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進京
帝國崛起:開局建設封地,打造鋼鐵皇朝! 作者:紫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遼陽城又待了兩天,李信主持了慶餘商行遼陽分店的開店儀式。</p>
開店之後,來自東寧城的香皂、肥皂、水泥、東寧燒酒、香水等物資,一並售賣。</p>
瞬間引起了整個遼陽的轟動。</p>
尤其是東寧燒酒,在遼王府采購了三十壇之後,引起了巨大震動。</p>
人人都被東寧燒酒的香味吸引住了,想要搶先品嚐一下東寧燒酒的美味。</p>
然而,一壇難買。</p>
對於遼陽城的轟動,李信已經看不到了。</p>
在慶餘商行遼陽分店開店之後,李信便再一次踏上西行的路途。</p>
這一次,路途上多了幾個人,那便是遼王世子李彤、遼王郡主李彩。</p>
他們是代表遼王殿下,前去參拜聖上。</p>
一路上同行,倒也能夠相互照應。</p>
出了遼陽城,一路西行,四五天之後,隊伍過了山海關,進入到了關內。</p>
周圍的景色,也變得蒼翠起來。</p>
時至夏日,天邊的麥田也呈現出金黃的模樣,看上去賞心悅目。</p>
趙秉璋來到一處田邊,摘下了一個麥穗,在手心中搓了搓,臉上帶著一絲憂愁。</p>
田邊一戶農家,在路邊準備著草繩。</p>
趙秉璋走上前去,開口道:“老人家,今年的收成咋樣啊?”</p>
“收成?”</p>
老人家抬頭看了看一身布衣的趙秉璋,無奈地歎口氣道:“春上遇到春旱,正值麥子灌漿,一場大旱,估計今年減產許多。</p>
一畝地,能有八十斤小麥,就不錯了!唉!”</p>
說著,老人家歎了口氣,一雙渾濁的眼睛望著遠方的天空,有些淒涼地說道:“和往年相比,減產一半啊!這老天爺,為啥不給我們活路呢!”</p>
話音之中的淒涼,溢於言表。</p>
趙秉璋沉默許久,也不知道說什麽安慰。</p>
回到隊伍中,趙秉璋才長長呼出一口氣,依然難掩胸中的鬱結。</p>
“趙先生,怎麽了?”</p>
李信開口問道。</p>
趙秉璋歎口氣,將所見所聞和李信說了一遍。</p>
“畝產才八十斤?”</p>
李信有些驚訝。</p>
不過恍然間,李信也想起後世奶奶和他說的事情——</p>
在他奶奶剛結婚的年代,小麥畝產能有一兩百斤,就是非常不錯的事情了!</p>
小麥不耐旱,天公不作美,就要減產!</p>
因此,平常百姓家一輩子也吃不了幾頓白麵饅頭。</p>
逢年過節,包點餃子也要摻雜一些高粱麵。</p>
百姓苦啊!</p>
李信無奈地歎了口氣,他在心中暗暗想著:看來這一次從京城回去之後,就要著手研究一下化肥了。</p>
沒有化肥,糧食產量高不了!</p>
後世也是在化肥大規模生產普及之後,糧食產量才節節攀升。</p>
雖然製作不了複合肥,但是一些土肥還是可以的。</p>
想著,李信在心中記下了這件事情。</p>
“殿下,”</p>
趙秉璋歎了口氣,說道:“今年這個光景,能有八十斤就不錯了。</p>
好在百姓家也都種了高粱,等到秋收,看看有多少糧食吧。</p>
若是高粱也減產了,恐怕百姓就要餓肚子了……”</p>
百姓餓肚子,那就要出事!</p>
李信心中咯噔一下。</p>
這個時代,外有草原馬匪時刻威脅邊境。</p>
內有天災人禍,造成糧食減產。</p>
內憂外患之下,百姓苦不堪言。</p>
這世道,倒是有點王朝末期的感覺!</p>
李信心中默然,半晌兒說不出來話語。</p>
“好在東寧城那邊,還算不錯!”</p>
趙秉璋深吸一口氣,說道:“雖然糧食還沒有種出來,不過通往安南、占城、暹羅等地的航路已經打開。</p>
稻米、棉布等物資,也能夠源源不斷地運來東寧城,倒是能夠緩解東寧城莫大的壓力啊!</p>
不過其他地方,情況就不樂觀了!</p>
尤其是內地其他省份,若是再有天災,恐怕後果不敢想象啊……”</p>
兩人相對而坐,歎息一聲,也都沒有什麽好辦法。</p>
畢竟,李信隻是信王,隻是東寧省的藩王。</p>
他的手,還伸不到內地呢。</p>
過了山海關,又行進了七八天之後,終於抵達了京城外圍。</p>
遠遠望去,都能夠看到遠處京城高聳的城牆。</p>
那不是小小的東寧城,可以相比的。</p>
就算是東寧新城城牆,恐怕也沒有京城城牆高。</p>
