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華佗來此為采藥(30/50)
穿越萬界:神功自動滿級 作者:李諸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毫無疑問。
現在的丁淩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醫道宗師了。
畢竟他在現實世界就學會了不少醫學技能。
若是再配合內經的種種不可思議的技巧、方法,丁淩的醫術,無疑是在這一刻攀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且因為內經的加持。
丁淩的身上隨即而多出了一種‘慈悲為懷’‘濟世為民’的‘聖賢’氣息!
這是獨屬於醫家聖賢的氣。
華佗一眼就認出來了,不由倒吸了口涼氣,喃喃道:
“應該不至於吧。一遍就把內經學會?!這得多逆天的醫道天賦?”
要知道他當初為了學會內經。
可是耗費了極大的心血,耗時耗力耗神!
力氣精神不計。
便是時間少說也是以年為單位的!
但丁淩呢?!
華佗驚疑不定的看著丁淩。
丁淩睜眼,再次拜謝。
華佗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如此,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問了句:
“你學會了?!”
“是的。”
“……!!!”
華佗如遭雷擊,身子骨顫抖了一會兒才平息下來。
他撫須的手都有些哆嗦,可見內心此刻有多駭然、震動!
心湖翻騰、髒腑顛倒,都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的複雜思緒。
華佗深吸口氣,依然無法淡定:
“武道如此,情有可原。醫道這一行,可不似武道,需要實打實的行醫經驗,才能慢慢摸透其中關竅,繼而疏通脈絡,理清一切,洞徹真相、掌控真諦!但你呢?”
丁淩正色道:
“醫武不分家。我覺得自己在這一行上的確天賦異稟,超凡蓋世!前輩若是不信,可考考我。”
這是演技在發揮效用了。
雖然臉皮如今已經很厚了,但麵對一代‘神醫’華佗。
丁淩不用演技遮掩,難免會虛的慌,繼而露出馬腳。
“好。”
華佗也不含糊,當即開始展開考核。
考核的內容自然是有關內經中的種種技巧、方法。
並特意去深山之中找來一些肺腑受傷的動物,讓丁淩診斷。
內經可治人。
自然也可以診治獸類!
這是可以憑借切脈診斷之法、望聞問切之法等診治的無上醫道之法。
當然,獸類不會說話,無法溝通,一些法門在他這裏行不通。
但絕大多數還是可以用的。
丁淩在內經滿級後,已然把這內經的種種化入本能之中,洞徹了然一切。
雖然經驗尚缺,但他此刻就似沒有上過戰場的天下第一戰將般,真的上戰場了,對他來說,殺一些小兵小將,也是輕而易舉。
是以。
丁淩的診斷經驗,隨著他不斷的診斷一隻隻獸類,而在瘋狂的累積、增加。
小半天後。
華佗有些氣喘的說道:
“行了行了。你過關了。”
他不再考核了。
畢竟特意去找些相關的病例也難找。
而通過觀察丁淩的起手式等技巧、方法,華佗已然判斷出了丁淩的確學會了內經。
他感覺很是不可思議。
但驚駭過後,更多的還是歡喜。
“看來天地間又要多出一個神醫了。”
華佗大笑,笑聲在山林間回響、激蕩不休。
他猛地看向丁淩:
“你知道我為什麽會深入這深山老林地帶嗎?”
“采藥?”
“不錯。”
華佗撫須說道:
“我是來采藥的。這裏群山延綿,鮮有人煙。各種老藥紮根!我要找的一些稀罕藥材,也隻有這裏才有。”
他頓了頓,說道:
“如今我已經找齊了藥材,我準備出山去了。”
他看向丁淩:
“你要是想學我的家傳絕學,隻要幫助我救治好這次的汝南瘟疫。我就教你。”
“汝南瘟疫?”
丁淩一愣。
“不錯。”
華佗麵色沉重如水:
“這些年戰亂延綿,民不聊生,百姓之中有太多食不果腹的人了。尤其是汝南這地方,被黃巾賊、山賊、悍匪等接連洗劫,十室九空是尋常,十裏之內無雞鳴更是普遍。
有些地方白骨皚皚、無人收屍,溫度升高,屍體腐爛,就開始有瘟疫流行了。我此次來此就是尋治療瘟疫的藥材。
你若是能陪我去搞定這次瘟疫。我就傳你青囊經。”
“青囊經?”
