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此,但趙洹努力過了,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不會無底線的一直‘舔’,他隻把選擇權留給皇後朱璉,至於最終如何選擇,那是皇後朱璉自己的事情。</p>
“皇後自己休息吧,朕去種昭儀那裏看看。”趙洹早就把自己代入了一個皇帝的角色,這讓他自帶一股皇帝的霸氣,說完便極為果決的轉身離開正陽宮。</p>
趙洹並沒有如他所說那樣離開正陽宮之後便去種素娥的香雪殿,而是叫太監去傳旨,讓種素娥與周靜書一起到他的福寧宮去。</p>
畢竟是寵妃嘛,明顯偏向誰都不好,而且一個喜武事,一個喜文事,兩種不同的氣質,把她們湊在一起,本就是一大樂趣。</p>
“還是宮裏的溫柔鄉舒服。”</p>
“官家已經收複河北,打得金人望風而逃,未來金人必不敢再南侵,大宋在官家的治理下,一定能很快承平,恢複到仁宗時期的太平盛世,臣妾隻願天下今後再無戰事。”周靜書性情沒有絲毫變化,說話間滿是對太平無戰事的向往,整個人都是一股子‘文氣’。</p>
種素娥就是看不慣周靜書這般‘天真’,她真擔憂趙洹會被周靜書迷惑,便道:“官家,贖臣妾直言,天下太平哪有那麽簡單。金人野蠻凶殘,如今還占據著幽雲十六州,臣妾斷言,大宋若不能收複幽雲十六州,金人鐵騎必年年來犯,要想真正天下太平,必先收複幽雲十六州,乃至打服四方所有不敬的蠻夷。”</p>
“粗鄙!”周靜書同樣看不慣種素娥動不動就把趙洹往武事上帶,看看說的都是什麽話,整個就是唆使官家窮兵黷武,好大喜功。</p>
大宋如今已經收複故土,隻要能與金國達成議和,疆界、民生都恢複到仁宗時期的太平盛世便已是最好的結果了,太過迷戀戰事,隻會拖垮大宋國力。</p>
周靜書的思想裏,也不是就不想看到大宋收複幽雲十六州,但是她的印象裏,大宋為了收複幽雲十六州,付出太多太多了,如果大宋不是一直想著收複幽雲十六州,就不會聯合金國滅遼,就不會有童貫兩次北伐幽雲十六州慘敗,而葬送數十萬禁軍。</p>
如果大宋沒有在兩次北伐之中葬送了那數十萬禁軍,金國就不會南侵,大宋就不會有兩次開封被圍之危。</p>
周靜書正向反駁種素娥的言論。</p>
趙洹輕咳一聲打斷了她,澹澹道:“每個人想法都不同,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至於究竟如何,朕心中自有看法,你們不必自己爭什麽輸贏。”</p>
兩女都是冰雪聰明的人,要不然也不會被趙洹當作寵妃,趙洹這話一出,周靜書立刻閉嘴,同時瞬間把這類子想法從腦子裏一掃而空,轉而與趙洹說起風花雪月。</p>
種素娥挑了挑秀眉,也自顧走到一旁幫趙洹研磨,她知道趙洹等會一定需要處理諸多積攢下來的政務。</p>
雖然趙洹親征之前,在開封設了一個政務閣處理庶政,大事才送呈前線,但北征結束,班師回朝這些天,政務都積攢在了開封,等趙洹回來處置,數量不是很多,十幾封奏折的樣子。</p>
趙洹花了一個多時辰,將政務處理完畢。</p>
按道理說,趙洹已經回到開封,政務閣應當解散,回到出征前的體製。</p>
不過趙洹並沒有這樣做,他仍舊保留政務閣,且少宰李光也召入政務閣之中,同時把政務閣徹底改革成為近似明朝內閣的機構。</p>
明朝內閣或許不完美,但就憑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國家仍舊能正常運轉這一點,就值得借鑒。</p>
政務閣、軍機處,一文一武,政務閣負責政務以及國家大戰略,軍機處則隻負責軍事,政務閣可節製軍機處,但不可直接幹涉軍事指揮,而軍機處絕對不可以幹涉政事。</p>
