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吳酒的一場小風波很快融入晨間山風消失不見,九夏堂的那場交流也並沒有持續太久,萬事俱備,如今隻剩請君入甕。姍姍來遲的絕不隻有暮秋四人,城內城外,數不清的明爭暗鬥。</p>


    薑太虛與盧奉照的那局棋沒有下完,自知必輸無疑的薑太虛在下了一記神仙手後選擇擱置,不再落子,局麵還是那個局麵,但結果終究是沒來,棋內棋外,看不完的落子無悔。</p>


    一場清風吹落,滿樹夏蟬秋華。</p>


    九夏堂七樓廂房裏,如今隻剩宋宛一人。</p>


    宋宛站在窗邊俯看整條長街,她隨意盯住一對過往男女,兩人背劍在身,就隻是普通的江湖兒女。</p>


    </p>


    某一時刻,長燈街上的沈況心有所感,他仰頭看去,發現一顆朱紅繡球不知何時從天而落,正朝著他與阮水煙落來。</p>


    沈況拉著阮水煙下意識側身躲過,朱紅繡球堪堪落在兩人身旁。</p>


    也是在這時候沈況才注意到兩人前方隔著不遠處的地方當下聚集了不少人,那些人的麵前矗立著一個不大不小的看台,看台之上的小樓裏,兩名女子此時正透過窗戶看向這邊。</p>


    樓下街邊那群吆五喝六的漢子這時候視線也往這邊瞧了過來,當他們發現那個年輕人並沒有去接繡球的時候,一個個虛驚一場,難掩喜色。</p>


    露台上,一名管事模樣的中年男子瞧見沈況沒有去接繡球且身邊還跟著位姑娘便知道他不是為了自家小姐來的,於是笑著喊道:“小兄弟,麻煩把繡球扔過來。如果不著急的話,待會兒大可以討杯酒水喝。”</p>


    沈況聞言沒有遲疑,撿起繡球扔了回去。</p>


    沈況看這架勢也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不過他此時沒有湊熱鬧的心思所以禮貌回道:“多謝好意,隻不過我們還要趕路就不叨擾了。”</p>


    沈況把繡球扔回去後,又與那人寒暄了一句便就沒有再去注意那邊動靜,拉著阮水煙靠近街道另一邊繼續往前走。</p>


    阮水煙自然也知道繡球代表的意思,那些情愛繪本裏多有拋繡球選夫以及比武招親的橋段,所以她沒有覺得沈況刻意躲避有什麽奇怪。</p>


    阮水煙好奇這場麵,這是她第一次得見,所以多看了幾眼。阮水煙看了看街道旁擁擠的人群,也遙遙看了眼二樓上的那位姑娘,不過她也隻是這麽看了一會兒後就跟著沈況準備離開了。</p>


    看台上,那名管事模樣的男子衝著沈況的背影遙遙抱拳一禮,之後便打算宣布再選一次。</p>


    隻是他剛準備開口,一直待在二樓上的小姐卻不知為何自二樓一躍而下,落在了露台上。</p>


    樓下眾人隻見那女子一身鮮紅勁衣,頭上紮著馬尾,容貌秀麗,頗有幾分英姿颯爽之感。</p>


    管事人與台下眾人雖也都知道這位小姐是個不拘小節的江湖女子,行事不拖泥帶水,但此時得見感覺猶勝傳聞。</p>


    紅衣女子站立後大聲喊了句:“你給我站住。”</p>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他們跟著女子視線望去,赫然發現正是方才那名撿了繡球的男子。</p>


    沈況與阮水煙一直低頭趕路並沒有在意這些,倒是阮水煙似是感受到了那些人的視線,待她轉過頭去才發現那些人當下都在看著他們。</p>


    阮水煙有些緊張的拉了拉沈況衣角,沈況也有所感轉頭看了她一眼。阮水煙看著沈況指了指看台</p>


    的方向說道:“他們在看我們。”</p>


    沈況聞言也投去目光,發現不僅是台下的那群原本等著搶繡球的人,露台上此時還多了個紅衣勁裝女子,也在看著他們。</p>


    露台上的那名女子見沈況停下腳步便又喊道:“喂,你既然拿了繡球怎麽能就這麽走了?”</p>


    沈況聞言微微皺眉,無理取鬧亦或是找事?</p>


    不過他還未開口,一旁的阮水煙已經開口替他解釋道:“姑娘我想你誤會了,我隻是幫忙撿繡球,沒有要搶的意思。”</p>


    台上那名管事順勢也打算為沈況解釋一句,隻不過他話還沒說出口自家小姐就已經開口道:“那我不管,你既然拿了我吳辭笙的繡球就是答應了這門親事,若是想反悔也成,打贏了就行。”</p>


    吳辭笙說完,站在露台上,麵帶笑意的看著沈況。</p>


    康竹城吳家,這一代家主吳儒清從洛陽告老還鄉後,皇帝特意敕封了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文散官頭銜,雖然沒什麽實權,但單就一個影響而言非比尋常。</p>


    吳家如今入朝為官之人不多,且官位不高,但靠著老太爺的威望吳家人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地方上,都算得上順風順水。</p>


    吳家如今的第三代多男兒,隻有一個女子,便是台上的這位吳辭笙。</p>


    吳辭笙雖是女子,但卻是個典型的不愛紅裝愛武裝。她自幼癡迷武學,由於老太爺的寵幸,加之吳辭笙本身就有天賦,使得她在武學一道精進頗快。</p>


    不過,已是桃李年華的吳辭笙依舊待字閨中,說是待字閨中卻日日不得閑,那些事又多與武學江湖有關。</p>


    家裏介紹了好幾位青年才俊她都看不上眼,而且她還放言,若是她未來的夫君打不過又有何能耐娶她過門。</p>


    如今局麵使得老太爺吳儒清以及吳家人都頗為後悔讓她習了武,可惜世事已定,也隻能順著吳辭笙的性子讓她找一位功夫比她厲害的夫君。可功夫高,家世好的男子哪有那麽容易尋見。</p>


