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上一次的意外之後,這一次魏軍一度在咬著酒泉城內的動向不鬆口。
柔然的出路無非就是那麽幾個,利用細作騷亂己方陣營好給他們的趁勢南下提供機會,這並不難猜。因此在很久之前宇文泰就已經下令注意可疑人員了,今日果不其然逮了個正著。
在成功迷惑柔然大軍出城後不久,魏軍先頭部隊便從大營出發直指柔然大軍而去。
與此同時,昌馬河沿岸,開始向酒泉城聚攏的魏軍遭遇了柔然南下的那三萬大軍。
柔然的這三萬大軍一直以為己方南下的路線和消息都極為隱蔽,忽而他們覺得昌馬河的這些守軍不會知道他們已經來了。
但昌馬河的這些魏軍在動身之初就已經接到消息,可能會有柔然騎兵突襲,故而他們是已經有準備了的。
三萬人馬聲勢太過浩大,故而此番靠近昌馬河的隻有他們的先頭部隊。
秘密靠近的柔然兵馬看到了遠處正沿昌馬河東去酒泉的魏軍。
但因為不敢靠的太近,所以一時間無法清楚對方的具體人數。
不過有一點,因為魏軍這般行軍隊伍拉的很長,若是騎兵此時衝鋒,一定能瞬間打亂他們的陣型。
到時候,戰馬橫行肆虐一定能重創這些魏軍。
心中有了計策後,靠近的柔然兵卒之後便很快退去。
在酒泉城南麵戰場雙方正麵衝突的同時,昌馬河邊,沿線駐防的魏軍與突如其來的另一股柔然大軍也正麵對抗上了。
但和正麵戰場一樣的是,這些柔然兵馬很快也發現那些隊伍拉的很長,看上去很懶散的魏軍竟然在片刻間便組織起了反攻,而且入眼處還有源源不斷的魏軍在支援過來。
一時間,原本計劃好的突襲像是變成了一場反包圍。
兩處戰場同時掀起戰火,河西之地瞬間變成了焦灼之地。
------
就在北線戰場戰爭拉開的同時,東線戰場上,剛剛拿下魚樓城不久的薛存孝部在城內短暫的休憩之後便接到了將軍獨孤崇的命令。
獨孤崇命薛存孝繼續為先鋒,直取陳台。
薛存孝兵臨陳台城下已經是魚樓城被拿下的七日以後了。
魚樓城破的快且突然,所以兩大家族包括侯景在內對比壓力都很大。魚樓城破,再往後他們就沒有可以拒守的門戶了。
也因此,繞過薊北關南下的鮮卑柔然部和駐守滄南城的一部分守軍一起南下準備馳援陳台,他們與獨孤崇的決戰也就在此了,所以駐守濮舟的另一隊兵馬也出兵響應。
一時間,兩大家族和侯景屯兵五萬之多匯聚陳台,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薛存孝部兵臨陳台城下的時候,兵鋒正盛,使得城上兩大家族的來人一時間有些膽怯。
侯景其實心中不屑與兩大家族為伍,他有著自己的想法,但很多事他需要借助兩大家族的影響。
片刻後,城頭之上崔氏的一位老者望著城下霸氣鋒芒的薛存孝部顫顫巍巍出言道:「侯將軍,魏軍兵強馬壯,勢頭正盛,我們可否一戰啊?」
侯景與老者並排站著,他其實很想罵一句老東西,這時候問這些廢話除了會擾亂軍心其他什麽用也沒有。
但侯景忍住了,他擠出一絲笑意道:「崔公啊,你莫要擔心。薛存孝他們雖然人多勢眾,但咱們城內守軍也不少,更何況我們據城而守,他們想攻下還沒那麽容易。」
在這件事上倒不是侯景自負,薛存孝對他來說也隻是個後輩,論戰爭之流他還不懼。
聽了侯景的話,這位比崔浩還高一個輩分的崔氏老者稍稍放心了些。
在侯景的另一邊
是一位來自齊州高氏的中年男子,男子一直注視魏軍,沉默寡言。
侯景倒是偶爾會瞥一眼,不過兩人並無交流。
