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切事由都已隨早間陽光的躍然而漸漸浮出水麵及至到了最後塵埃落定,透過那光亮,又有幾人看得清明。


    牽著馬兒的沈況一路行至北城門卻不料被城門兵卒攔了下來,兵卒說從今日起金陵城戒嚴,進出皆不允許。


    因為這事兒,當下有好些人正簇擁在城門口。


    多有家住城外的小販祈求兵老爺可以通融一二但自是被嗬斥了回去,毫無回旋餘地。


    沈況站在稍後方看著眼前情形,多半是因為昨日之事金陵因此而戒嚴了。


    見狀,沈況拍了拍大俠的腦袋,得,今天看來是走不了了。


    城門口這邊除了明麵上的這些兵卒沈況還感受到不少隱藏在暗處的高手,想來都是錦衣郎的人。


    自昨夜之後,除了蕭懷安的人手其餘監天司、地網還有南詔段氏的人皆已撤離了城中。


    經過錦衣郎一夜的清剿,除了零星幾個漏網之魚外,其餘潛伏在金陵城中的各方勢力基本已被鏟除。


    金陵穩定即是老皇帝安排的第一步,既然一切沒有後退的餘地那也是時候出手了。


    早間散朝之後寧朔將軍柳玄便收到了調兵的虎符和印信,最遲三日後他便要帶著大軍奔向會稽。


    因為此事以及早間皇帝反常的表現,城中各官員之間的走動愈加頻繁,尤其是底層官員生怕一個不小心站錯了隊。


    荀季蕪、尉遲複還有陳恒道三人散朝後也齊聚相府,三人手上掌握的信息最多。如今會稽王蕭不羨已然必死無疑,朝廷當下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防止其餘幾位藩王的聯合反叛,或者說事情發生了如何應對。


    大堂之上,三人換了常服各自落座。


    作為當朝太尉,尉遲複率先開口道:「荀大人、陳大人,我聽說昨夜劫走公主的人中有北魏監天司和地網的參與。」


    荀季蕪聞言道:「他們會出手不稀奇,但可疑的是與他們合謀之人,而且必定是個大人物。」


    細想來能有這般手段的不是各路藩王便就是朝中大臣,亦或是諸位皇子。


    但幾位皇子尚皆年幼,大臣們又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犯傻,所以隻能是某一位藩王。


    而就目前局勢來看除了已經動手的會稽王、長沙王、蜀王和上廣王等人其實還有幾位藩王未有動靜。


    荀季蕪說完,三人相互交換了個眼神。


    有些事冥冥中似乎有個不那麽明確的方向,但這般毫不知情的內幕即便是他們也不敢隨意揣測。


    陳恒道接過話道:「從陛下決定北伐的那一刻開始如今的局麵就已經不可避免了,當下既然對方沒有果斷殺了長樂公主殿下那便是還有其他用處。」


    一個長樂公主本身的作用並不大,重要的是能牽扯出其背後的勢力。


    長樂公主蕭湘的生母來自建安顧氏,顧氏在南梁也是一個盤踞極大的家族。


    不僅在朝堂,在建安郡更是如此。


    但細想來這般投鼠忌器最多隻會讓建安顧氏之人不敢有大動作,但作用其實微乎其微,建安顧氏影響哪怕再大終究都左右不了皇帝的決斷。


    尉遲複沉思片刻後道:「我們能猜測到的對方也能猜到,但他們似乎就是想將我們往那個最不可能的方向引導。」


    荀季蕪道:「事情未水落石出之前沒什麽不可能,怕隻怕這其中的前因後果遠超我們想象。」


    陳恒道聞言跟著歎了一口氣,如今的局勢哪怕棋差一招也會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片刻之間,三人皆沉默。


    荀季蕪緩緩端起手邊茶水喝了一口,隻不過喝至一半他突然想起了一個被一直忽略的人。


    他隨即


    道:「兩位大人可知太子殿下在邊境的狀況如何了?」


    三人都是官場之上的老人了,所以荀季蕪這一句看似可有可無的話立刻便點醒了其他二人。


    尉遲複微微凝眉道:「據我所知並未有什麽大動靜,也未有具體的調兵安排。太子北上時並沒有拿到調兵虎符所以他對邊防之事隻能建議,無權幹涉。」


    說著說著,尉遲複似乎漸漸明白了這背後暗含的意思。


    陳恒道此刻也恍然道:「難道說還有太子的人?」


    雖然三人都不敢確定但若是如此一切其實就可以說得通,以太子的性子是能幹出這些事的,而且他本就與長樂公主不合。


    荀季蕪道:「即便他沒有親自參與但肯定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如今我們擔憂不了太遠,隻要能挺過眼下這場亂局就夠了。」


    陳恒道緩緩道:「北魏的目的達到了。」


    尉遲複也歎道:「這般局麵避免不了。」


    由蕭湘遇刺其背後可以編織出一個龐大的局,而其中大部分的線索錦衣郎或者說朝堂都有掌握,但總會有顧及不到的地方。


    老皇帝的心思和手段荀季蕪三人隻能隱約猜到一些,可如今的局麵還是不容樂觀。


    豫章王蕭懷安在諸多藩王之中的表現實在太過不起眼,即便蕭衍得了宋真的提醒已經在注意他了,但這一次蕭懷安還是沒有成為他的第一個懷疑對象,因為有很多人的可能性都比他要大。


