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個假(一些感言)
諸天:從射雕開始無敵 作者:你們說了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寫這一章,又去看了一遍原著中,關於李秋水與天山童姥無崖子之間的事,感覺這一章寫的不滿意,劇情走向有些過於想當然了,說服不了自己。
得推翻重寫,明天看吧。
誠然,我看到了有人評論,說我寫的水,而且這是“執事”標誌,顯然是一直追看的。
我不太理解,閣下嘴裏的水,是什麽,亦或者怎麽不叫水,或許讓我跟別的作者一樣,就是殺殺殺等等,因為這樣爽。
如果這樣,我確實夠水!
我寫同人,本著一個觀點,就是符合原著人物性格,事件線遵循原著的大框架。
比如杏子林事件,聚賢莊之戰跟虛竹乃至童姥劇情差了兩年多時間,我不會跟別人一樣,去蹭聚賢莊劇情熱度,緊接著又是擂鼓山劇情,天山童姥劇情,給自己大開外掛。
最主要的無崖子是杏子林聚賢莊事件兩年後,才九十三歲,大限到了,又有丁春秋等高手在外麵,他沒有時間傳授虛竹功夫,隻能讓他帶著畫去找李秋水。
某些人死搬硬套,聚賢莊事件後,立馬趕赴擂鼓山,結果無崖子還是說大限將至,傳授內力,讓他去找李秋水與天山童姥傳授武功。
嗬嗬……無崖子絕不會讓自己傳人找天山童姥,連這個原因都不明白,太降智太惡心!
無崖子是拋棄童姥,移情別戀李秋水,後來也是童姥說李秋水與丁春秋私通。
結果無崖子收拾人不成,反被對方暗算,試問,無崖子這麽心高氣傲的人會去讓傳人找天山童姥?
他本就對天山童姥有愧,還被對方知道自己戴了綠帽子,他不嫌丟人?
所以無崖子對虛竹壓根就沒提過天山童姥,更沒想著借她的手殺丁春秋!
這是一個人的傲氣!
我們都是普通人,風光時拋棄了一個愛自己的女人,落魄了恐怕也不會去找她吧?
是不是這樣?
金庸很懂人性的!
再說句實話,我就是來個不要臉,罔顧這條時間線,硬蹭這個熱度,這也是人家原著主角喬峰、虛竹的高光時刻,咱能寫過金庸大家?
那不是自不量力嗎?
而且我也不會將人家原著人物性格改的一塌糊塗,也或者離了原著性格的人物,我沒本事寫。
況且同人小說,其實吃的就是人家原著作者的紅利。
是人家金庸出名,同人小說才能有人看,故而劇情可以改變,但絕不能將人家陛筆下的人物性格給變了!
這是最起碼的道德。
比如喬峰,人就是不知凶險為何物的大豪傑,遇到逆境也敢出手的豪雄人物。
本書喬峰之死的情節,我也可以避免因為他人氣高,我不是不懂!
而是情節到那了,他就得下線!
喬峰固然厲害,可現在的主角也是一世之雄,性格又狠,脾氣也古怪!
你不怕我,我也不懼於你!
沒有利害關係,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他與喬峰認知理念根子上不同,就說包不同,喬峰認為包不同瀟灑飄逸,不畏強權,男兒本色。
主角認為他就是沒挨過打,力弱不知畏強,嘴炮不分對象,就是找死!
你說,喬峰錯了,還是主角錯了?
都沒錯,隻是大家性格不同罷了。
也有人說主角武功那麽厲害,喬峰也見識過,不至於與他為敵。
嗬嗬,喬峰看到自己女人被人嗬斥,就因為對方武功高,他也來個趨吉避凶,視而不見。試問,那還是喬峰嗎?
再比如鳩摩智一代高僧,雖貪嗔癡三毒俱全,剛愎自用。
但他也是大有身份的武學高人,絕不是某些人書裏寫的一個逗比式人物。
再說蕭遠山,原著明確寫了,他本是一個豪邁的異域大豪傑,隻不過三十年來,滿懷仇恨,又不和人交流,性情變得乖張狠厲。
說白了,他就是重度抑鬱症患者,成了神經病了,腦回路和常人不一樣了。
他殺喬峰義父義母師父的理由,何其可笑。說喬氏夫婦冒充是喬峰的父母,既奪了他的天倫之樂,又不跟喬峰說明真相,那便該死。
玄慈讓喬峰拜師玄苦,也是眾人隻想永遠遮瞞這樁血腥罪過,將他兒子變作了漢人,叫他兒子拜大仇人為師,繼大仇人為丐幫幫主。
試問,正常人,誰會這樣想?