相比於崔氏的老頭,在侯景眼裏,這位明叫高岑的中年男子才更難對付。
侯景一直有他自己的算盤,對付一個崔氏綽綽有餘,但再加一個高氏就不容易了,更何況他們身後還有琅琊王氏的影子。
侯景一直想正麵與琅琊王氏獲得聯係但奈何兩大家族每一次都很默然的給推了回去。
城頭上的三人說是各自有一萬個心眼也不為過,別看眼下他們能安穩的站在一起,說不定哪一天他們又會刀兵相向。
高歡在草原上橫行的消息被以一種近乎刻意的方式傳了過來,要是說高岑一點不後悔是假的。
而且與虎謀皮的生意誰都不願做,他高岑也不例外。
城頭之上三個人三種神色,崔氏老者眼底是抹不去的擔憂,侯景則一臉放鬆,而高岑緊皺眉頭。
春日的寒風沒了料峭卻還有些微涼,但其實更多的涼意來自個人內心。
城下,薛存孝部已整裝待發,城頭叛軍亦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在正午未到之時,陳台城下的大戰開始了。
------
自沈況一行幾人離開東海城已有幾日,期間薑凝因為前線戰局不得不提前離開了隊伍,雖多有不舍,但她需要以大局為重。
沈況這幾日其實還是沒有從原先的心情中走出來,時雨和湘兒終究沒有救出,即便有韓師叔和雲師叔跟著,終究還是有危險。
離開東海城接下來沈況便就要去洛陽走一趟了,不過在這之前他要把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送回去。
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這段時間也已相識,原本高高在上的將軍府七小姐,到如今在林晚照麵前都會放低姿態。
自不是因為什麽氣場而是南喬自己的改變,因為沈況,她真的慢慢變成了小家碧玉的模樣。
林晚照常常會拉著南喬給自己講她與沈況認識的過程,那段故事她曾聽沈況一筆帶過的說過。如今主人公就在眼前,林晚照如何能不好奇。
有時候兩人也會拉上沈況一起,他們也是在幫助沈況走出來。
離開東海城往後的路就變得好走了,雖然一開始崔氏和高氏還是派人跟著,但很快那些暗中跟隨的人也撤了出去。
前線戰事沈況一向不太關心,當下的事也是一樣。
離開東海城後遇上的一些村鎮人煙倒也還有,隻不過更多的都是老弱婦孺,沿途聽過看過也知道,那些青壯都被兩大家族強行拖去了戰場。
幾日前,三人路過一處小村落的時候,就宿在了一家山野客棧。
說客棧其實也算不上,就是有幾間簡陋的屋舍。
店家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嬤嬤,前前後後隻有她一個人在忙活,除此之外就隻有個不點大的孩子了。
因為當日到此時候已經遲了,所以三人也沒有挑剔,便就住下了。
山野村社雖然簡陋,但因為有老嬤嬤在讓三人那一夜頗為溫暖。
因為打仗的緣故,小客棧的生意也很差,通常好幾日甚至十天半月才有客人登門,老嬤嬤與沈況三人說距他們之前的那波客人就有十二天了。
說到這裏,老嬤嬤心裏似乎不覺得過不去。
她隻說如今家裏丁口少,平日也畫不去什麽錢。
小客棧雖然簡陋,但勝在幹淨素潔,隻簡單的陳列裝束就讓人很溫暖。
說來這店家既是客棧,也是酒家,隻不過沒有特定的菜譜罷了。
老嬤嬤家裏有些自釀的酒水,吃飯的時候沈況要了點。
老嬤嬤提醒說家常酒不夠烈,沈況聞言笑說小酌一杯剛剛好。
