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王重陽”的肺腑之言
諸天:從射雕開始無敵 作者:你們說了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林侍女後縱之時,同時反臂猛揮,她這根綢帶長約一丈,好似白虹一般,迅速纏向顧朝辭右腳腕,應變之速,出招之奇,果然不愧為古墓傳人。</p>
顧朝辭身子躍起,隔空一掌擊出,林侍女身子剛一落地,腳下一點,又是一個縱身,便躲開了這記威重掌力,就聽“砰”的一聲,雜草叢生的地上,頓時塵土飛揚。</p>
林侍女修行近五十載,從未見過顧朝辭這等威猛掌力,左手在腰間一摸,又是一條白綢帶,好像毒蛇吐信一般,倏地裏便穿了進來,卷向顧朝辭手腕。</p>
霎時間她雙手齊揮,兩條白綢帶翻卷處,猶如水蛇般蜿蜒而出,一招緊過一招,劈點戳掃,又好似長江大河滾滾而上,將古墓武學中的精妙招數,一一施展出來。</p>
顧朝辭的四周,頓時像天羅地網一般,綿密得找不出半點空隙。但那天羅地網之內,是一片動蕩不定,難以捉摸的清風,不論林侍女使盡氣力,依然奈何不得顧朝辭。</p>
顧朝辭集眾之長,非但輕功了得,掌法更是精妙,力道雄渾,但見掌力到處,狂風呼嘯,砂石飛揚。</p>
可古墓一派武功,本就以輕靈為主,林侍女內力固然不及,顧朝辭深厚,可她出手快捷絕倫,不與其硬拚,激戰中那根綢帶,可謂見縫即鑽。霎時間,兩人已過二十招。</p>
相持中,林侍女一條綢帶揮得筆直,上刺顧朝辭雙目,並有極為厲害的後招,準備一刺不中,便立刻放軟綢帶,鎖住他的咽喉。</p>
顧朝辭眼見林侍女綢帶,電也似地射來,破空聲甚是淩厲,離自己尚有三尺,勁風已然襲人,大讚道:“好厲害”!</p>
他右掌迅雷閃電般探出,已扯住白綢上端,未等發力,林侍女另一根綢帶,白光閃動,自右方遊動而至,真好似活蛇一般,忽然白綢又是一挺,反躥上來,直撲自己麵門,快捷絕倫。</p>
顧朝辭也顧不得,再將對方扯將過來,右手送出,“砰”的一聲,明明是兩根柔軟至極的白綢,撞在一處,竟打出掌力相觸之聲,可見白綢所蘊勁力之大。</p>
但這兩根白綢一撞,也齊齊回卷,林侍女更感到胳膊酸麻,暗道:“這小子,年紀輕輕,竟有如斯內力,全真教的幾個老道士遠遠不及了!”。</p>
眨眼間兩人兔起鶻落,疾風閃電般,又過了三十多招。</p>
穆念慈與孫婆婆一直在旁觀戰,見了二人動手聲勢,明知自己夫君(小姐),都是天下最厲害的人物,這時也不禁暗暗替二人擔心,生怕誰一個失手,對方非死即傷。</p>
百招之後,林侍女又展開了一套,怪異玄奧的身法。如此一來,顧朝辭雖是神勇如舊,可就是打不中對方。</p>
而現在的他,很能體會到,王重陽當年的痛苦了,實在是古墓輕功,當真不是浪得虛名。自己如要勝她,必須得出重手,可對方武功不弱,這一旦真出了重手,打出真火來,有些事就不是那麽容易控製了,若將她打傷打死,那……</p>
可不出重手,這樣打下去,或許再過百招、幾百招,也勝不得對方。</p>
他武功固然尚不及當年王重陽,可林侍女自然也不如當年林朝英。</p>
連自己因為有求於人,選擇都如此艱難,那王重陽深愛林朝英,自然比自己還要為難,如何勝的了對方?</p>
他正自動念,就見林侍女倏然間,退出三丈開外,兩條白綢,也被她回收到了手中。</p>
顧朝辭雖有不解,但也駐步收勢,未再跟著進招。</p>
林侍女那雙澄如秋水般的眸子,在顧朝辭身上掃了又掃,冷冷道:“你我二人,誰也勝不得誰,你有武功未用,我也有絕技未出,這你認不認?”</p>
顧朝辭心裏雖不認可這個說法,但還是點了點頭道:“林大姐說的不錯!”</p>
林侍女點了點頭道:“但你比我至少小了四十歲,這樣說起來,終究是你勝了!我同意你進古墓了!”</p>
原來她與顧朝辭過招,隻是想試試,對方有沒有可能,真是王重陽傳人。</p>
可過了一百多招,發現對方有好多神奇武功,自己都是前所未見。</p>
而且對方身後的包囊中,明顯裝著兵刃,他也未曾使用,顯然對方技不止於此。</p>
自然想著,別說本門至高武學《玉女心經》,自己還未練成。縱是練成了,那也是小姐當年想著,隻要能在王重陽身上拍上一掌,就已經心滿意足了。</p>
但王重陽乃是武學大師,天下無敵,要在他身上輕輕拍上一掌,令他束手認輸,當真難乎其難。小姐遂挖空心思、朝思暮研,走的便是一條武學怪徑。</p>
故而經中武功,雖然奇妙厲害,但也隻求快、求奇、不求狠,在常人打出一招的時間內,自己可以打出三四招,但招上的力量卻並不相應而增。</p>
蓋輕捷與厚重相對,若得厚重,輕捷便須相應舍離。古墓派武學,就是取輕捷而舍厚重,通常並不傷人。</p>
關於這一節,林侍女自然知曉。便想著自己如要在招式上,勝出對方一招半式,倒有可能,但想真正打敗他,絕無可能。</p>
自己打中人家十招,或許不及人家一掌威力大,這如何能比?</p>
而對方又年紀輕輕,在武學上能有如此造詣,固然有他天賦異稟之因,但肯定少不了高人傳承,若非王重陽有這等本事,當世也就隻有那“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了。</p>
可他要是那四人門下,想也不至於,不顧身份,哄騙與她。不如直接就坡下驢,也好聽聽王重陽,到底留下了什麽遺言給小姐。</p>
再者說進了古墓,這小子若要敢耍什麽花樣,任他武功再高,也得飲恨墓中。</p>
顧朝辭也沒想到,事情竟有如此轉折,他還以為這女人,是個軸人呢,不曾想,竟有了意外之喜。頓時一臉笑意,拱手道:“林大姐言重了,你我之間無有勝敗!”</p>
可惜他的這番表演浪費了,林侍女那冷如冰山的麵頰,仍然像寒鐵一般的深沉。</p>
“跟我走吧!”</p>
