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如今關風郡之地都已被叛軍占領,尋常時候看到士兵很正常。


    但東海城畢竟是後方,而且聽爺孫兩人的言語那隊兵卒人數還不少,聯係到東海城內的事,蘇瑤和陶鍾很自然的將兩件事聯係到了一起。


    陶鍾提及這些人是衝著樓外樓去的時候,蘇瑤立刻想到了沈況。


    她低著頭,似乎是在猶豫什麽。


    陶鍾看著蘇瑤,其實也知道她在思量什麽。


    陶鍾心中微微歎息一聲,在傷心時做的那般決定,到知道在意之人有了意外一切就就都能改一改,換一換,甚至都不需要過多遲疑的時間。


    片刻後,見蘇瑤依舊沉默不語,陶鍾緩緩開口道:「瑤兒,要不要再回去一趟,反正也要不了多久。」


    被師叔看穿了心思,蘇瑤神色依舊,她緩緩道:「師叔,我是不是太猶豫不決了?」


    陶鍾聞言微微笑道:「既然不是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想做便去做。是不是猶豫不決,又是不是真的想做,瑤兒你自己最清楚。你不需要做給誰看,問問自己的心,趁還有的選擇。」


    陶鍾的一番話蘇瑤聽進去了,有些心底始終默默存在的心思她騙不了自己。


    她的確想,也想去做。


    片刻後,蘇瑤終是道:「師叔我還是擔心沈況。」


    陶鍾輕聲道:「傻丫頭,哪會有真不擔心的道理。若是我猜的沒錯,這些人都是衝著樓外樓薑凝去的。兩大家族和樓外樓如今是敵對狀態,如果他們能抓住薑凝,正麵戰場就能掣肘樓外樓。不過想抓住薑凝倒也沒那麽容易,那小子知道情況肯定也會過去。這其中若是會有意外,便是這後手樓外樓有沒有提前預料到,否則被打一個出其不意可能也會對他們造成不小的影響。」


    如此緩緩說完,陶鍾看向蘇瑤接著又道:「吃完咱們就原路折回,正好可以暗中看看那隊士兵到底有多少人。」


    原本的歸程又變成了返回,陶鍾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她甚至有預料會有這樣的時候。


    決定這東西有時一年兩年都做不了,但有的時候甚至隻需要一瞬間就能想通,無關於其他,大概就隻是真正知道自己是如何想的了。


    一頓早飯吃的還算平靜,決定好了接下來的路程一切也便有了方向。


    臨桌的那個少年人偶爾還是會朝這邊看兩眼,倒不是少年人愛看姑娘,就隻是覺得那兩位女子特別。


    家中長輩,尤其是那位老者不經意間也打量過陶鍾和蘇瑤,陶鍾察覺到了但並沒有說什麽。對方沒有惡意,就隻是簡單的試探。


    等到陶鍾和蘇瑤離開鋪子後,臨桌六人基本都瞥了一眼。


    老者看了兩眼後轉頭對那少年人交代道:「看出來沒,知道爺爺為什麽要製止你了嗎?」


    少年人聞言道:「爺爺,她們好像很厲害。」


    老者道:「不是很厲害,是爺爺這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單那位姑娘,雖然年紀輕輕但實力不在爺爺之下,他們多半是哪個大家族或是大門派的人。」


    少年人曾一直將爺爺視作自己修煉的榜樣,但老者卻是對這個孫子抱極大期望。


    老者之所以願意苦口婆心說這麽多就是想好好培養自己這個孫子,他也將家族振興的任務交在了少年人身上。


    這些重擔少年人自是不清楚,不過他喜歡悶頭修煉,這也就夠了。


    老者說完,少年人認真接過話道:「爺爺,我也一定會好好修煉的,也一定會超過您。」


    老者聞言很是欣慰的摸了摸少年人的腦袋,「爺爺相信道元一定可以的,不過不需要以爺爺為方向,要有更大的目標,比如成為宗師境強者。」


    陶


    鍾和蘇瑤在虹光村並沒有久待,也就一個吃飯的功夫。


    原本預想去看村中奇景一事也被擱置,恍如來此從無目的。


    來路蘇瑤顯得鬱鬱寡歡,如今再走歸途她倒是放開了。


    根據方才那對爺孫的談話以及陶鍾的猜測,後來兩人大概確定了那隊士兵所在的方位。


    這一次兩人縱馬疾馳,速度頗快。


    ————


    東海城外的這支四千兵馬其實早有部署,就是為東海城采取行動而預設的。


    因為要確保一切的隱蔽性,所以這支四千人的隊伍行蹤極其隱蔽,便是趕路也不會走官道。


    蘇瑤和陶鍾沿著預想的方向趕路一個多時辰後,終是在一處蘆葦灘外找到了這隊人馬。


    蘆葦灘周圍覆蓋著密密麻麻的蘆葦,剛好給大軍形成了天然的隱蔽屏障,而他們目前所處的位置離東海城不到十裏,若是城中有事他們可以第一時間趕去。


    因為對方人數眾多,所以帶著蘇瑤的陶鍾並沒有深入太遠,而是選擇遠望。


    蘇瑤看著遠處黑壓壓一片甚至已經整裝以待的兵卒,看樣子是今天就要行動了。


    陶鍾自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道:「看樣子他們這些人今天就要動手了,而且看這架勢如果正麵拿不下他們很可能會采取圍城的措施。城中樓外樓的人畢竟少數,也有可能雙方僵持,那麽樓外樓一時也難以破開封鎖。」


