋買到需要的糧食,也可以從高立進購特產人身,就算是從暹羅買象牙,那他也要乖乖的送來。</p>
一個人尚且如此,國家就更是一樣的了。</p>
當朝者的手中金銀越多,那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會越強大。</p>
從這個簡單的理論入手,鄭景提出了重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p>
首先,大契現在麵臨著金銀大量流失的弊端。</p>
雖然啟用了前朝的交子,也就是現如今的銀票,可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金銀外流,隻能說是盡量去遏製。</p>
但要知道,一個國家的金銀大量外流的話,就肯定會造成錢幣的銳減。</p>
那其他的國家,完全可以拿著更少的錢來掠奪這個國家的財富啊。</p>
比如,用極少的錢買到大量的糧食,這就是很恐怖的事情。</p>
之所以能夠用很少的錢就能買到糧食,根本原因離不開貨幣的缺失。</p>
但相反,若是國家的金銀很多,那就可以拿著這些錢去買別國手中的糧食。</p>
甚至可以用特別低廉的價格來買到這個國家的任何東西,如此一來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對別國進行掠奪。</p>
既然金銀是如此的重要,那為什麽大契朝廷不想辦法增加金銀的儲備呢?</p>
鄭景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兩個概念。</p>
第一,大契從外麵買回來的商品,需要花出去金銀的,這叫進口。</p>
第二,大契將自家的貨品賣給別的國家,以此來賺到金銀的,這叫出口。</p>
出口大於進口的時候,這就是貿易順差。</p>
那麽如此一來的話,大契的金銀總量就是在增長的。</p>
那就意味著,大契的財富是在增加的。</p>
而若是進口大於了出口,那就是貿易的逆差。</p>
那就可以充分的表明,大契的引進是對外流失的。</p>
也從而說明了,大契的財富是在向外流失的。</p>
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貨品的出口量,減少貨品的進口量。</p>
就這麽簡單。</p>
增加了貿易的順差,這才能讓天下的金銀全都收入大契的錢袋子裏。</p>
這就能保證經濟霸主的地位,不被動搖。</p>
妙極啊!</p>
柳葉看著鄭景的理論,心中激動不已,他撲騰一下站了起來。</p>
這篇文章,完全可以說是微言大義了!</p>
從經濟貿易著手,卻解釋了如今大契能夠強大的真正原因。</p>
現如今,大契的貨品出口量特別大,然後再用特別低廉的價格從身篤或是南洋買回糧食,亦或是各種工業材料。</p>
如此一來,大量的財富就囤積在了大契國內,藏在了百姓的身上。</p>
百姓們的手中有錢了,所以大家都回去購買,這也就拉動了大契的經濟,使得大契一片繁榮。</p>
</p>
雖然外麵已是黑夜,但在屋子裏如同白晝。</p>
一名年輕的翰林學士正在認真的看著稿件。</p>
他叫柳葉,是土銘那屆的探花郎。</p>
要說土銘那屆的科舉,完全能稱得上是群星璀璨,神仙打架了。</p>
狀元郎土銘,如今已經官拜國子監祭酒了。</p>
更重要的是,他土銘已經成功的開宗立派,成為了元學宗師。</p>
這是要死後奔著聖人去的節奏啊!</p>
而同屆的榜眼顧布德,現如今也是南洋都尉府的長史了。</p>
不日之後他就要返京了,到時候也會是年青一代臣子中的璀璨。</p>
而柳葉這個探花郎,壓力可就有點山大了。</p>
他現如今還在翰林院中供職,等待著有朝一日的出京外派機會。</p>
他現在手中拿著的這篇文章,是一位老翰林遞過來的。</p>
老翰林看了一遍,有點吃不準這文章的意思,索性就給了年輕的柳葉去看。</p>
《重商……》</p>
不用看完題目,柳葉隻看了前麵的兩個字,眉頭就直接皺了起來。</p>
居然是陽子居一脈的學問。</p>
要知道,儒家弟子是最最最,最討厭陽子居的。</p>
因為這陽子居一脈的學問,教授的全都是重利而忘本,強調的也都是世間萬物應利益最大!</p>
這種學派的核心,就是以利益去劃分問題。</p>
處處都要從利益入手的學問,這就和儒家以禮法治天下的根本起了衝突。</p>
但這柳葉也不是個腐儒。</p>
當年那篇轟動天下的《拓論》中,也是用了利益劃分的方法,那其中也是能看見陽子居的影子。</p>
再者說,如今戶部的不少官員,也都是陽子居一脈的學者。</p>
這也完全能夠說明,當下這個時代,陽子居一脈的學問也是有存在的空間的。</p>
百家共鳴嘛!</p>
這也讓儒學有了新的發展。</p>
本來,這儒家就是一門很具有包容性的學問。</p>
