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事發突然,留給封都還的時間有限,所以他來不及做太多部署,當下最要緊的是盡快將消息傳給豫章王殿下。
沐放幾乎是在封都還交代完後沒多久,就領著一支五人小隊秘密脫離了大軍營地。
大軍的後撤根本要不了太久,沐放必須趕在這之前讓蕭懷安知道消息。
另一邊,趙敢率領的大軍後撤地極為緩慢,他們的方向其實並沒往後去而是朝著封都還部來了。
封都還派出的幾支斥候小隊沒法探查到趙敢大軍的真正意圖,他們暫時隻知道對方開始行動了。
大軍的整體移動耗時不少,所以趙敢後來領著一千人先於大部隊動身,他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迷惑封都還,讓他對於朝廷的那道聖旨深信不疑。
後來趙敢一行人並未耗時太久就趕到了封都還部的駐地。
主將趕來,封都還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帶人行出一裏左右相迎。
而另一邊,曹景宗等人已經將封都還部大營的布局摸了個透徹。
一行人重新聚集在一起商討待會兒該如何行動。
當下封都還離開大營去見大將軍,正是他們最好的機會,曹景宗以為可以借此機會先將駐地布局打散,等待時機讓朝廷大軍進駐接管。
而有錦衣郎這塊金子招牌在,不怕對方會懷疑。
之後,一行人又簡單商討清楚細節後就各自行動了。
營地外的山路上,封都還見到了遠道而來的大將軍趙敢。
太尉尉遲複並沒有跟隨趙敢一起來,所以封都還還不知道尉遲複也來了。
趙敢坐在馬上不怒自威,這讓本就心裏有鬼的封都還愈加緊張,不過他還是強自忍著上前見禮。
趙敢聞言點了點頭隻是問道:「封將軍,事情你也都知道了,這都是陛下的旨意我也無權更改。如今不是寒暄的時候,盡快整備好軍伍才是要緊事。」
封都還聞言也不知如何回答,隻得抱拳稱是。
封都還目前顯然已對後撤一事深信不疑,而趙敢也早就猜到封都還會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想方設法派人傳出去,所以他早就安排了了錦衣郎設防,便是方圓幾十裏之地消息都傳不出去。
再之後,封都還安排他的幾名副將先行返回營地整頓安排,他自己則隨趙敢慢慢趕回。
趙敢不知不覺間刻意放慢了速度,目的也是想讓後續太尉大人帶領的大部隊可以迅速跟上。
幾名副將回到營地的時候赫然發現部眾早就開始行動了起來,曹景宗在見到這幾人後也將他們攔下,告知他們部隊已經開始整頓,他們無需再插手。
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曹景宗的身份比之封都還還要高出幾分,所以這幾名副將一時間不敢有任何非議,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軍被拆散而不敢有任何舉措。
雖說這些都是地方軍但長年累月的訓練也使他們稱得上一股訓練有素的軍隊,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一萬大軍便全部整隊完畢,連放出去的斥候小隊也跟著返回入隊了。
一萬人被曹景宗安排拆分出了十個隊伍,且要求他們向不同的方向撤退,到時候自會有人接應。
至此,幾名副將終是意識到了不妥,其中一人頂著壓力開口問道:「曹將軍,大軍如此分散是不是不太妥當?」
曹景宗聞言甚至沒有多餘的廢話,他回頭看了一眼說話的那位副將,自然沒什麽好臉色。
曹景宗反問道:「你是在質疑我?」
那副將聞言立刻解釋道:「屬下不敢,屬下隻是不明白將軍此舉用意,因為屬下暫時還沒有收到調兵的命令。」
曹景宗聞言冷笑道:「
用意?我的用意還用得著跟你匯報?」
曹景宗話至此,他身旁的一名近衛張口便罵道:「你是什麽東西,上過真正戰場打過仗嗎,連曹將軍的意圖也敢揣測?」
曹景宗與近衛皆沒什麽好臉色,而那副將也自知理虧,可惜郡尉大人不在他也拿不了真正主意。
後來,曹景宗沒去管這幾名副將,要求他們立刻動身。等到封都還與趙敢等一行人趕到營地外的時候,已經有六支千人小隊動身了。
