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航飛船完成發射衛星任務以後,就開始加速脫離地月係,進入到了無邊無垠的宇宙空間。


    飛船先是飛出了地球磁層的邊界,也就完全脫離了地球磁場的保護,又保持加速飛出了三十萬公裏,徹底把地月係拋在身後。


    到此,飛船正式飛出地月係。


    天航飛船加速飛往木星的過程中,也會和地麵控製台保持通訊,平均每隔二十分鍾就會發送一次信息,最開始通訊延遲不高,到後來延遲變得越來越高。


    地麵控製台也會綜合通訊信息數據以及延遲時間,來確定飛船的距離和位置。


    第一媒體對遠航計劃持續關注,每隔一個小時就會用文字的形式,播報天航飛船的動向,也能讓所有人了解到飛船的情況。


    在完成發射衛星任務後,天航飛船保持著10米每秒左右的穩定加速度,一直持續了十二個小時左右,才暫停加速保持穩定,確定能適應400公裏每秒的速度後,就又繼續加速前進。


    10米每秒,是最穩定的加速度。


    飛船艙室內的引力場,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加速度帶來的衝擊,讓飛船內部模擬出和地麵類似的引力環境,但實際上,模擬並不是百分百的。


    區別主要在於,飛船加速是單側的力,而引力是滲透到微觀層麵全方位的力,兩者不能夠完全抵消,持續的加速還是會引起一定不適,技術能做到的隻是盡量減小不適。


    登艦人員都經過了一個月訓練,大部分人都能適應過來,最多也就是躺在床上,就會變得舒服很多,但還是有些人反應很大。


    其中反應最強烈的,一個是科學院的華國建教授,另一個是保羅菲爾-瓊斯。


    最開始華國建是沒有反應的,他覺得自己完全能夠適應,但隻過了一個小時,他就開始不適的嘔吐,渾身都感覺非常難受,就隻能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休息。


    保羅菲爾-瓊斯的反應更加強烈,最主要是他不止嘔吐不止,還害怕的大喊大叫,直接影響到了其他人,飛船上唯一的醫生,第一天就成了保羅的保姆,好在他有兩個助手——


    丁誌強和科羅特-詹姆斯。


    丁誌強不可能對保羅不管不顧,科羅特-詹姆斯則滿臉的嫌棄,實際上,他還是為保羅感到擔憂的,飛船可不隻是去一天,而是要持續航行超過一個月,第一天就是這個反應,後續……


    不敢想啊!


    “保羅不會死在船上吧?”詹姆斯說話一點都不懂的避諱,“你們真不該讓他來,看看他的訓練表現,我覺得你應該當首席顧問,他還是待在地球上比較好,對他好,對我們其他人也好。”


    “早知道是這樣……”


    丁誌強鬱悶的搖頭,“但後悔也晚了,都不知道他是怎麽合格的,我覺得是教官放水了,不過,他確實非常重要。”


    “也不用擔心,加速不到一天,明天穩住速度就好了。”


    詹姆斯用力抿嘴住,“還有減速。”


    “減速要好的多,沒有感覺。”丁誌強搖頭道,“但聽那些測試員說,減速的時候和地麵幾乎是一樣的。”


    “主要還是因為艙體的地麵和發動機噴口在一個方向,研發那邊有人建議說製造旋轉艙體,無論是加速還是減速,艙體地麵永遠和噴口是在相反的方向,這樣一來,加速也不會有感覺,才能夠完全模擬地麵環境。”


    “這個設計想法……太高端了。”詹姆斯苦笑一聲,從來天航基地到現在,他就一直在不斷感慨著,高端技術、高端設備、想象不到的飛船內部,等等。


    現在又聽到了更高端的設計想法,他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擔任了格魯姆湖計劃負責人,結果研究的都是淘汰的技術。


    他搖搖頭,和丁誌強討論起來,“有沒有其他的想法?我是說不采用旋轉艙室設計的前提下,讓艙體內感覺更舒服一些。”


    “你有什麽好的想法嗎?”丁誌強確實沒想過這個問題,他也不是專業去設計飛船的。


    詹姆斯聳了聳肩,“或許可以高加速?這樣增強引力場,就可以控製在失重狀態下快速加速,現在加速持續十幾個小時,如果可以控製在半個小時以內,失重也沒什麽關係。”


    丁誌強翻了個白眼,“你自己想一想,這種方式需要多高端的技術?”