也正是因為儒家的包容,所以才被前朝的帝王獨尊的。</p>
朝廷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當然也是需要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思想。</p>
比起特別極端的刑名家和墨者來言,儒家就顯得特別柔和,也特別能夠吸取別的學派優點。</p>
隻不過是走上了獨尊的道路之後,儒家才漸漸的失去了本心,逐漸的丟失了包容性。</p>
新一輪的百家共鳴到來,這也在某個層麵上刺激了儒家開始邁向新一步的發展。</p>
這畢竟也是沒辦法的事情。</p>
當儒家的禮法不能解釋戶部現如今所遇到的問題,那戶部自然要另辟蹊徑,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學派了。</p>
這個時候若是儒家還是一味的守舊不謀求發展的話,那麽在這個領域當中,勢必是會被其他的學派所取代。</p>
其實,現在的儒家已經和當年誕生之初的儒家,有了完全不同的變化。</p>
包括土銘在內的學者們,都在試圖用新的思想來囊括儒家的疆域。</p>
可以說是吸取百家之所長,完善思想領域的大一統吧。</p>
這些都是後話,現如今的柳葉正在仔仔細細的看著手中的文章。</p>
他手中的這篇文章,自然就是鄭景所寫的那篇。</p>
其實,鄭景給出的理論也是很簡單的。</p>
金銀貨幣的總量有多少,那就是一個國家的財富總量有多少。</p>
在這一點上,身為儒家學者的柳葉,其實也是很認同的。</p>
隻要手中攥著銀子,不管你走到哪都是有底氣的!</p>
你可以從南洋買到需要的糧食,也可以從高立進購特產人身,就算是從暹羅買象牙,那他也要乖乖的送來。</p>
一個人尚且如此,國家就更是一樣的了。</p>
當朝者的手中金銀越多,那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會越強大。</p>
從這個簡單的理論入手,鄭景提出了重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p>
首先,大契現在麵臨著金銀大量流失的弊端。</p>
雖然啟用了前朝的交子,也就是現如今的銀票,可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金銀外流,隻能說是盡量去遏製。</p>
但要知道,一個國家的金銀大量外流的話,就肯定會造成錢幣的銳減。</p>
那其他的國家,完全可以拿著更少的錢來掠奪這個國家的財富啊。</p>
比如,用極少的錢買到大量的糧食,這就是很恐怖的事情。</p>
之所以能夠用很少的錢就能買到糧食,根本原因離不開貨幣的缺失。</p>
但相反,若是國家的金銀很多,那就可以拿著這些錢去買別國手中的糧食。</p>
甚至可以用特別低廉的價格來買到這個國家的任何東西,如此一來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對別國進行掠奪。</p>
既然金銀是如此的重要,那為什麽大契朝廷不想辦法增加金銀的儲備呢?</p>
鄭景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兩個概念。</p>
第一,大契從外麵買回來的商品,需要花出去金銀的,這叫進口。</p>
第二,大契將自家的貨品賣給別的國家,以此來賺到金銀的,這叫出口。</p>
出口大於進口的時候,這就是貿易順差。</p>
那麽如此一來的話,大契的金銀總量就是在增長的。</p>
那就意味著,大契的財富是在增加的。</p>
而若是進口大於了出口,那就是貿易的逆差。</p>
那就可以充分的表明,大契的引進是對外流失的。</p>
也從而說明了,大契的財富是在向外流失的。</p>
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貨品的出口量,減少貨品的進口量。</p>
就這麽簡單。</p>
增加了貿易的順差,這才能讓天下的金銀全都收入大契的錢袋子裏。</p>
這就能保證經濟霸主的地位,不被動搖。</p>
妙極啊!</p>
柳葉看著鄭景的理論,心中激動不已,他撲騰一下站了起來。</p>
這篇文章,完全可以說是微言大義了!</p>
從經濟貿易著手,卻解釋了如今大契能夠強大的真正原因。</p>
現如今,大契的貨品出口量特別大,然後再用特別低廉的價格從身篤或是南洋買回糧食,亦或是各種工業材料。</p>
如此一來,大量的財富就囤積在了大契國內,藏在了百姓的身上。</p>
百姓們的手中有錢了,所以大家都回去購買,這也就拉動了大契的經濟,使得大契一片繁榮。</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