“林大姐,叨擾了!”</p>
顧朝辭與穆念慈走在最後,自是沒看到,走在最前麵的林侍女,嘴角則是微微泛出一絲弧度。</p>
誠然,林侍女也是跟隨林朝英,行走過江湖的,她如何不知,似他這般身手,對自己很是尊重,觀其言行,便知其人,倒是讓她對顧朝辭,多出那麽一絲好感。</p>
幾人進了古墓後,一片漆黑,顧朝辭隻覺轉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過了片刻,眼前這才忽然一亮,原來到了古墓內部。</p>
在昏暗的燭光下,顧朝辭這才發覺這古墓內,的確是別有洞天,四通八達不說,周遭分支中,又有不少密室,尋常人即便僥幸潛入進來,也會因不熟古墓內部道路,而被困死其中。顧朝辭與穆念慈,緊緊跟在她後麵。不敢落後半步。</p>
林侍女又彎彎曲曲的東繞西回,走了半晌,推開一道沉重的石門,從懷中取出火折打著了火,點燃石桌上的兩盞油燈。</p>
隻見空空曠曠的一座大廳上,並列放著五具石棺。</p>
顧朝辭凝神細看,見一具石棺棺蓋已密密蓋著,另外四具的棺蓋卻隻推上一半。</p>
林侍女指著右邊第一具石棺道:“小姐便睡在這裏,王重陽有什麽話,你就說吧!”</p>
顧朝辭上前幾步,在棺前行了幾個祭禮。又看向林侍女道:“林大姐,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都是王真人,讓我轉述之言,並無我自己意思。你切不可因此,而生我氣!畢竟我隻是一個傳話之人哪!”</p>
林侍女微一頷首,孫婆婆抱著小龍女,則是一臉好奇,看著顧朝辭。</p>
顧朝辭定了定神,將心內腹稿回思一遍,覺得並無不妥之處,當即沉聲道:“英妹,此時的我,已然到了彌留之際,就要來找你了。也不知現在的你,還愛不愛我、恨不恨我?</p>
唉,不管如何,一切都是我的錯,你縱使恨我,也是我王重陽對你不起。</p>
你秀外慧中,更是一代武學奇才,我王重陽也不妄自菲薄,也非庸人。你我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p>
可我先前尚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p>
你前來相慰於我,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但仍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為道,一個在石墓中鬱鬱而終。</p>
可你我之間,既無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之間的仇怨糾葛。</p>
此中原由,你我傳人均不知其解,我那幾位不成器的弟子,還以為他們的恩師,能夠揮劍斬情絲,這是身具大毅力大信念的英雄豪傑。</p>
你的門人弟子,肯定時常罵我王重陽是個狼心狗肺、負心薄幸之徒!</p>
唉,但他們都不懂啊!</p>
不過,他們不懂也是理所應當。畢竟你我二人,才智曠古絕今,當時亦難以解說自明,惟有歸之於“無緣”二字,又遑論他人?</p>
可你如今過世,已近二十年,我全真教蒸蒸日上,奪了少林寺數百年的名頭,號稱“天下武學正宗”,而我自己,也在華山絕頂,比武論劍,一舉壓服諸位絕頂高手,而得“天下之一”之美名。</p>
</p>
我那時就想,倘若英妹今日尚在,豈能讓我王重陽專美於前?思之令我雖有遺憾,但也有幾分慶幸。</p>
聽了這話,你是不是又生出打我之心了?你都沒了,我還能生出慶幸之心,豈非真的狼心狗肺,不通情理?</p>
我雖然出家,遍通儒釋道三教精義,時常告戒弟子,容讓自克、虛懷養晦之道。弟子們都以為,我如此謙抑,乃是一派宗師風範!</p>
但他們哪裏知曉,我謙虛,都是因為你。我的心裏,從未忘卻過你,時常思之,想你想的苦了,我就偷偷進古墓來,避過林丫頭與小孫,在你棺前,掩聲痛哭一場。</p>
今日,我要死了,道家講究羽化升仙,可我心裏都不曾忘過你,又如何可以成仙?</p>
可我不後悔,想比成仙做祖,我寧願下輩子還做一個人,仍然可以遇見你!”</p>
說到這顧朝辭頓了頓,輕輕一笑道:“英妹,你不要以為,我是在口是心非,故意哄你開心。</p>
還跟我撇嘴,做出一副不屑的樣子,也不要豎起你的眉毛,做出一副發怒的神態。</p>
因為時至今日,我王重陽早已想通一切,你我之間所謂無緣,係“果”而非“因”。</p>
你我二人武功既高,普天之下,皆無抗手,自然自負益甚,可你我談論武學時,那爭競之心,也隨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可兩人相較,終究是你稍勝一籌。</p>
你是女子,不肯讓我,實乃人之常情。</p>
而我王重陽,身為男子漢大丈夫,那點可憐的自尊心時常作祟,始終不甘屈居女子之下。哪怕是你,我深愛的英妹。每當對你情苗漸茁、稍有情意,我便強自抑製。</p>
你後來創出了,克製全真武功的《玉女心經》,而我還不甘服輸,但十幾年來,卻不能組成一套包羅內外的奇功將你打敗。</p>
直到後來“華山論劍”時,我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為了打贏你,便違背誓言,看了這本奇書,將其要旨刻在墓中,破解了你的《玉女心經》。</p>
嗬嗬,何其可笑啊,《玉女心經》為你自創,而我王重陽枉負天下第一之名,卻要依傍前人遺書,相較之下,仍是遜你一籌。</p>
但我那時隻想著,能勝你就好,還大言不慚的,在墓中留下了“玉女心經,欲勝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的可笑言語。</p>