    “超高的加速度,超高的引力場強度,我覺得可以實現,但最少也要等幾年。”


    他說著無奈的搖了搖頭。


    “幾年……”


    詹姆斯震驚的張大了嘴,他隻是隨便說一個想法,結果到丁誌強嘴裏就變成了‘等幾年’,“隻需要幾年嗎?”


    “你覺得需要多久?”丁誌強知道詹姆斯為什麽驚訝,他心裏也有一些小驕傲,繼續說道,“你想想,天航飛船才用了多久?隻是一種技術的改善,動力增強,技術提升,僅此而已。”


    “如果製造下一艘飛船,我相信一定能改善這個問題!”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最主要就是對王浩的信任。


    丁誌強都覺得王浩是無所不能的,而他們也早已適應了無所不能的研發。


    技術提升?


    那有什麽大不了的?


    即便是研發一個新技術,也沒什麽了不起的,最近幾年時間都出現多少個新技術了?


    現在湮滅科技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出現任何相關的新技術,都是在接受範圍之內的。


    丁誌強認為自己已經不會為任何技術、任何發現感到震驚了。


    ……


    天航飛船最終加速到800公裏每秒,才穩定住速度並保持勻速前行。


    相對於光速來說,每秒800公裏也算不上什麽,但隻在太陽係八大行星範圍內航行,速度已經完全足夠了。


    現在地球的到木星的距離在6億八千萬公裏左右,每秒800公裏隻需要十天就能抵達木星。


    之所以不繼續進行加速,就是因為天航飛船的防護能力還是有限的,尤其可能帶來影響的就是宇宙中的碰撞,而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還相當有限,也許航行過程中就可能有什麽危險。


    天航飛船的電子係統控製設定上,速度最高也不能超過1000公裏每秒。


    這也是出於對飛船的保護。


    ……


    天航飛船的木星之旅,持續吸引國際輿論關注,飛船已經距離地球上億公裏,傳送信息都變得很不及時,也沒有能壓下沸騰的輿論。


    很多人都關心飛船什麽時候到木星,什麽時候正式開啟對木衛二的探索。


    輿論上還會討論,木衛二究竟會有什麽發現,飛船抵達木星以後會有什麽發現,等等。


    當所有人都在關注天航飛船的時候,其他新聞信息受到的關注就比較少了。


    比如,近那不勒斯港的貨船沉沒事件。


    在貨船沉沒後的一個星期時間裏,沉船位置持續受到關注,後來打撈船成功把貨船打撈上來,就發現貨船底部似乎是受到了高熱反應,金屬層甚至出現了融化般的斷裂。


    這讓事件調查組百思不得其解,他們不斷進行調查也沒有結果,最終隻能歸在貨船質量問題上,後續就是賠償問題出現了爭議。


    調查組認為是貨船質量問題,但貨船製造廠商卻不這麽認為,其中還牽扯到了保險賠付問題,也就多了一家保險公司參與。


    三方還直接鬧上了法庭,後續肯定會產生長時間的糾葛。


    實際上,調查組確實難有發現,強s波薄層的湮滅力場強度不高,還不足以引起元素升階反應,貨船底部材料接觸強s波薄層,瞬時大量原子發生電子層脫離,進入到半電離狀態。


    這時候,貨船的底部再受到強壓力,自然就有可能發生斷裂的情況。


    在一段時間後,再沒有發現海麵冒氣泡的情況,新聞也就不再受到關注了。


    但影響還是有的,附近海域被暫時定義為‘有風險’,來往的船會盡可能的繞路,但還是有船隻並不在意,因為水麵氣泡覆蓋範圍很小,就隻有20多米的距離而已,茫茫大海中,20多米太小太小,故意想碰上都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這種背景下,王強覺得機會來了,他馬上寫報告申請了新一次的實驗。


    王浩並不能回強s波基地參與實驗,他還是要繼續留在天航基地,哪怕什麽事情都不做,他隻要在基地裏就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天航飛船返回地球之前,他隻能一直留在天航基地了。


    實際上,王浩也是有些擔心的,天航飛船的木星之旅,有可能也是存在風險的,他並沒有預言的能力,隻能保證已知範圍的技術層麵不出問題。


    他每天都會關心天航飛船的位置,也隨時留意通訊內容。


    不過相對於飛船起飛前,工作確實變得非常清閑,他除了關心天航飛船以外,甚至沒什麽事情可做,所以他很有精力去查看王強提交的實驗事情。


    “再一次實驗,持續注入能量……”


    “用高溫衝擊?”


