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強的想法引起了會議室內的熱議。


    所有人腦子裏都不由得出現了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一艘充滿科技感的圓形飛碟懸浮在空中,驟然間,飛碟的下方打出一道正對地麵的光芒。


    有個人從遠處走了過來,他很自然的走進了光芒中。


    下一刻,仿佛是地心引力再不起作用,他的雙腳離開了地麵兒,身體慢慢的向上飛了起來,然後消失在了飛碟的底部。


    飛碟關閉了底部的通道,光芒也消失在了地麵。


    ‘嗖’一聲,飛走了。


    這個畫麵,想象一下都充滿了科幻感。


    很多人興奮討論的同時,也都看向了王浩,“王院士,這個技術也太先進了!”


    “真是太高端了,我都沒有想到引力場技術還能這樣用,估計王院士最開始就想到了。”


    “那是當然。”


    何毅用力點頭說道,“這個技術,是我和王院士是一起研究出來的。說實話,我都沒聽王院士是說過要這麽應用……”


    “王院士肯定早就想到了,隻不過沒說而已。可能他覺得沒什麽了不起,隻是一種應用而已。”


    “我們覺得驚奇的事情,在王院士眼裏……普普通通!”


    其他人跟著用力點頭,他們很認可何毅的說法。


    王浩則聽的有點尷尬,他趕緊輕咳一聲,馬上道,“是這樣的。雖然我有這個想法,但艙體內設計的直梯、吊梯還是需要的。”


    “我們隻是剛剛擁有了技術,技術還遠稱不上有多成熟。”


    “現在我們可以去發散想象技術應用,但實際應用上來說,技術越複雜就越容易出問題。”


    這是實話。


    技術越複雜就越容易出現問題。


    他們要給光壓發動機增加的新科技,目的要麽是增加性能,要麽是保證安全,利用高端科技去尋求便捷、尋求酷炫的效果,現階段還是太奢侈了。


    幾種要應用的高科技技術都是如此,包括一階雷達、引力場、激光武器,等等。


    等大家都平靜下來以後,何毅繼續介紹起了引力場技術情況,最後王浩說明了幾種高端科技的應用相關的工作。


    “工作分為三部分。”


    “第一就是要了解新的技術,並根據光壓發動機的情況,進行技術應用的設計以及製造。”


    “第二就是測試。”


    “包括一階雷達、激光武器,也包括引力場技術和設備,尤其是後者,需要非常精細的測試。”


    “最後,聯係電子係統,把幾種技術整合到電子係統的控製體係中。”


    “何毅院士、沈會明教授和唐洪超教授,直接負責設備、技術的測試、設計以及製造相關工作,設計組以及其他部分要全權配合。”


    “我們爭取能在半年內完成所有工作,並進行正式的太空測試。”


    王浩並沒有對於太空測試過多的強調。


    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太空測試很不一般,並不隻是讓光壓發動機飛行超過百公裏就可以了。


    從定義上來說,距離地麵百公裏以外都是太空。


    實際上,兩百公裏以下都不算是真正的太空,高壓發動機進行的太空測試,很可能要讓發動機飛行到幾百公裏,甚至是上千公裏的太空。


    那樣的測試才會有意義。


    王浩把太空測試的時間設定在了半年以後,時間相對還是比較緊張的,主要就是引力場技術並不成熟,需要很多時間進行技術改進和測試。


    一階雷達和激光武器相對倒是容易的多。


    會議結束以後,很多人想到幾種高端科技,不由的感慨萬分,“光壓發動機運用高端科技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仔細想了一下,等到了太空測試的時候,已經不能稱之為發動機了,完全就是空天母艦。”


    “網上媒體說的也是有道理的,現在就已經不能稱之為發動機了。”


    “能源自足、一階雷達、完善的應急、防護體係,還帶有主動進攻的激光武器,再加上艙體內模擬地麵環境的引力場……”


    “感覺已經是完善的空天母艦,差的就隻是掛上幾台小型飛船……”


    “話說回來,航天局的反重力飛碟研發的怎麽樣了?”