就是想讓你的門人弟子知道,我王重陽,不是英妹你,所能勝的了的!</p>
而今我又依據《九陰真經》,創出了一門《九陽真經》,也想要壓倒那天縱奇才的黃裳。</p>
但或許是我太過好勝,而今大限已至,無力回天,此時的我才明白,我縱能勝過古今任何高手,終究勝不得老天爺!</p>
我王重陽短短五十八載,抗金、創教、奪名、立威,橫壓當世,成就不可謂不大!</p>
終此一生,也算對得起所有人,可唯獨辜負了英妹你。</p>
我若能重新再選一次,什麽家國大業、武學正宗、天下第一,我王重陽統統不會放在心上!</p>
我隻想和你白頭偕老,恣意瀟灑,相伴一生,遍觀一世繁華。</p>
你的玉女心經,我雖然隻看了圖型符決,但無需勁力運轉法門,我也知曉,那最後一篇“玉女素心劍法”,最終秘奧,就是我使“全真劍法”,你使“玉女劍法”,兩人心意相通,我全力護持你,你攻殺敵人。</p>
可見你對我用情至深,隻可惜,我醒悟的都太遲了!</p>
非卿不好,非我不明,你的情誼在我這裏,我的真心也在這裏!</p>
英妹,我就要來找你了,你等我!”</p>
顧朝辭說完了這段話,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靜。</p>
在他看來,王重陽與林朝英兩人天造地設。之所以沒能走到一起,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兩人都太過優秀,太過自負,但凡中間有一人,以做退讓,就沒有這令人遺憾的一幕發生。</p>
當下不由心道:“王真人,你若當真在天有靈,也莫怪我自作主張,因為這番話,你格於身份不好明言,但我知道,這肯定是你的真實想法!還望勿怪!</p>
林女俠,這番話,雖非王真人讓我說的,但也是他的內心真實寫照!</p>
你也千萬不要怪我,也讓你的這位侍女,讓我一用寒玉床!”</p>
而這時的穆念慈、孫婆婆都是眼淚直流,顧朝辭言語中虛虛實實,她們都是不知真假,但聲情並茂,都是女人,又如何能不為之感動?</p>
而林侍女雖比林朝英小了十歲,名為主仆,但從小隨著她,直與親姐妹無異。如何不知林朝英與王重陽,兩人確實就是如此,兩人每次吵架的由頭,其實都是因為武功。</p>
但她數十年來,過的都是止水不波的日子,兼之修習內功有成,修得胸中極少喜怒哀樂之情,聽了“王重陽”的這番肺腑之言,自不免替小姐難過,但哀戚之感隻是藏在心頭,臉上竟是不動聲色。隻冷冷說了一句:“臭道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p>
說完又看向顧朝辭,一雙眸子仍然澹漠如冰,問道:“第二件事,又是什麽?”</p>
顧朝辭見她眼神冰冷,不由暗暗稱奇:“這女人心真的這麽冷嗎?我這番賣力表演,她能問出這話,明顯這是信了,竟仍能無動於衷?”</p>
但還是老實說道:“第二件事,就是關於玉女心經的破法,以及墓中另有通道之事了。”</p>
林侍女微一頷首:“想必這就是王……臭道士,能進古墓而不為我所知的原因了吧?”</p>
“正是!”</p>
“你說吧!”</p>
顧朝辭看了看林侍女,也不言語。</p>
林侍女見他看著自己不說話,微一尋思,便知其意,這種事事關大局,隻有古墓主人方能知曉,才是最好的。</p>
當即說道:“孫婆婆,你先帶著龍兒與這位姑娘,出去吧!”</p>
孫婆婆自然明白,這事關古墓存亡,自不會多想,便抱著小龍女與穆念慈,一起出了石室。</p>
顧朝辭這才一指,最後一具石棺道:“所有一切,那裏麵應該就有答桉。林大姐請先自行查看,在下就先出去了!”</p>
林侍女暗暗稱讚:“這人做事當真讓人沒得說,明知自己進入棺中查看,容易被暗算,還知道出去避嫌,大有君子之風!”</p>
等顧朝辭也出了石室,她才拿起燭台,鑽進棺中,就見棺蓋內側寫得有字,凝目瞧去,果見是十六個大字:“玉女心經,欲勝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p>
這十六個字以濃墨所書,筆力蒼勁,字體甚大。她識得王重陽筆跡,不由冷哼一聲。</p>
又轉身到彼端臥倒,觀看小字。她逐一慢慢讀去,四下摸索,果然摸到個可容一手的凹處,緊緊握住先朝左轉動,再向上提。</p>
隻聽喀喇一響,棺底石板應手而起,等過了一會,待洞中穢氣出盡後,方才拿著燭台,從石棺底鑽了進去,下麵是一排石級,石級盡處是條短短甬道,再轉了個彎,果然又是一間石室。</p>
室中也無特異之處,但抬頭仰望,但見室頂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跡符號,最右處寫著四個大字:“九陰真經”。</p>
看了一會,但覺奧妙難解,但確實是針對本門玉女心經的,不由啐了一口道:“你個臭道士,隻消你讓小姐一次,你們焉能走到今天?還念念不忘與小姐爭高低!還是我當年說的對,你這臭家夥,就不像好人!”</p>
林侍女年輕時,也是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隻不過跟著林朝英修煉武功後,才變得冰冷,但非她本性。</p>
今日被“王重陽”一番肺腑之言,勾起了心中回憶,這裏也四下無人,自然而然的釋放出了些許本性。</p>
她一句話罵完,也就不再多看,又見室頂西南角繪著一幅圖,似與武功無關,凝神細看,倒像是幅地圖,但隻看了片刻,全身登時便如僵住了,再也不動。</p>
過了良久,方才輕聲道:“果然是出墓秘道。”她熟知墓中地形,一見便明白此圖含義。</p>
直到這時,她才完全相信,顧朝辭絕對得了王重陽傳承,否則焉能事無巨細,什麽都清楚?想著便出了石室。</p>
