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磁場對強s波幹擾的論證以後,就定下了下一步的實驗工作目標——


    製造短距離強s波!


    要完成短距離強s波的製造,就需要在設備中增加固定方向的強磁場。


    強磁場不是在外層、設備上方製造,而是要製造在內部,也就是底層構架都需要在磁場覆蓋範圍內。


    這主要是因為設備上方並沒有能製造出強s波區域,研究組就認為,強s波可能被擠壓到底層構架內,甚至是看不到的導體外層。


    因為底層構架都是超導結構,超導可以阻隔磁場的影響,並不用擔心強磁場會影響到設備運轉。


    研究主要進行實驗,來製造出近距離強s波區域。


    到現在,也隻是理論上通過了,但所有人都對王浩的判斷非常有信心,他們認為下一步的實驗就隻是驗證以及製造而已。


    雖然已經確定了下一步的實驗目標,想要進行實驗也還需要等待。


    他們不能在原來的設備上安裝強磁場。


    原來的設備還需要繼續製造強s波區域來進行場力的研究,新的實驗隻能放在新的設備上,而新的設備還正在組裝調試。


    新設備的組裝調試速度已經很快了。


    主要限製就在於底層材料以及製造問題,實驗所需的材料是超導材料研究中心負責製造的,而且是實驗室手段製造,製造速度自然是很慢的。


    新設備所用的材料會更換為β-cwy-138,是原來β-cwy-137的升級迭代產品。


    β-cwy-138,和β-cwy-137擁有同樣的元素組成,隻是改善了製造工藝,材料內部的結構變得更加穩固。


    β-cwy-138,已經由引力場技術進行驗證,並證明性能有所提升,也就是同樣的電流強度下,製造的引力場強度要高一些,同時,承載電流上限也有所增強,材料性能提升還是很大的。


    另外,β-cwy-138的超導臨界溫度提升了3攝氏度,也會讓實驗變得更容易一些。


    最關鍵的一點是,β-cwy-138的製造流程和工藝得到了簡化,也就讓製造成本降低,實驗室製造的速度還有所增加。


    在使用β-cwy-138材料後,超導材料研究中心已經能給強s波實驗組以及引力場技術組,提供足夠多的基礎材料供應。


    研究組對於新設備也是很期待的。


    在設備組裝和調試的過程中,有些人還提議把多餘的材料組裝為底層固定模塊,為製造下一台設備做準備。


    與此同時。


    理論組繼續基礎論證工作。


    在磁場對強s波幹涉作用的基礎上,他們要繼續找方向,論證如何以強s波製造f射線。


    “也許並不是隻是f射線。”


    海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強s波和強湮滅力場不同,激發射線方式也會不同。”


    “我認為,所激發的f射線,也許會以連通設備和場力位置的形勢存在。”


    現在製造出的強s波區域,距離設備位置超過500公裏,是依靠強s波穿透常規湮滅力場環境,並達到極限距離並被擠壓而存在的。


    海倫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從製造出的f射線會連通設備和強s波區域。


    王浩否定了海倫的說法,他沒有直白的說錯,隻是說道,“也可能是其他釋放方式。”


    一句話,讓海倫很鬱悶。


    過往有很多次,她提出某種看法的時候,就被王浩第一時間否定。


    丁誌強提出的看法,被王浩肯定的次數更多。


    海倫立刻就看向了丁誌強,然後就變得有些惱火,因為丁誌強明顯沒有和他爭勝的心思。


    當他們在討論的時候,丁誌強以‘休息時間’為由,繼續盯著手機屏幕哈哈大笑。


    “又在看那些沒意義的短視頻!”


    “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大數據算法,總是能推薦讓你感興趣的視頻,而那些對你有幫助、有意義的內容,你根本就看不到。”


    “如果總是看這些東西,你的知識、你的思維、你的認知就會限製在固定框架裏……”


    “烏拉烏拉·~”


    海倫連續說了一大堆看短視頻的壞處。


    丁誌強對此根本不感冒,他抬起頭不在意道,“海倫學姐,你說的我都明白,但問題是……我隻是看遊戲視頻而已。”


    “我對遊戲的認知被框住也沒有關係,我也沒打算繼續提升技術……”


    “反倒是你,總是想研究相關的事情,不去看其他東西,你怎麽知道自己的思維,不會受到認知的限製呢?”


    “……”


    海倫擰住眉頭仔細想了好半天,都沒有辦法說出反駁的話,她問了一句,“你的意思是,我也應該看點其他東西?”