巍峨的城牆,青磚黃瓦,處處彰顯著大一統王朝的威嚴!</p>
來到城東朝天門之後,便有宗正院、禮部官員前來迎接。</p>
一番行禮之後,在宗正院的官員引導下,李信、李彤一行人進入到了京城中。</p>
隨行的虎賁營,全部在城外駐紮。隻有魏大海等寥寥幾人,才準予進城。</p>
再次回到京城,腦海中一些記憶也愈加清晰起來。</p>
饒是其他府縣災情不斷,在這京城之中,依舊一片繁華場景。</p>
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p>
其中甚至有金發碧眼的紅夷人,黑膚色的昆侖奴,也都操著一口流利的官話,在城中與商人討價還價。</p>
繁盛、奢華!</p>
不愧是大一統王朝的都城!</p>
李信也不由得佩服古代的城市,雖然比不上後世的超一線,但是在這個時代,也算不錯的了!</p>
“殿下,你看這邊。”</p>
魏大海伸手指著街邊,小聲提醒道。</p>
扭頭望去,李信一眼就看到了街邊的一處商鋪,外麵滿滿當當站了許多人。</p>
商鋪匾額上,分明寫著——慶餘商行。</p>
“噢?”</p>
李信一愣,“慶餘商行不是被關了嗎?”</p>
似乎是察覺到李信的疑慮,宗正院官員小聲說道:“信王殿下,前段時間東寧大捷,朝中有官員聯名上奏,陛下才恩準重開慶餘商行。</p>
</p>
殿下估計還沒得到消息吧?”</p>
“唔,是的。”</p>
李信點點頭。</p>
隻要慶餘商行還在開著,那就好,那就能賺錢!</p>
京城朝天門進來,是京城的商業區,極盡繁華。</p>
一路行來,李信也有些眼花繚亂。</p>
在城內行進了兩刻鍾之後,宗正院官員才領著李信,到了目的地——宗正院。</p>
之前在京城的信王府,早就被宗正院收回去了。</p>
按照慣例,藩王進京之後,一律下榻在宗正院。</p>
饒是信王,也不例外。</p>
宗正院雖然簡陋一點,不過畢竟是皇室門麵,看起來倒也不算破舊。</p>
安排好了住處之後,宗正院官員又安排了一些侍者,照顧李信飲食起居。</p>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信也在京城吃上了第一頓飯,那滋味確實不是東寧城可以相比的!</p>
愜意!</p>
開店之後,來自東寧城的香皂、肥皂、水泥、東寧燒酒、香水等物資,一並售賣。</p>
瞬間引起了整個遼陽的轟動。</p>
尤其是東寧燒酒,在遼王府采購了三十壇之後,引起了巨大震動。</p>
人人都被東寧燒酒的香味吸引住了,想要搶先品嚐一下東寧燒酒的美味。</p>
然而,一壇難買。</p>
對於遼陽城的轟動,李信已經看不到了。</p>
在慶餘商行遼陽分店開店之後,李信便再一次踏上西行的路途。</p>
這一次,路途上多了幾個人,那便是遼王世子李彤、遼王郡主李彩。</p>
他們是代表遼王殿下,前去參拜聖上。</p>
一路上同行,倒也能夠相互照應。</p>
出了遼陽城,一路西行,四五天之後,隊伍過了山海關,進入到了關內。</p>
周圍的景色,也變得蒼翠起來。</p>
時至夏日,天邊的麥田也呈現出金黃的模樣,看上去賞心悅目。</p>
趙秉璋來到一處田邊,摘下了一個麥穗,在手心中搓了搓,臉上帶著一絲憂愁。</p>
田邊一戶農家,在路邊準備著草繩。</p>
趙秉璋走上前去,開口道:“老人家,今年的收成咋樣啊?”</p>
“收成?”</p>
老人家抬頭看了看一身布衣的趙秉璋,無奈地歎口氣道:“春上遇到春旱,正值麥子灌漿,一場大旱,估計今年減產許多。</p>
一畝地,能有八十斤小麥,就不錯了!唉!”</p>
說著,老人家歎了口氣,一雙渾濁的眼睛望著遠方的天空,有些淒涼地說道:“和往年相比,減產一半啊!這老天爺,為啥不給我們活路呢!”</p>
話音之中的淒涼,溢於言表。</p>
趙秉璋沉默許久,也不知道說什麽安慰。</p>
回到隊伍中,趙秉璋才長長呼出一口氣,依然難掩胸中的鬱結。</p>
“趙先生,怎麽了?”</p>
李信開口問道。</p>
趙秉璋歎口氣,將所見所聞和李信說了一遍。</p>
“畝產才八十斤?”</p>
李信有些驚訝。</p>
不過恍然間,李信也想起後世奶奶和他說的事情——</p>
在他奶奶剛結婚的年代,小麥畝產能有一兩百斤,就是非常不錯的事情了!</p>