顧朝辭與穆念慈、孫婆婆都在外等候,他心裏也有些忐忑,畢竟“預先取之,先予給之”他已經做完了,就看最後一下了。</p>
在黑沉沉的地道裏,也不知過了多久,就見林侍女端著燭台,合上石門走了出來,直接問道:“第三件事,又是什麽!”</p>
顧朝辭對她的表情上,雖然什麽都看不出來,但也知,她能問出這話,自然什麽都清楚了。當即拱手一抱拳,澀然道:“第三件事,就是在下之事了。</p>
我也不敢欺瞞大姐,這是王真人說,貴派有座寒玉床,能讓習練《九陽真經》之人,提前神功大成,這對我來說,也是條捷徑。也是在下不遺餘力,想要來此的一方麵原因!”</p>
林侍女見他很是不好意思,微微點頭道:“你倒是實誠,說起來,這寒玉床也是臭……王重陽當年不辭辛苦,從極北之地數百丈堅冰之下挖出來,送給小姐的。”</p>
“啊?小姐,寒玉床是王重陽挖出來的,不是林小姐親自……”</p>
聽到這兒,孫婆婆滿是不解道。</p>
林侍女搖了搖頭道:“我以前這樣說,是恨王重陽讓小姐神傷而逝,可當著真人不說假話,這小子連小姐與王重陽那樣的私密之事,都清楚,如何會不知曉這個!</p>
他這樣說,是在顧及小姐與我的麵子罷了!”</p>
顧朝辭摸了摸鼻尖道:“在下在大姐麵前,枉作小人了!</p>
林侍女一揚手道:“你跟我來吧,你今日所為之事,於情於理,我都不該拒絕!”說著就當前走去。</p>
“感謝林大姐!”</p>
顧朝辭自是一臉喜意,趕忙跟上。</p>
幾人又兜兜轉轉,走了一會,林侍女推開一道石門,她在暗中慣了,素來不點燈燭,這時特地又點了一枝蠟燭。</p>
顧朝辭但見屋內空空洞洞,竟和放置石棺的墓室無異。一塊長條青石作床,床上鋪了張草席,一幅白布當作薄被,此外更無別物。</p>
林侍女一指長條青石道:“這便是寒玉床!”說著便當先出了墓室。</p>
顧朝辭對穆念慈道:“念兒,你也在外等我吧!無需擔心!”</p>
穆念慈臻首輕點,與孫婆婆一起跟著林侍女,出了墓室,等她們合上了墓門。</p>
顧朝辭定了定神,便直接端坐在了寒玉床上。剛一坐上,隻覺徹骨冰涼,同時也運起九陽神功,抵抗起了這股奇寒。</p>
這寒玉床功效神奇,是修煉內功的極好工具。睡在這床上練功,一年抵得十年,因為初時睡到上麵,覺得奇寒難熬,隻得運全身功力與之相抗,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縱在睡夢中,也是練功不輟。</p>
另外,大凡修煉內功,最忌的是走火入魔,是以平時練功,不免分一半精神與心火相抗。寒玉乃天下至陰至寒之物,坐臥其上,心火自清,練功時盡可勇猛精進。</p>
然則這股寒意,卻奈何不得顧朝辭分毫,反而隻是頃刻間功夫,整座墓室卻好似遭到烈火烘烤一般,溫度也隨之提升了起來,就連他的頭頂,也開始冒起了升騰的白氣,看起來極為駭人。</p>
也幸虧這寒玉床,是由極北苦寒之地,數百丈堅冰之下,挖出的寒玉製成,材質不凡,若是尋常冰塊,片刻間就會被顧朝辭散發出的至陽熱氣,給化為水汽。</p>
而正由於寒玉床材質不凡,他體內至陽熱氣,剛散發出去,反而被逼了回來,這才早就了這番奇特景象。</p>
林朝英傳下來的“玉女心經”,是純陰之功,修煉時需要二人同練,互為輔助。練功時走陰脈而返陽脈,全身熱氣蒸騰,就得衣服暢開而修習,使得熱氣立時發散,無片刻阻滯,否則轉而鬱積體內,小則重病,大則喪身。</p>
當年她與林侍女二人,同練“玉女心經”之時,顧忌體內散發的熱氣,會被寒玉床逼回來,而因此重傷,也隻能放棄在寒玉床上,同修“玉女心經”的想法。</p>
不過她們的顧慮,對於顧朝辭來說,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p>
顧朝辭按照洪七公所傳,打通任督二脈的法門,全力催動九陽神功,片刻功夫就感自己口幹舌燥,胸腹幾大要穴發漲,明顯因為真氣,在體內無法散出所導致。</p>
而這時,由於寒玉床的陰寒之氣,將熱氣反擊回來,再次來回衝激,顧朝辭就感周身,好似猶如火焚一般。</p>
又覺時如重物壓身,時如輕羽瘙癢,又一會冷熱交替,又一會歡喜躁動,不由自主想要拔身而起!</p>
此刻顧朝辭知道這一切都是心魔顯現,修習上乘內功,到了關鍵時刻,必經此關。</p>
想到九陽神功妙旨“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p>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等種種心法奧義!</p>
遂以這九陽神功中的無上妙法,心眼觀之,隻覺遍身毛孔都清晰可見,心中大喜,很是寂靜快慰!</p>
顧朝辭此時全神投入修煉神功大法,就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他正經曆著修道、練氣之士,一生最艱難、最凶險的關頭。</p>
此時的他可謂生死成敗,懸於一線。</p>
成則脫胎換骨!</p>
敗則萬事皆休,勢必肌膚寸裂,被這股九陽真氣,焚為焦炭。</p>
經過內息幾次導引循環周天,突然之間,猛覺體內積蓄的內息洶湧澎湃,頃刻間衝破了六七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就在這一瞬間,他周身數百處穴道,內外氣息震蕩,身上數十處玄關,已被這股雄渾內息一一衝破。</p>
顧朝辭隻覺全身脈絡之中,一條氣流沿著任督二脈到處流轉,更覺舒適無比,此刻全身經脈豁然而通,內息運行一周天,隻覺四肢百骸之中,每一處都有勁力隨心而至,甚至就連頭發根上,都似乎勁力充盈至極,全身充滿了無可發泄的力氣,</p>
顧朝辭知道在這頃刻之間,自己所練的九陽神功已然大功告成,實現水火相濟,龍虎交會,陰陽兼具了。</p>