    “不。”


    丁誌強立刻搖頭道,“我的意思是,現在是休息時間,我願意看手機,你管不著!”


    “——!!”


    海倫惡狠狠的看著丁誌強,隨後走到了陳蒙檬身邊,小聲的和陳蒙檬交談起來,隻看表情和眼神都知道,內容必定和丁誌強有關。


    看著三個學生的鬧劇,王浩不由笑著搖了搖頭。


    他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打開電腦查看起了郵件內容,也想順便找一些相關的專業資料。


    理論組找資料的範圍很大,包括內網資料庫、大型機構專業信息、公開論文等等,還包括找其他學者、機構索要資料。


    後者就要依靠關係網了。


    機構學者們資料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公開能找到的資料大多都是成果論文,內容不會太過於詳細,牽扯到其他的學科,尤其是一些精細化的小學科,想找專業的資料就沒那麽容易了。


    在很多小學科的專業方向上,國內甚至沒有專門的科研機構,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非常稀少,自然也不會有太多專業資料。


    現在王浩就想找一些空間研究相關的資料,包括空間物理,空間化學,時空研究,等等,他瀏覽了一下自己的郵箱,發現又有了幾百個郵件。


    這隻是一周的郵件數量,而且是還是被篩選過的,每一個郵件都是來自各地的學者。


    王浩對外有一個公開的郵箱。


    很多機構和頂尖學者都知道郵箱地址,他們會發來一些詢問交流的郵件,有一些老朋友也會發來郵件問候。


    王浩的名氣實在太大了,收到的郵件自然是非常多的,有專門的人員為他處理郵箱內容,隻是篩選那些有標記的地址或者是學術交流內容,其他郵件就直接被處理了。


    現在打開的郵箱裏,顯示的都是篩選過後轉投的內容。


    王浩一封封的看過去,有的就隻是看上幾眼,順手就清理掉了。


    有的則會寫一個簡單的回複。


    隻有碰到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收到老朋友發來的郵件,他才會變得認真一些,會認真看郵件,並寫一個認真的回複。


    當翻到第三頁兒的內容時,他點開一封郵件看到了一個有些熟悉的名字。


    “德萊特-費爾南德斯-加西亞?好像是個天文物理學家吧?”


    他有些不確定,就認真看起了內容。


    德萊特發來郵件說明自己的研究組要重塑空間化學的研究內容,並希望了解s波、強s波、湮滅力場等領域,對宇宙射線、宇宙線傳播的影響。


    這其中牽扯的問題就太多了。


    德萊特做了詳細的說明,提出了十幾個問題。


    比如,宇宙中湮滅力場的存在,是否會對於光速以及光子壽命造成影響。


    宇宙中是否存在‘質子或中子的降階’問題。


    s波關聯空間問題,若是宇宙中存在s波形成的引力場,會對宇宙射線傳播造成什麽樣的幹擾。


    等等。


    其中每一個都是大問題,並牽扯到了湮滅物理各個方向的內容。


    王浩先是去了解了一下德萊特,知道對方是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從事空間化學研究的學者,考慮了一下還是給出了回複。


    他認真寫了回複郵件,回答了其中的幾個問題。


    比如,光速不會受到影響。


    宇宙中的湮滅力場隻會存在於星體的內部,若是有影響也是對能穿透物質的中微子射線。


    其他問題,包括和空間有關的內容,王浩就隻是說明自己的看法了。


    這些都是不確定的。


    德萊特提出的問題確實很高深,他甚至談到了質子和中子的降階……


    到現在為止,強湮滅力場所製造的‘升階元素’,還限製在‘元素範圍內’。


    元素,自然是原子。


    質子、中子,都是微小的粒子,連‘升階’的概念都沒有,是否會出現‘降階’,自然無法去回答了。


    ……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時空極限化學中心。


    德萊特來到了二樓辦公室,他是一名西班牙裔教授,年紀已經51歲了,但花白的頭發以及瘦弱的身板,讓他看起來更像是61歲、71歲。


    幾年前的德萊特還很‘年輕’,天人都說看起來不到40歲。


    最近幾年,之所以快速變老,也和國際物理環境有關,天文領域相關的成果,很多都被湮滅物理影響而推翻了。


    德萊特是國際頂尖的空間化學家,長期從事宇宙線化學研究工作。


    空間化學,又稱宇宙化學,研究化學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起源和分布,以及宇宙空間物質的化學組成和化學演化規律的學科。


