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天子腳下。


    富貴門庭,皇親貴胄,高門大戶茫茫多。


    所以在這裏最不缺的就是有身份的人,最常見的也便是各家紈絝子弟。


    紈絝子弟一多,很容易就會滋生出大小不一的團體,而庾信四人也便是其一。


    可能他們自己並不覺得自己這般就是在集結小山頭,但落在旁人眼裏他們以及各自背後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是會同氣連枝,若是沒有長輩授意也不會走到一起。


    庾家,謝家、蕭家還有顏家。


    若論真正地位顯赫,蕭家當為最高,不僅因為他們是皇族偏支,更是他們蕭家本身在朝中就有著不俗的影響力,所以無論地位家事都可在四人中占主導。


    其次便是來自陳郡謝氏的謝思,謝氏本身就是南梁底蘊極深的家族,一個延續幾百年的家族,即便是如今的皇帝蕭衍對謝家都會禮讓三分。


    再之後是庾家和顏家,他們兩家算是朝堂新貴。


    庾家和顏家的影響不僅是在朝中,最為重要的是在士林學子身上。


    庾家當今家主庾肩吾既是當朝中書令又兼領官學四館的大祭酒,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不論是四館出身進入朝堂的高門子弟還是參加科考得以入朝為官的普通百姓,或多或少都繞不開庾肩吾。


    而如今的顏家老家主顏興禮和退隱回鄉的周興嗣一樣,他們都對大梁有莫大得教化之功,所以影響力也甚大。


    庾謝蕭顏四家在文壇和士林學子中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外人都喜歡把庾信四人和這般學問、禮節甚至是當世儒學之典範聯係在一起,畢竟四人身後家族就是這樣。


    雖然相比之下,庾信和顏青山的地位在四人中稍稍靠後,但四人相處從不以身份地位論之,四人中庾信年齡最大且見多識廣所以其餘三人都很樂意將庾信奉作「大哥」。


    幾人離開酒館後,為了不太過引人注意,四人各自命家丁護衛四散開,他們自己悠悠閑逛。


    金陵城裏最不缺的就是這般俊俏的公子哥,所以若不是見過庾信幾人的都認不出他們的身份。


    沈況和庾信一路邊走邊聊,因為家族以學問享譽,所以父親對於庾信要求嚴苛。


    不過即便如此,庾信也與謝思他們偷偷去過幾次,這不此時趕路就頗為輕車熟路。


    庾信性子直爽也健談,一路上不僅與沈況說了今夜城裏和那上元詩會的熱鬧,還向沈況請教了些武學上的問題。


    讓沈況沒想到的是,看上去溫潤儒雅的庾信平日裏竟也會跟著家中護院習武。


    沈況運轉真氣在庾信身上瞧了瞧,還隻是剛剛踏入修行門檻。


    庾信自知自己沒什麽習武天賦,所以並不強求自己要在此道走得多遠,能強身健體即可。


    一些江湖道理庾信還是明白的,所以在詢問武學要理時沒有直接問及沈況境界高低。


    三兩句話沈況也便了解到庾信在此道卻是沒什麽天賦,但他性子爽朗很像一個江湖人。


    沈況雖然一直與庾信走在前麵,但偶爾也會注意身後動靜。


    雖然黃九郎不管是說話還是行為舉止都應對的十分得體,但沈況一眼就看出來黃九郎是在投其所好,所以謝思幾人不僅與黃九郎聊了一路還聊得極為開心。


    沈況對於黃九郎觀感不好也不差,如此看來先前他無論是與自己搭話還是替自己應下庾信得邀請其實都是有目的想要接近庾信。


    雖然黃九郎看上去隻是想攀附庾信幾人尋求一份富貴,但沈況還是稍稍提醒了庾信一句。


    對於此,庾信偏過頭看了一眼言語不停的黃九郎而後又回過頭與沈況笑言道:「薑兄久居江湖大概不諳世俗官場之事。我們四人雖並無功名在身,但也都見過名利場之險惡。什麽人有什麽目的,我等還是能夠辨別的,如黃九郎這般的人我們見過太多太多。」


    聽聞此言沈況點了點頭,他不想給自己惹事,也不願給別人造成麻煩。


    一行六人離開鳳鳴街後一路西去,小半個時辰後,如織的畫舫便出現在了幾人眼前。


    秦淮岸,粉紅帳暖,多情旖旎。


    岸邊風幾許,畫舫聽留意,夢到心房遠山,羅扇輕搖地。


    溫潤,輕笑,香暖,紅帳,雖是煙柳之地,但當朝及前朝許多詩人都曾在此地留下諸多吟唱,使得秦淮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秦樓楚館更是風花雪月。


