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況一邊頭也不回的往台下走,一邊聽著吳辭笙那不著調的言語,最後他實在沒忍住,正打算回頭再解釋些什麽。隻不過沈況剛一轉過身去還未開口,便聽到露台後方傳來一聲蒼老而又低沉的呼喝聲:“胡鬧。”</p>
台下眾人和那邊站著的吳辭笙與劉管家自然也聽到了,所有人聞聲看去,隻見一名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在一位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攙扶下從露台後方緩緩走了出來。</p>
老者視線和錦袍男子的視線都停留在了吳辭笙的身上,讓吳辭笙一下子有些心虛。</p>
人群中是有見過這位吳家老太爺的,所以看到後紛紛稀嚷道:“是吳老太爺和吳不庸吳大人。”</p>
吳家老太爺吳儒清在康竹城頗受人敬仰,所以眾人在知道老人身份後,都有些意外,沒有想到一場簡單的比試連吳家老太爺也會出麵。</p>
吳辭笙也沒有想到爹爹和爺爺會出現,不過她在聽到爺爺的嗬斥聲並沒有多少害怕,她走到爺爺麵前攙著他的手臂撒嬌道:“爺爺。”</p>
吳儒清看著自己這個唯一的孫女,是又憐愛又氣惱,隻不過這會兒瞧見吳辭笙的模樣哪還忍心當著眾人麵罵她。</p>
吳儒清這時候才看向不遠處已經站在台下的那個年輕人,他方才贏了自家孫女,兩人間的比試吳儒清也都看在眼裏。無論是功夫還是與人交流的言辭上,這個年輕人都很不錯。</p>
吳儒清看向一旁的劉管家道:“方平啊,快叫住那位少俠,既然說好了一千兩銀子就該拿出去。”</p>
方平是劉管家的名字,他姓劉名方平,管家劉方平聞言點了點頭,而後小跑著走向已經到了露台下的沈況麵前。</p>
老太爺吩咐完又對吳辭笙道:“一個女兒家,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要給別人做小,還知不知道羞恥了?”</p>
吳家一直都是詩書傳家,幾代人都是溫文爾雅的性子,偏就這一代出了個吳辭笙這般性子跳脫的女子。</p>
吳儒清的這句話說的比較重,吳辭笙聽得出來,所以沒敢反駁。</p>
一旁的吳不庸順勢也罵道:“小姑娘家家的成何體統,再這樣以後可不敢再讓楊前輩教你武功了。”</p>
說是在罵,其實也是在緩解氣氛,給吳辭笙一個台階下。</p>
吳辭笙聽到爹爹用不能練武要挾,吳辭笙隻好認錯道:“爺爺,爹爹,辭笙下回會注意的。”</p>
吳儒清歎息一聲:“走吧,先回家去,與那位少俠的約定一會兒再說。”</p>
說罷吳儒清拉著吳辭笙就準備往回走,臨走前他回頭看了一眼那位小少俠,模樣算不得英俊,不過一身氣質不俗,年紀輕輕就有此功夫,想必也是有個厲害的師父。</p>
這些江湖香火情,若是能抓住倒也不錯。</p>
吳儒清邊走邊對吳辭笙問道:“真的有意那個年輕人?”</p>
“我看他身邊那位姑娘多半不是他娘子,笙兒你若真的中意,爺爺可以先幫你把把關,別的不說,爺爺的眼光還是在的。”</p>
吳辭笙聞言倒是沒什麽害羞,她也回頭倉促的看了一眼:“也談不上中意,最多就是不討厭。爹爹,娘親天天都說要把我嫁出去,我聽得多了也心煩。能碰到這麽個還行的男子,要不要試試看?”</p>
吳儒清聞言氣笑道:“婚姻大事,豈能兒戲。待會兒爺爺與他說兩句,你在一旁好生注意。爺爺聽他言語品行都還端正,想來家教不錯。若是你們真的能成,爺爺答應。”</p>
吳辭笙沒有接話,隻是心中腹誹道,品行一點也不端正,都不懂得憐香惜玉。</p>