玄慈汪劍通他們若是這麽壞,直接殺了小喬峰,斬草除根,豈不一了百了?扯這個淡幹嘛?
要知道,喬峰都認為江湖人斬草除根,根本沒錯。他再得知段正淳是帶頭大哥時,就想將其一家殺的雞犬不留,以泄心頭之恨。隻不過見段正淳豪俠仁義,才準備殺他一人。
故而代入蕭遠山的腦回路,一定不要用正常人思維去考慮。
他為了讓玄慈少林身敗名裂,苦苦隱忍三十年,如何能夠容得主角張著大嘴亂說?
要知道,玄慈與葉二娘私會,叫人接生,他都在一邊看著,他都不揭露,就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好機會。
因為玄慈自始至終以為自己的事,沒人知道,試問,主角直接揭露玄慈是帶頭大哥,這等於讓他這幾十年隱忍成了笑話,他要是天下英雄齊聚少林,直接不給少林玄慈任何騰挪空間,徹底身敗名裂,沒有翻身的機會。
若隨便就說出這事,蕭遠山幾十年前就可以了。
再說李秋水與童姥,想必大家能猜出來,童姥自盡,主角阻止……
然後……
可我仔細再讀原著,將幾人糾葛一理,兩女仇恨已近七十年,準確是68年,童姥原著出場96歲,現在出場94歲,26歲那年被18歲的李秋水正的走火入魔,再也無法長大。
童姥後來製住李秋水,隻是毀了她的容,這也是告訴大家,並非生死符控製不了李秋水的,而是她能化解。
生死符若真的那麽牛逼,童姥給李秋水中上,豈不比毀容還來的爽快?
從而說明,天山六陽掌,折梅手這些是逍遙派武功,不是好多人嘴裏童姥專屬,無崖子、李秋水壓根不會的。
上段原文【童姥道:“你是逍遙派的嫡派傳人,我這‘天山折梅手’正是本門的上乘武功,無崖子叫你去無量山找李秋水這賤人教伱武功,哼,這賤人心地涼薄,未必肯真心傳你,今日我自行傳你,你天大福緣,不求自得,怎地不學?”
虛竹道:“晚輩是少林派的,跟逍遙派實在毫無幹係。】
試問,李秋水若不會這些武功,無崖子何必讓虛竹去找她,童姥會這麽說?
童姥說她不會真心傳,而不是不會!
再看蘇星河的原話。
【丁春秋,你暗算師父,武功又勝過我,但逍遙派最深奧的功夫,你卻摸不到個邊兒,《北冥神功》這部經卷,你要不要看?“淩波微步”的輕功,你要不要學?“天山六陽掌”呢?“天山折梅手”呢?“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呢?】
你說無崖子要不會這些武功,丁春秋能信了蘇星河這些鬼話,不將他殺了?
【剛才你神功陡發,打了丁春秋一個出其不意,才將他驚走。倘若當真相鬥,你我二人合力,仍然不是他敵手。要致丁春秋於死地,第一須得內力強過了他,第二要善於運使本門的高明武功,如‘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等,武功與內力相結合,才能生出極大威力。
我因多務雜學,不專心於習武,以致武功修為及不上丁春秋,否則的話,師父隻須將內力注入我身,便能收拾這叛徒了。再者,我有個師叔,內力武功均著實不低,不知怎地,她竟為丁春秋所惑,和他聯手對付我師父。
這位師叔喜歡英俊瀟灑的美少年,當年丁春秋年輕俊雅,由此而討得師叔歡心。丁春秋有些武功,好比‘小無相功’,就是從這位師叔處學得。倘若我們向丁春秋發難,這位師叔又全力助他,除他便大大不易。
這三十年來,師父和我想方設法,始終找不到人來承襲師父的武功。眼見師父年事已高,這傳人便更加難找了,非但要悟心奇高,尚須是個英俊瀟灑的美少年……”】
【李秋水回過頭來,瞧著虛竹,說道:“賢侄,我跟丁春秋有私情,師哥本來不知,是你師伯向你師父去告了密,事情才穿了。我和丁春秋合力,將你師父打下懸崖,當時我實是迫不得已,你師父要致我死命,殺我泄憤,我若不還手,性命不保。可是我並沒下絕情毒手呀,他雖名在垂危,我還是拉了丁春秋便走,沒要了你師父的命。後來我到了西夏,成為皇妃,一生榮華富貴。你師伯尋來,在我臉上用刀劃了個井字,但那時候我兒子已登極為君……】
【童姥很是喜歡,說道:“小和尚,倒也虧得你了……啊喲……啊喲!”突然間語氣大變,雙手握拳,在虛竹頭頂上猛擂,罵道:“你這沒良心的小賊,你……你一定和她做下了不可告人之事,我一直給你瞞在鼓裏。小賊,你還要騙我麽?你……你怎對得住我?”