這一次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都沒有攔著沈況喝酒,因為好些日子的趕路沈況都沒有喝酒了。
三人吃的菜都是老嬤嬤自己做的,不是什麽招牌菜,但勝在東西都是時令的好東西,比如那筍子,山珍。
老嬤嬤的手藝也是一絕,反正沈況是很久沒吃的這麽痛快了。
老嬤嬤的小孫子長的虎頭虎腦的,也不怕人。
沈況三人吃飯的時候他就靠著奶奶懷裏咽口水,林晚照和獨孤南喬也注意到了,所以即便老嬤嬤推辭兩人還是拉著小孫子一起坐下來吃了。
這些時令的好東西找到了老嬤嬤一般不舍得吃,因為可以賣個好價錢。
也就是沈況三人趕上了,因為這東西放不住,再過兩天的話老嬤嬤就會做給小孫子吃了。
老嬤嬤其實不願自家所以打擾客人吃飯,所以便是小子坐下來之後她都還在勸說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這些好東西,兩位姑娘莫要糟踐給了他。」
林晚照聞言道:「您做了一大桌子我們吃不完,嬤嬤你不如也跟著吃一口。」
雖然老嬤嬤晚上沒有吃東西但她還是一口咬定自己吃了,然後死活不願意跟著一起吃。
大概在小孫子眼裏不懂奶奶因何而執著,但老人家自己明白。她知道眼前的三人都不是尋常人,尤其是兩位姑娘,必定都是大家閨秀,地位的懸殊讓老嬤嬤不敢與貴客一起吃飯。
林晚照和獨孤南喬愛和老嬤嬤一句句的話著家常,沈況和小孫子則沉默寡言,更多時間都是在吃飯。
這難得時光便是在原本安靜的時候也不可多得。
這一夜,沈況自飲自酌喝了不少酒,到最後林晚照和獨孤南喬也都陪著沈況喝了一杯。
沈況其實並不喜歡既定的預想被打亂,但如今他在經曆的就是這樣。
老嬤嬤看出來沈況心中鬱鬱,因此說著說著笑著說了一句,「客人愛喝酒淡。」
柔然的出路無非就是那麽幾個,利用細作騷亂己方陣營好給他們的趁勢南下提供機會,這並不難猜。因此在很久之前宇文泰就已經下令注意可疑人員了,今日果不其然逮了個正著。
在成功迷惑柔然大軍出城後不久,魏軍先頭部隊便從大營出發直指柔然大軍而去。
與此同時,昌馬河沿岸,開始向酒泉城聚攏的魏軍遭遇了柔然南下的那三萬大軍。
柔然的這三萬大軍一直以為己方南下的路線和消息都極為隱蔽,忽而他們覺得昌馬河的這些守軍不會知道他們已經來了。
但昌馬河的這些魏軍在動身之初就已經接到消息,可能會有柔然騎兵突襲,故而他們是已經有準備了的。
三萬人馬聲勢太過浩大,故而此番靠近昌馬河的隻有他們的先頭部隊。
秘密靠近的柔然兵馬看到了遠處正沿昌馬河東去酒泉的魏軍。
但因為不敢靠的太近,所以一時間無法清楚對方的具體人數。
不過有一點,因為魏軍這般行軍隊伍拉的很長,若是騎兵此時衝鋒,一定能瞬間打亂他們的陣型。
到時候,戰馬橫行肆虐一定能重創這些魏軍。
心中有了計策後,靠近的柔然兵卒之後便很快退去。
在酒泉城南麵戰場雙方正麵衝突的同時,昌馬河邊,沿線駐防的魏軍與突如其來的另一股柔然大軍也正麵對抗上了。
但和正麵戰場一樣的是,這些柔然兵馬很快也發現那些隊伍拉的很長,看上去很懶散的魏軍竟然在片刻間便組織起了反攻,而且入眼處還有源源不斷的魏軍在支援過來。
一時間,原本計劃好的突襲像是變成了一場反包圍。
兩處戰場同時掀起戰火,河西之地瞬間變成了焦灼之地。
------
就在北線戰場戰爭拉開的同時,東線戰場上,剛剛拿下魚樓城不久的薛存孝部在城內短暫的休憩之後便接到了將軍獨孤崇的命令。