那副將見到封都還終於回來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上前將情況匯報給了他。
封都還聞言抬頭看去,原本擁擠的營地果然空了不少,人數驟減。
可曹景宗的命令和趙敢的命令沒什麽不一樣,現如今封都還又不好叫停,便隻能向趙敢詢問道:「大將軍,曹將軍將我部拆分開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趙敢聞言笑了笑,如今也不需要再隱藏什麽了,所以趙敢反問道:「不妥?封將軍難道沒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嗎?」
聞聽此,封都還極為不解,他問道:「大將軍何出此言?」
趙敢淡淡道:「封將軍在豫章郡尉一職上任了多少年了?」
封都還皺眉聽著,他雖然不明白趙敢此問何意,但他還是回答道:「大將軍,屬下已經任職豫章郡尉七年了。」
趙敢隨即又道:「一直無法升遷是不是對朝廷抱有怨恨?」
封都還聞言立刻解釋道:「大將軍多慮了,在其位謀其政,屬下從不覺有怨。更何況豫章郡臨近京畿之地是多少人渴求不來的。」
趙敢笑著點了點頭隻不過很快又搖了搖頭。
「封將軍,朝廷待你不薄,待豫章郡更是如此,你們為何要走上這條絕路呢?」趙敢看著封都還一字一句地說著。
聞聽此,封都還先是緊張,但很快又釋然。
他看著趙敢那仿若看穿一切的眼神,他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不過事到如今似乎又有些遲了。
封都還低下頭自嘲的笑了笑,片刻後他朝著不遠處的一名副將喊道:「左隱初,讓剩下的兄弟們不要再行動了。」
大將軍就在身前左隱初不知道自家將軍此舉何意,但眼見大將軍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左隱初便隨即叫停了隊伍。
得見此,封都還像是做完了一切驟然間放鬆下來。
他轉過身看向趙敢緩緩道:「大將軍,其實有些事的對錯站在入籍我們的角度無從判斷。」
趙敢怒斥道:「即便是將黎民百姓的生命看得一文不值也無從判斷?你可知道因為你們國家要死多少人?他蕭懷安真覺得自己料事如神,萬事安排妥當了,你封都也真覺得沐放就一定能把消息傳回去?你們還差得遠。」
聽到趙敢提起沐放,封都還終於變了臉色。
不待封都還有回應,趙敢又繼續道:「這所有的一切陛下都看在眼裏,你們就如同跳梁小醜隻是自己不知。我可惜封將軍你,更可惜天下的黎民百姓。」
封都還聞言不回答,他看了看身後還剩下的一千多人,那些離開的想必已經被朝廷大軍控製住了。
封都還此刻也明白了曹景宗的來意,這一切都隻是個幌子,而在他信以為然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輸了。
封都還最終放下孤傲看向趙敢略帶祈求問道:「大將軍,我的這些兄弟朝廷打算怎麽處理?」
趙敢明白他的意思,不過是要為這些人求一個平安,趙敢聞言反問道:「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麽吧?」
封都還默默聞言點了點頭。
趙敢繼續道:「該殺的人我不會手軟,但不該死的人也不會枉死。」
有這一句話,封都還也就釋然了。
這時候,曹景宗也帶人走了過來,他看向封都還道:「封大人,有些選擇是會要人命的,你可知道他們這些人隻差那麽一點就要跟著你們通通下去陪葬了。」
封都還這時候也沒什麽言語反駁,隻要失敗了,那一切都不算理由。
趙敢也不再廢話,下令錦衣郎將封都還控製。
那一千多人眼見主將被擒本想上前來詢問緣由,卻被封都還一句話嗬斥了回去。
手下兵丁見自家主將反應大變,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曹景宗則朝著那些人大聲道:「陛下有令,豫章王蕭懷安夥同二王聯合叛亂,其下一眾餘黨盡皆不留。今日,你們若是乖乖放下刀劍朝廷尚還可以網開一麵不追究你們,倘若有人執迷不悟那就別怪我們心狠手辣了。」
曹景宗的一句話在人群中瞬間炸開了鍋,他們曾敬佩的王爺竟然是反賊?一時間讓他們難以接受。
餘下的一千多名兵卒聞聽此言後皆看向封都還,似在問這是真的嗎?