    陶鍾說完,蘇瑤旋即問道:「師叔,他們不會也要對沈況不利吧。」


    陶鍾道:「有這個可能,那小子的身份特殊,在東海城它本身就是塊金字招牌,若是兩大家族能利用好他絕對會有意料不到的效果。總之這個情況我們先進城告訴那小子,剩下的事就讓他們自己處理吧。」


    陶鍾和蘇瑤沒有在蘆葦灘這邊久留,不到一刻鍾後,兩人乘馬朝著城內徑直而去。


    兩人返回城中的時候恰好沈清左和隋文武的第二場比試堪堪開始,因為不清楚沈況當下的位置,所以他們兩人隻能盡量沿路打探消息。


    今日最熱鬧的必定是沈清左闖三關,兩人以為沈況也會去所以又趕去了府衙。


    隻是等她們趕到才發現廣場上圍觀的人實在太多,後來尋了許久都沒有找到沈況的身影。


    望著那烏壓壓的人群,許久之後蘇瑤終是有些泄氣。


    陶鍾見狀則道:「莫要喪氣,那小子肯定在這裏,我們盡量多找一會兒。」


    圍觀的人大多是隻有一點修為的習武之人,即便擁擠兩人也不好刻意用真氣擋開,隻是時間久了難免會覺得希望渺茫。


    在第二場結束後沈況便拉著林晚照急急忙忙的離開了這邊。


    因為圍觀的人太多,就連沈況走幾步也要注意,而且他還要護著林晚照。


    就在即將走出人群的時候,沈況一個不小心與前方一人肩膀碰撞在了一起,沈況下意識就要低頭道歉,隻不過方一轉身就看清了那人麵容,不是蘇瑤又是誰。


    因為昨日見過,所以今日也沒多少驚訝,沈況還是一如既往說了句抱歉。


    陶鍾沒給沈況什麽好臉色,也沒必要給他什麽好臉色。


    而因為情況緊急,所以蘇瑤就免去了那些虛禮,她隻是簡單介紹了兩句師叔。


    沈況和林晚照聞聽是封叩山的前輩便也都禮貌問候了一句,陶鍾聞言隻是輕輕嗯了一聲,並沒有什麽回應。


    如此,四人離開擁擠的人群後蘇瑤徑直將她和師叔了解到的情況告訴了沈況。


    蘇瑤道:「我與師叔原本是昨日就打算離開的,隻不過我們在城外得到一個消息,兩大家族似乎在城外布置了四千兵馬如今正在朝東海城趕


    來。師叔猜測這些人很有可能是衝著樓外樓,甚至是那位薑姑娘來的,所以你們要早做打算。」


    聞言,沈況有些意外,因為薑凝上午與自己見過師叔之後就離開了,針對一事就談不上了。


    沈況如實將此事告訴了蘇瑤,蘇瑤一時也覺得意外。


    蘇瑤偏過頭看向師叔,陶鍾卻是堅持樓外樓肯定還在城內。


    見陶鍾前輩如此篤定,沈況也開始猶豫,他沒有親眼見到薑凝出城,故而也有這般可能。


    沉思的沈況忽而想起先前隋文武的奇怪認輸,他又想到之前薑凝與他說的兩大家族在東海城的謀劃。


    沈況心中忽而想通,難道說方才隋文武認輸是因為兩大家族給隋家施加了壓力。


    沈況沒有再深入往下想,而是立刻道:「我們先去東海城周家府邸走一趟,他們很可能在那裏。」


    隋齊走後,時間一點點過去,周南關頗有幾分如坐針氈,回去打探消息的人還是沒回,他心中擔憂也漸漸升騰。


    沈況幾人趕到周家的時候,高言和崔明朗帶著人也堪堪趕到。


    如此,整個局麵似乎是有了未免的變化。


    高凡榻和賈尹見到高言和崔明朗後都是點頭說了句公子,而後一眾人的視線便都落在了沈況身上。


    根本不需辨認就知道沈況的身份。


    而薑凝看到沈況的時候也有些意外,她看向沈況道:「你怎麽來了?」


    沈況聞言道:「我不放心你。」


    高言看著對麵人都到齊了不免笑道:「崔兄今日人都到齊了,薑凝都在這裏還要什麽沈清左。」


    崔明朗聞言也露出了陰翳的笑容:「高兄還是那句話,穩妥為上,想抓薑凝還是不容易的。」


    崔明朗話音剛落,遠處屋簷上傳來一道隨意的笑聲:「呦嗬好久不見這麽多人了。師姐,今日我們可能要出手了。」


    來人正是不知何時趕到這裏的韓仲景和雲清幽,雲清幽身邊還有獨孤南喬。


    雲清幽沒有理睬韓仲景,韓仲景到也不在乎,他隨即看向遠處的薑凝笑道:「丫頭,這回你們樓外樓可要欠我一個人情了。」


    薑凝聞言道:「醫聖前輩,父親一定會上心的。」


    高言和崔明朗也許還認不出韓仲景和雲清幽,但賈尹和高凡榻從兩人氣息便能辨認出這是兩位極為可怕的人,更何況薑凝的那兩字醫聖,他們還如何不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持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新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新客並收藏持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