沈況在看到吳家大人出麵後其實本不願意久留,隻不過這時候被劉管家叫住他也不好意思托詞離開。</p>
“少俠還是跟我去見見我家老太爺吧,少俠不用擔心,</p>
老太爺不會為難二位。”劉方平緩緩道。</p>
沈況抬頭看了一眼那位吳家老太爺的背影,看麵相不像是什麽壞人,於是沈況點了點頭。</p>
沈況拿過阮水煙身上的兩把長劍和包袱,示意她不用擔心,隨後帶著阮水煙跟上了劉方平的步伐。</p>
台下眾人看年輕人得了吳家老太爺的接見,皆豔羨不已。</p>
劉方平站在看台上對眾人抱拳告罪一聲:“今日招親到此結束,諸位若是願意討杯酒水喝的可以稍等片刻,一會兒就會有人送來。招待不周,還請諸位見諒。”</p>
能成為大家族的管事,劉方平在待人接物上自然考慮周到。說完,不少吳家下人開始井然有序的忙碌起來。</p>
劉方平笑著望向沈況二人,做了個請的姿勢。</p>
街邊這一排的兩層小樓隻是吳家最外邊的門麵,一排屋子而已,裏麵還別有洞天。</p>
沈況是沒住過大宅子的,所以自打進了宅子後跟著劉管家七拐八繞,驚歎不已,原來真正有錢人家的宅子可以這麽豪華。</p>
反觀阮水煙,神色平靜,並沒有什麽驚訝之處。</p>
沈況每每見到華麗的建築,阮水煙都會一一給他解釋。</p>
走在前麵的劉方平偶爾也會回頭看一眼,所以兩人的反應他盡收眼底。</p>
劉方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總覺得自打進了宅子後,身後那位姑娘的氣質陡然一變,變得比大家閨秀還像大家閨秀,言行舉止間皆是不凡。</p>
姑娘偶爾笑笑,隻不過都是對這位薑公子。</p>
劉方平心想,一會兒得將這件事告訴自家老太爺。</p>
一路上,劉方平並沒有打擾兩人偶爾間的交談。</p>
他領著二人一路直奔正堂,不多久後,便到了正堂。</p>
正堂此時並沒有太多人,除了吳家的老太爺和吳辭笙之外還有一名年紀不小的老者,而且看模樣也是個習武之人。</p>
在沈況踏進正堂之後,那名老者無意的瞥了沈況一眼,沈況也同樣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個老者。兩人視線相碰處,沒有電光火石,隻有無聲無息的各自點頭。</p>
一個江湖前輩,一個江湖晚輩,如此便算是見禮了。</p>
劉方平快步走上前,在吳儒清耳邊小聲說了路上的事。</p>
主位上的吳儒清聽完後神色古井無波,他見沈況和阮水煙走進後緩緩起身,吳辭笙與那名老者武夫也各自起身。</p>
“薑少俠,快來做。”吳儒清和善笑道。</p>
沈況聞言抱拳一禮,腦海思量間有些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對方,最後想了個最妥當的叫法:“吳大人,您客氣了。”</p>
阮水煙也很有禮貌的稱呼了一句吳大人。</p>
吳儒清在聽了劉方平的話後,稍稍注意了一眼阮水煙,這會兒他也感覺這位姑娘似是有些不同了。而且看她眼神,吳儒清總覺得有些麵熟,故而他脫口問道:“這位姑娘我們可是在哪見過?”</p>
沈況聞言有些意外,他看了阮水煙一眼,阮水煙也看向他,搖了搖頭。</p>
沈況有些意會,可能是這位吳老太爺與洛陽阮家有些交情。</p>
沈況恭聲道:“吳大人應該是記差了,我與我家娘子都是第一次見您。”</p>
沈況與阮水煙走到正堂內後,吳儒清身旁的另一個主位沈況自是沒做,他與阮水煙坐在了吳辭笙和那名老者對麵。</p>
吳儒清坐下後,又打量了一眼阮水煙這才釋懷笑道:“年紀大了,容易記混,有些唐突了。”</p>