虛竹大驚,忙將她放落,問道:“前輩,你……你說什麽?”
童姥的臉已漲成紫色,淚水滾滾而下,叫道:“你和李秋水這賤人私通了,是不是?你還想抵賴?還不肯認?否則的話,她怎能將‘小無相功’傳你?小賊,你……你瞞得我好苦。”虛竹摸不著頭腦,問道:“前輩,什麽‘小無相功’?”
童姥一呆,隨即定神,拭幹了眼淚,歎道:“沒什麽。你師父對我不住!”
原來虛竹背誦歌訣之時,在許多難關上都迅速通過,倒背時尤其流暢,童姥猛地裏想起,那定是修習了“小無相功”之故。
她與無崖子、李秋水三人雖一師相傳,但三人所學頗不相同,無崖子成就最大,功力最強,繼承師父做了“逍遙派”掌門。
那“小無相功”師父隻傳李秋水一人,是她的防身神功,威力極強,當年童姥數次加害,李秋水皆靠“小無相功”保住性命。
童姥雖不會此功,但對這門功夫的情狀十分熟悉,這時發覺虛竹身上不但蘊有此功,且功力深厚,驚怒之下,竟將虛竹當做了無崖子。
【待得心神清醒,想起無崖子背著自己和李秋水私通,既甚惱怒,又複自傷。其實此事數十年前早已猜到,此刻方有確證。】
【“逍遙派師兄妹三人”均是內力深厚、武功高強,但除童姥外,其餘二人情愛不專。
無崖子先與童姥相愛,後來童姥在練功時受李秋水故意幹擾,身材永不能長大,相貌差了,無崖子便移愛秋水,但對童姥卻絕口否認。
這天晚上,童姥不住口地痛罵無崖子和李秋水。虛竹聽她罵得雖然惡毒,但傷痛之情其實更勝於憤恨,也不禁代她難過。】
無崖子渣就渣這了,金庸旁白欽定,因為身材才會移情別戀,他還死不承認。但童姥早已猜到。
當然就是因為這種種一切,讓我今天寫的劇情有些過於膚淺了,主角不是神,童姥更是倔的厲害,想要化解二女仇恨,絕非那般簡單。
所以我才要修改,最起碼得我自己看了得信,我自己都不信,相信大家花錢看,更加不信。
說實話,我不會寫那種毫無邏輯的爽文,有邏輯的爽,我水平欠缺。
隻能盡可能的自己將每一情節寫好。
那些想要看一味爽的,就是打打殺殺,沒有任何人情世故的,還是不要看了。
有些人認為王夫人讓主角殺情敵,主角生氣,是不懂人情世故。
嗬嗬,要知道現在的主角名頭很大,身份很高,那是“天下第一人”的節奏。
當然,主角沒幹贏掃地僧,永遠不會認,可別人不知道掃地僧啊!
所以主角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不要將他永遠代入在一個社會最低層。
比如王夫人讓主角殺阮星竹、秦紅棉,主角生氣。
主角氣的是什麽?不是她指使自己,而是段正淳在場,她明明不會這樣去做,卻偏要嚇唬人。
她殺也是一句話,不殺也是一句話,主角什麽都明白。
她將主角當作什麽,讓其餘外人將主角怎麽想?
王夫人若真的下定決心,殺兩個情敵算什麽,就是將所有人都殺了,以主角的心性實力,他也能做。
可王夫人會嗎?段正淳一開口,主角做了事,都不會落一個好字。
這才是主角生氣的地方。
剛開始在內室時,王夫人說讓主角將段正淳腿打斷,抓回來,主角生氣了嗎?
沒有?
為什麽?
因為大家自己人,沒有外人,怎麽做事說話,都無所謂。
但是後來阮星竹母女,秦紅棉母女,段正淳父子,大理三公四衛,嶽老三都在,你還呼來喝去,說殺就殺,說不殺就不殺,有沒有為主角這個“天下第一人”考慮過?