彼時,封都還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們。
說是?那他們一直所堅持的都成了夢幻泡影;而若說不是,他們又終究會知道。
封都還最終鼓起勇氣朝人群中大聲喊道:「弟兄們,是我封都還對不起大家。」
上午的清風吹過此刻的大軍營地,已是寥寥再無言,風吹過兵丁們的臉頰,雖極為輕柔但他們卻因此漲紅了臉。
餘下的一千多人此後像是接受了命運一般不再反抗,他們眼看著主將被帶走,最後自己也被帶走。
先前離開的那一隊隊人馬在各自離開大營不久就被尉遲複所率領的大軍給一一擒獲,那時他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身份,但當尉遲複亮明身份後,他們也沒了反抗的勇氣。
封都還的副將左隱初所率小隊也在不久後被埋伏在外的錦衣郎拿下,至此豫章郡的一萬兵馬完全被控製住了。
看懂了來去緣由,封都還也便沒了反抗的意思了,他們的謀劃終究還是破滅。
朝廷大軍的整體移動來的隱蔽,而且動作幅度並不大所以叛軍當下還未察覺到。
在拿下他們後,趙敢以封都還的身份與蕭懷安取得了聯係。
他們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但蕭懷安也還沒意識到事情已經敗露。
二月十九日上午,長沙王蕭元懷和上廣王蕭靖山親率大軍吹起了反攻的號角。
因為存在消息的偏差,所以兩人還未意識到豫章郡的兵馬不僅暴露還被拿下了。
豫章郡蘭溪城,此城是蕭懷安轄地所在,所以他的大本營。
今日是通篇謀劃的開始,所以蕭懷安極為重視,豫章郡太守、典簽等郡內一眾官員幾乎齊聚一堂。
兩路大軍的夾擊之勢眼看已是勢在必得,所以蕭懷安打算直接拉開反旗,趕去與大軍會合。
隻不過就在眾人討論快要結束的時候,一隊錦衣郎突然闖入。
幾乎沒有多想,蕭懷安便在死士的掩護下從地道遠盾了出去,不過錦衣郎動手前就將蘭溪城控製住了,即便蕭懷安逃離了府邸最終還是沒能躲開錦衣郎的追捕。
而也是在這過程中,錦衣郎救下了一直被囚禁的長樂公主瀟湘。
今日,豫章郡一大批官員包括豫章王蕭懷安在內皆被錦衣郎拿下,且這些人被即刻押解回了京城。
南部戰場上,由於蕭元懷和蕭靖山還未得到消息,所以大軍在正式發起進攻後很突兀地並沒有得到相應。
由於是真正地正麵衝突,所以在第一天裏兩人還沒有意識到問題地嚴重性。
而不
到兩日,湘東王徐牧以及蜀王蕭瀾竟是帶兵趕到,攔阻了他們後退的道路。
也是在這一刻兩人終於明白,不是沒有響應而是已經暴露了。
但眼下他們手裏還有大軍,所以兩人打算作殊死一搏。
此戰慘烈猶勝所想,伏屍百裏,流血遍地。
站直最後,蕭元懷和蕭靖山也明白自己大勢已去,為了給剩餘的兄弟留條活路他們選擇了投降。
夕陽的餘暉之下,蕭元懷站在高坡之上看著已然落敗的境地,他始終沒有明白事情為什麽會走到這一步。
不過拿得起,放得下,成功與否天定。
之後錦衣郎迅速進駐蕭元懷、蕭靖山以及蕭懷安轄地接管大小事務及至朝廷委派新的官員下來。
南線戰場上,在解決了真正的大問題後,太尉尉遲複及大將軍趙敢去見了遠道而來的湘東王和蜀王。
四人之中,其實沒什麽誰的地位更高,但徐牧和蕭瀾還是先一句抱拳見禮。
尉遲複感謝兩人的馳援,否則朝廷大軍也不可能這麽快就解決了叛軍。
徐牧和蕭瀾自當是是都是分內之事,尤其是蜀王蕭瀾由於心中不安沒敢多說什麽。
沐放幾乎是在封都還交代完後沒多久,就領著一支五人小隊秘密脫離了大軍營地。
大軍的後撤根本要不了太久,沐放必須趕在這之前讓蕭懷安知道消息。
另一邊,趙敢率領的大軍後撤地極為緩慢,他們的方向其實並沒往後去而是朝著封都還部來了。
封都還派出的幾支斥候小隊沒法探查到趙敢大軍的真正意圖,他們暫時隻知道對方開始行動了。
