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交通大學團隊的工作地點,是在一棟寫字樓三層左側的幾個辦公室。


    鄰近的就是湖州大學團隊。


    薛文卓去湖州大學團隊那邊看了看,他們都是做f區數據的分析,工作內容相似度很高,對比討論交流也很有意義。


    等再回到了辦公室以後,他就看到自己電腦上,顯示了一份提交的數據文件。


    “數據分析匯總文件?何毅發過來的?”薛文卓看了一眼內容,頓時感到非常驚訝。


    實驗是昨天才剛完成的,工作分配也是在昨天下午,到現在也隻剛過了一整天,怎麽就已經提交數據分析匯總文件了?


    薛文卓幹脆推門走出去,到何毅、王浩等四人組所在的小辦公室,他推開門掃了一眼,結果發現裏麵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


    “人呢?”


    薛文卓有些奇怪的都囔一句,再回來繼續看何毅提交的數據文件。


    他大致的掃了一眼就知道,何毅、王浩小組的所有數據都已經在裏麵了。


    “不可能啊~~”


    “怎麽會這麽快?”薛文卓感到很是疑惑,他找到了原始文件,試著驗證了報告文件中的兩個數據,結果全部都是正確的。


    他幹脆走出房門喊了一句,“董教授!小張!你們過來幫忙看看這個。”


    ‘小張’的名字叫張立軍,是薛文卓帶的博士生。


    董教授,則是董誌輝。


    兩人過來以後,聽到薛文卓說起何毅的小組,已經完成數據分析工作,也同樣感到非常的驚訝。


    董誌輝甚至說了一句,“不會是亂編的吧?”


    “這個不可能吧?”薛文卓道,“我剛才手動測了兩個數據,結果都是正確的,我們來一起測一下,看看有沒有問題。”


    三人頓時開始手動驗證。


    何毅小組負責的就是普通光點的粒子特性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分析每一個小光點究竟是什麽粒子,然後再把小光點的其他測算數據添加上去。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驗證粒子特性。


    三個人隨機選擇了一些原始數據,然後針對每一個進行手動計算。


    二十分鍾後,董誌輝帶著驚訝道,“我剛才抽的數據沒有問題,隻有一個是錯的,是很難的那種計算,錯誤率很低啊。”


    張立軍埋頭做著計算,也說了句,“我這邊也一樣,還沒找到有錯誤的數據。”


    薛文卓幹脆停下了筆,他和張立軍一樣,都沒有找出錯誤,說明這份粒子特性分析數據,質量還是非常高的。


    粒子特性分析工作,是有一定的容錯率的。


    一般錯誤率在1%以下就算合格,錯誤率在0.5%左右,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從現在抽取的數據來看,這個粒子特性分析數據,錯誤率很可能會在0.5%以下。


    薛文卓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他們是怎麽完成的?一天就完成了?這麽快?即便是有王浩教授也不可能吧?”


    董誌輝和張立軍也不能理解。


    王浩再厲害也隻是一個人,哪怕是他看到數據就能直接劃分,複雜計算都能直接得出結果,也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粒子特性分析工作。


    “找他們問問!”董誌輝轉身就要去四人組的小辦公室。


    薛文卓提醒了句,“辦公室沒人,他們都出去了。”


    董誌輝想了一下,馬上拿出手機,“我打個電話,我有何毅的電話,問問他們去幹什麽了,快點回來。”


    他正準備打電話的時候,張立軍忽然說了句,“他們去吃大餐了。”


    “啊?”


    薛文卓和董誌輝一起看過來。


    張立軍給他們展示了一下手機屏幕,上麵顯示的是朋友圈的信息。


    鄧小穎拍了個視頻發了個朋友圈,視頻內容就是一大桌子菜,還有一個看著就很好吃的烤魚,隔著屏幕都能聞出香味。


    畫麵中還有何毅、王浩以及肖新宇,他們吃著烤魚、喝著啤酒,看起來吃的很是歡暢。


    薛文卓看了整個視頻,肚子發生‘咕嚕’的一聲響,有些尷尬的說道,“中午的盒飯沒吃幾口,也快到飯點了吧?”


    “飯剛送過來,沒胃口,看了這個視頻我更沒胃口了。”


    “我也是,同樣沒胃口……”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表情都有點哀傷。


    ……


    一直等到了晚上七點,薛文卓才終於看到何毅、王浩等人回來。


    他滿是哀怨走過去,開口問道,“你們小組怎麽這麽快就完成了?”