“吳大人您客氣了。”</p>
沈況話音剛落,方才離開的劉方平又端著一個木盤走了進來。</p>
吳儒清見狀笑道:“這是小友該得的一千兩,小友收下吧。”</p>
沈況聽聞真的要給錢</p>
,臉上不自覺地露出笑意:“吳大人,受之有愧。”</p>
不過他話雖是這麽說,但手和眼神都不含糊,盯著那一千兩銀票躍躍欲試。</p>
吳儒清見到這一幕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端端正正的少年人還有這樣一麵,不過是好事。</p>
阮水煙看到沈況的神情則忍著笑意,像是沈況能幹出來的事。</p>
劉方平將一千兩銀票遞給沈況,沈況順勢揣進包袱裏。</p>
包袱露出一方手帕一角,主位上的吳儒清看在眼裏,笑著道:“薑小友看來也是個心細之人。”</p>
沈況知道吳儒清在說什麽,那塊手帕還是當初與林晚照分別時林晚照送給他的。一別多月,沈況一直將它珍藏在包袱裏,有時候也會拿出來看看。</p>
姑娘啊姑娘,遙遙遠遠。</p>
沈況看了一眼手帕而後收回視線,笑著道:“重要物件自是要好好保留,讓吳大人見笑了。”</p>
“有心之人,該受敬重才是,何來見笑一說。</p>
“方才辭笙那番話都是意氣用事,小友不必放在心上,姑娘也莫要介懷。”說著吳儒清看向阮水煙,阮水煙則有些臉紅,因為對方是將她視為沈況的娘子才會說出這番話的。</p>
好在阮水煙很快平複,她神色淡然道:“謝謝吳大人您還顧及我的感受,吳小姐是江湖兒女,行事風格肆意些可以理解。我家...我家夫君也不會放在心上的。”</p>
對於沈況的這個稱呼,阮水煙心裏糾結了一番才說出口的,隻不過說出來之後,臉蛋更燙了。</p>
沈況倒是有些意外之前傻乎乎的阮水煙這時候能有如此清晰且淡然的談吐,吳儒清也有些讚歎,心道眼前這位姑娘不像是一般的山野少女,否則見到他不會這般從容。</p>
本還有意再詢問一番的吳儒清待聽到阮水煙脫口而出“夫君”這個稱呼後便打消了念頭,無論兩人當下是否真的是夫妻,看樣子都已然有了意向。</p>
</p>
難不成真的讓自己孫女嫁過去當小,或是讓對方入贅,兩個選擇都不太有可能。</p>
“好好好,如今的年輕人說話做事都是這般讓人如沐春風,實乃我大魏之幸。我就不在這裏打擾二位了,方平你與辭笙好好待客。”</p>
吳辭笙和劉方平各自應了一聲,隨後吳儒清與沈況二人笑著告辭離去。</p>
有些話吳儒清沒法說,離開也是為了給吳辭笙騰出空間,年輕人之間的事還是年輕人自己處理比較好。</p>
吳辭笙坐在位子上看著爺爺走遠後先是笑著介紹道:“薑疑,這位是我師傅,你可以稱他楊前輩,我的拳腳功夫都是跟我師父學的。”</p>
沈況聞言又與對方點頭示意,並無言語交流。</p>
吳辭笙師父的修為自然不低,歸元境後期,不過於沈況來說,想贏不難。</p>
楊潛看著麵前的這位江湖晚輩,好奇居多,因為他有些看不真切對方的底子。</p>
原本願意進來與吳老太爺交談也就是走個過場,如今老太爺走了沈況也就有離開的打算。所以當下他也不準備再與吳辭笙多說什麽,這個姑娘長得不難看,就是腦子傻了點。</p>
“吳姑娘,如果沒有其他什麽事的話,那我們就不叨擾,先告辭了。”沈況淡淡道。</p>
管家劉方平剛想應下,準備領著沈況離開,不讓自家小姐再說什麽胡話。但怕什麽來什麽,吳辭笙看向沈況道:“當然不行,你還不能走,我們之間的事情還沒處理完呢。”</p>
沈況有些不解的看著吳辭笙:“銀子已經給了,還沒結束?”</p>
吳辭笙大咧咧的坐下,隨意道:“談談咱們這門親事啊?”</p>