    這句話問出來,讓航天局的研究員們有些紮心,他們來到光壓發動機組工作以後,也知道航天局那邊的消息。


    航天局開啟反重力飛碟很長時間了。


    到現在,也隻製造了一個空殼,外麵一大堆的設備還在進行測試,等完成了測試才能正式開始安裝工作。


    然後,還要進行不確定時間的測試工作。


    “有很大可能,反重力飛碟比光壓發動機的進度還慢,光壓發動機進行太空測試,反重力飛碟大概率也隻剛進行升空測試……”


    “唉~~”


    航天局的研究員們不由得歎起氣來。


    好消息是他們已經離開了航天局,是在光壓發動機組進行工作,反重力飛碟的研發就和他們無關了。


    其中有些人不由得想著,“是不是也應該和其他人一樣脫離原有的機構,加入航天飛船公司?”


    “否則,未來可能還要回去……”


    “參與過光壓發動機的快速研發製造,再回去慢吞吞的研究普通技術,很沒意思啊!”


    ……


    在會議確定了工作方向以後,相關的工作進展速度飛快。


    首先是一階雷達設備。


    一階雷達是幾種新技術中最容易的,因為設備是從國家雷達中心訂購的,性能已經相對很完善了,隻需要安裝在光壓發動機上,再和電子係統進行對接就可以了。


    激光武器,相對複雜一些。


    大批量激光武器的製造是需要時間的,而在確定製造方案之前,還需要進行設計改動和測試。


    激光武器的測試工作是直接在光壓發動機上進行的,也就是把測試的激光武器安裝在發動機的凹麵反射鏡上,開啟製造內部熱源以後就可以進行測試。


    光壓發動機還是在地麵上,就不可能製造太高強度的光能,所以測試強度還是比較低的,甚至趕不上湮滅粒子實驗基地的強度。


    在進行了初步的測試以後,凹麵反射鏡安裝了十台激光武器,並讓光壓發動機正式啟動飛行,進行了一次高空上的激光武器測試。


    這次測試的效果還是很好的,也確定了激光武器的製造方案,就朝著合作工廠進行了訂購。


    相比一階雷達、激光武器來說,引力場技術相關工作是最複雜,隻是測試就需要單獨製造一台大型機械。


    這台大型的機械是一個類似電梯的結構,電梯結構中間懸吊的是一個長方形的艙室,艙室的上下安裝的引力場設備,接通了電源以後,艙室就可以進行上下的加速,看起來就像是高功率的跳樓機一樣。


    在不斷的加速、減速,甚至失重等環境下,就可以對於引力場的參數進行調整,來保證艙室內部不會受到環境幹擾,保持穩定的引力強度。


    下一步就是把調控好的引力場設備安裝到環繞凹麵反射鏡的艙體中。


    ‘高功率的跳樓機’性能並不好,根本無法模擬光壓發動機的高加速、轉彎飛行、快速斜側下落等複雜環境。


    研究組需要通過光壓發動機的飛行,來獲得一係列的參數並對引力場設備運行進行調節。


    這個過程就相對比較複雜了。


    中途高壓發動機起降了五次,才完成了內部引力場設備的基本調節。


    最後就是引力護盾的測試。


    這個工作就更加複雜了,引力護盾已經不需要地麵常規測試,直接進行的就是地麵實戰測試。


    首先是在一個地點朝著高空製造了固定方向引力場區域,隨後發射不攜帶彈頭的空殼導彈,對邊側區域進行打擊。


    所使用的導彈技術還是很精準的,誤差範圍在一米以內,進行打擊以後就發現,導彈到高空六十公裏,也就是引力場區域以後,軌跡出現了巨大的偏差,甚至導致路線修正係統失效,後續無法再鎖定目標位置。


    類似的實驗進行了三次。


    最後一次甚至使用了安裝反攔截變軌噴射器的導彈,依舊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導彈軌跡到指定區域立刻出現巨大偏差,甚至導致安裝反攔截變軌係統,無法再讓導彈重新對準目標。


    負責導彈發射工作的是來自研究二院的火箭專家曾荃教授。


    測試結束後,曾荃就忍不住對王浩笑道,“王院士,這次您親手設計的反攔截變軌噴射器算是遇到對手了。”


    “到了高空六十公裏範圍,導彈在三秒內方向大幅度變化,變軌噴射器持續運作,最終落點也和目標位置相差了三公裏以上。”


    王浩笑著點點頭,隨後疑惑問道,“反攔截變軌噴射器……我設計的?”