    “這個……”


    王浩看著實驗內容也有些猶豫,他們之前用注入能量的方式讓黑球存在更長的時間,但最長也沒有超過三十秒。


    黑球存在的時間,似乎和注入能量的強度不成正比。


    簡單來說,注入一定能量強度,黑球存在時間增加了幾秒,注入能量強度再增加十倍,黑球存在的時間也不會增加幾十秒,而是隻增加二十秒、十秒,甚至可能會更少。


    那就仿佛黑球存在的時間是有上限的,而增加注入能量的方式隻能不斷接近上限。


    “那麽,能量去了哪裏?”


    這個問題是必須找到答案的。


    所以王強提出的新一次實驗,就想采用高能量衝擊的方式,觀察是否會有全新的發現。


    在進行實驗的同時,他們還會讓人搭船到貨船沉沒附近海域去做采樣和檢測工作。


    負責檢測和采樣的人並不知道具體是做什麽,他們還覺得是上級對於貨船沉沒事件感興趣,想要就近進行一番調查。


    這樣一來,即便是中途被發現也沒關係,其他人依舊無法把貨船沉默時間和實驗聯係在一起。


    王浩仔細思考著高溫衝擊的問題,他帶入的想一想,覺得自己在實驗基地也會采用類似的方式進行研究。


    最終,他還是同意了。


    ……


    強s波研究基地。


    王強待在辦公室裏顯得很焦躁,他是在上午提交的實驗申請,結果到現在還沒有回複。


    “不應該呀,按理來說,王院士現在並不忙。”


    “怎麽還沒有回複?”


    “難道他不同意我們的實驗設計?我們討論了很久了,這個實驗方法是最直接的,也許能觀察到一些新的現象……”


    王強不斷念叨著。


    朱貴芬是電力組組長,也是工程組的負責人,工程組不會參與實驗設計,更不會參與理論研究,就隻是配合完成實驗工作而已。


    所以朱貴芬表現得非常淡定,她看著王強焦躁的神色感到有些好笑,“王主任,你就是太在意了,上午提交的申請,就必須下午回複嗎?也許王院士正忙著,天航基地那邊有多少事務?想都能想的出來。”


    “看看現在外麵都在談什麽,幾乎每一個焦點都和天航飛船有關。”


    “即便王院士已經看了申請,可能都沒有精力去仔細的想。”


    “反正你也別太著急了,實驗也不差這一兩天,我們都已經等這麽久了,再多等幾天也沒關係。”


    王強也知道朱貴芬說的是對的,但他還是想早點知道結果。


    屏幕忽然彈出了新郵件消息。


    王強渾身一個機靈,馬上點開了郵件,就看到是王浩發過來的,郵件裏麵說起了實驗設計,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但都是針對安全方麵的。


    至於實驗主體的設計,王浩並沒有針對說什麽,直接就同意了申請。


    王強仔細看著頓時興奮起來,他甚至高興的用力拍了一下桌子,“王院士同意了!”


    “我們能進行實驗了!”


    他喜滋滋的看向朱貴芬道,“我剛才就說了,王院士下午肯定會回消息!我跟了王院士這麽多年,還不了解嗎?”


    朱貴芬翻了個白眼,帶著諷刺豎起大拇指道“好、好、好,伱厲害!”


    “你了解王院士!”


    “不知道誰剛才急的跟猴子似的,上蹦下跳的,仿佛馬上就要上樹了……”


    王強可不理會朱貴芬的諷刺,他早就迫不及待開始實驗了,馬上就把消息告訴了實驗組的人,讓所有人動起來,開始準備新的實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