這時一睜開雙眼,發現自己身軀竟然下降了,低頭一看,自己屁股下的寒玉床,竟然被生生融出一個,可容納半人的大洞來。</p>
顧朝辭身子躍起,隔空一掌擊出,林侍女身子剛一落地,腳下一點,又是一個縱身,便躲開了這記威重掌力,就聽“砰”的一聲,雜草叢生的地上,頓時塵土飛揚。</p>
林侍女修行近五十載,從未見過顧朝辭這等威猛掌力,左手在腰間一摸,又是一條白綢帶,好像毒蛇吐信一般,倏地裏便穿了進來,卷向顧朝辭手腕。</p>
霎時間她雙手齊揮,兩條白綢帶翻卷處,猶如水蛇般蜿蜒而出,一招緊過一招,劈點戳掃,又好似長江大河滾滾而上,將古墓武學中的精妙招數,一一施展出來。</p>
顧朝辭的四周,頓時像天羅地網一般,綿密得找不出半點空隙。但那天羅地網之內,是一片動蕩不定,難以捉摸的清風,不論林侍女使盡氣力,依然奈何不得顧朝辭。</p>
顧朝辭集眾之長,非但輕功了得,掌法更是精妙,力道雄渾,但見掌力到處,狂風呼嘯,砂石飛揚。</p>
可古墓一派武功,本就以輕靈為主,林侍女內力固然不及,顧朝辭深厚,可她出手快捷絕倫,不與其硬拚,激戰中那根綢帶,可謂見縫即鑽。霎時間,兩人已過二十招。</p>
相持中,林侍女一條綢帶揮得筆直,上刺顧朝辭雙目,並有極為厲害的後招,準備一刺不中,便立刻放軟綢帶,鎖住他的咽喉。</p>
顧朝辭眼見林侍女綢帶,電也似地射來,破空聲甚是淩厲,離自己尚有三尺,勁風已然襲人,大讚道:“好厲害”!</p>
他右掌迅雷閃電般探出,已扯住白綢上端,未等發力,林侍女另一根綢帶,白光閃動,自右方遊動而至,真好似活蛇一般,忽然白綢又是一挺,反躥上來,直撲自己麵門,快捷絕倫。</p>
顧朝辭也顧不得,再將對方扯將過來,右手送出,“砰”的一聲,明明是兩根柔軟至極的白綢,撞在一處,竟打出掌力相觸之聲,可見白綢所蘊勁力之大。</p>
但這兩根白綢一撞,也齊齊回卷,林侍女更感到胳膊酸麻,暗道:“這小子,年紀輕輕,竟有如斯內力,全真教的幾個老道士遠遠不及了!”。</p>
眨眼間兩人兔起鶻落,疾風閃電般,又過了三十多招。</p>
穆念慈與孫婆婆一直在旁觀戰,見了二人動手聲勢,明知自己夫君(小姐),都是天下最厲害的人物,這時也不禁暗暗替二人擔心,生怕誰一個失手,對方非死即傷。</p>
百招之後,林侍女又展開了一套,怪異玄奧的身法。如此一來,顧朝辭雖是神勇如舊,可就是打不中對方。</p>
而現在的他,很能體會到,王重陽當年的痛苦了,實在是古墓輕功,當真不是浪得虛名。自己如要勝她,必須得出重手,可對方武功不弱,這一旦真出了重手,打出真火來,有些事就不是那麽容易控製了,若將她打傷打死,那……</p>
可不出重手,這樣打下去,或許再過百招、幾百招,也勝不得對方。</p>
他武功固然尚不及當年王重陽,可林侍女自然也不如當年林朝英。</p>
連自己因為有求於人,選擇都如此艱難,那王重陽深愛林朝英,自然比自己還要為難,如何勝的了對方?</p>
他正自動念,就見林侍女倏然間,退出三丈開外,兩條白綢,也被她回收到了手中。</p>
顧朝辭雖有不解,但也駐步收勢,未再跟著進招。</p>
林侍女那雙澄如秋水般的眸子,在顧朝辭身上掃了又掃,冷冷道:“你我二人,誰也勝不得誰,你有武功未用,我也有絕技未出,這你認不認?”</p>
顧朝辭心裏雖不認可這個說法,但還是點了點頭道:“林大姐說的不錯!”</p>
林侍女點了點頭道:“但你比我至少小了四十歲,這樣說起來,終究是你勝了!我同意你進古墓了!”</p>
原來她與顧朝辭過招,隻是想試試,對方有沒有可能,真是王重陽傳人。</p>
可過了一百多招,發現對方有好多神奇武功,自己都是前所未見。</p>
而且對方身後的包囊中,明顯裝著兵刃,他也未曾使用,顯然對方技不止於此。</p>
自然想著,別說本門至高武學《玉女心經》,自己還未練成。縱是練成了,那也是小姐當年想著,隻要能在王重陽身上拍上一掌,就已經心滿意足了。</p>
但王重陽乃是武學大師,天下無敵,要在他身上輕輕拍上一掌,令他束手認輸,當真難乎其難。小姐遂挖空心思、朝思暮研,走的便是一條武學怪徑。</p>
故而經中武功,雖然奇妙厲害,但也隻求快、求奇、不求狠,在常人打出一招的時間內,自己可以打出三四招,但招上的力量卻並不相應而增。</p>
蓋輕捷與厚重相對,若得厚重,輕捷便須相應舍離。古墓派武學,就是取輕捷而舍厚重,通常並不傷人。</p>
關於這一節,林侍女自然知曉。便想著自己如要在招式上,勝出對方一招半式,倒有可能,但想真正打敗他,絕無可能。</p>
自己打中人家十招,或許不及人家一掌威力大,這如何能比?</p>
而對方又年紀輕輕,在武學上能有如此造詣,固然有他天賦異稟之因,但肯定少不了高人傳承,若非王重陽有這等本事,當世也就隻有那“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了。</p>
可他要是那四人門下,想也不至於,不顧身份,哄騙與她。不如直接就坡下驢,也好聽聽王重陽,到底留下了什麽遺言給小姐。</p>
再者說進了古墓,這小子若要敢耍什麽花樣,任他武功再高,也得飲恨墓中。</p>
顧朝辭也沒想到,事情竟有如此轉折,他還以為這女人,是個軸人呢,不曾想,竟有了意外之喜。頓時一臉笑意,拱手道:“林大姐言重了,你我之間無有勝敗!”</p>
可惜他的這番表演浪費了,林侍女那冷如冰山的麵頰,仍然像寒鐵一般的深沉。</p>
“跟我走吧!”</p>
“林大姐,叨擾了!”</p>
顧朝辭與穆念慈走在最後,自是沒看到,走在最前麵的林侍女,嘴角則是微微泛出一絲弧度。</p>
誠然,林侍女也是跟隨林朝英,行走過江湖的,她如何不知,似他這般身手,對自己很是尊重,觀其言行,便知其人,倒是讓她對顧朝辭,多出那麽一絲好感。</p>
