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原本預計,撐到第二批糧食抵達,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可哪怕朱瀚在來大同府的路上,已經讓錦衣衛把大同府上上下下,所有的情況,全都盡量調查清楚。


    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掌握災區的信息。


    可受限於時代的原因,他真正能夠掌控的情報,依舊不怎麽準確。


    在抵達大同真正接觸到災民,從災民口中漸漸拚湊出真相之後。


    朱瀚也情不自禁倒抽了一口冷氣。


    這次災情的範圍之大,還真是遠遠超過而他的想象。


    不僅受災的人數,比之前預計的多了三成有餘。


    就連範圍,也比想象之中的要大的多。


    因為不隻是大同


    跟大同相連的幾個州府,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旱災的影響。


    隻不過那些受災地地方,對於那些州府來說。


    這種旱災並不嚴重,至少遠遠還沒有達到,必須要朝廷親自處理的地步。


    他們自己就能夠解決了。


    隻是雖然能夠解決,可終究還是有不少流民,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進入大同府的境內。


    這就讓原本情況就比較糟糕的大同府,變得更加雪上加霜了。


    這也就是朱瀚來了,否則就大同這種程度的旱災,早就已經屍橫遍野,民變四起了。


    朱瀚在這邊,努力忙著建設都城救災,忙的可以說是不可開交。


    當然,主要是忙著救災。


    建設都城這種事,如果不是因為發生了大同這邊的意外,朱瀚那是根本就不會這麽忙。


    而應天府這邊,對於朱瀚的彈劾,更是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不管哪一天,老朱隻要批閱奏章,就能夠收到類似的彈劾。


    就好像,如果不彈劾朱瀚,他們就沒事幹了似的。


    比如老朱現在周中拿著的這份奏章,語氣措辭雖然還算是比較委婉。


    可話裏話外,可沒少暗戳戳地點朱瀚。


    而且此人還是分陰險,全都是一副打著為英王殿下好,他這是在幫助英王殿下洗脫冤情的模樣。


    就比如其中一句。


    “臣聽人言,半餘月前,有眼睛百姓曾經在大街上,高呼英王殿下萬歲。”


    “臣認為此事無比可以,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構陷英王殿下。”


    “對於這種事,臣認為朝廷絕對不能姑息,應該動用最大的力量,將這間事情徹查到底,還英王殿下一個清白。”


    類似這樣的話,在這份奏章上簡直不要太多。


    不知道的怕不是還真以為,這家夥是全心全意為朱瀚著想呢。


    看這份奏章的時候,老朱曾經不止一次的,下意識的就想要抬起手去拿刀。


    然後直接把這個陰陽怪氣的家夥給一刀宰了。


    可惜朱元璋不能這麽做,不管這個官員的真正目的是什麽,表麵上都是為了朱瀚就說話。


    “哼!”朱元璋惱怒的把奏章摔在地上。


    不過憤怒過後,朱元璋演出轉了轉,很快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


    老朱吩咐身邊的隨侍太監:“撿起來,讓人抄錄一份兒,給英王送過去。”


    有了這個小插曲之後,朱元璋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回到後宮的時候,臉上都帶著抑製不住的喜色。


    馬皇後忍不住好奇的問道:“發生什麽事兒了?你竟然這麽高興。”


    看到自己的結發妻子,朱院長臉上得意的神色越發濃鬱起來。


    哈哈大笑著,湊到馬皇後的耳邊,低聲說道:“妹子,咱跟你說……”


    說著,朱院長把今天那份奏章的事,小生跟馬皇後說的。


    原本見朱元璋樂嗬嗬的,心情也跟著不錯的馬皇後聞言,給作業漸漸的陰沉下來:“這些人天天就知道揪著七五不放,他們難道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了嗎?”


    不過,聽到朱元璋把他們的奏章,讓人偷偷抄錄的一份兒給朱瀚送過去之後。


    馬皇後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悄悄的打了朱元璋一下。


    朱元璋也不生氣,嘿嘿笑著道:“怎麽?,妹子,你覺得咱做的不對?”