丁淩聽著很耳熟。
稍稍尋思就恍然大悟。
這不是已經失傳的醫家絕學嗎?
“不錯。青囊經。”
華佗點了點頭,道:
“青囊經涵蓋人體髒腑、皮膜等各處的一切治療之法。內療、外療之法,其中都有敘述。更有相配合的針灸等技能。
隻要完全掌握了青囊經,你便可以成為不遜色於我的存在!”
“我去!”
丁淩很果斷。反正南下揚州,繞點路,汝南也算是順路。
“好。”
華佗很欣慰:
“勇氣可嘉!多少人聽到瘟疫這個詞,都會如避蛇蠍,你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精神勇氣都值得肯定!”
“我純粹是為了學會你的絕學。”
丁淩認真,光棍的說道。
“哈哈哈……”
華佗大笑:
“這個世道能找到一個專注醫道,並且還有天賦的人,可以說,很難了。遇見你是我的幸運。我沒有資格做你的師傅。
這次汝南之行,不管結果如何。
我都會把一身所學傳授給你。”
華佗也希望能在死前找到一個傳人。
但一直未能如願。
畢竟這個世道太亂了。
安然的活著對於老百姓來說都是奢侈。
他們怎麽可能有時間學醫?
而對於皇族、世家的人來說,他們寧願學習治國、兵法、武道,也不可能學習醫道!
因為醫道在他們看來隻是下九流罷了。
是以,華佗很難尋到合適的傳承者。
丁淩的意外到來,對於他來說,又何嚐不是意外之喜?
他來這裏采藥也不是一兩次了。
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得遇這麽兩個逆天奇才。尤其是丁淩,竟然在醫道上的天賦不弱於他的武道。
這對於華佗來說,可謂是巨大的驚喜!
……
……
三人聊開、談妥後。
就一起往山外走去。
華佗不愧是經常往來深山老林之地的老神醫。
竟知道幾條小道。
通過這些小道,少說也能縮短一兩天的時間。
要知道這山裏策馬幾乎不可行。
丁淩跟趙雲都是一路走得。
華佗的指點,可謂是及時雨。
現在的丁淩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醫道宗師了。
畢竟他在現實世界就學會了不少醫學技能。
若是再配合內經的種種不可思議的技巧、方法,丁淩的醫術,無疑是在這一刻攀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且因為內經的加持。
丁淩的身上隨即而多出了一種‘慈悲為懷’‘濟世為民’的‘聖賢’氣息!
這是獨屬於醫家聖賢的氣。
華佗一眼就認出來了,不由倒吸了口涼氣,喃喃道:
“應該不至於吧。一遍就把內經學會?!這得多逆天的醫道天賦?”
要知道他當初為了學會內經。
可是耗費了極大的心血,耗時耗力耗神!
力氣精神不計。
便是時間少說也是以年為單位的!
但丁淩呢?!
華佗驚疑不定的看著丁淩。
丁淩睜眼,再次拜謝。
華佗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如此,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問了句:
“你學會了?!”
“是的。”
“……!!!”
華佗如遭雷擊,身子骨顫抖了一會兒才平息下來。
他撫須的手都有些哆嗦,可見內心此刻有多駭然、震動!
心湖翻騰、髒腑顛倒,都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的複雜思緒。
華佗深吸口氣,依然無法淡定:
“武道如此,情有可原。醫道這一行,可不似武道,需要實打實的行醫經驗,才能慢慢摸透其中關竅,繼而疏通脈絡,理清一切,洞徹真相、掌控真諦!但你呢?”
丁淩正色道:
“醫武不分家。我覺得自己在這一行上的確天賦異稟,超凡蓋世!前輩若是不信,可考考我。”
這是演技在發揮效用了。
雖然臉皮如今已經很厚了,但麵對一代‘神醫’華佗。
丁淩不用演技遮掩,難免會虛的慌,繼而露出馬腳。
“好。”
華佗也不含糊,當即開始展開考核。
考核的內容自然是有關內經中的種種技巧、方法。
並特意去深山之中找來一些肺腑受傷的動物,讓丁淩診斷。
內經可治人。
自然也可以診治獸類!