幾人進了古墓後,一片漆黑,顧朝辭隻覺轉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過了片刻,眼前這才忽然一亮,原來到了古墓內部。</p>
在昏暗的燭光下,顧朝辭這才發覺這古墓內,的確是別有洞天,四通八達不說,周遭分支中,又有不少密室,尋常人即便僥幸潛入進來,也會因不熟古墓內部道路,而被困死其中。顧朝辭與穆念慈,緊緊跟在她後麵。不敢落後半步。</p>
林侍女又彎彎曲曲的東繞西回,走了半晌,推開一道沉重的石門,從懷中取出火折打著了火,點燃石桌上的兩盞油燈。</p>
隻見空空曠曠的一座大廳上,並列放著五具石棺。</p>
顧朝辭凝神細看,見一具石棺棺蓋已密密蓋著,另外四具的棺蓋卻隻推上一半。</p>
林侍女指著右邊第一具石棺道:“小姐便睡在這裏,王重陽有什麽話,你就說吧!”</p>
顧朝辭上前幾步,在棺前行了幾個祭禮。又看向林侍女道:“林大姐,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都是王真人,讓我轉述之言,並無我自己意思。你切不可因此,而生我氣!畢竟我隻是一個傳話之人哪!”</p>
林侍女微一頷首,孫婆婆抱著小龍女,則是一臉好奇,看著顧朝辭。</p>
顧朝辭定了定神,將心內腹稿回思一遍,覺得並無不妥之處,當即沉聲道:“英妹,此時的我,已然到了彌留之際,就要來找你了。也不知現在的你,還愛不愛我、恨不恨我?</p>
唉,不管如何,一切都是我的錯,你縱使恨我,也是我王重陽對你不起。</p>
你秀外慧中,更是一代武學奇才,我王重陽也不妄自菲薄,也非庸人。你我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p>
可我先前尚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p>
你前來相慰於我,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但仍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為道,一個在石墓中鬱鬱而終。</p>
可你我之間,既無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之間的仇怨糾葛。</p>
此中原由,你我傳人均不知其解,我那幾位不成器的弟子,還以為他們的恩師,能夠揮劍斬情絲,這是身具大毅力大信念的英雄豪傑。</p>
你的門人弟子,肯定時常罵我王重陽是個狼心狗肺、負心薄幸之徒!</p>
唉,但他們都不懂啊!</p>
不過,他們不懂也是理所應當。畢竟你我二人,才智曠古絕今,當時亦難以解說自明,惟有歸之於“無緣”二字,又遑論他人?</p>
可你如今過世,已近二十年,我全真教蒸蒸日上,奪了少林寺數百年的名頭,號稱“天下武學正宗”,而我自己,也在華山絕頂,比武論劍,一舉壓服諸位絕頂高手,而得“天下之一”之美名。</p>
</p>
我那時就想,倘若英妹今日尚在,豈能讓我王重陽專美於前?思之令我雖有遺憾,但也有幾分慶幸。</p>
聽了這話,你是不是又生出打我之心了?你都沒了,我還能生出慶幸之心,豈非真的狼心狗肺,不通情理?</p>
我雖然出家,遍通儒釋道三教精義,時常告戒弟子,容讓自克、虛懷養晦之道。弟子們都以為,我如此謙抑,乃是一派宗師風範!</p>
但他們哪裏知曉,我謙虛,都是因為你。我的心裏,從未忘卻過你,時常思之,想你想的苦了,我就偷偷進古墓來,避過林丫頭與小孫,在你棺前,掩聲痛哭一場。</p>
今日,我要死了,道家講究羽化升仙,可我心裏都不曾忘過你,又如何可以成仙?</p>
可我不後悔,想比成仙做祖,我寧願下輩子還做一個人,仍然可以遇見你!”</p>
說到這顧朝辭頓了頓,輕輕一笑道:“英妹,你不要以為,我是在口是心非,故意哄你開心。</p>
還跟我撇嘴,做出一副不屑的樣子,也不要豎起你的眉毛,做出一副發怒的神態。</p>
因為時至今日,我王重陽早已想通一切,你我之間所謂無緣,係“果”而非“因”。</p>
你我二人武功既高,普天之下,皆無抗手,自然自負益甚,可你我談論武學時,那爭競之心,也隨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可兩人相較,終究是你稍勝一籌。</p>
你是女子,不肯讓我,實乃人之常情。</p>
而我王重陽,身為男子漢大丈夫,那點可憐的自尊心時常作祟,始終不甘屈居女子之下。哪怕是你,我深愛的英妹。每當對你情苗漸茁、稍有情意,我便強自抑製。</p>
你後來創出了,克製全真武功的《玉女心經》,而我還不甘服輸,但十幾年來,卻不能組成一套包羅內外的奇功將你打敗。</p>
直到後來“華山論劍”時,我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為了打贏你,便違背誓言,看了這本奇書,將其要旨刻在墓中,破解了你的《玉女心經》。</p>
嗬嗬,何其可笑啊,《玉女心經》為你自創,而我王重陽枉負天下第一之名,卻要依傍前人遺書,相較之下,仍是遜你一籌。</p>
但我那時隻想著,能勝你就好,還大言不慚的,在墓中留下了“玉女心經,欲勝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的可笑言語。</p>
就是想讓你的門人弟子知道,我王重陽,不是英妹你,所能勝的了的!</p>
而今我又依據《九陰真經》,創出了一門《九陽真經》,也想要壓倒那天縱奇才的黃裳。</p>
