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千變萬化的運動演化過程中,運動的多樣性顯現出了各式各樣的對稱性。


    在物理學中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對稱性--


    一類是某個係統或某件具體事物的對稱性;另一類是物理規律的對稱性。


    針對事物本身的運動發展規律,也會表現出相應的對稱性。


    比如,物體某方麵的性質,隻要沒有達到極端數值,能增大就能夠減小,能膨脹就能夠壓縮,存在吸引自然就存在分離。


    空間擠壓的存在本身,和空氣的密度、地麵的大氣壓強類似,是透過微觀層麵存在的擠壓力。


    空間擠壓的強度,也就是宇宙湮滅力的‘平均強度’。


    這個數值很難去測算表示,但其根本也隻是一個數字而已,反重力場的存在讓空間擠壓強度減低,那麽相應的就肯定存在空間擠壓強度增加的情況。


    “當空間擠壓的強度增加,也就是湮滅力的強度增加,會怎麽樣呢?”


    “宇宙中的湮滅力強度是恒定的嗎?”


    “是否存在某個宇宙位置,空間,比如黑洞內部,出現湮滅力強度很高的情況?”


    “反過來呢?”


    這些都是可以去想象、探究的問題。


    王浩擰著眉頭搖了搖頭,發散思維,想象力當然是可以的,隻可惜交流重力相關的理論研究並不深入,也沒有發現湮滅力強度高的現象,就沒辦法直接進行研究。


    但是,他對於空間擠壓強度增大的研究是很感興趣的。


    最後他還是決定創建一個任務--


    【任務二:尋找增大空間擠壓的現象(難度:s)。】


    【靈感值:0。】


    當任務成功創建以後,王浩頓時露出了笑容。


    任務能夠成功的創建,並且還能顯示出難度,就證明空間擠壓強度增大的現象是存在的,隻不過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而已。


    這種現象不管是存在於宇宙中,還是存在微觀物理研究中,又或者存在於交流重力相關的實驗中,隻要現象真正的存在,未來就可能會發現,那麽就可以針對性的去研究。


    “這會是很好的方向……”王浩對此非常的確定。


    有些遺憾的是,即便知道現象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發現,想要獲取靈感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可不是給學生教學,或者和其他人一起做研究,就能夠提升靈感值的。


    其實就和湮滅力的發現任務類似,建立任務以後,遲遲沒有增加靈感值,後來還是在物理實驗室,得知何毅的小組在複刻交流重力實驗,靈感值才有了大幅度提升。


    王浩幹脆也不去多想,以後隻要有發現總是能知道的,他就是繼續關心起了反重力性質的測定實驗,主要還是動物植物在交流重力場中的情況。


    好消息是,處在交流重力場中的動物、植物,和處在太空中很類似,表現出的都是對於重力缺失的不適,並沒有其他的表現。


    “希望就和太空中一樣,不要表現出其他的影響。”


    王浩和何毅談論的時候說道,“如果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或者其他方麵的影響,交流重力場肯定不能作為宇航員的訓練場地。”


    “另外,反重力技術後續的應用,也肯定會受到很大限製。”


    這主要是因為人體不能存在於反重力場內,航天技術應用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另外,其他方向的影響,也會出現一個‘場力暴露’的問題。


    比如,反重力磁懸浮列車。


    如果場力會對人體造成直接影響,就可能出現受到意外情況下列車內的乘客被交流場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到乘客的身體健康。


    從科技應用的角度上去考慮,這方麵的研究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需要持續的研究。


    比如,一些輻射的負麵作用,短時間是看不出來的,隻有長時間才會顯露出來。


    所以實驗研究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他們最短的計劃也是持續兩個星期。


    ……


    在王浩專注於反重力場性態研究中時,國際上忽然出現了一則和他有關的新聞。


    準確的說,是和前一段時間的理論研究有關。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反重力實驗組,也就是菲利普-羅雷爾的團隊,和實驗室光學研究組合作,測算了百分之五十反重力場強環境下的光速。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光速降低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這個結論和王浩的研究基本一致,等於是證實了王浩團隊發表的研究論文。


    一時間,輿論熱議。


    羅雷爾還為此公開接受了采訪,他本人的心情說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其實他最希望的是,否證王浩的理論研究,但科學實驗結論是不能夠造假的。


    如果科學實驗造假,就等於是誤導科學發展,他就將會成為寫在史書上的罪人。


    另外,即便是實驗結論造假,因為中國團隊也擁有相應的反重力技術,他們也可以對於結論進行測定,造假也很容易被揭穿。


    所以他們隻能把結果公布出來。


    這一結果同時說明,中國在超導以及反重力領域的理論研究已經遙遙領先。


    “好在不是技術應用,都是理論研究……”


    羅雷爾隻能這麽想,證實‘競爭對手’的理論研究,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當然羅雷爾接受采訪,可不會為王浩歌功頌德,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公眾展示出,實驗組擁有製造高反重力場強的技術。


    他們完成了實驗,也就說明技術已經很穩定了。


    外界不知道的是,菲利普的研究組為了驗證結論,花費了將近三千萬美元。


    這絕對是大手筆了!