這是可以憑借切脈診斷之法、望聞問切之法等診治的無上醫道之法。
當然,獸類不會說話,無法溝通,一些法門在他這裏行不通。
但絕大多數還是可以用的。
丁淩在內經滿級後,已然把這內經的種種化入本能之中,洞徹了然一切。
雖然經驗尚缺,但他此刻就似沒有上過戰場的天下第一戰將般,真的上戰場了,對他來說,殺一些小兵小將,也是輕而易舉。
是以。
丁淩的診斷經驗,隨著他不斷的診斷一隻隻獸類,而在瘋狂的累積、增加。
小半天後。
華佗有些氣喘的說道:
“行了行了。你過關了。”
他不再考核了。
畢竟特意去找些相關的病例也難找。
而通過觀察丁淩的起手式等技巧、方法,華佗已然判斷出了丁淩的確學會了內經。
他感覺很是不可思議。
但驚駭過後,更多的還是歡喜。
“看來天地間又要多出一個神醫了。”
華佗大笑,笑聲在山林間回響、激蕩不休。
他猛地看向丁淩:
“你知道我為什麽會深入這深山老林地帶嗎?”
“采藥?”
“不錯。”
華佗撫須說道:
“我是來采藥的。這裏群山延綿,鮮有人煙。各種老藥紮根!我要找的一些稀罕藥材,也隻有這裏才有。”
他頓了頓,說道:
“如今我已經找齊了藥材,我準備出山去了。”
他看向丁淩:
“你要是想學我的家傳絕學,隻要幫助我救治好這次的汝南瘟疫。我就教你。”
“汝南瘟疫?”
丁淩一愣。
“不錯。”
華佗麵色沉重如水:
“這些年戰亂延綿,民不聊生,百姓之中有太多食不果腹的人了。尤其是汝南這地方,被黃巾賊、山賊、悍匪等接連洗劫,十室九空是尋常,十裏之內無雞鳴更是普遍。
有些地方白骨皚皚、無人收屍,溫度升高,屍體腐爛,就開始有瘟疫流行了。我此次來此就是尋治療瘟疫的藥材。
你若是能陪我去搞定這次瘟疫。我就傳你青囊經。”
“青囊經?”
丁淩聽著很耳熟。
稍稍尋思就恍然大悟。
這不是已經失傳的醫家絕學嗎?
“不錯。青囊經。”
華佗點了點頭,道:
“青囊經涵蓋人體髒腑、皮膜等各處的一切治療之法。內療、外療之法,其中都有敘述。更有相配合的針灸等技能。
隻要完全掌握了青囊經,你便可以成為不遜色於我的存在!”
“我去!”
丁淩很果斷。反正南下揚州,繞點路,汝南也算是順路。
“好。”
華佗很欣慰:
“勇氣可嘉!多少人聽到瘟疫這個詞,都會如避蛇蠍,你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精神勇氣都值得肯定!”
“我純粹是為了學會你的絕學。”
丁淩認真,光棍的說道。
“哈哈哈……”
華佗大笑:
“這個世道能找到一個專注醫道,並且還有天賦的人,可以說,很難了。遇見你是我的幸運。我沒有資格做你的師傅。
這次汝南之行,不管結果如何。
我都會把一身所學傳授給你。”
華佗也希望能在死前找到一個傳人。
但一直未能如願。
畢竟這個世道太亂了。
安然的活著對於老百姓來說都是奢侈。
他們怎麽可能有時間學醫?
而對於皇族、世家的人來說,他們寧願學習治國、兵法、武道,也不可能學習醫道!
因為醫道在他們看來隻是下九流罷了。
是以,華佗很難尋到合適的傳承者。
丁淩的意外到來,對於他來說,又何嚐不是意外之喜?
他來這裏采藥也不是一兩次了。
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得遇這麽兩個逆天奇才。尤其是丁淩,竟然在醫道上的天賦不弱於他的武道。
這對於華佗來說,可謂是巨大的驚喜!
……
……
三人聊開、談妥後。
就一起往山外走去。
華佗不愧是經常往來深山老林之地的老神醫。
竟知道幾條小道。
通過這些小道,少說也能縮短一兩天的時間。
要知道這山裏策馬幾乎不可行。
丁淩跟趙雲都是一路走得。
華佗的指點,可謂是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