    而隨著城內的隱患逐漸被肅清,接下來要等的便是來自外部的挑戰了。


    沈況後來牽著大俠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徑直去了薑凝他們下榻的別院。


    而薑凝似乎早就知道沈況今日會來,所以沈況趕到的時候一眼就瞧見了門外候著的溫酒。


    看到沈況後溫酒朝他不停揮手,一邊走來一邊笑道:「沈大哥你真來了,本來凝姐姐說我還不相信呢!」


    兩人走近後沈況笑道:「城門被封了,今日走不了了。」


    溫酒笑道:「那剛好,在與我們住一陣子。」


    溫酒說話間順手就想牽過馬兒,但大俠有些不願意,鼻尖不停地呼著粗氣。


    沈況在大俠腦袋上摸了摸,大俠這才沒有再反抗。


    溫酒笑道:「沈大哥你先進去吧,我來把它牽進去。」


    沈況也沒和溫酒客氣,嗯了一聲後便徑直去找薑凝去了。


    樓外樓此來金陵沒什麽也別任務,所以自昨日見過蕭衍後也就沒了事情。


    因著昨夜的那場風波,今日薑凝就在別院裏哪兒都沒去。


    見到薑凝後,她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沈況,薑凝笑道:「沒事,我收留你。」


    沈況則笑不出來,他看著依舊止不住笑意的薑凝道:「給我隨便找間屋子就行。」


    兩人隨後邊走邊說,沈況想了想還是把昨晚的事告訴了薑凝。


    而薑凝這才知道沈況昨夜也參與了那件事,薑凝不再有笑容,她微微有些惱怒道:「別以為你境界高了就能瞎摻和這些事,那些人可瘋起來可不會在乎你是誰。」


    沈況道:「當時我隻是隱約感覺可能有人會對蕭姑娘不利,既是朋友能救便救。」


    薑凝自然不懷疑沈況救人的目的,隻是事情本身危險所以她擔心的是沈況。


    沈況隨即又道:「別擔心,我有分寸的,就算打不過跑我拿手。」


    薑凝的擔心並沒有表現在臉上,聞言她隻是道:「蕭湘能被這麽輕而易舉的劫走要說是監天司他們太厲害的話我看不然。」


    沈況聞言看向薑凝,她似乎知道不少內幕。


    但沈況沒有好奇多問隻是道:「你們的目的算是


    達到了吧!」


    薑凝緩緩道:「其實我們也沒做什麽,是南梁本就有此一劫。」


    說話間薑凝領著沈況來到了一間臥房,也在的小院內,隻不過不在她的小樓上。


    「你先在這裏住幾天,等時機成熟我看能不能帶你先離開。南梁的這些亂局就由他們自己來處理,大魏與南梁之間的摩擦我們也不用太過參與,國與國之事是興是亡他們自有考量。你以後可莫要再逞強。」


    沈況聞言溫柔笑道:「我知曉了。大魏那邊如今情況怎麽樣了?」


    薑凝聞言自也知曉沈況話裏的意思,她笑道:「是擔心那位林姐姐了?」


    沈況聞言不知該說是還是不是,心上的確有點但不好在薑凝麵前直言。


    薑凝卻是不在乎,她緩緩道:「林姐姐她們已經安全抵達綿思城了,具體之事應該還要處理一段時日不過當下一切還算穩定。」


    一句說完,薑凝見沈況有些心緒不寧便又問道:「怎麽,被宋宛的事影響到了?」


    沈況點頭道:「心境上有一些,我偶然間了解到錦衣郎的掌舵人是一位名叫袁真煥的老者,實力深不可測,總感覺他們想輕易離開很難。」


    薑凝聞言道:「他們此來就已經抱著必死的信念了,一旦身份敗露想安然離開南梁難如登天。袁真煥不僅是南梁朝廷第一大供奉,還是一位大宗師,這一次他一定會親自動手。不過你也別太擔心,監天司和地網不會輕易就死了的。雖然現在一時半會兒想離開很難但安全躲藏一段時間還是不難的。你別想太多,有些事既然做了那便是對的,你應該這麽想。」


    做了便是對的,沈況低聲重複這句話,心境也有了一絲寬慰。


    錦衣郎的動作也不是單方麵的屠殺,也有活捉一批人,而這批人基本上都交由宋真處置。


    也是從這些人口中宋真了解到了更多的消息,而其中從會稽王的一位家臣口中宋真還了解到另一個秘密。這些年會稽王蕭不羨一直和兩個人來往很密切,但此人腦海裏並沒有那兩人的具體身份,隻有簡單兩字禾和反。


    而這兩字隨後很快便出現在了蕭衍的案頭,老皇帝盯著紙上兩字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持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新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新客並收藏持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