黃藥師一直訓斥郭靖,郭靖一直領受。
可郭靖後來成了大俠,誰見過黃藥師當著眾人麵,訓過郭靖一次?黃蓉也是一樣。
是黃藥師黃蓉不敢嗎?是郭靖會生氣嗎?
都不是,而是郭靖身份不同了,他們得給郭靖留麵子,場合不同,在這樣,就會落了一個人的威風!
好比,王語嫣是逍遙派掌門,童姥稱量她,主角與李秋水出手阻止,落的誰麵子?
是童姥嗎?不是,那是王語嫣!
靈鷲宮的那些女子,就絕不會服她!
這都是有門道的。
還有一些說謝遜一吼震死數百人,主角遇上數百人怎麽怎麽,
唉,我就想罵人,你也配看書?
謝遜首先是在一個山穀,這是最要緊的地形問題,其次,那些人都是螻到了極點,再次,他不用考慮誤傷問題。
最主要的,他發嘯的這好一段時間,因為沒有高手,故而沒人可以去打斷他。
而主角麵對的不是高手成堆,要不是就有自己人,窮嚎什麽?要不在中間被人打斷,要不誤傷自己人!
這麽簡單,喬峰在聚賢莊還打什麽架?險些送了性命?都像震死段延慶徒弟,追魂杖譚青一樣,給喝死算了唄!
簡直不過腦子!
【為什麽不如童姥所說,傳音出去叫人攻打進來?想來不論推冰還是傳音,都須分心使力,童姥窺伺在側,自然會抓住機會,予以致命的一擊】
這是原文,看清楚了,明明高手在側,主角發聲想要震死一大群人,得運轉多大內力,旁邊的人都是死人,不會阻止?不會動手?
千萬別說內力高深,主角厲害,別的高手就是紙糊的?
都是走到世上最頂尖的一撮人,誰比誰能差多少?雲泥之別嗎?
真是爽文看的腦子都壞了!
頂尖高手互相有高低,但差距不是大的無可彌補。
掃地僧厲害,可以不抵抗慕容複的掌力,喬峰雙掌推來,他就得分出一個手來,引開對方掌力,怎麽不將對方也給用氣牆震出去?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你同樣的一腳可以踩死螞蟻,能踢死狗和豬嗎?能踩死大象老虎嗎?
難道不用分對象的嗎?
就如同天山童姥,殺人不用第二招一樣,這隻是一個比喻,她這麽牛逼,怎麽不幹死李秋水?
對手不同,情況不同,結果不同的道理都不懂,這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都不具備,你看什麽小說?
對我是一種折磨,對你更是!
也順便回答一些書友曾提出的問題,
【逍遙派師兄妹三人均是內力深厚、武功高強,但除童姥外,其餘二人情愛不專。】這是原文旁白。
注意一個信息:“逍遙派師兄妹三人”李秋水有個妹子不假,但無一處說這是自家小師妹。這不是一個概念,童姥最後看清畫像隻是說了一句,“不是她!”
這個她是李秋水。
而童姥第一次看畫的時候,壓根沒看出來,這不是李秋水。
原文:【虛竹從懷中取出圖畫。那女童打開卷軸,一見到圖中的宮裝美女,臉上倏然變色,罵道:“他……他要這賤婢傳你武功!他……他臨死之時,仍念念不忘這賤婢,將她畫得這般好看!”霎時間滿臉憤怒嫉妒,將圖畫往地下一丟,伸腳便踩。
虛竹叫道:“啊喲!忙伸手搶起。那女童怒道:“你可惜麽?”虛竹道:“這樣好好一幅圖畫,踩壞了自然可惜。”那女童問道:“這賤婢是誰,無崖子這小賊有沒跟你說?”虛竹搖頭道:“沒有。”心想:“怎麽無崖子老先生又變成了小賊?”
那女童怒道:“哼,小賊癡心妄想,還道這賤婢過了幾十年,仍是這等容貌!呸,就算當年,她又哪有這般好看了?”】
所以幾條下來,都說明,逍遙派隻有師兄妹三人,李秋水的妹妹並非逍遙派中人,否則童姥第一次看畫,也不至於認不出來“自己小師妹”,是不是?
有些情節,書中的話,得去稍微思考一下,別死讀書!