獨孤崇命薛存孝繼續為先鋒,直取陳台。
薛存孝兵臨陳台城下已經是魚樓城被拿下的七日以後了。
魚樓城破的快且突然,所以兩大家族包括侯景在內對比壓力都很大。魚樓城破,再往後他們就沒有可以拒守的門戶了。
也因此,繞過薊北關南下的鮮卑柔然部和駐守滄南城的一部分守軍一起南下準備馳援陳台,他們與獨孤崇的決戰也就在此了,所以駐守濮舟的另一隊兵馬也出兵響應。
一時間,兩大家族和侯景屯兵五萬之多匯聚陳台,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薛存孝部兵臨陳台城下的時候,兵鋒正盛,使得城上兩大家族的來人一時間有些膽怯。
侯景其實心中不屑與兩大家族為伍,他有著自己的想法,但很多事他需要借助兩大家族的影響。
片刻後,城頭之上崔氏的一位老者望著城下霸氣鋒芒的薛存孝部顫顫巍巍出言道:「侯將軍,魏軍兵強馬壯,勢頭正盛,我們可否一戰啊?」
侯景與老者並排站著,他其實很想罵一句老東西,這時候問這些廢話除了會擾亂軍心其他什麽用也沒有。
但侯景忍住了,他擠出一絲笑意道:「崔公啊,你莫要擔心。薛存孝他們雖然人多勢眾,但咱們城內守軍也不少,更何況我們據城而守,他們想攻下還沒那麽容易。」
在這件事上倒不是侯景自負,薛存孝對他來說也隻是個後輩,論戰爭之流他還不懼。
聽了侯景的話,這位比崔浩還高一個輩分的崔氏老者稍稍放心了些。
在侯景的另一邊
是一位來自齊州高氏的中年男子,男子一直注視魏軍,沉默寡言。
侯景倒是偶爾會瞥一眼,不過兩人並無交流。
相比於崔氏的老頭,在侯景眼裏,這位明叫高岑的中年男子才更難對付。
侯景一直有他自己的算盤,對付一個崔氏綽綽有餘,但再加一個高氏就不容易了,更何況他們身後還有琅琊王氏的影子。
侯景一直想正麵與琅琊王氏獲得聯係但奈何兩大家族每一次都很默然的給推了回去。
城頭上的三人說是各自有一萬個心眼也不為過,別看眼下他們能安穩的站在一起,說不定哪一天他們又會刀兵相向。
高歡在草原上橫行的消息被以一種近乎刻意的方式傳了過來,要是說高岑一點不後悔是假的。
而且與虎謀皮的生意誰都不願做,他高岑也不例外。
城頭之上三個人三種神色,崔氏老者眼底是抹不去的擔憂,侯景則一臉放鬆,而高岑緊皺眉頭。
春日的寒風沒了料峭卻還有些微涼,但其實更多的涼意來自個人內心。
城下,薛存孝部已整裝待發,城頭叛軍亦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在正午未到之時,陳台城下的大戰開始了。
------
自沈況一行幾人離開東海城已有幾日,期間薑凝因為前線戰局不得不提前離開了隊伍,雖多有不舍,但她需要以大局為重。
沈況這幾日其實還是沒有從原先的心情中走出來,時雨和湘兒終究沒有救出,即便有韓師叔和雲師叔跟著,終究還是有危險。
離開東海城接下來沈況便就要去洛陽走一趟了,不過在這之前他要把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送回去。
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這段時間也已相識,原本高高在上的將軍府七小姐,到如今在林晚照麵前都會放低姿態。
自不是因為什麽氣場而是南喬自己的改變,因為沈況,她真的慢慢變成了小家碧玉的模樣。