    “我們急著趕回來就是想說這件事……”鄧小穎說著打了個飽嗝,一點都看不出著急的意思。


    薛文卓的表情更哀怨了,你們這叫急著回來?


    吃的這麽飽?


    鄧小穎不在意的繼續道,“王浩教授設計了一個程序,能夠對粒子特性進行分析,所以我們很快完成了。”


    薛文卓頓時反應過來,“還有這種程序?”他說著看向王浩。


    王浩輕輕點頭道,“我們就是為了這個回來的,要不剛才就回酒店了。你們也用這個程序做分析,能直接給粒子歸類,然後再填數據就好了。”


    “那真是太好了。”薛文卓頓時非常的驚喜,因為已經對於數據進行過檢驗,他毫不懷疑程序的效果。


    這肯定是一個能夠大大提升效率、降低工作量的程序。


    薛文卓跟著王浩到電腦前拷貝了源代碼,一邊試運行一邊歎道,“王教授,你真是給了我們太大的驚喜啊,這個程序太重要了。”


    “如果所有的數據都能靠程序分析出結果,我們在明後天,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薛文卓運行了程序以後,就把所有的數據作為了輸入端,然後一次運算進行輸出,他很快找到了高效的方法,利用一台電腦專門就做計算,然後讓一個人操作指定文件,分別傳給其他人,再繼續下一步的數據填充。


    當時間到了第二天上午,團隊裏所有人知道了消息,他們不用給粒子特性再做劃分,就隻需要填充數據和計算,工作相對來說簡單太多了。


    每個人都充滿了幹勁,並齊心協力的繼續努力。


    何毅、王浩等人重新參與進去,也是為團隊再分擔一部分,讓工作能更快的完成。


    等時間到了第三天中午的時候,所有的數據分析工作已經完成。


    薛文卓還進行了數據匯總,做了一係列分析以後,他伸了個懶腰輕呼一口氣,滿臉笑容的把內容提交上去。


    然後他走出了辦公室就宣布,“我們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來,大家有心情可以到處去轉轉,首都還是很值得轉的,長城、故宮、頤和,都去轉轉,不能白來一趟啊。”


    “耶~~!


    ”


    所有人都興奮的歡呼起來。


    他們來參與粒子對撞實驗數據分析工作,可沒想著能到處去玩一玩,因為數據分析工作非常繁重,他們是有心理準備的。


    結果到現在工作提前結束了,多出的幾天都成了假期,實在太令人開心了。


    ……


    西京交通大學完成工作的速度非常令人驚訝。


    f區數據不能說有多複雜,但分析工作也絕對不簡單,正常來說,一個不到二十人的團隊,分析單區一半的數據,最少也需要五天以上。


    這還是速度快的情況。


    西京交通大學團隊是一個混編團隊,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參與類似的工作,沒有任何經驗可言,做分析的速度自然慢很多,正常情況下,的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


    結果隻剛到了第三天的下午,西京交通大學團隊就把數據匯總報告提交了上來。


    報告是提交給實驗評審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是臨時組建的,有高能所的院士、教授,有譜儀實驗團隊的常駐專家,還有國際合作參與機構的學者。


    田桂林也是其中之一。


    田桂林負責領導第七工作組,同時也是實驗評審委員會成員。


    西京交通大學團隊提交了數據報告以後,他也很快知道了消息,頓時感到非常驚訝,“西京交通大學的團隊,怎麽這麽快?”


    “不到三天,這個速度不正常啊?”


    田桂林擰著眉頭有些想不通。


    旁邊一個首都大學的教授說道,“會不會是王浩?王浩的數學水平是頂尖的,他在這種工作中,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不可能。”


    田桂林頓時否定道,“在這種複雜的分析工作中,一個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便他做運算的速度再快,但運算隻是其次,他最多就比其他人快上一些而已。”


    田桂林說著也想不出原因,幹脆道,“我們先把西京交通大學團隊負責的那一部分數據做完,和他們的數據做一下對比。”


    “這麽快就完成的數據分析,很可能有問題……”


    田桂林想著繼續道,“光追求快是不行的,還要追求穩、追求精準,西京交通大學團隊沒什麽經驗,這次我們就給他們上一課,告訴他們數據分析,結果準確更加重要。”