    這門學科和空間物理學,天文學以及地球化學等學科互相滲透、交錯發展。


    德萊特研究的領域更偏重於天文物理,受到的影響自然是很大的,他對於宇宙線、宇宙射線的研究成果,受到湮滅物理的發展衝擊,就變得不被認可。


    在王浩發布了《湮滅物理-黑洞理論》以後,德萊特團隊的研究受到了新一輪的衝擊,《黑洞理論》提到了電磁風暴,認為其是‘宇宙射線’的主要來源之一。


    《黑洞理論》從製造宇宙射線角度所進行的解析,自然就影響到了有關宇宙射線的研究成果。


    德萊特還是非常堅強的,他並沒有因為研究受到衝擊自暴自棄,反正是給王浩發了一封郵件,希望能得到一些湮滅物理對宇宙線、宇宙射線影響的內容。


    以此,就能對以往的研究成果進行重塑。


    這也是支持他繼續工作的動力,即便是不能做出新的研究,他也希望增添湮滅物理的部分,來完善原來的研究。


    比如,對於人類可觀測宇宙大小的計算。


    在湮滅物理的衝擊下,原來的數據被認為是不準確的,他就需要了解湮滅物理各領域對於宇宙線的影響。


    另外,s波的影響也很大。


    s波是直接製造空間,若是宇宙中存在一大塊s波覆蓋區域,會不會影響到宇宙線的解析,宇宙射線的傳播?


    如果會有很大的影響,他們做任何的測定都沒有意義。


    就像是測定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的直線距離,方法是測定汽車行駛的路徑。


    如果車輛通過曲折路徑來到目標地點,隻是得到了最終路程的數據,就不可能反應出兩地的直線距離。


    德萊特苦笑的打開電腦,例行打開了郵箱查看,頓時就變得認真起來。


    郵箱裏有一封新郵件,竟然是來自……王浩?


    “是王浩的回複!”


    德萊特瞪大的眼睛,他感到非常的驚訝,有很多學者都給王浩發郵件,但能得到回複的是少數。


    他還是一名阿邁瑞肯的學者。


    兩個國家的競爭也影響到了學者交流,就很少有阿邁瑞肯學者,能得到王浩的回複。


    “可能是我問的不同?或者說,沒什麽影響,都是理論問題。”


    德萊特打開了郵件,仔細看了起來,看了半個小時左右,他就知道其內容對於他們的研究是非常有幫助的。


    雖然王浩隻回答了幾個問題,但寫的也是非常認真的,有些內容甚至在公開資料中找不到。


    這些都是王浩親手寫的內容,可信度都要比公開資料高多了。


    看到最後,德萊特也知道王浩為什麽這麽認真的寫郵件。


    郵件最後說需要一些宇宙線化學的資料。


    “資料互換……”


    “也對,王浩能親自回複郵件,而且給了這麽大的幫助,當然了,我們又不認識。”


    德萊特坦然的接受了。


    國際學術圈裏,資料互換是經常發生的,尤其是同領域的研究。


    他馬上整理了很多宇宙線研究的資料,打包發送到了王浩的郵箱,還寫道,“王浩教授,這是我整理的資料,希望對你們的研究有幫助。”


    “如果還有什麽需求,發郵件給我,我會第一時間處理。”


    德萊特發了郵件以後,想到了王浩要的資料,再結合前一段時間的輿論,也有了一些猜測。


    “王浩應該是在研究空間?是真正的空間物理……”


    “所以才會用到空間化學相關的內容,宇宙線……可能會有幫助。”


    他還是搖了搖頭,感覺和王浩相比,自己遠遠落後時代。


    如果他的判斷是真的,空間啊!


    那可是空間!


    這種物理怎麽去做研究呢?根本就無法想象。


    德萊特覺得科羅特-詹姆斯很可憐。


    這家夥擔任了格魯姆湖計劃負責人,已經有了不少的成果。


    如果放在學術圈來判斷,詹姆斯是頂尖的實驗物理學家,而且還有不錯的領導能力,是個真正的人才。


    可惜……


    他坐錯了位置,選錯了對手!


    王浩團隊都已經在研究‘空間’,研究真正的空間物理,延伸就可以想象到‘空間跳躍’、‘蟲洞’等問題。


    格魯姆湖計劃?


    他們還停留在‘強湮滅力場’的初始階段。


    這怎麽競爭呢?


    “好悲慘啊……比我們還值得同情……”德萊特搖了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