    一路走到河邊後,沈況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連空氣中都帶上了淡淡的香味。


    在那視線可及處,搖曳生姿的女兒家,含笑大方的公子哥,或輕解羅裳,或飲酒高喝。


    此外,此處亦有安靜之小樓,琵琶聲停,琴瑟初歇,姑娘家款款而立,身形嬌弱,輕輕舞動。


    一池春水胭脂色,滿目盡是暗香來。


    到了秦淮河周維後,庾信幾人臉上也漸漸露出了濃厚的笑意,庾信邊走邊與沈況介紹秦淮兩岸風情以及此間美好。


    美好之處自是莫過於那愛上之層樓。


    沈況對於此並沒有太大反應,早不是曾經那般期盼滿樓紅袖招的心情了,所以此時再看更多是抱著一種好奇的心態。


    秦淮兩岸,楚館林立,各家爭奇鬥豔,紛紛以久負盛名的清倌人吸引客人。


    庾信輕車熟路,沿著岸邊很快就帶著沈況在一處小樓前停了下來。


    這處小樓並沒有太過誇張的裝飾以及迎來送往接客的女兒家,隻是些簡單的吵鬧與意外的安靜。


    沈況抬頭見那匾額之上寫著紅塵閣三字,再之上是幾位衣裳淡薄,手拿團扇的女子。


    雖然時節還很寒冷,但這些姑娘家恍若未聞。


    幾人並未濃妝豔抹,隻是略施粉黛卻也恰好相宜。


    大概是因為幾人都認識庾信四人,所以在看到庾信後,二樓上的幾位姑娘起身朝樓下搖著團扇,嘴中還盈盈嬌笑道:「庾公子,謝公子......」


    倒是瞧見沈況和黃九郎後都覺得麵生,而且沈況腰佩長劍一副江湖人打扮,若不是與庾信並排而行,她們都要以為沈況是庾信的護衛了。


    不過雖然不認識,但能與庾信同行身份肯定不一般,所以幾人還是嬌聲問候了一句公子。


    庾信四人的到來很快便傳到了「媽媽」耳中,所以六人尚未進門,一位體態稍有豐腴的中年女子便邁著款步走了過來。


    「奴家蘇枕見過庾公子。」


    名叫蘇枕的中年女子也畫了淡妝,而且一開口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俗氣。


    沒有任何嫵媚之姿態,也沒有輕佻言語,似乎此地就是庾信口中欣賞品唱之地。


    蘇枕問候完,庾信笑道:「蘇媽媽見外了,我今日與幾位朋友來得早,在此聽會兒小曲,等晚上上元詩會開始我們再過去。」


    蘇枕聞言也跟著笑道:「慕兒也恰好受邀參加今晚的詩會,說不得庾公子幾人到時候可以與慕兒同行。」


    聽聞此,不僅是庾信,便是稍稍靠後的謝思都露出笑意道:「蘇媽媽客氣了,能與慕兒姑娘同行是我等之幸。」


    蘇枕應道:「是慕兒姑娘高攀了。」


    蘇枕自是注意到了沈況和黃九郎這兩個生麵孔,不過也都各自點頭示意。


    從始至終蘇枕的儀容舉止都極為得體,大概是迎來送往練就出來的。


    因為庾信幾人的身份不一般,所以在門外寒暄了幾句後蘇枕便領著幾人徑直上樓去了。


    進門後,沈況恍惚間盡是突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進入紅塵閣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便是身前那一方極大的圓形舞台,當下就有不少女子在其上起舞彈唱,悠揚的樂曲聲回蕩在了小樓之中,輕慢柔和。


    蘇枕在前,其餘人隨後。


    庾信邊走邊與沈況解釋道:「薑兄大概還不知道紅塵閣裴慕兒姑娘的名諱,慕兒姑娘在金陵名氣不小,多少才子想一睹慕兒姑娘芳容而不得,甚至有人因此而鬱鬱寡歡。前些年還有士子在上元詩會上專門為慕兒姑娘賦詩,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沈況聞言問道:「可是因為詩會那等場合嚴肅,不適合這般無禮?」


    庾信聞言訝然失笑,就連走在前方的蘇枕聽了也掩麵輕笑,隨後她為沈況解釋道:「這位公子說笑了,是因為那位陸公子詩文內容愛慕之意太過露骨,所以不僅被幾位審核大人批評了一頓還從此失去了參加上元詩會的機會。」


    蘇枕說完一旁的庾信笑道:「紅塵半是馬蹄翻,所以說喜歡姑娘還是要有節製的。」


    蘇枕聞言笑道:「稍後一會兒會有慕兒姑娘的節目,庾公子你們來的巧了。」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就是這麽巧。


    庾信自嘲一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看一看無妨。


    這時候,走在後麵的蕭成業笑問道:「蘇媽媽,是慕兒姑娘又創作出新的曲子了嗎?」


    蘇枕聞言淺笑道:「是有了新的舞蹈,此舞慕兒花了不少心思。」


    顏青山聞言也跟著笑道:「咱們果然來對了。」


    一行六人隻有沈況和黃九郎不搭話,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蘇枕很快便帶著幾人到了一處廂房,說是讓幾人先在這裏休整,等一會兒慕兒姑娘開舞了,會有人來叫他們下去的,下方的位置都留好了。


    為您提供大神浮世新客的《持劍》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三百二十九章紅塵閣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持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新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新客並收藏持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