    這不,趁著康竹城內最近江湖人聚集,吳辭笙自己也被家裏人念叨煩了便任性弄了這麽一個繡球拋親,不過接了繡球那還隻是第一步,還得打得贏她才行。</p>


    愁眉苦臉的老太爺默許了吳辭笙的任性,家裏人也就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多是打算在吳辭笙找到心儀男子之前好好調查一番對方家世背景,若是一切無礙,尋個江湖男子也未嚐不可。</p>


    吳辭笙雖然性子不像尋常女子,但容貌卻是數一數二的,因此消息放出去之後吸引了一大批前來湊熱鬧的江湖人。</p>


    若是娶了吳辭笙,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更何況人家姑娘長得還好看。</p>


    沈況喝阮水煙誤打誤撞走到這裏,又誤打誤撞撿了繡球扔了回去。</p>


    對於吳辭笙那般不講理的話,沈況也懶得與她糾纏,他拉著還想要解釋的阮水煙打算直接離開。</p>


    台上的吳辭笙見對方理都不理自己,氣不打一處來,真氣流轉,三兩下跳躍騰步穩穩落在了沈況麵前,攔住他們去路。</p>


    台上的管家見狀連忙往那邊趕去,雖然在康竹城他們吳家不怕事,但這一次的事終究是自家小姐不占理,傳出去總歸是不好聽的。</p>


    台下那些江湖人倒是沒有在意這些,反而如同看戲一樣準備看那個年輕人如何處理。</p>


    不過更多的人則是捶</p>


    胸頓足,氣惱這等好事沒有落到他們身上。</p>


    那小子不僅長的一般,而且身邊都已經有了一位姑娘,還能被吳小姐看中,真不知道是走了什麽狗屎運。</p>


    沈況皺著眉頭看著麵前的這位麵帶笑意吳姑娘,的確有幾分修為,年紀輕輕已是萬象境後期。對方看樣子也不是找茬來的,更多的像是想與沈況打一場。</p>


    吳辭笙也好好打量了一番沈況,模樣一般般,就是性子不一般。</p>


    吳辭笙看著沈況率先道:“想不同意,與我打一場就行。”</p>


    以吳辭笙的天賦,同齡中能勝過他的也都不會是一般人。而吳辭笙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有了這場繡球招親,她更多的其實還是想與人較量,她聽說外麵的江湖人藏龍臥虎,她想試一試。</p>


    若是比試場上真能碰見個順眼的,娶回家也不是不行,省的家裏人整天念叨。</p>


    沈況依舊沒有開口說話,阮水煙這會兒又耐著性子軟聲解釋道:“吳姑娘,我們隻是路過,沒有要搶繡球,也沒有要與你打架的意思。”</p>


    吳辭笙聞言看著麵前這位聲音好聽模樣卻尋常的姑娘,看她抱劍姿勢顯然不是什麽江湖中人,多半是身邊男子的仆從,不過看樣子也是一對窮主仆。</p>


    吳辭笙笑道:“你是他娘子?”</p>


    聽見又被人誤會,阮水煙的臉一下子又紅了,她正要解釋沈況卻是開口道:“還是那句話我們隻是路過,姑娘若是比試這些江湖兄弟都可以陪姑娘過兩招,沒必要非要揪著我一個趕路人不放。而且我境界低,不是姑娘的對手。”</p>


    沈況言語平靜,神色間也沒有什麽怨懟。</p>


    管事的中年男子聞言心定了定,好在這位年輕人脾氣好。他走近在吳辭笙身後小聲提醒道:“小姐,這位公子說的對。您要是揪著不放,傳出去也不好聽。”</p>


    吳辭笙根本在意這些,她看著沈況又道:“你們跟什麽過不去也不要與銀子過不去,你若是贏了我,我給你一千兩,如何?回頭你拿了錢帶著你娘子換身行頭風光回家,這樣多好?“</p>


    吳辭笙之所以想和沈況比試一場,有一部分是她氣不過沈況的毫不在意,另一部分則是她的直覺告訴她,麵前的這個男子不一般。</p>


    薑凝放在包袱裏的銀兩雖然還有很多,但那可是一千兩。</p>


    吳辭笙說完,她古怪的看到沈況神色一變,忽而笑了。</p>


    “吳姑娘不會是在騙我吧,果真是一千兩?”沈況笑著問道。</p>


    吳辭笙雖然多有奇怪,為何他的轉變如此之快,不過她還是壓著心中好奇回道:“騙你作甚,你隻要贏了我就會有一千兩。不管你把我打的多慘,事後吳家人都不會找你麻煩。”</p>


    沈況其實本就有意前往城東的擂台,那裏雖然人多眼雜,但也是掩人耳目的好地方。</p>


    沈況知道藏在城裏的這些人必定還有後手,如何才能減輕別人對自己的懷疑?</p>


    越是燈下黑,越是反其道而行,別人越會忽視。因為以如今的局麵,一般人都不會太過招搖,惹人注意。</p>


    所以當下對於沈況來說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好局麵,一來這裏人不算多,二來也能為他的康竹城之行製造一個良好的目的,比如錢。所以沈況心中思量後,願意接下這場比試。</p>


    當然,隻出拳且不用全力。</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持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新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新客並收藏持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