    “花費三千萬美元,隻是證明了競爭對手的研究……”羅雷爾想想都感覺心頭在滴血。


    國際輿論可不關心羅雷爾的研究組,是否擁有製造百分之五十反重力場的技術,主要因為他的實驗組,早就發布過相關成果。


    甚至好多人看到消息,還想到羅雷爾的實驗組成果造假,根本就不具備應用高溫超導材料,製造反重力場的技術。


    國際輿論關心的是王浩研究組的成果。


    “羅雷爾的研究組證實王浩一部分研究。”


    “在反重力的環境下,光速會降低,以此可以做出推論,粒子會產生一定的惰性。”


    “雖然一些數學內容沒有被證實,但光速降低的數值準確,也就代表主要內容是正確的。”


    “光速構架,也可能是正確的……”


    國際物理界聚焦王浩的研究中,有關二點五維拓撲結構形態的內容。


    那才是焦點中的焦點!


    有著名的物理學家站出來,對於二點五維拓撲結構形態研究的重要性進行解釋,“王浩的研究中,二點五維拓撲結構,是光子的最主要結構,直接決定了光子的性質。”


    “我們可以以此進行拓展,無質量粒子都具有類似的構架。”


    “無質量粒子,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規範玻色子,因為已知的無質量粒子都是規範玻色子,包括光子和膠子。”


    “光子是電磁學的載體,而膠子則是強力的載體。”


    “那麽我們就可以深入的去研究規範玻色子的構架,以此推廣到研究粒子和粒子的結合形態,去探究宇宙規律的本質……”


    在王浩的理論得到證實以後,好多物理學家都會深入的去思考,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於此同時,王浩研究組的其他人也是名聲大振。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的報道中,保羅菲爾-瓊斯、林伯涵以及張鶴的名字都頻頻出現,因為他們是王浩的研究論文中,被標注有很大貢獻的學者。


    現在研究的理論有一部分被證實,相關的學者自然也是名氣大震。


    ……


    物理學家們更關心後續的研究,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提出,也隻是起了個開頭而已。


    後續可探究的方向有很多。


    當有新聞媒體針對研究做采訪的時候,王浩就說起了這個問題,“我們也隻是構架出了光子,對於二點五維拓撲結構,也隻是進行了側麵描述。”


    “但以此,可以拓展到很多領域,尤其是那些隻能用數學表示的理論。”


    “比如,超對稱性問題,也包括基本粒子的構架,還有宇稱不守恒原理的論證,也有一些微觀物理底層理論,等等。”


    “其實很多已知的物理,並沒有被實驗證實,甚至還包括一些已知的粒子。”


    “比如,膠子。”


    “現在的微觀物理中,膠子似乎是已經存在的粒子,可實際上,實驗從未測定出膠子,也隻理論上認為,膠子存在於強子之中,但隻要沒有真正發現,理論就不一定是正確的……”


    王浩針對專業的問題說了很多,越是到最後說的就越深奧,讓采訪記者都感覺頭皮發麻。


    在王浩停下了話頭以後,記者趕忙轉向旁邊的保羅菲爾-瓊斯,希望白人小夥能說點有意思的內容。


    保羅菲爾-瓊斯已經期待很久了,他很喜歡接受新聞采訪,尤其是在完成一項大研究之後,就感覺自己成為了學術明星。


    他覺得應該展示一下自己的學術水平,馬上認真的說道,“我在研究中完成了有關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數學論證。”


    “那些都很重要,其中包括一些……”


    “剛才王浩也說起了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後續拓展,我認為最可行的方向是論證超對稱性問題。”


    “超對稱性問題,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當然大部分人大概不明白,我在這裏就簡單講解一下……”


    “我們都知道,基本粒子按照自旋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自旋為整數的粒子被稱為玻色子,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被稱為費米子……”


    “對此,物理學界公認的和弦理論有關……”