小麥不耐旱,天公不作美,就要減產!</p>
因此,平常百姓家一輩子也吃不了幾頓白麵饅頭。</p>
逢年過節,包點餃子也要摻雜一些高粱麵。</p>
百姓苦啊!</p>
李信無奈地歎了口氣,他在心中暗暗想著:看來這一次從京城回去之後,就要著手研究一下化肥了。</p>
沒有化肥,糧食產量高不了!</p>
後世也是在化肥大規模生產普及之後,糧食產量才節節攀升。</p>
雖然製作不了複合肥,但是一些土肥還是可以的。</p>
想著,李信在心中記下了這件事情。</p>
“殿下,”</p>
趙秉璋歎了口氣,說道:“今年這個光景,能有八十斤就不錯了。</p>
好在百姓家也都種了高粱,等到秋收,看看有多少糧食吧。</p>
若是高粱也減產了,恐怕百姓就要餓肚子了……”</p>
百姓餓肚子,那就要出事!</p>
李信心中咯噔一下。</p>
這個時代,外有草原馬匪時刻威脅邊境。</p>
內有天災人禍,造成糧食減產。</p>
內憂外患之下,百姓苦不堪言。</p>
這世道,倒是有點王朝末期的感覺!</p>
李信心中默然,半晌兒說不出來話語。</p>
“好在東寧城那邊,還算不錯!”</p>
趙秉璋深吸一口氣,說道:“雖然糧食還沒有種出來,不過通往安南、占城、暹羅等地的航路已經打開。</p>
稻米、棉布等物資,也能夠源源不斷地運來東寧城,倒是能夠緩解東寧城莫大的壓力啊!</p>
不過其他地方,情況就不樂觀了!</p>
尤其是內地其他省份,若是再有天災,恐怕後果不敢想象啊……”</p>
兩人相對而坐,歎息一聲,也都沒有什麽好辦法。</p>
畢竟,李信隻是信王,隻是東寧省的藩王。</p>
他的手,還伸不到內地呢。</p>
過了山海關,又行進了七八天之後,終於抵達了京城外圍。</p>
遠遠望去,都能夠看到遠處京城高聳的城牆。</p>
那不是小小的東寧城,可以相比的。</p>
就算是東寧新城城牆,恐怕也沒有京城城牆高。</p>
巍峨的城牆,青磚黃瓦,處處彰顯著大一統王朝的威嚴!</p>
來到城東朝天門之後,便有宗正院、禮部官員前來迎接。</p>
一番行禮之後,在宗正院的官員引導下,李信、李彤一行人進入到了京城中。</p>
隨行的虎賁營,全部在城外駐紮。隻有魏大海等寥寥幾人,才準予進城。</p>
再次回到京城,腦海中一些記憶也愈加清晰起來。</p>
饒是其他府縣災情不斷,在這京城之中,依舊一片繁華場景。</p>
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p>
其中甚至有金發碧眼的紅夷人,黑膚色的昆侖奴,也都操著一口流利的官話,在城中與商人討價還價。</p>
繁盛、奢華!</p>
不愧是大一統王朝的都城!</p>
李信也不由得佩服古代的城市,雖然比不上後世的超一線,但是在這個時代,也算不錯的了!</p>
“殿下,你看這邊。”</p>
魏大海伸手指著街邊,小聲提醒道。</p>
扭頭望去,李信一眼就看到了街邊的一處商鋪,外麵滿滿當當站了許多人。</p>
商鋪匾額上,分明寫著——慶餘商行。</p>
“噢?”</p>
李信一愣,“慶餘商行不是被關了嗎?”</p>
似乎是察覺到李信的疑慮,宗正院官員小聲說道:“信王殿下,前段時間東寧大捷,朝中有官員聯名上奏,陛下才恩準重開慶餘商行。</p>
</p>
殿下估計還沒得到消息吧?”</p>
“唔,是的。”</p>
李信點點頭。</p>
隻要慶餘商行還在開著,那就好,那就能賺錢!</p>
京城朝天門進來,是京城的商業區,極盡繁華。</p>
一路行來,李信也有些眼花繚亂。</p>
在城內行進了兩刻鍾之後,宗正院官員才領著李信,到了目的地——宗正院。</p>
之前在京城的信王府,早就被宗正院收回去了。</p>
按照慣例,藩王進京之後,一律下榻在宗正院。</p>
饒是信王,也不例外。</p>
宗正院雖然簡陋一點,不過畢竟是皇室門麵,看起來倒也不算破舊。</p>
安排好了住處之後,宗正院官員又安排了一些侍者,照顧李信飲食起居。</p>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信也在京城吃上了第一頓飯,那滋味確實不是東寧城可以相比的!</p>
愜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