說完,吳辭笙就像知道沈況不會答應一樣又笑道:“不同意也可以,你陪我再打幾場,直到我能贏了你再說。”</p>
台下眾人和那邊站著的吳辭笙與劉管家自然也聽到了,所有人聞聲看去,隻見一名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在一位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攙扶下從露台後方緩緩走了出來。</p>
老者視線和錦袍男子的視線都停留在了吳辭笙的身上,讓吳辭笙一下子有些心虛。</p>
人群中是有見過這位吳家老太爺的,所以看到後紛紛稀嚷道:“是吳老太爺和吳不庸吳大人。”</p>
吳家老太爺吳儒清在康竹城頗受人敬仰,所以眾人在知道老人身份後,都有些意外,沒有想到一場簡單的比試連吳家老太爺也會出麵。</p>
吳辭笙也沒有想到爹爹和爺爺會出現,不過她在聽到爺爺的嗬斥聲並沒有多少害怕,她走到爺爺麵前攙著他的手臂撒嬌道:“爺爺。”</p>
吳儒清看著自己這個唯一的孫女,是又憐愛又氣惱,隻不過這會兒瞧見吳辭笙的模樣哪還忍心當著眾人麵罵她。</p>
吳儒清這時候才看向不遠處已經站在台下的那個年輕人,他方才贏了自家孫女,兩人間的比試吳儒清也都看在眼裏。無論是功夫還是與人交流的言辭上,這個年輕人都很不錯。</p>
吳儒清看向一旁的劉管家道:“方平啊,快叫住那位少俠,既然說好了一千兩銀子就該拿出去。”</p>
方平是劉管家的名字,他姓劉名方平,管家劉方平聞言點了點頭,而後小跑著走向已經到了露台下的沈況麵前。</p>
老太爺吩咐完又對吳辭笙道:“一個女兒家,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要給別人做小,還知不知道羞恥了?”</p>
吳家一直都是詩書傳家,幾代人都是溫文爾雅的性子,偏就這一代出了個吳辭笙這般性子跳脫的女子。</p>
吳儒清的這句話說的比較重,吳辭笙聽得出來,所以沒敢反駁。</p>
一旁的吳不庸順勢也罵道:“小姑娘家家的成何體統,再這樣以後可不敢再讓楊前輩教你武功了。”</p>
說是在罵,其實也是在緩解氣氛,給吳辭笙一個台階下。</p>
吳辭笙聽到爹爹用不能練武要挾,吳辭笙隻好認錯道:“爺爺,爹爹,辭笙下回會注意的。”</p>
吳儒清歎息一聲:“走吧,先回家去,與那位少俠的約定一會兒再說。”</p>
說罷吳儒清拉著吳辭笙就準備往回走,臨走前他回頭看了一眼那位小少俠,模樣算不得英俊,不過一身氣質不俗,年紀輕輕就有此功夫,想必也是有個厲害的師父。</p>
這些江湖香火情,若是能抓住倒也不錯。</p>
吳儒清邊走邊對吳辭笙問道:“真的有意那個年輕人?”</p>
“我看他身邊那位姑娘多半不是他娘子,笙兒你若真的中意,爺爺可以先幫你把把關,別的不說,爺爺的眼光還是在的。”</p>
吳辭笙聞言倒是沒什麽害羞,她也回頭倉促的看了一眼:“也談不上中意,最多就是不討厭。爹爹,娘親天天都說要把我嫁出去,我聽得多了也心煩。能碰到這麽個還行的男子,要不要試試看?”</p>
吳儒清聞言氣笑道:“婚姻大事,豈能兒戲。待會兒爺爺與他說兩句,你在一旁好生注意。爺爺聽他言語品行都還端正,想來家教不錯。若是你們真的能成,爺爺答應。”</p>
吳辭笙沒有接話,隻是心中腹誹道,品行一點也不端正,都不懂得憐香惜玉。</p>
沈況在看到吳家大人出麵後其實本不願意久留,隻不過這時候被劉管家叫住他也不好意思托詞離開。</p>
“少俠還是跟我去見見我家老太爺吧,少俠不用擔心,</p>