    ……


    實驗評審委員會的其他專家,和田桂林的判斷是一樣的,他們對於西京交通大學快速提交數據分析報告感到驚訝。


    與此同時,他們認為速度快不代表什麽,重要的是分析的準確性。


    西京交通大學團隊隻是一個‘下屬的二隊’,可能是出於‘爭一口氣’的原因,想把工作快速完成,但是要保證準確性就很困難了。


    當然了。


    實驗評審委員會不能出於想象去做判斷,他們還是做了抽查檢驗。


    這種檢驗和薛文卓的方法一樣,就是隨機抽取一部分數據進行計算。


    因為第七工作組才是‘主隊’,最開始隻有兩個人做計算,後來發現絕大部分都是正確的,就找了更多的人進行檢驗。


    經過兩個小時的檢驗以後,每個人都對於結果非常震驚--


    “粒子特性分類,錯誤率在0.2%以下!”


    這個錯誤率相當驚人。


    其實就和解答難題是一樣的,誰也不保證每一個題都能做對,另外,有些題是很模湖的,有些粒子特性很相似,捕捉到的信息還會受到其他影響,就沒有辦法完全確定是什麽粒子,也就是說,沒有準確的答桉。


    正因為如此,粒子特性分析是有一定容錯率的,在1%以下都是合格的。


    一般常規的工作組提交的數據,錯誤率在0.5%到0.8%之間,隻要能符合錯誤預期就可以。


    0.2%,是個不能想象的數字,可以說,排除了一些爭議數據以外,其他全部都是正確的,等於答了一個滿分。


    實驗最初的粒子特性分析工作,並沒有什麽保密性可言,就隻是最初的數據分析而已,簡單來說,就是給實驗數據進行歸類,來為下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礎。


    很快消息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田桂林也第一時間知道了消息,他感覺有些無法理解,同時也感覺壓力非常大。


    第七工作組也是臨時組建的團隊,但他們可是有好幾個高能所的專家,團隊裏還有幾個長期從事相關工作,其他也是首都大學的教授,他們一起組建的工作團隊,做數據分析的速度、質量,竟然趕不上‘下屬’的西京交通大學團隊?


    第七工作組好幾個人聽說消息以後都感覺無法接受。


    他們也一起分析了原因,“雖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我感覺,這次可能和西海大學的王浩教授有關。”


    這次田桂林沒有再反駁。


    做實驗數據分析速度快、質量高,說明團隊裏肯定是有能人、高人。


    把西京交通大學團隊從上到下找個遍,也隻能把原因歸在王浩身上,他是理論數學的專家,剛完成了角穀猜想的證明,被公認是頂尖的數學家。


    這種級別的數學家,做數學分析工作,可能會有什麽簡化的好辦法也說不定?


    “幸好還有湖州大學啊!”


    田桂林歎了口氣,“如果兩個下屬的團隊都比我們的速度快、質量還高,我們的第七工作組就沒有意義了。”


    “這次真是丟個大臉啊!”


    另一邊。


    湖州大學的領隊杜啟生找到了薛文卓,他也聽說了西京交通大學完成了分析工作。


    杜啟生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湖州大學的團隊,和西京交通大學相比,還是要差上一點的,但說差也差不了太多,而他們分配的工作任務相似。


    湖州大學的團隊,到現在就剛完成了三分之一,西京交通大學團隊早就完成了。


    這種效率差距也太大了。


    薛文卓和杜啟生很熟悉,就說起了王浩研究出一種程序,可以用來對粒子特性進行分析,最後還特別打電話問了一下王浩,看能不能用程度幫湖州大學團隊進行一下分析。


    王浩正和何毅、肖新宇一起逛著故宮,接到電話就直接同意了。


    他設計的程序專門針對粒子特性分析,甚至針對的隻是這次實驗的數據,也沒有什麽商用價值,實驗過後意義就不大了。


    其他團隊想用,自然也可以用一下。


    湖州大學團隊使用了王浩設計的程序進行粒子特性分析後,做分析的速度立刻成倍增加,隻過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就完成了剩餘的全部工作,也馬上把數據提交了上去。


    這才是實驗分析工作開始的第五天。


    實驗評審委員會接到了湖州大學團隊提交的數據,立刻就進行了檢測分析,發現錯誤率在0.5%以內,也是相當優秀的粒子特性分析報告了。


    最重要的是,湖州大學團隊完成分析工作的速度也很快。


    五天,聽起來並不快,實際上,因為這一次實驗規模稍大,分配的數據也多了一些,專業工作組完後一個區的粒子特性分析,也需要超過一個星期時間。


    湖州大學團隊負責單區一半兒的數據,考慮到他們隻是‘下屬’團隊,團隊裏好多人都是過來學習的,隻用了五天就完成了一半數據的分析,錯誤率還在0.5%以內,速度和質量都相當驚人了。


    田桂林再得到消息反而有些平靜了。


    有了西京交通大學團隊的先例,湖州大學團隊稍快一些,似乎相比也沒什麽,他還是問道,“是西京那邊幫了湖州大學嗎?”