大軍的整體移動耗時不少,所以趙敢後來領著一千人先於大部隊動身,他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迷惑封都還,讓他對於朝廷的那道聖旨深信不疑。
後來趙敢一行人並未耗時太久就趕到了封都還部的駐地。
主將趕來,封都還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帶人行出一裏左右相迎。
而另一邊,曹景宗等人已經將封都還部大營的布局摸了個透徹。
一行人重新聚集在一起商討待會兒該如何行動。
當下封都還離開大營去見大將軍,正是他們最好的機會,曹景宗以為可以借此機會先將駐地布局打散,等待時機讓朝廷大軍進駐接管。
而有錦衣郎這塊金子招牌在,不怕對方會懷疑。
之後,一行人又簡單商討清楚細節後就各自行動了。
營地外的山路上,封都還見到了遠道而來的大將軍趙敢。
太尉尉遲複並沒有跟隨趙敢一起來,所以封都還還不知道尉遲複也來了。
趙敢坐在馬上不怒自威,這讓本就心裏有鬼的封都還愈加緊張,不過他還是強自忍著上前見禮。
趙敢聞言點了點頭隻是問道:「封將軍,事情你也都知道了,這都是陛下的旨意我也無權更改。如今不是寒暄的時候,盡快整備好軍伍才是要緊事。」
封都還聞言也不知如何回答,隻得抱拳稱是。
封都還目前顯然已對後撤一事深信不疑,而趙敢也早就猜到封都還會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想方設法派人傳出去,所以他早就安排了了錦衣郎設防,便是方圓幾十裏之地消息都傳不出去。
再之後,封都還安排他的幾名副將先行返回營地整頓安排,他自己則隨趙敢慢慢趕回。
趙敢不知不覺間刻意放慢了速度,目的也是想讓後續太尉大人帶領的大部隊可以迅速跟上。
幾名副將回到營地的時候赫然發現部眾早就開始行動了起來,曹景宗在見到這幾人後也將他們攔下,告知他們部隊已經開始整頓,他們無需再插手。
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曹景宗的身份比之封都還還要高出幾分,所以這幾名副將一時間不敢有任何非議,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軍被拆散而不敢有任何舉措。
雖說這些都是地方軍但長年累月的訓練也使他們稱得上一股訓練有素的軍隊,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一萬大軍便全部整隊完畢,連放出去的斥候小隊也跟著返回入隊了。
一萬人被曹景宗安排拆分出了十個隊伍,且要求他們向不同的方向撤退,到時候自會有人接應。
至此,幾名副將終是意識到了不妥,其中一人頂著壓力開口問道:「曹將軍,大軍如此分散是不是不太妥當?」
曹景宗聞言甚至沒有多餘的廢話,他回頭看了一眼說話的那位副將,自然沒什麽好臉色。
曹景宗反問道:「你是在質疑我?」
那副將聞言立刻解釋道:「屬下不敢,屬下隻是不明白將軍此舉用意,因為屬下暫時還沒有收到調兵的命令。」
曹景宗聞言冷笑道:「
用意?我的用意還用得著跟你匯報?」
曹景宗話至此,他身旁的一名近衛張口便罵道:「你是什麽東西,上過真正戰場打過仗嗎,連曹將軍的意圖也敢揣測?」
曹景宗與近衛皆沒什麽好臉色,而那副將也自知理虧,可惜郡尉大人不在他也拿不了真正主意。
後來,曹景宗沒去管這幾名副將,要求他們立刻動身。等到封都還與趙敢等一行人趕到營地外的時候,已經有六支千人小隊動身了。
那副將見到封都還終於回來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上前將情況匯報給了他。
封都還聞言抬頭看去,原本擁擠的營地果然空了不少,人數驟減。