    “在弦理論中,基本粒子被視為振動的弦而非點粒子,由此,我們建立了n=8的超對稱理論來統一費米子與玻色子……”


    “我們認為宇宙除了四維之外,還有四維,額外的四維不可被理解為時間抑或空間……”


    “八維宇宙是由費米子居住,物質可透過自旋由四維空間轉入費米子居住之八維,又可由八維轉回四維……”


    記者懵了。


    在剛才采訪王浩的時候,他隻是覺得聽著頭皮發麻。


    現在則變成了一片迷茫,枯燥的內容配合上尖銳的音調,就像是一隻大公雞,不斷在耳邊叫來叫去。


    關鍵是……


    公雞仿佛像是看到了心儀的母雞一樣,越是叫就越是激動,聲音還越來越大。


    記者用力扯著嘴角,再仔細想想剛才的采訪,才覺得王浩是這麽的和藹可親。


    可惜,王浩已經提前離開。


    悔不當初啊!


    ……


    保羅菲爾-瓊斯接受采訪說的內容是發自真心的,他確實認為二點五維拓撲結構,後續拓展首要論證的就是超對稱性問題。


    現在的超對稱性問題基礎數學構架,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弦理論的解釋。


    湮滅理論的基礎,再加上二點五維拓展結構,完全可以聯合去重新理論超對稱性問題。


    這樣一來,湮滅理論就可以頂替弦理論在超對稱性問題中發揮的作用。


    其實不隻是保羅菲爾-瓊斯這麽想,好多理論物理學家也都有類似的想法。


    現在的國際理論物理界,湮滅理論和弦理論二分天下,弦理論還是占據很大優勢的,或者可以理解為,弦理論占據的‘地盤’更多。


    好多物理理論都應用了弦理論的數學解釋。


    但是,弦理論的研究已經陷入了停滯,很長時間都沒有新的進展,那些能解釋的已經完成,不能解釋的也依舊沒有解釋。


    湮滅理論則不同。


    湮滅理論才剛剛起步,可以不斷的攻城伐寨,在各個領域發揮作用,比如,超對稱性問題,可以用m理論內容來解釋,後續也可以研究用湮滅理論來解釋。


    好多理論物理學家都對此很感興趣,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弦理論的學者。


    弦理論的學者們,可不一定全部都是忠實的。


    他們已經有了兩個榜樣,一個就是保羅菲爾-瓊斯,另一個就是萊德利-帕森斯。


    保羅菲爾-瓊斯放棄弦理論,轉而研究湮滅理論,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很多成果,已經成為了菲爾茲、諾貝爾的潛在得主,可以說成為了數學、物理的大佬之一。


    萊德利-帕森斯,則被認為湮滅理論走向理論物理的開拓展,一個大爆炸理論的全新解析震驚國際物理界。


    他也被認為是湮滅理論學派的‘三號人物’。


    開拓者,總會受關注。


    現在的二點五維拓撲構架的研究,就像是打開了一座寶藏的大門,可以拓展出很多方向的研究,物理學家們自然很感興趣。


    國內的學者們也有同樣的想法,好多有些名氣的物理教授,都主動聯係王浩,希望他能提供一些理論物理的方向。


    其中還包括國內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理論物理學會的負責人,科學院物理係的教授周蘊。


    周蘊有郵件聯係了王浩,得到了回複以後,還直接發視頻鏈接過來。


    王浩很耐心的說起了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研究,以及後續拓展研究的思考。


    他隻是提供一個方向。


    實際上,理論物理的範圍太廣了,可研究的方向有很多。


    周蘊耐心的聽著,隨後開口問道,“王院士,你有沒有發展湮滅理論的想法?”


    “當然。”


    王浩肯定的點頭。


    湮滅理論就是他開創的研究,自然會希望理論得到蓬勃發展。


    周蘊道,“可以這樣,我認為現在的湮滅理論,已經成為了國際被認可的重大物理理論,所以我們可以舉辦一個湮滅理論相關的學術會議,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麽樣?”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可以倒是可以,怎麽舉辦呢?有點太麻煩了吧……”


    “不麻煩!”


    周蘊熱情的說道,“舉辦學術會議,這種工作,我們物理學會來負責就可以了,到時候,王院士,你隻來參加、來做報告就可以了。”


    “這樣啊……”


    王浩猶豫著想了想,似乎對自己沒有壞處,很幹脆的點頭笑道,“如果是湮滅理論的會議,我一定好好準備。”


    “有這句話就夠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