林晚照常常會拉著南喬給自己講她與沈況認識的過程,那段故事她曾聽沈況一筆帶過的說過。如今主人公就在眼前,林晚照如何能不好奇。
有時候兩人也會拉上沈況一起,他們也是在幫助沈況走出來。
離開東海城往後的路就變得好走了,雖然一開始崔氏和高氏還是派人跟著,但很快那些暗中跟隨的人也撤了出去。
前線戰事沈況一向不太關心,當下的事也是一樣。
離開東海城後遇上的一些村鎮人煙倒也還有,隻不過更多的都是老弱婦孺,沿途聽過看過也知道,那些青壯都被兩大家族強行拖去了戰場。
幾日前,三人路過一處小村落的時候,就宿在了一家山野客棧。
說客棧其實也算不上,就是有幾間簡陋的屋舍。
店家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嬤嬤,前前後後隻有她一個人在忙活,除此之外就隻有個不點大的孩子了。
因為當日到此時候已經遲了,所以三人也沒有挑剔,便就住下了。
山野村社雖然簡陋,但因為有老嬤嬤在讓三人那一夜頗為溫暖。
因為打仗的緣故,小客棧的生意也很差,通常好幾日甚至十天半月才有客人登門,老嬤嬤與沈況三人說距他們之前的那波客人就有十二天了。
說到這裏,老嬤嬤心裏似乎不覺得過不去。
她隻說如今家裏丁口少,平日也畫不去什麽錢。
小客棧雖然簡陋,但勝在幹淨素潔,隻簡單的陳列裝束就讓人很溫暖。
說來這店家既是客棧,也是酒家,隻不過沒有特定的菜譜罷了。
老嬤嬤家裏有些自釀的酒水,吃飯的時候沈況要了點。
老嬤嬤提醒說家常酒不夠烈,沈況聞言笑說小酌一杯剛剛好。
這一次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都沒有攔著沈況喝酒,因為好些日子的趕路沈況都沒有喝酒了。
三人吃的菜都是老嬤嬤自己做的,不是什麽招牌菜,但勝在東西都是時令的好東西,比如那筍子,山珍。
老嬤嬤的手藝也是一絕,反正沈況是很久沒吃的這麽痛快了。
老嬤嬤的小孫子長的虎頭虎腦的,也不怕人。
沈況三人吃飯的時候他就靠著奶奶懷裏咽口水,林晚照和獨孤南喬也注意到了,所以即便老嬤嬤推辭兩人還是拉著小孫子一起坐下來吃了。
這些時令的好東西找到了老嬤嬤一般不舍得吃,因為可以賣個好價錢。
也就是沈況三人趕上了,因為這東西放不住,再過兩天的話老嬤嬤就會做給小孫子吃了。
老嬤嬤其實不願自家所以打擾客人吃飯,所以便是小子坐下來之後她都還在勸說林晚照和獨孤南喬,「這些好東西,兩位姑娘莫要糟踐給了他。」
林晚照聞言道:「您做了一大桌子我們吃不完,嬤嬤你不如也跟著吃一口。」
雖然老嬤嬤晚上沒有吃東西但她還是一口咬定自己吃了,然後死活不願意跟著一起吃。
大概在小孫子眼裏不懂奶奶因何而執著,但老人家自己明白。她知道眼前的三人都不是尋常人,尤其是兩位姑娘,必定都是大家閨秀,地位的懸殊讓老嬤嬤不敢與貴客一起吃飯。
林晚照和獨孤南喬愛和老嬤嬤一句句的話著家常,沈況和小孫子則沉默寡言,更多時間都是在吃飯。
這難得時光便是在原本安靜的時候也不可多得。
這一夜,沈況自飲自酌喝了不少酒,到最後林晚照和獨孤南喬也都陪著沈況喝了一杯。
沈況其實並不喜歡既定的預想被打亂,但如今他在經曆的就是這樣。
老嬤嬤看出來沈況心中鬱鬱,因此說著說著笑著說了一句,「客人愛喝酒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