    馬皇後抿著嘴唇,強忍笑意,輕輕搖頭:“不,這些人也是太無法無天了,還真的需要有人去教訓教訓他們。”


    “七五在燕京,在大同府做了多少事?他們難道就看不到?怎麽就天天盯著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揪著不放?”


    “等七五知道的他們做的這些事,肯定不會輕易饒了他們,到時候操場上免不了一陣雞飛狗跳。”


    朱元璋得意的哼了一聲:“那就對嘍,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最近兩年,七五的脾氣是比以前好多了,換成剛起兵的時候,我看誰敢在七五麵前如此放肆。”


    馬皇後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談,她一直都很有分寸,從來都不會主動幹政:“對了,大同那邊兒的情況到底如何了?也不知道那邊兒的百姓日子過得怎麽樣?”


    說起這個,朱元璋就得意的笑了起來。


    “妹子,七五的本事你還不知道嘛,隻要他肯認真做事,咱覺得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麽事能夠難得住他的。”


    “咱一直都覺得,其實七五比咱更適合當這個皇帝。”


    想起朱瀚的性格,麻煩後情不自禁的掩嘴偷笑:“就七五那個性子,這個皇帝你就是送給他,他也不肯做吧?”


    朱瀚這是不在現場,如果他在這裏的話,一定會熱淚盈眶的抓住馬皇後的手:“親人啊,還是嫂子比大哥親,知道疼人。不像他這個大哥,良心都讓狗吃了。”


    自己辛辛苦苦的,幫著自家大哥造反當皇帝,為的是什麽?


    為的不就是以後可以抱大腿,舒舒服服的過日子麽?


    結果自家大哥這個狗一樣的東西,竟然想把皇帝這個累死累活的位置傳給他?


    這他媽根本就是想害他呀!


    幸虧他機智,沒有上這個當。


    朱元長長歎了一口氣:“妹子,你知道的,咱老朱不是個矯情的人,但是對於七五,咱是真的覺得虧欠他太多了。”


    馬皇後站起來,走到朱元璋的身後,雙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輕輕的幫他按摩起來。


    “重八,你的心思我明白,你們兄弟之間的事,那你說我不應該插嘴太多。”


    “我覺得,這件事你最好還是不要再想了吧,我看七五是真的沒有當皇帝的意思。”


    朱元璋閉上眼睛:“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不知道應該怎麽辦啊。”


    他這一生殺伐果斷,自認從不欠別人什麽。


    可唯一對於自己這個弟弟,朱院長是真的覺得虧欠的太多太多了。


    老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他之所以能做這個江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朱瀚。


    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沒有朱瀚勸說,自己也不可能下定決心參加義軍。


    在打天下的時候,就是自己的弟弟弄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意兒,這才幫他奠定了大明江山。


    當然老朱不知道的是,就算是沒有朱瀚的出現,真正的曆史上,它依舊是大明的開國皇帝。


    隻是這個時空的朱元璋,是在朱瀚的幫助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以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如果沒有朱瀚的幫助,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這就相當於兄弟兩個做生意。


    點子是朱瀚出的,創業的過程中也是朱瀚拿出了各種各樣的產品。


    而老朱,基本上就是出死力的那一種。


    結果到了最後,老朱成了真正的實權董事長,朱瀚卻成了一個隻拿分紅的股東。


    但凡有點兒良心的人,心裏總會過意不去的是吧?


    而老朱嘛,偏偏不是一個純粹的政治生物。


    在他的心中,親情還是相當重要的。


    否則的話,老朱濾過之後也不會到處分封。


    當時老朱那麽做,也是有一個十分樸質的想法。


    自己飛黃騰達了,老朱家的所有人自然也要跟著雞犬升天嘛。


    否則的話,自己這個皇帝不是白當了?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隻有當了皇帝之後,才真正明白治理天下究竟有多麽的辛勞。


    以前還好,可隨著大明版圖的逐漸擴張,


    朱元璋所要處理的事物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最近一年,他已經越來越多的感覺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了。


    他對朱標這個太子雖然很滿意,不論人品,學識,能力都是上上之選。


    可什麽事都怕比較,拿朱標跟朱瀚一比……


    好吧,老朱都不知道這有什麽可比的。


    “至於大同那邊兒……”朱元璋不動聲色的轉移了一個話題。


    想到大同來的匯報,朱元璋苦笑起來:“咱記得,大同知府吳振跟七五可沒有什麽關係吧?”