可曹景宗的命令和趙敢的命令沒什麽不一樣,現如今封都還又不好叫停,便隻能向趙敢詢問道:「大將軍,曹將軍將我部拆分開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趙敢聞言笑了笑,如今也不需要再隱藏什麽了,所以趙敢反問道:「不妥?封將軍難道沒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嗎?」
聞聽此,封都還極為不解,他問道:「大將軍何出此言?」
趙敢淡淡道:「封將軍在豫章郡尉一職上任了多少年了?」
封都還皺眉聽著,他雖然不明白趙敢此問何意,但他還是回答道:「大將軍,屬下已經任職豫章郡尉七年了。」
趙敢隨即又道:「一直無法升遷是不是對朝廷抱有怨恨?」
封都還聞言立刻解釋道:「大將軍多慮了,在其位謀其政,屬下從不覺有怨。更何況豫章郡臨近京畿之地是多少人渴求不來的。」
趙敢笑著點了點頭隻不過很快又搖了搖頭。
「封將軍,朝廷待你不薄,待豫章郡更是如此,你們為何要走上這條絕路呢?」趙敢看著封都還一字一句地說著。
聞聽此,封都還先是緊張,但很快又釋然。
他看著趙敢那仿若看穿一切的眼神,他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不過事到如今似乎又有些遲了。
封都還低下頭自嘲的笑了笑,片刻後他朝著不遠處的一名副將喊道:「左隱初,讓剩下的兄弟們不要再行動了。」
大將軍就在身前左隱初不知道自家將軍此舉何意,但眼見大將軍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左隱初便隨即叫停了隊伍。
得見此,封都還像是做完了一切驟然間放鬆下來。
他轉過身看向趙敢緩緩道:「大將軍,其實有些事的對錯站在入籍我們的角度無從判斷。」
趙敢怒斥道:「即便是將黎民百姓的生命看得一文不值也無從判斷?你可知道因為你們國家要死多少人?他蕭懷安真覺得自己料事如神,萬事安排妥當了,你封都也真覺得沐放就一定能把消息傳回去?你們還差得遠。」
聽到趙敢提起沐放,封都還終於變了臉色。
不待封都還有回應,趙敢又繼續道:「這所有的一切陛下都看在眼裏,你們就如同跳梁小醜隻是自己不知。我可惜封將軍你,更可惜天下的黎民百姓。」
封都還聞言不回答,他看了看身後還剩下的一千多人,那些離開的想必已經被朝廷大軍控製住了。
封都還此刻也明白了曹景宗的來意,這一切都隻是個幌子,而在他信以為然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輸了。
封都還最終放下孤傲看向趙敢略帶祈求問道:「大將軍,我的這些兄弟朝廷打算怎麽處理?」
趙敢明白他的意思,不過是要為這些人求一個平安,趙敢聞言反問道:「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麽吧?」
封都還默默聞言點了點頭。
趙敢繼續道:「該殺的人我不會手軟,但不該死的人也不會枉死。」
有這一句話,封都還也就釋然了。
這時候,曹景宗也帶人走了過來,他看向封都還道:「封大人,有些選擇是會要人命的,你可知道他們這些人隻差那麽一點就要跟著你們通通下去陪葬了。」
封都還這時候也沒什麽言語反駁,隻要失敗了,那一切都不算理由。
趙敢也不再廢話,下令錦衣郎將封都還控製。
那一千多人眼見主將被擒本想上前來詢問緣由,卻被封都還一句話嗬斥了回去。
手下兵丁見自家主將反應大變,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曹景宗則朝著那些人大聲道:「陛下有令,豫章王蕭懷安夥同二王聯合叛亂,其下一眾餘黨盡皆不留。今日,你們若是乖乖放下刀劍朝廷尚還可以網開一麵不追究你們,倘若有人執迷不悟那就別怪我們心狠手辣了。」
曹景宗的一句話在人群中瞬間炸開了鍋,他們曾敬佩的王爺竟然是反賊?一時間讓他們難以接受。
餘下的一千多名兵卒聞聽此言後皆看向封都還,似在問這是真的嗎?