這就像金輪將龍象般若功練到第十層,有很多人說他十六年前不會龍象功,他隻用了十六年從不會練到了第十層,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
還振振有詞道:“金庸可沒寫,金輪十六年前就會龍象功,所以就是十六年從不會到第十層了。”
嗬嗬……
我就想說,腦子真是個好東西……
得推翻重寫,明天看吧。
誠然,我看到了有人評論,說我寫的水,而且這是“執事”標誌,顯然是一直追看的。
我不太理解,閣下嘴裏的水,是什麽,亦或者怎麽不叫水,或許讓我跟別的作者一樣,就是殺殺殺等等,因為這樣爽。
如果這樣,我確實夠水!
我寫同人,本著一個觀點,就是符合原著人物性格,事件線遵循原著的大框架。
比如杏子林事件,聚賢莊之戰跟虛竹乃至童姥劇情差了兩年多時間,我不會跟別人一樣,去蹭聚賢莊劇情熱度,緊接著又是擂鼓山劇情,天山童姥劇情,給自己大開外掛。
最主要的無崖子是杏子林聚賢莊事件兩年後,才九十三歲,大限到了,又有丁春秋等高手在外麵,他沒有時間傳授虛竹功夫,隻能讓他帶著畫去找李秋水。
某些人死搬硬套,聚賢莊事件後,立馬趕赴擂鼓山,結果無崖子還是說大限將至,傳授內力,讓他去找李秋水與天山童姥傳授武功。
嗬嗬……無崖子絕不會讓自己傳人找天山童姥,連這個原因都不明白,太降智太惡心!
無崖子是拋棄童姥,移情別戀李秋水,後來也是童姥說李秋水與丁春秋私通。
結果無崖子收拾人不成,反被對方暗算,試問,無崖子這麽心高氣傲的人會去讓傳人找天山童姥?
他本就對天山童姥有愧,還被對方知道自己戴了綠帽子,他不嫌丟人?
所以無崖子對虛竹壓根就沒提過天山童姥,更沒想著借她的手殺丁春秋!
這是一個人的傲氣!
我們都是普通人,風光時拋棄了一個愛自己的女人,落魄了恐怕也不會去找她吧?
是不是這樣?
金庸很懂人性的!
再說句實話,我就是來個不要臉,罔顧這條時間線,硬蹭這個熱度,這也是人家原著主角喬峰、虛竹的高光時刻,咱能寫過金庸大家?
那不是自不量力嗎?
而且我也不會將人家原著人物性格改的一塌糊塗,也或者離了原著性格的人物,我沒本事寫。
況且同人小說,其實吃的就是人家原著作者的紅利。
是人家金庸出名,同人小說才能有人看,故而劇情可以改變,但絕不能將人家陛筆下的人物性格給變了!
這是最起碼的道德。
比如喬峰,人就是不知凶險為何物的大豪傑,遇到逆境也敢出手的豪雄人物。
本書喬峰之死的情節,我也可以避免因為他人氣高,我不是不懂!
而是情節到那了,他就得下線!
喬峰固然厲害,可現在的主角也是一世之雄,性格又狠,脾氣也古怪!
你不怕我,我也不懼於你!
沒有利害關係,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他與喬峰認知理念根子上不同,就說包不同,喬峰認為包不同瀟灑飄逸,不畏強權,男兒本色。
主角認為他就是沒挨過打,力弱不知畏強,嘴炮不分對象,就是找死!
你說,喬峰錯了,還是主角錯了?
都沒錯,隻是大家性格不同罷了。
也有人說主角武功那麽厲害,喬峰也見識過,不至於與他為敵。
嗬嗬,喬峰看到自己女人被人嗬斥,就因為對方武功高,他也來個趨吉避凶,視而不見。試問,那還是喬峰嗎?
再比如鳩摩智一代高僧,雖貪嗔癡三毒俱全,剛愎自用。
但他也是大有身份的武學高人,絕不是某些人書裏寫的一個逗比式人物。
再說蕭遠山,原著明確寫了,他本是一個豪邁的異域大豪傑,隻不過三十年來,滿懷仇恨,又不和人交流,性情變得乖張狠厲。
說白了,他就是重度抑鬱症患者,成了神經病了,腦回路和常人不一樣了。
他殺喬峰義父義母師父的理由,何其可笑。說喬氏夫婦冒充是喬峰的父母,既奪了他的天倫之樂,又不跟喬峰說明真相,那便該死。
玄慈讓喬峰拜師玄苦,也是眾人隻想永遠遮瞞這樁血腥罪過,將他兒子變作了漢人,叫他兒子拜大仇人為師,繼大仇人為丐幫幫主。
試問,正常人,誰會這樣想?
