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深知此事關乎朝廷穩定,也關乎皇家的顏麵。於是,他沉吟片刻後,緩緩開口:“此事朕自有定奪。朱瀚,你雖忠心耿耿,但也要顧及大局。朱棣,你也要明白,此事若不能妥善處理,對朝廷的影響將不堪設想。朕給你們三日時間,各自準備證據和說辭,三日後再來見朕。”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朱瀚突然開口,聲音堅定,“此事關乎朝廷穩定,也關乎皇家顏麵。臣請陛下不要讓太子參與此事,以免被誤認為是太子與臣之間爭權奪利。臣願獨自承擔追查之責。”


    陛下聞言,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朱瀚這三日來,可謂是寢食難安,他幾乎將整個府邸的書房翻了個底朝天,尋找著哪怕一絲能與朱棣牽連上的證據。然而,時間如同流水,悄無聲息地從指縫間溜走,轉眼間,陛下給的三日期限已至。


    他站在禦書房外,手中緊握著那幾份薄薄的文書,心中五味雜陳。


    這些所謂的“證據”根本不足以證明朱棣與此事有直接關係,更別提將其繩之以法了。


    “陛下,臣朱瀚求見。”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


    陛下聞言,輕輕抬手,示意他進入。朱瀚步入禦書房,跪倒在地,將手中的文書呈上。


    “陛下,臣已盡力追查,但……”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哽咽,“但臣未能找到確鑿證據,證明四皇子與此事有直接關係。”


    陛下接過文書,細細翻閱,眉頭緊鎖。他明白此事對於朝廷穩定的重要性。然而,沒有確鑿證據,他也不能輕易對朱棣采取行動。


    “朱瀚,你起來吧。”陛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你的忠心朕已知曉,但此事關乎重大,不能僅憑猜測與懷疑。你雖未能找到確鑿證據,但你的努力與付出,朕都看在眼裏。”


    朱瀚聞言,心中雖有不甘,但也隻能領命起身。


    “朱瀚,你的忠心朕明白。但此事若繼續追查下去,恐怕會引起朝野的動蕩。文武百官若對此產生不滿,對朝廷的影響將不堪設想。”陛下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憂慮。


    朱瀚聞言,心中一震。他明白陛下的顧慮,但也深知此事若不能妥善處理,對朝廷的威信和穩定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此事就此作罷,陛下沉吟片刻,目光在朱瀚與朱棣之間流轉,最終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威嚴與慈愛:“太子朱標,你身為儲君,肩負國家未來,此番雖未能直接揭露真相,但你的決心與擔當,朕都看在眼裏。為補償你此番辛勞,朕決定賞賜你黃金千兩,綢緞百匹,並賜你一座京城之外的莊園,以示嘉獎。”


    朱標聞言,心中雖有不甘,但身為太子,他必須顧全大局。他躬身行禮,語氣誠懇:“兒臣謝父皇隆恩。然兒臣所求,非為賞賜,隻願能還朝堂一片清明,不負父皇與百姓之望。此事雖暫告一段落,但兒臣定當繼續勤勉,不負父皇教誨。”


    聽聞此言,陛下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與欣慰:“好!標兒能有此心,朕心甚慰。賞賜雖薄,卻也是朕的一片心意。望你日後能更加勤勉,為朕分憂,為百姓謀福。”


    朱瀚站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陛下此舉既是對太子的補償,也是對朱棣的一種庇護。


    但他也明白,身為臣子,他必須尊重陛下的決定,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


    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陛下聖明,朱瀚雖未能完成使命,但定當以此為鑒,日後更加謹慎行事,為朝廷效力。”


    陛下點了點頭,目光溫和地看向朱瀚:“朱瀚,你的忠心與能力,朕向來知曉。此事雖未能如你所願,但你的努力與付出,朕都看在眼裏。望你日後能繼續輔佐太子,共同為朝廷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在朱瀚緊鑼密鼓地追查趙玄事件的同時,朱標也未曾有絲毫懈怠,遷都之事關乎國家未來,責任重大。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亮紫禁城時,朱標便已開始了他忙碌的一天。


    朱標身著朝服,端坐在東宮的書房內,桌上堆滿了關於遷都工程的各類文書與圖紙。他一邊仔細審閱著每一份報告,一邊在心中默默盤算著工程的進展與可能遇到的問題。每當遇到難題,他便會立即召集工部官員前來商討對策,力求每一個細節都盡善盡美。


    “李尚書,這段城牆的修建為何進度如此緩慢?”朱標眉頭緊鎖,目光銳利地看向工部尚書李大人。


    李大人聞言,連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解釋道:“殿下,這段城牆地處險要,地質複雜,加之近日雨水連綿,施工難度極大。微臣已調派了更多的工匠與物資前往支援,相信不日便能趕上進度。”


    朱標聽後,微微點頭,但語氣依舊嚴肅:“李尚書,遷都之事非同小可,容不得半點馬虎。你務必親自督戰,確保工程按時按質完成。”


    “微臣遵命!”李大人連忙應承,心中對朱標的嚴謹與認真更添了幾分敬佩。


    朱標不僅在遷都工程上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對於百姓的福祉,他亦是時刻掛念於心。每日處理完繁重的政務後,他總會抽出時間,微服私訪,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


    一日黃昏,朱標身著便裝,漫步在京城的一條老街巷中。街巷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小攤販和忙碌的居民,生活氣息濃厚。他停下腳步,在一處簡陋的茶攤前坐下,與攤主攀談起來。


    “老伯,近來生意可好?”朱標語氣溫和,麵帶微笑。


    茶攤老伯抬頭一看,雖不認識這位氣度不凡的年輕人,但見他態度誠懇,便也樂意交談:“哎,托您的福,還算過得去。就是這稅賦有點重,賺的錢大部分都交了上去,剩下的勉強糊口。”


    朱標聞言,眉頭微蹙,心中暗自記下。稅賦雖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但過重的負擔確實會讓百姓生活艱難。他輕聲問道:“朝廷近期可有減免稅賦的政策出台嗎?”