    他以為是西京交通大學,做完手裏的工作就去幫了湖州大學團隊一起做。


    有人教授馬上道,“這個沒有吧?”


    “我聽說西京的團隊做完工作就解散了,裏麵一片空,好像說是都出去玩了。”


    旁邊幾個人聽了有些羨慕。


    他們在這裏忙來忙去,焦頭爛額,結果別人的團隊已經出去嗨皮了。


    “王浩呢?”田桂林特別問了一下。


    “應該也走了。”


    剛才說話的人繼續道,“因為他們交報告很快,我特別注意了一下。這兩天都沒看到王教授,他們那個辦公區就隻有幾個人,有時候,就隻有薛文卓自己。”


    田桂林用力抿了抿嘴,仔細的思考起來。


    他是高能物理的院士,在高能物理的研究領域,自然是非常有權威的,領導第七工作組做數據分析,被‘下屬’團隊超過,也不應該有太大的情緒波動,但是他根本平靜不起來。


    下屬的兩個團隊,完成數據分析的速度和質量,都超出了他的工作組。


    這是人員的能力差距嗎?


    當然不是。


    田桂林用力搖了搖頭,索性就站起來,去了西京交通大學團隊的辦公區。


    等到了辦公區,他就看到裏麵一片空曠,但還是有放電視的聲音。


    在一個開著的辦公室門口,田桂林敲了兩下房門,“冬、冬!”


    薛文卓正半躺在椅子上,支著二郎腿看著視頻,他朝外看了眼,滿是驚訝的開口道,“田院士,您怎麽來了?”


    他馬上走了出來,還不忘把視頻暫停。


    田桂林苦笑道,“薛教授,你還真是悠閑啊。”


    “看看電視節目,工作做完了,也沒什麽事幹,就等著最後的會議就好了。”薛文卓也有點不好意思。


    田桂林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確實能悠閑一下。你們和杜啟生團隊,做的分析報告真是太出色了,我們第七工作組,真是完全被蓋過去了,就應該讓你們當主力,我們當替補。”


    “哈哈哈~~”


    薛文卓馬上道,“我們就是來學習的,組裏的人,其他都不懂,你們才是專業的。”


    田桂林表情怪異的看了薛文卓一眼,他覺得對方可能是在嘲諷自己。


    來學習的?


    什麽都不懂?


    結果做粒子特性分析,速度和質量完全超過了他們?


    田桂林用力抿抿嘴角,“這次我來,直說吧,我是想知道,你們是怎麽完成的分析?你別誤會,因為正常來說,這麽多的分析工作,不可能兩、三天做完。”他說著認真看著薛文卓。


    薛文卓覺得沒什麽不可說的,他直接說道,“是王浩教授,他設計了個程序,能直接做粒子特性分析,然後我們就用程序做分析了。”


    田桂林聽罷愣住了,他仔細看著薛文卓,滿是認真的問道,“做一個程序?分析粒子特性?你不是在開玩笑?”


    薛文卓有點不理解的道,“田院士,我開什麽玩笑,要不我們怎麽能這麽快完成?”


    “可是……”


    田桂林拉了很長的音,還是沒有說出來。


    旁邊一個中年人幫著開口道,“粒子特性不能用程序分析歸類。在十年前,開始研究科西超子的時候,就已經試過設計這種方法,那些算法專家都說做不到,否則也不用這麽多實驗團隊,一起參與粒子特性分類工作了。”


    其他跟著來的人也都道,“是啊,如果一個程序就能解決,誰還用手動計算?”


    “這是不可能的。這麽複雜的分析,哪是計算機程序能做到的。”


    “而且,裏麵還有一些複雜的方程求解問題。”


    “……”


    幾個人說啊說的,讓薛文卓感覺自己快被說服了。


    他憋了好半天來了句,“你們都說不可能,來看看不就知道了!”


    “走!”


    “這邊!”


    薛文卓前麵帶路,還不往沒好氣的補充一句,“但是,看歸看,等你們看了效果,可別打我們這個程序的主意,要問過王浩教授才行。”


    (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