玄慈汪劍通他們若是這麽壞,直接殺了小喬峰,斬草除根,豈不一了百了?扯這個淡幹嘛?
要知道,喬峰都認為江湖人斬草除根,根本沒錯。他再得知段正淳是帶頭大哥時,就想將其一家殺的雞犬不留,以泄心頭之恨。隻不過見段正淳豪俠仁義,才準備殺他一人。
故而代入蕭遠山的腦回路,一定不要用正常人思維去考慮。
他為了讓玄慈少林身敗名裂,苦苦隱忍三十年,如何能夠容得主角張著大嘴亂說?
要知道,玄慈與葉二娘私會,叫人接生,他都在一邊看著,他都不揭露,就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好機會。
因為玄慈自始至終以為自己的事,沒人知道,試問,主角直接揭露玄慈是帶頭大哥,這等於讓他這幾十年隱忍成了笑話,他要是天下英雄齊聚少林,直接不給少林玄慈任何騰挪空間,徹底身敗名裂,沒有翻身的機會。
若隨便就說出這事,蕭遠山幾十年前就可以了。
再說李秋水與童姥,想必大家能猜出來,童姥自盡,主角阻止……
然後……
可我仔細再讀原著,將幾人糾葛一理,兩女仇恨已近七十年,準確是68年,童姥原著出場96歲,現在出場94歲,26歲那年被18歲的李秋水正的走火入魔,再也無法長大。
童姥後來製住李秋水,隻是毀了她的容,這也是告訴大家,並非生死符控製不了李秋水的,而是她能化解。
生死符若真的那麽牛逼,童姥給李秋水中上,豈不比毀容還來的爽快?
從而說明,天山六陽掌,折梅手這些是逍遙派武功,不是好多人嘴裏童姥專屬,無崖子、李秋水壓根不會的。
上段原文【童姥道:“你是逍遙派的嫡派傳人,我這‘天山折梅手’正是本門的上乘武功,無崖子叫你去無量山找李秋水這賤人教伱武功,哼,這賤人心地涼薄,未必肯真心傳你,今日我自行傳你,你天大福緣,不求自得,怎地不學?”
虛竹道:“晚輩是少林派的,跟逍遙派實在毫無幹係。】
試問,李秋水若不會這些武功,無崖子何必讓虛竹去找她,童姥會這麽說?
童姥說她不會真心傳,而不是不會!
再看蘇星河的原話。
【丁春秋,你暗算師父,武功又勝過我,但逍遙派最深奧的功夫,你卻摸不到個邊兒,《北冥神功》這部經卷,你要不要看?“淩波微步”的輕功,你要不要學?“天山六陽掌”呢?“天山折梅手”呢?“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呢?】
你說無崖子要不會這些武功,丁春秋能信了蘇星河這些鬼話,不將他殺了?
【剛才你神功陡發,打了丁春秋一個出其不意,才將他驚走。倘若當真相鬥,你我二人合力,仍然不是他敵手。要致丁春秋於死地,第一須得內力強過了他,第二要善於運使本門的高明武功,如‘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等,武功與內力相結合,才能生出極大威力。
我因多務雜學,不專心於習武,以致武功修為及不上丁春秋,否則的話,師父隻須將內力注入我身,便能收拾這叛徒了。再者,我有個師叔,內力武功均著實不低,不知怎地,她竟為丁春秋所惑,和他聯手對付我師父。
這位師叔喜歡英俊瀟灑的美少年,當年丁春秋年輕俊雅,由此而討得師叔歡心。丁春秋有些武功,好比‘小無相功’,就是從這位師叔處學得。倘若我們向丁春秋發難,這位師叔又全力助他,除他便大大不易。
這三十年來,師父和我想方設法,始終找不到人來承襲師父的武功。眼見師父年事已高,這傳人便更加難找了,非但要悟心奇高,尚須是個英俊瀟灑的美少年……”】
【李秋水回過頭來,瞧著虛竹,說道:“賢侄,我跟丁春秋有私情,師哥本來不知,是你師伯向你師父去告了密,事情才穿了。我和丁春秋合力,將你師父打下懸崖,當時我實是迫不得已,你師父要致我死命,殺我泄憤,我若不還手,性命不保。可是我並沒下絕情毒手呀,他雖名在垂危,我還是拉了丁春秋便走,沒要了你師父的命。後來我到了西夏,成為皇妃,一生榮華富貴。你師伯尋來,在我臉上用刀劃了個井字,但那時候我兒子已登極為君……】
【童姥很是喜歡,說道:“小和尚,倒也虧得你了……啊喲……啊喲!”突然間語氣大變,雙手握拳,在虛竹頭頂上猛擂,罵道:“你這沒良心的小賊,你……你一定和她做下了不可告人之事,我一直給你瞞在鼓裏。小賊,你還要騙我麽?你……你怎對得住我?”