但或許是我太過好勝,而今大限已至,無力回天,此時的我才明白,我縱能勝過古今任何高手,終究勝不得老天爺!</p>
我王重陽短短五十八載,抗金、創教、奪名、立威,橫壓當世,成就不可謂不大!</p>
終此一生,也算對得起所有人,可唯獨辜負了英妹你。</p>
我若能重新再選一次,什麽家國大業、武學正宗、天下第一,我王重陽統統不會放在心上!</p>
我隻想和你白頭偕老,恣意瀟灑,相伴一生,遍觀一世繁華。</p>
你的玉女心經,我雖然隻看了圖型符決,但無需勁力運轉法門,我也知曉,那最後一篇“玉女素心劍法”,最終秘奧,就是我使“全真劍法”,你使“玉女劍法”,兩人心意相通,我全力護持你,你攻殺敵人。</p>
可見你對我用情至深,隻可惜,我醒悟的都太遲了!</p>
非卿不好,非我不明,你的情誼在我這裏,我的真心也在這裏!</p>
英妹,我就要來找你了,你等我!”</p>
顧朝辭說完了這段話,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靜。</p>
在他看來,王重陽與林朝英兩人天造地設。之所以沒能走到一起,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兩人都太過優秀,太過自負,但凡中間有一人,以做退讓,就沒有這令人遺憾的一幕發生。</p>
當下不由心道:“王真人,你若當真在天有靈,也莫怪我自作主張,因為這番話,你格於身份不好明言,但我知道,這肯定是你的真實想法!還望勿怪!</p>
林女俠,這番話,雖非王真人讓我說的,但也是他的內心真實寫照!</p>
你也千萬不要怪我,也讓你的這位侍女,讓我一用寒玉床!”</p>
而這時的穆念慈、孫婆婆都是眼淚直流,顧朝辭言語中虛虛實實,她們都是不知真假,但聲情並茂,都是女人,又如何能不為之感動?</p>
而林侍女雖比林朝英小了十歲,名為主仆,但從小隨著她,直與親姐妹無異。如何不知林朝英與王重陽,兩人確實就是如此,兩人每次吵架的由頭,其實都是因為武功。</p>
但她數十年來,過的都是止水不波的日子,兼之修習內功有成,修得胸中極少喜怒哀樂之情,聽了“王重陽”的這番肺腑之言,自不免替小姐難過,但哀戚之感隻是藏在心頭,臉上竟是不動聲色。隻冷冷說了一句:“臭道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p>
說完又看向顧朝辭,一雙眸子仍然澹漠如冰,問道:“第二件事,又是什麽?”</p>
顧朝辭見她眼神冰冷,不由暗暗稱奇:“這女人心真的這麽冷嗎?我這番賣力表演,她能問出這話,明顯這是信了,竟仍能無動於衷?”</p>
但還是老實說道:“第二件事,就是關於玉女心經的破法,以及墓中另有通道之事了。”</p>
林侍女微一頷首:“想必這就是王……臭道士,能進古墓而不為我所知的原因了吧?”</p>
“正是!”</p>
“你說吧!”</p>
顧朝辭看了看林侍女,也不言語。</p>
林侍女見他看著自己不說話,微一尋思,便知其意,這種事事關大局,隻有古墓主人方能知曉,才是最好的。</p>
當即說道:“孫婆婆,你先帶著龍兒與這位姑娘,出去吧!”</p>
孫婆婆自然明白,這事關古墓存亡,自不會多想,便抱著小龍女與穆念慈,一起出了石室。</p>
顧朝辭這才一指,最後一具石棺道:“所有一切,那裏麵應該就有答桉。林大姐請先自行查看,在下就先出去了!”</p>
林侍女暗暗稱讚:“這人做事當真讓人沒得說,明知自己進入棺中查看,容易被暗算,還知道出去避嫌,大有君子之風!”</p>
等顧朝辭也出了石室,她才拿起燭台,鑽進棺中,就見棺蓋內側寫得有字,凝目瞧去,果見是十六個大字:“玉女心經,欲勝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p>
這十六個字以濃墨所書,筆力蒼勁,字體甚大。她識得王重陽筆跡,不由冷哼一聲。</p>
又轉身到彼端臥倒,觀看小字。她逐一慢慢讀去,四下摸索,果然摸到個可容一手的凹處,緊緊握住先朝左轉動,再向上提。</p>
隻聽喀喇一響,棺底石板應手而起,等過了一會,待洞中穢氣出盡後,方才拿著燭台,從石棺底鑽了進去,下麵是一排石級,石級盡處是條短短甬道,再轉了個彎,果然又是一間石室。</p>
室中也無特異之處,但抬頭仰望,但見室頂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跡符號,最右處寫著四個大字:“九陰真經”。</p>
看了一會,但覺奧妙難解,但確實是針對本門玉女心經的,不由啐了一口道:“你個臭道士,隻消你讓小姐一次,你們焉能走到今天?還念念不忘與小姐爭高低!還是我當年說的對,你這臭家夥,就不像好人!”</p>
林侍女年輕時,也是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隻不過跟著林朝英修煉武功後,才變得冰冷,但非她本性。</p>
今日被“王重陽”一番肺腑之言,勾起了心中回憶,這裏也四下無人,自然而然的釋放出了些許本性。</p>
她一句話罵完,也就不再多看,又見室頂西南角繪著一幅圖,似與武功無關,凝神細看,倒像是幅地圖,但隻看了片刻,全身登時便如僵住了,再也不動。</p>
過了良久,方才輕聲道:“果然是出墓秘道。”她熟知墓中地形,一見便明白此圖含義。</p>
直到這時,她才完全相信,顧朝辭絕對得了王重陽傳承,否則焉能事無巨細,什麽都清楚?想著便出了石室。</p>
顧朝辭與穆念慈、孫婆婆都在外等候,他心裏也有些忐忑,畢竟“預先取之,先予給之”他已經做完了,就看最後一下了。</p>
在黑沉沉的地道裏,也不知過了多久,就見林侍女端著燭台,合上石門走了出來,直接問道:“第三件事,又是什麽!”</p>