    茶攤老伯搖了搖頭,歎息道:“倒是聽說遷都費用龐大,減免稅賦怕是難上加難。”


    朱標沉吟片刻,安慰道:“老伯放心,我會將此事轉達給父皇,看看能否有所調整,減輕大家的負擔。”


    茶攤老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那真是太好了,太子殿下真是體恤民情啊!”


    離開茶攤後,朱標又走訪了幾戶人家,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每到一處,他都耐心傾聽,詳細記錄,那份真誠與關懷讓百姓們深受感動。


    夜幕降臨,朱標回到東宮,立刻召集了戶部尚書和幾位心腹謀士,將今日所見所聞一一匯報。他語氣堅定地說:“遷都雖是大事,但百姓的生活更是根本。我們不能隻顧著國家的宏偉藍圖,而忽略了腳下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戶部尚書麵露難色:“殿下,遷都費用確實龐大,若再減免稅賦,恐怕財政上難以支撐。”


    朱標點頭表示理解,但他話鋒一轉:“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精打細算,找到既能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又能減輕百姓負擔的良策。比如,我們可以從冗官冗費入手,精簡機構,提高效率;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遷都建設,形成官民合作的良好局麵。”


    謀士們聞言,紛紛點頭讚同,討論熱烈起來。朱標看著這一幕,心中倍感欣慰。


    一日,朱標再次微服私訪,來到京郊的一處農田。正值春耕時節,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他走進田地,與正在勞作的農夫們親切交談。


    “鄉親們,今年春耕可還順利?”朱標關切地問道。


    一位老農停下手中的鋤頭,擦了擦汗,笑道:“托太子殿下的福,今年雨水充足,種子也備得齊全,春耕進展得很順利。”


    “那就好,”朱標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不過我也聽說,有些地方的百姓因為缺乏農具和耕牛,春耕遇到了不小的困難。”


    老農聞言,神色微黯,歎息道:“是啊,咱們農民靠天吃飯,遇上這樣的年景,沒有趁手的家夥事兒,心裏真是著急。”


    朱標心中一動,記下了這個問題。回到東宮後,他立刻召集了工部、戶部等相關部門的官員,商討如何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農戶。


    “我們可以從國庫中撥出一部分資金,采購農具和耕牛,分發給那些需要的農戶。”朱標提出解決方案,“同時,鼓勵工匠們創新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官員們紛紛點頭讚同,認為這是一個既實際又有效的辦法。於是,一項旨在幫助農戶解決春耕難題的政策迅速出台,並得到了有效執行。


    朱瀚得知朱標為農戶解決春耕難題的舉措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於是,他決定親自前往農戶家中,了解政策的落實情況,並看看是否還能進一步提供幫助。


    一日清晨,朱瀚輕裝簡行,帶著幾名隨從,踏上了前往京郊的路途。經過數小時的顛簸,他們終於來到了那片農田。此時,陽光正好,農夫們正忙碌地在田間勞作,臉上洋溢著希望與期待。


    朱瀚走近一位正在耕作的農夫,禮貌地詢問起政策的實施情況。“這位大哥,我是朝廷派來的官員,想了解一下最近朝廷分發的農具和耕牛是否已經到位,對你們的春耕是否有實質性的幫助?”


    農夫抬頭,見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便放下手中的鋤頭,擦了擦汗,感激地說:“哎呀,您就是朝廷派來的大官吧!真是太感謝了!那些農具和耕牛來得太及時了,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現在春耕進度快多了,我們心裏也踏實多了。”


    朱瀚聞言,心中一寬,但並未就此滿足。“那還有哪些方麵你們覺得需要改進或者還需要幫助的嗎?”他追問道。


    農夫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其實吧,我們這些老農民,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本事。就是有時候遇到病蟲害,不知道該怎麽防治,眼睜睜看著莊稼受損,心裏那個急啊。”


    朱瀚聽後,眉頭微皺,心中已有了計較。“這個問題很重要,我會立刻向朝廷反映,爭取派些懂農事的專家來給你們指導。同時,我們也會加大對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力度,讓大家都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治知識。”


    農夫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聲道謝:“那可真是太好了!謝謝大人,謝謝朝廷!”


    朱瀚與朱標並肩走在田間的小徑上,腳下的泥土散發著泥土特有的芬芳,四周是綠油油的稻田和忙碌的農夫們。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他們身上,為這趟實地調研增添了幾分溫暖與真實感。


    朱瀚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溫和而有力:“標兒,今日我們親自下田,就是要聽聽這些真正耕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聲音,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朱標點頭讚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百姓生活的深切關懷:“皇叔所言極是。遷都大事固然重要,但百姓的生計更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根本。隻有了解他們的疾苦,我們才能更好地為他們謀福祉。”


    兩人走近一群正在彎腰插秧的農夫,朱瀚停下腳步,微笑著向一位看起來經驗豐富的老農走去:“老鄉,打擾一下,我們是朝廷派來的官員,想聽聽大家對朝廷政策的看法,還有你們在耕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老農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見是朝廷來的大官,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淳樸的笑容:“哎呀,是朝廷的大人來了,快請坐,快請坐。”他指了指田埂上的一塊石頭,示意兩人坐下休息。


    朱瀚和朱標也不客氣,坐在石頭上,與老農及周圍的農夫們圍坐一圈,開始了親切的交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色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色江南並收藏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