老太爺不會為難二位。”劉方平緩緩道。</p>
沈況抬頭看了一眼那位吳家老太爺的背影,看麵相不像是什麽壞人,於是沈況點了點頭。</p>
沈況拿過阮水煙身上的兩把長劍和包袱,示意她不用擔心,隨後帶著阮水煙跟上了劉方平的步伐。</p>
台下眾人看年輕人得了吳家老太爺的接見,皆豔羨不已。</p>
劉方平站在看台上對眾人抱拳告罪一聲:“今日招親到此結束,諸位若是願意討杯酒水喝的可以稍等片刻,一會兒就會有人送來。招待不周,還請諸位見諒。”</p>
能成為大家族的管事,劉方平在待人接物上自然考慮周到。說完,不少吳家下人開始井然有序的忙碌起來。</p>
劉方平笑著望向沈況二人,做了個請的姿勢。</p>
街邊這一排的兩層小樓隻是吳家最外邊的門麵,一排屋子而已,裏麵還別有洞天。</p>
沈況是沒住過大宅子的,所以自打進了宅子後跟著劉管家七拐八繞,驚歎不已,原來真正有錢人家的宅子可以這麽豪華。</p>
反觀阮水煙,神色平靜,並沒有什麽驚訝之處。</p>
沈況每每見到華麗的建築,阮水煙都會一一給他解釋。</p>
走在前麵的劉方平偶爾也會回頭看一眼,所以兩人的反應他盡收眼底。</p>
劉方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總覺得自打進了宅子後,身後那位姑娘的氣質陡然一變,變得比大家閨秀還像大家閨秀,言行舉止間皆是不凡。</p>
姑娘偶爾笑笑,隻不過都是對這位薑公子。</p>
劉方平心想,一會兒得將這件事告訴自家老太爺。</p>
一路上,劉方平並沒有打擾兩人偶爾間的交談。</p>
他領著二人一路直奔正堂,不多久後,便到了正堂。</p>
正堂此時並沒有太多人,除了吳家的老太爺和吳辭笙之外還有一名年紀不小的老者,而且看模樣也是個習武之人。</p>
在沈況踏進正堂之後,那名老者無意的瞥了沈況一眼,沈況也同樣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個老者。兩人視線相碰處,沒有電光火石,隻有無聲無息的各自點頭。</p>
一個江湖前輩,一個江湖晚輩,如此便算是見禮了。</p>
劉方平快步走上前,在吳儒清耳邊小聲說了路上的事。</p>
主位上的吳儒清聽完後神色古井無波,他見沈況和阮水煙走進後緩緩起身,吳辭笙與那名老者武夫也各自起身。</p>
“薑少俠,快來做。”吳儒清和善笑道。</p>
沈況聞言抱拳一禮,腦海思量間有些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對方,最後想了個最妥當的叫法:“吳大人,您客氣了。”</p>
阮水煙也很有禮貌的稱呼了一句吳大人。</p>
吳儒清在聽了劉方平的話後,稍稍注意了一眼阮水煙,這會兒他也感覺這位姑娘似是有些不同了。而且看她眼神,吳儒清總覺得有些麵熟,故而他脫口問道:“這位姑娘我們可是在哪見過?”</p>
沈況聞言有些意外,他看了阮水煙一眼,阮水煙也看向他,搖了搖頭。</p>
沈況有些意會,可能是這位吳老太爺與洛陽阮家有些交情。</p>
沈況恭聲道:“吳大人應該是記差了,我與我家娘子都是第一次見您。”</p>
沈況與阮水煙走到正堂內後,吳儒清身旁的另一個主位沈況自是沒做,他與阮水煙坐在了吳辭笙和那名老者對麵。</p>
吳儒清坐下後,又打量了一眼阮水煙這才釋懷笑道:“年紀大了,容易記混,有些唐突了。”</p>
“吳大人您客氣了。”</p>
沈況話音剛落,方才離開的劉方平又端著一個木盤走了進來。</p>
吳儒清見狀笑道:“這是小友該得的一千兩,小友收下吧。”</p>
沈況聽聞真的要給錢</p>