顧朝辭對她的表情上,雖然什麽都看不出來,但也知,她能問出這話,自然什麽都清楚了。當即拱手一抱拳,澀然道:“第三件事,就是在下之事了。</p>
我也不敢欺瞞大姐,這是王真人說,貴派有座寒玉床,能讓習練《九陽真經》之人,提前神功大成,這對我來說,也是條捷徑。也是在下不遺餘力,想要來此的一方麵原因!”</p>
林侍女見他很是不好意思,微微點頭道:“你倒是實誠,說起來,這寒玉床也是臭……王重陽當年不辭辛苦,從極北之地數百丈堅冰之下挖出來,送給小姐的。”</p>
“啊?小姐,寒玉床是王重陽挖出來的,不是林小姐親自……”</p>
聽到這兒,孫婆婆滿是不解道。</p>
林侍女搖了搖頭道:“我以前這樣說,是恨王重陽讓小姐神傷而逝,可當著真人不說假話,這小子連小姐與王重陽那樣的私密之事,都清楚,如何會不知曉這個!</p>
他這樣說,是在顧及小姐與我的麵子罷了!”</p>
顧朝辭摸了摸鼻尖道:“在下在大姐麵前,枉作小人了!</p>
林侍女一揚手道:“你跟我來吧,你今日所為之事,於情於理,我都不該拒絕!”說著就當前走去。</p>
“感謝林大姐!”</p>
顧朝辭自是一臉喜意,趕忙跟上。</p>
幾人又兜兜轉轉,走了一會,林侍女推開一道石門,她在暗中慣了,素來不點燈燭,這時特地又點了一枝蠟燭。</p>
顧朝辭但見屋內空空洞洞,竟和放置石棺的墓室無異。一塊長條青石作床,床上鋪了張草席,一幅白布當作薄被,此外更無別物。</p>
林侍女一指長條青石道:“這便是寒玉床!”說著便當先出了墓室。</p>
顧朝辭對穆念慈道:“念兒,你也在外等我吧!無需擔心!”</p>
穆念慈臻首輕點,與孫婆婆一起跟著林侍女,出了墓室,等她們合上了墓門。</p>
顧朝辭定了定神,便直接端坐在了寒玉床上。剛一坐上,隻覺徹骨冰涼,同時也運起九陽神功,抵抗起了這股奇寒。</p>
這寒玉床功效神奇,是修煉內功的極好工具。睡在這床上練功,一年抵得十年,因為初時睡到上麵,覺得奇寒難熬,隻得運全身功力與之相抗,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縱在睡夢中,也是練功不輟。</p>
另外,大凡修煉內功,最忌的是走火入魔,是以平時練功,不免分一半精神與心火相抗。寒玉乃天下至陰至寒之物,坐臥其上,心火自清,練功時盡可勇猛精進。</p>
然則這股寒意,卻奈何不得顧朝辭分毫,反而隻是頃刻間功夫,整座墓室卻好似遭到烈火烘烤一般,溫度也隨之提升了起來,就連他的頭頂,也開始冒起了升騰的白氣,看起來極為駭人。</p>
也幸虧這寒玉床,是由極北苦寒之地,數百丈堅冰之下,挖出的寒玉製成,材質不凡,若是尋常冰塊,片刻間就會被顧朝辭散發出的至陽熱氣,給化為水汽。</p>
而正由於寒玉床材質不凡,他體內至陽熱氣,剛散發出去,反而被逼了回來,這才早就了這番奇特景象。</p>
林朝英傳下來的“玉女心經”,是純陰之功,修煉時需要二人同練,互為輔助。練功時走陰脈而返陽脈,全身熱氣蒸騰,就得衣服暢開而修習,使得熱氣立時發散,無片刻阻滯,否則轉而鬱積體內,小則重病,大則喪身。</p>
當年她與林侍女二人,同練“玉女心經”之時,顧忌體內散發的熱氣,會被寒玉床逼回來,而因此重傷,也隻能放棄在寒玉床上,同修“玉女心經”的想法。</p>
不過她們的顧慮,對於顧朝辭來說,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p>
顧朝辭按照洪七公所傳,打通任督二脈的法門,全力催動九陽神功,片刻功夫就感自己口幹舌燥,胸腹幾大要穴發漲,明顯因為真氣,在體內無法散出所導致。</p>
而這時,由於寒玉床的陰寒之氣,將熱氣反擊回來,再次來回衝激,顧朝辭就感周身,好似猶如火焚一般。</p>
又覺時如重物壓身,時如輕羽瘙癢,又一會冷熱交替,又一會歡喜躁動,不由自主想要拔身而起!</p>
此刻顧朝辭知道這一切都是心魔顯現,修習上乘內功,到了關鍵時刻,必經此關。</p>
想到九陽神功妙旨“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p>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等種種心法奧義!</p>
遂以這九陽神功中的無上妙法,心眼觀之,隻覺遍身毛孔都清晰可見,心中大喜,很是寂靜快慰!</p>
顧朝辭此時全神投入修煉神功大法,就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他正經曆著修道、練氣之士,一生最艱難、最凶險的關頭。</p>
此時的他可謂生死成敗,懸於一線。</p>
成則脫胎換骨!</p>
敗則萬事皆休,勢必肌膚寸裂,被這股九陽真氣,焚為焦炭。</p>
經過內息幾次導引循環周天,突然之間,猛覺體內積蓄的內息洶湧澎湃,頃刻間衝破了六七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就在這一瞬間,他周身數百處穴道,內外氣息震蕩,身上數十處玄關,已被這股雄渾內息一一衝破。</p>
顧朝辭隻覺全身脈絡之中,一條氣流沿著任督二脈到處流轉,更覺舒適無比,此刻全身經脈豁然而通,內息運行一周天,隻覺四肢百骸之中,每一處都有勁力隨心而至,甚至就連頭發根上,都似乎勁力充盈至極,全身充滿了無可發泄的力氣,</p>
顧朝辭知道在這頃刻之間,自己所練的九陽神功已然大功告成,實現水火相濟,龍虎交會,陰陽兼具了。</p>
這時一睜開雙眼,發現自己身軀竟然下降了,低頭一看,自己屁股下的寒玉床,竟然被生生融出一個,可容納半人的大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