虛竹大驚,忙將她放落,問道:“前輩,你……你說什麽?”
童姥的臉已漲成紫色,淚水滾滾而下,叫道:“你和李秋水這賤人私通了,是不是?你還想抵賴?還不肯認?否則的話,她怎能將‘小無相功’傳你?小賊,你……你瞞得我好苦。”虛竹摸不著頭腦,問道:“前輩,什麽‘小無相功’?”
童姥一呆,隨即定神,拭幹了眼淚,歎道:“沒什麽。你師父對我不住!”
原來虛竹背誦歌訣之時,在許多難關上都迅速通過,倒背時尤其流暢,童姥猛地裏想起,那定是修習了“小無相功”之故。
她與無崖子、李秋水三人雖一師相傳,但三人所學頗不相同,無崖子成就最大,功力最強,繼承師父做了“逍遙派”掌門。
那“小無相功”師父隻傳李秋水一人,是她的防身神功,威力極強,當年童姥數次加害,李秋水皆靠“小無相功”保住性命。
童姥雖不會此功,但對這門功夫的情狀十分熟悉,這時發覺虛竹身上不但蘊有此功,且功力深厚,驚怒之下,竟將虛竹當做了無崖子。
【待得心神清醒,想起無崖子背著自己和李秋水私通,既甚惱怒,又複自傷。其實此事數十年前早已猜到,此刻方有確證。】
【“逍遙派師兄妹三人”均是內力深厚、武功高強,但除童姥外,其餘二人情愛不專。
無崖子先與童姥相愛,後來童姥在練功時受李秋水故意幹擾,身材永不能長大,相貌差了,無崖子便移愛秋水,但對童姥卻絕口否認。
這天晚上,童姥不住口地痛罵無崖子和李秋水。虛竹聽她罵得雖然惡毒,但傷痛之情其實更勝於憤恨,也不禁代她難過。】
無崖子渣就渣這了,金庸旁白欽定,因為身材才會移情別戀,他還死不承認。但童姥早已猜到。
當然就是因為這種種一切,讓我今天寫的劇情有些過於膚淺了,主角不是神,童姥更是倔的厲害,想要化解二女仇恨,絕非那般簡單。
所以我才要修改,最起碼得我自己看了得信,我自己都不信,相信大家花錢看,更加不信。
說實話,我不會寫那種毫無邏輯的爽文,有邏輯的爽,我水平欠缺。
隻能盡可能的自己將每一情節寫好。
那些想要看一味爽的,就是打打殺殺,沒有任何人情世故的,還是不要看了。
有些人認為王夫人讓主角殺情敵,主角生氣,是不懂人情世故。
嗬嗬,要知道現在的主角名頭很大,身份很高,那是“天下第一人”的節奏。
當然,主角沒幹贏掃地僧,永遠不會認,可別人不知道掃地僧啊!
所以主角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不要將他永遠代入在一個社會最低層。
比如王夫人讓主角殺阮星竹、秦紅棉,主角生氣。
主角氣的是什麽?不是她指使自己,而是段正淳在場,她明明不會這樣去做,卻偏要嚇唬人。
她殺也是一句話,不殺也是一句話,主角什麽都明白。
她將主角當作什麽,讓其餘外人將主角怎麽想?
王夫人若真的下定決心,殺兩個情敵算什麽,就是將所有人都殺了,以主角的心性實力,他也能做。
可王夫人會嗎?段正淳一開口,主角做了事,都不會落一個好字。
這才是主角生氣的地方。
剛開始在內室時,王夫人說讓主角將段正淳腿打斷,抓回來,主角生氣了嗎?
沒有?
為什麽?
因為大家自己人,沒有外人,怎麽做事說話,都無所謂。
但是後來阮星竹母女,秦紅棉母女,段正淳父子,大理三公四衛,嶽老三都在,你還呼來喝去,說殺就殺,說不殺就不殺,有沒有為主角這個“天下第一人”考慮過?