    “對啊?”


    曾荃驚訝的問道,“您不記得了?”


    王浩用力拍了拍腦門,無奈道,“研究的東西太多了,都差點兒忘了,好像是有過,我還去過那個研究所……是第幾院的研究所?”


    “……”


    曾荃不想說話了。


    最近幾年時間裏,他們一個組二十多個人,一直圍繞著導彈反攔截電軌噴射技術工作。


    結果王浩這個設計人,根本對技術不在意,甚至差點忘記了自己研究過的技術……


    氣不氣人?


    人和人差距怎麽能這麽大呢?


    曾荃忽然覺得和王浩站在一起都感覺很羞愧。


    引力護盾的地麵實戰測試也隻是工作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有了地麵實戰測試的數據以後,光壓發動機組確定了引力護盾技術的數據,也確定了設備的製造方案,隨後就準備引力護盾技術的高空測試。


    這次的高空測試很不一般。


    在召開會議討論以後,他們決定讓光壓發動機升到八十公裏的高空。


    這個高度還是相對安全的,肯定不會碰到大範圍的衛星碎片,發動機已經安裝了一階雷達,也安裝了超過二十台激光武器,安全性相對也是有保障的。


    在發動機上升的過程中,引力護盾會持續朝著推進方向開啟,也就是朝著正上方開啟。


    這也是測試的一個環節。


    現在他們所使用的引力護盾設備,製造的引力場區域並不大,單台設備開啟最高功率,也隻能覆蓋4公裏半徑的半圓區域。


    4公裏半徑聽起來是很高,但引力場中心穩定區域距離發動機超過70公裏,想要把發動機用引力護盾圓球式的包裹起來,需要的設備超過100台以上。


    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光壓發動機的電力功率是有限的。


    按照設計組的計算,發動機最高隻能支持六台引力護盾設備同時開啟,否則就會影響到內部正常運行,像是艙體內部的引力場設備,正常運轉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最終研究敲定,隻安裝六台引力護盾設備。


    同時,引力護盾也不會長期開啟,隻會在飛行的過程中,朝著飛行方向的正前方開啟一台。


    即便引力護盾無法把飛船完全包裹,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有了一階雷達,就可以提前檢測到風險,即便是碰到隕石群或衛星碎片,也可以朝著來襲方向進行釋放。


    發動機朝著飛行的正前方開啟一台引力護盾設備,可以做到最大可能的規避風險。


    未來的空天母艦也是一樣的。


    空天母艦高速飛行的時候,可以朝著前方和邊側開啟三台設備,就可以最大可能的規避風險,因為最大的風險就來自飛行方向。


    當在太空中高速飛行的狀態時,空天母艦兩側的危險性是很小的,隕石很難從空天母艦的兩側襲來。


    後方就更不用說了,正後方的危險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開啟引力護盾設備護住正前方,隻要不一頭紮進隕石地帶,基本上是沒有風險的。


    研究小組認為,太陽係內隻要不進入小行星帶,都是能夠保證安全的。


    至於太陽係外,想探索就需要製造更大型的空天母艦,到時候,或許可以稱之為宇宙飛船。


    宇宙飛船會製造的非常龐大,電力係統也會增加很多倍,就能支持一整套引力護盾設備長期運行。


    那樣就能夠保證安全了。


    很快。


    引力護盾設備安裝在了光壓發動機上,光壓發動機也準備進行四個月內的第六次高空飛行測試。


    同時,也吸引了國際的廣泛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