彼時,封都還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們。
說是?那他們一直所堅持的都成了夢幻泡影;而若說不是,他們又終究會知道。
封都還最終鼓起勇氣朝人群中大聲喊道:「弟兄們,是我封都還對不起大家。」
上午的清風吹過此刻的大軍營地,已是寥寥再無言,風吹過兵丁們的臉頰,雖極為輕柔但他們卻因此漲紅了臉。
餘下的一千多人此後像是接受了命運一般不再反抗,他們眼看著主將被帶走,最後自己也被帶走。
先前離開的那一隊隊人馬在各自離開大營不久就被尉遲複所率領的大軍給一一擒獲,那時他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身份,但當尉遲複亮明身份後,他們也沒了反抗的勇氣。
封都還的副將左隱初所率小隊也在不久後被埋伏在外的錦衣郎拿下,至此豫章郡的一萬兵馬完全被控製住了。
看懂了來去緣由,封都還也便沒了反抗的意思了,他們的謀劃終究還是破滅。
朝廷大軍的整體移動來的隱蔽,而且動作幅度並不大所以叛軍當下還未察覺到。
在拿下他們後,趙敢以封都還的身份與蕭懷安取得了聯係。
他們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但蕭懷安也還沒意識到事情已經敗露。
二月十九日上午,長沙王蕭元懷和上廣王蕭靖山親率大軍吹起了反攻的號角。
因為存在消息的偏差,所以兩人還未意識到豫章郡的兵馬不僅暴露還被拿下了。
豫章郡蘭溪城,此城是蕭懷安轄地所在,所以他的大本營。
今日是通篇謀劃的開始,所以蕭懷安極為重視,豫章郡太守、典簽等郡內一眾官員幾乎齊聚一堂。
兩路大軍的夾擊之勢眼看已是勢在必得,所以蕭懷安打算直接拉開反旗,趕去與大軍會合。
隻不過就在眾人討論快要結束的時候,一隊錦衣郎突然闖入。
幾乎沒有多想,蕭懷安便在死士的掩護下從地道遠盾了出去,不過錦衣郎動手前就將蘭溪城控製住了,即便蕭懷安逃離了府邸最終還是沒能躲開錦衣郎的追捕。
而也是在這過程中,錦衣郎救下了一直被囚禁的長樂公主瀟湘。
今日,豫章郡一大批官員包括豫章王蕭懷安在內皆被錦衣郎拿下,且這些人被即刻押解回了京城。
南部戰場上,由於蕭元懷和蕭靖山還未得到消息,所以大軍在正式發起進攻後很突兀地並沒有得到相應。
由於是真正地正麵衝突,所以在第一天裏兩人還沒有意識到問題地嚴重性。
而不
到兩日,湘東王徐牧以及蜀王蕭瀾竟是帶兵趕到,攔阻了他們後退的道路。
也是在這一刻兩人終於明白,不是沒有響應而是已經暴露了。
但眼下他們手裏還有大軍,所以兩人打算作殊死一搏。
此戰慘烈猶勝所想,伏屍百裏,流血遍地。
站直最後,蕭元懷和蕭靖山也明白自己大勢已去,為了給剩餘的兄弟留條活路他們選擇了投降。
夕陽的餘暉之下,蕭元懷站在高坡之上看著已然落敗的境地,他始終沒有明白事情為什麽會走到這一步。
不過拿得起,放得下,成功與否天定。
之後錦衣郎迅速進駐蕭元懷、蕭靖山以及蕭懷安轄地接管大小事務及至朝廷委派新的官員下來。
南線戰場上,在解決了真正的大問題後,太尉尉遲複及大將軍趙敢去見了遠道而來的湘東王和蜀王。
四人之中,其實沒什麽誰的地位更高,但徐牧和蕭瀾還是先一句抱拳見禮。
尉遲複感謝兩人的馳援,否則朝廷大軍也不可能這麽快就解決了叛軍。
徐牧和蕭瀾自當是是都是分內之事,尤其是蜀王蕭瀾由於心中不安沒敢多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