    “怎麽了?”馬皇後滿臉疑惑,總覺得朱元璋似乎話裏有話。


    朱院長隨手拿出一份奏章,交給馬皇後道:“看看吧,咱都不知道,七五究竟給這個大同知府,灌了什麽米湯,能讓他這麽為他說話。”


    馬皇後卻沒有著急去接,而是先看了一眼那份奏章。


    這份奏章用的是淡藍色的外皮,很顯然,並不是正式的公務行文,而隻是用於匯報事情的奏本。


    這就不太屬於正式朝廷公務的範圍。


    再加上有朱元璋的允許,馬皇後這才拿起奏章看了起來。


    朱元璋無奈的道:“皇後,你太小心拉,你我夫妻二人何必在意這些?”


    馬皇後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重八,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些事兒從我開始就要立下規矩。隻有這樣,後世子孫才有跡可循。”


    “如果咱們不守規矩,後世子孫又怎麽會遵守?”


    朱元璋無語:“好好好,總之咱說不過你就是了,這隻是一個普通的奏本,沒有什麽關於朝政的消息,你放心大膽的看便是。”


    馬皇後這才打開奏本,仔細看了起來。


    這作本上麵,也的確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消息。


    或者說也有一些重要的消息,隻是相比這上麵的內容來說就不是那麽重要了。


    這是大同知府吳振,專門寫給朱元璋匯報大同現在情況的奏本。


    之所以沒有用正式的公文,而是因為在這個奏本當中,提起的基本上隻有一個人,又或者說一個人以及他身邊的人。


    那自然就是大明的英王殿下朱瀚,以及他的一些弟子們。


    在這封奏本之中,大同知府吳振,幾乎把朱瀚誇到了天上去。


    如果光看這封奏本的話,會讓人有一種感覺。


    這大同的旱災,全都是英王朱瀚,憑借一己之力生生扭轉過來的。


    最開始的時候,大同府赤地千裏,最缺的就是糧食。


    可就在這種時候,英王殿下突然來了,不僅來了,還帶來了他置頂的高糧價。


    四兩銀子,一石糧食。


    這個恐怖的糧價,當時的朱元璋聽到了都震驚無比。


    可最後所有人都發現,英王朱瀚是正確的。


    正是因為有這種高昂的糧食價格,讓那些糧商們,拚了命的往大同府運送糧食。


    截止於這封奏本發出的時候,大同府已經徹底不缺糧了。


    能在這種恐怖的旱災之下,讓大同府不缺糧,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活人無數了。


    而且事後有很多人都曾經分析過,按照大同現在的災害規模,如果不是朱瀚,將糧食的價格界定在四兩銀子。


    導致大同府的糧食過多,商人們互相競爭,導致價格抬不上來。


    否則的話,就算是漲到五兩,甚至是六兩都很有可能。


    之後,朱瀚的難民營之策,又安撫了逃難過來的大同難民們。


    跟以往,把難民們丟在城外,任其自生自滅不同。


    朱瀚實行的以工帶振之策,幾乎是在大同府外,生生的建造了一座新城。


    百姓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而不是朝廷的施舍。


    在寫這一段的時候,吳振也不知道是不是興奮過度。


    竟然寫的格外的詳細。


    甚至,連大同府外的那些難民們每日吃的什麽,都列了一個單子出來。


    朱元璋看著都有點兒傻眼,每天都有肉,這還是難民的生活?


    當年如果他們每天都能吃到肉的話,可能根本就不會去參加什麽義軍吧?


    最後,大同知府吳振還感慨了一句:“難民們的生活,比之府城百姓還略強一些。”


    難民的日子,過的比普通的普通百姓還好。


    哪怕朱瀚是朱元璋的親弟弟。


    老朱也十分清楚,自己這個弟弟究竟有著什麽樣逆天的本事,他也有點兒不太相信這些話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色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色江南並收藏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