黃藥師一直訓斥郭靖,郭靖一直領受。
可郭靖後來成了大俠,誰見過黃藥師當著眾人麵,訓過郭靖一次?黃蓉也是一樣。
是黃藥師黃蓉不敢嗎?是郭靖會生氣嗎?
都不是,而是郭靖身份不同了,他們得給郭靖留麵子,場合不同,在這樣,就會落了一個人的威風!
好比,王語嫣是逍遙派掌門,童姥稱量她,主角與李秋水出手阻止,落的誰麵子?
是童姥嗎?不是,那是王語嫣!
靈鷲宮的那些女子,就絕不會服她!
這都是有門道的。
還有一些說謝遜一吼震死數百人,主角遇上數百人怎麽怎麽,
唉,我就想罵人,你也配看書?
謝遜首先是在一個山穀,這是最要緊的地形問題,其次,那些人都是螻到了極點,再次,他不用考慮誤傷問題。
最主要的,他發嘯的這好一段時間,因為沒有高手,故而沒人可以去打斷他。
而主角麵對的不是高手成堆,要不是就有自己人,窮嚎什麽?要不在中間被人打斷,要不誤傷自己人!
這麽簡單,喬峰在聚賢莊還打什麽架?險些送了性命?都像震死段延慶徒弟,追魂杖譚青一樣,給喝死算了唄!
簡直不過腦子!
【為什麽不如童姥所說,傳音出去叫人攻打進來?想來不論推冰還是傳音,都須分心使力,童姥窺伺在側,自然會抓住機會,予以致命的一擊】
這是原文,看清楚了,明明高手在側,主角發聲想要震死一大群人,得運轉多大內力,旁邊的人都是死人,不會阻止?不會動手?
千萬別說內力高深,主角厲害,別的高手就是紙糊的?
都是走到世上最頂尖的一撮人,誰比誰能差多少?雲泥之別嗎?
真是爽文看的腦子都壞了!
頂尖高手互相有高低,但差距不是大的無可彌補。
掃地僧厲害,可以不抵抗慕容複的掌力,喬峰雙掌推來,他就得分出一個手來,引開對方掌力,怎麽不將對方也給用氣牆震出去?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你同樣的一腳可以踩死螞蟻,能踢死狗和豬嗎?能踩死大象老虎嗎?
難道不用分對象的嗎?
就如同天山童姥,殺人不用第二招一樣,這隻是一個比喻,她這麽牛逼,怎麽不幹死李秋水?
對手不同,情況不同,結果不同的道理都不懂,這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都不具備,你看什麽小說?
對我是一種折磨,對你更是!
也順便回答一些書友曾提出的問題,
【逍遙派師兄妹三人均是內力深厚、武功高強,但除童姥外,其餘二人情愛不專。】這是原文旁白。
注意一個信息:“逍遙派師兄妹三人”李秋水有個妹子不假,但無一處說這是自家小師妹。這不是一個概念,童姥最後看清畫像隻是說了一句,“不是她!”
這個她是李秋水。
而童姥第一次看畫的時候,壓根沒看出來,這不是李秋水。
原文:【虛竹從懷中取出圖畫。那女童打開卷軸,一見到圖中的宮裝美女,臉上倏然變色,罵道:“他……他要這賤婢傳你武功!他……他臨死之時,仍念念不忘這賤婢,將她畫得這般好看!”霎時間滿臉憤怒嫉妒,將圖畫往地下一丟,伸腳便踩。
虛竹叫道:“啊喲!忙伸手搶起。那女童怒道:“你可惜麽?”虛竹道:“這樣好好一幅圖畫,踩壞了自然可惜。”那女童問道:“這賤婢是誰,無崖子這小賊有沒跟你說?”虛竹搖頭道:“沒有。”心想:“怎麽無崖子老先生又變成了小賊?”
那女童怒道:“哼,小賊癡心妄想,還道這賤婢過了幾十年,仍是這等容貌!呸,就算當年,她又哪有這般好看了?”】
所以幾條下來,都說明,逍遙派隻有師兄妹三人,李秋水的妹妹並非逍遙派中人,否則童姥第一次看畫,也不至於認不出來“自己小師妹”,是不是?
有些情節,書中的話,得去稍微思考一下,別死讀書!
這就像金輪將龍象般若功練到第十層,有很多人說他十六年前不會龍象功,他隻用了十六年從不會練到了第十層,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
還振振有詞道:“金庸可沒寫,金輪十六年前就會龍象功,所以就是十六年從不會到第十層了。”
嗬嗬……
我就想說,腦子真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