文武各司其職,即遏製了文官過於幹涉軍事指揮,也可以遏製武將過於做大的可能。</p>
這其實是削減了文臣的權利,原先文臣可是能直接幹涉軍事指揮,甚至出征大軍的主將很多時候都直接由文官擔任,現在這些權力都被取消了。</p>
</p>
一些文官惶恐,他們激烈反對。</p>
好在李綱、李光、趙鼎等都是能臣,他們清楚趙洹這般改革的目的,而且隻是削減了文官幹涉軍事指揮,以及文官做為主將帶兵出征的權力,文官還是能從軍餉糧草,以及國家大戰略的製定等,節製武將過於做大,這反倒是天才一般的改革,他們都是全力支持的。</p>
有李綱、李光、趙鼎等最位高權重的文官全力支持,並且其他文官們心裏大多也都清楚,他們隻是被削減了權力,還不至於就導致武人壓過文人的情況發生,文人的地位還是在武人之上的,他們最終還是選擇無奈接受了。</p>
接下來,趙洹該治貪了。</p>
治貪的第一步,先說明大宋的賦稅組成。</p>
大宋賦稅,七成左右來自於商稅,三成左右來自於農業稅。</p>
以之前一年六千三百萬貫歲入為例,農業稅為一千九百多萬貫,商稅為四千三百多萬貫。</p>
大宋農業稅是三十稅一,也就是一畝地收百分之三點四收成的稅,大宋耕地分上等水田、此等水田、旱地三等,每一個等級都是固定稅額,比如第三等的旱地,因為畝產低,耕種不便,如果折合銅錢,一年的賦稅隻需十文錢。</p>
另外人丁稅也算在農業稅之內,每丁每年是一匹布。</p>
北宋這個時代,人口過億,能養活這麽多人口,可以想象耕地數量有多麽龐大,同時每丁每年一匹布,全部收下來,一年的農業稅居然還不到兩千萬貫。</p>
如果說其中沒有貪汙,沒有隱瞞田畝,沒有隱瞞人丁,趙洹半個字都不信。</p>
另外,商業稅方麵,大頭來自朝廷專營,比如鹽、鐵、茶、酒。其中鹽鐵隻能朝廷生產售賣,而茶、酒雖然私人也能生產,但都征以重稅,因此私人生產的幾乎都是高檔茶,高檔酒。</p>
大宋這麽多人口,而且民間富戶眾多,每年卻隻能賺四千多萬貫,如果說其中沒有貪汙,趙洹也是一個字都不信。</p>
……</p>
“皇後自己休息吧,朕去種昭儀那裏看看。”趙洹早就把自己代入了一個皇帝的角色,這讓他自帶一股皇帝的霸氣,說完便極為果決的轉身離開正陽宮。</p>
趙洹並沒有如他所說那樣離開正陽宮之後便去種素娥的香雪殿,而是叫太監去傳旨,讓種素娥與周靜書一起到他的福寧宮去。</p>
畢竟是寵妃嘛,明顯偏向誰都不好,而且一個喜武事,一個喜文事,兩種不同的氣質,把她們湊在一起,本就是一大樂趣。</p>
“還是宮裏的溫柔鄉舒服。”</p>
“官家已經收複河北,打得金人望風而逃,未來金人必不敢再南侵,大宋在官家的治理下,一定能很快承平,恢複到仁宗時期的太平盛世,臣妾隻願天下今後再無戰事。”周靜書性情沒有絲毫變化,說話間滿是對太平無戰事的向往,整個人都是一股子‘文氣’。</p>
種素娥就是看不慣周靜書這般‘天真’,她真擔憂趙洹會被周靜書迷惑,便道:“官家,贖臣妾直言,天下太平哪有那麽簡單。金人野蠻凶殘,如今還占據著幽雲十六州,臣妾斷言,大宋若不能收複幽雲十六州,金人鐵騎必年年來犯,要想真正天下太平,必先收複幽雲十六州,乃至打服四方所有不敬的蠻夷。”</p>
“粗鄙!”周靜書同樣看不慣種素娥動不動就把趙洹往武事上帶,看看說的都是什麽話,整個就是唆使官家窮兵黷武,好大喜功。</p>
大宋如今已經收複故土,隻要能與金國達成議和,疆界、民生都恢複到仁宗時期的太平盛世便已是最好的結果了,太過迷戀戰事,隻會拖垮大宋國力。</p>
周靜書的思想裏,也不是就不想看到大宋收複幽雲十六州,但是她的印象裏,大宋為了收複幽雲十六州,付出太多太多了,如果大宋不是一直想著收複幽雲十六州,就不會聯合金國滅遼,就不會有童貫兩次北伐幽雲十六州慘敗,而葬送數十萬禁軍。</p>