,臉上不自覺地露出笑意:“吳大人,受之有愧。”</p>
不過他話雖是這麽說,但手和眼神都不含糊,盯著那一千兩銀票躍躍欲試。</p>
吳儒清見到這一幕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端端正正的少年人還有這樣一麵,不過是好事。</p>
阮水煙看到沈況的神情則忍著笑意,像是沈況能幹出來的事。</p>
劉方平將一千兩銀票遞給沈況,沈況順勢揣進包袱裏。</p>
包袱露出一方手帕一角,主位上的吳儒清看在眼裏,笑著道:“薑小友看來也是個心細之人。”</p>
沈況知道吳儒清在說什麽,那塊手帕還是當初與林晚照分別時林晚照送給他的。一別多月,沈況一直將它珍藏在包袱裏,有時候也會拿出來看看。</p>
姑娘啊姑娘,遙遙遠遠。</p>
沈況看了一眼手帕而後收回視線,笑著道:“重要物件自是要好好保留,讓吳大人見笑了。”</p>
“有心之人,該受敬重才是,何來見笑一說。</p>
“方才辭笙那番話都是意氣用事,小友不必放在心上,姑娘也莫要介懷。”說著吳儒清看向阮水煙,阮水煙則有些臉紅,因為對方是將她視為沈況的娘子才會說出這番話的。</p>
好在阮水煙很快平複,她神色淡然道:“謝謝吳大人您還顧及我的感受,吳小姐是江湖兒女,行事風格肆意些可以理解。我家...我家夫君也不會放在心上的。”</p>
對於沈況的這個稱呼,阮水煙心裏糾結了一番才說出口的,隻不過說出來之後,臉蛋更燙了。</p>
沈況倒是有些意外之前傻乎乎的阮水煙這時候能有如此清晰且淡然的談吐,吳儒清也有些讚歎,心道眼前這位姑娘不像是一般的山野少女,否則見到他不會這般從容。</p>
本還有意再詢問一番的吳儒清待聽到阮水煙脫口而出“夫君”這個稱呼後便打消了念頭,無論兩人當下是否真的是夫妻,看樣子都已然有了意向。</p>
</p>
難不成真的讓自己孫女嫁過去當小,或是讓對方入贅,兩個選擇都不太有可能。</p>
“好好好,如今的年輕人說話做事都是這般讓人如沐春風,實乃我大魏之幸。我就不在這裏打擾二位了,方平你與辭笙好好待客。”</p>
吳辭笙和劉方平各自應了一聲,隨後吳儒清與沈況二人笑著告辭離去。</p>
有些話吳儒清沒法說,離開也是為了給吳辭笙騰出空間,年輕人之間的事還是年輕人自己處理比較好。</p>
吳辭笙坐在位子上看著爺爺走遠後先是笑著介紹道:“薑疑,這位是我師傅,你可以稱他楊前輩,我的拳腳功夫都是跟我師父學的。”</p>
沈況聞言又與對方點頭示意,並無言語交流。</p>
吳辭笙師父的修為自然不低,歸元境後期,不過於沈況來說,想贏不難。</p>
楊潛看著麵前的這位江湖晚輩,好奇居多,因為他有些看不真切對方的底子。</p>
原本願意進來與吳老太爺交談也就是走個過場,如今老太爺走了沈況也就有離開的打算。所以當下他也不準備再與吳辭笙多說什麽,這個姑娘長得不難看,就是腦子傻了點。</p>
“吳姑娘,如果沒有其他什麽事的話,那我們就不叨擾,先告辭了。”沈況淡淡道。</p>
管家劉方平剛想應下,準備領著沈況離開,不讓自家小姐再說什麽胡話。但怕什麽來什麽,吳辭笙看向沈況道:“當然不行,你還不能走,我們之間的事情還沒處理完呢。”</p>
沈況有些不解的看著吳辭笙:“銀子已經給了,還沒結束?”</p>
吳辭笙大咧咧的坐下,隨意道:“談談咱們這門親事啊?”</p>
說完,吳辭笙就像知道沈況不會答應一樣又笑道:“不同意也可以,你陪我再打幾場,直到我能贏了你再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