如果大宋沒有在兩次北伐之中葬送了那數十萬禁軍,金國就不會南侵,大宋就不會有兩次開封被圍之危。</p>
周靜書正向反駁種素娥的言論。</p>
趙洹輕咳一聲打斷了她,澹澹道:“每個人想法都不同,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至於究竟如何,朕心中自有看法,你們不必自己爭什麽輸贏。”</p>
兩女都是冰雪聰明的人,要不然也不會被趙洹當作寵妃,趙洹這話一出,周靜書立刻閉嘴,同時瞬間把這類子想法從腦子裏一掃而空,轉而與趙洹說起風花雪月。</p>
種素娥挑了挑秀眉,也自顧走到一旁幫趙洹研磨,她知道趙洹等會一定需要處理諸多積攢下來的政務。</p>
雖然趙洹親征之前,在開封設了一個政務閣處理庶政,大事才送呈前線,但北征結束,班師回朝這些天,政務都積攢在了開封,等趙洹回來處置,數量不是很多,十幾封奏折的樣子。</p>
趙洹花了一個多時辰,將政務處理完畢。</p>
按道理說,趙洹已經回到開封,政務閣應當解散,回到出征前的體製。</p>
不過趙洹並沒有這樣做,他仍舊保留政務閣,且少宰李光也召入政務閣之中,同時把政務閣徹底改革成為近似明朝內閣的機構。</p>
明朝內閣或許不完美,但就憑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國家仍舊能正常運轉這一點,就值得借鑒。</p>
政務閣、軍機處,一文一武,政務閣負責政務以及國家大戰略,軍機處則隻負責軍事,政務閣可節製軍機處,但不可直接幹涉軍事指揮,而軍機處絕對不可以幹涉政事。</p>
文武各司其職,即遏製了文官過於幹涉軍事指揮,也可以遏製武將過於做大的可能。</p>
這其實是削減了文臣的權利,原先文臣可是能直接幹涉軍事指揮,甚至出征大軍的主將很多時候都直接由文官擔任,現在這些權力都被取消了。</p>
</p>
一些文官惶恐,他們激烈反對。</p>
好在李綱、李光、趙鼎等都是能臣,他們清楚趙洹這般改革的目的,而且隻是削減了文官幹涉軍事指揮,以及文官做為主將帶兵出征的權力,文官還是能從軍餉糧草,以及國家大戰略的製定等,節製武將過於做大,這反倒是天才一般的改革,他們都是全力支持的。</p>
有李綱、李光、趙鼎等最位高權重的文官全力支持,並且其他文官們心裏大多也都清楚,他們隻是被削減了權力,還不至於就導致武人壓過文人的情況發生,文人的地位還是在武人之上的,他們最終還是選擇無奈接受了。</p>
接下來,趙洹該治貪了。</p>
治貪的第一步,先說明大宋的賦稅組成。</p>
大宋賦稅,七成左右來自於商稅,三成左右來自於農業稅。</p>
以之前一年六千三百萬貫歲入為例,農業稅為一千九百多萬貫,商稅為四千三百多萬貫。</p>
大宋農業稅是三十稅一,也就是一畝地收百分之三點四收成的稅,大宋耕地分上等水田、此等水田、旱地三等,每一個等級都是固定稅額,比如第三等的旱地,因為畝產低,耕種不便,如果折合銅錢,一年的賦稅隻需十文錢。</p>
另外人丁稅也算在農業稅之內,每丁每年是一匹布。</p>
北宋這個時代,人口過億,能養活這麽多人口,可以想象耕地數量有多麽龐大,同時每丁每年一匹布,全部收下來,一年的農業稅居然還不到兩千萬貫。</p>
如果說其中沒有貪汙,沒有隱瞞田畝,沒有隱瞞人丁,趙洹半個字都不信。</p>
另外,商業稅方麵,大頭來自朝廷專營,比如鹽、鐵、茶、酒。其中鹽鐵隻能朝廷生產售賣,而茶、酒雖然私人也能生產,但都征以重稅,因此私人生產的幾乎都是高檔茶,高檔酒。</p>
大宋這麽多人口,而且民間富戶眾多,每年卻隻能賺四千多萬貫,如果說其中沒有貪汙,趙洹也是一個字都不信。</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