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宛城,曹洪非常體貼的讓江文先安頓好家人,再去軍中報到,甚至將自己的貼身腰牌,留給江文,方便江文辦事,讓江文非常感激。
士為知己者死!
曹洪這麽重視江文,自然也獲得了江文的好感。
有了曹洪的腰牌,辦事自然方便。
看到江文手中的腰牌,一位富戶很客氣的將自家的宅子送給江文,不僅不收錢,臉上還帶著笑容。
雖然,那笑的比哭還難看……
江文不願欺人太甚,最後沒有收取房契,隻說暫住兩三個月,到時候就會歸還,富戶就千恩萬謝的走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什麽,江文還不知道,如果劇情不變,那麽曹**這次南下,還是會以失敗收場,到時候這宛城也就不安全了。
住處的問題解決,江文又幫著父母置辦一些曰用品,並且將從王震那搶來的所有的錢財,都留給了父母。
見到桌子上的金銀珠寶,趙大山夫婦卻有些悶悶不樂。
屋內氣氛都些悶沉,江文也不知道說什麽好,歎口氣道:“爹,娘!若沒什麽事,孩兒便要去軍營了。”
“虎頭!”
趙大山叫住江文,遲疑道:“自從你從樹上掉下來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你、還是虎頭麽?”
江文一愣,立刻明白過來,自己的表現太過,讓趙大山起了疑心。
確實,本來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突然一夜間就變成蓋世猛將,有勇有謀,說出去,誰都不信。
不僅是趙大山,連李氏和妹妹趙楠,都是有些怯弱的看著江文。
江文苦笑:“爹,我當然是虎頭!是您的兒子!”
將早就準備好的借口說出來:“本來也想早點告訴您二位的,不過卻害怕您一時無法接受,所以就沒說……其實,在我摔倒的時候,曾昏了過去,在夢裏,有一個老神仙撫我頭頂,傳我功力……”
江文開始胡編亂造。
“……後來,我問神仙名號,神仙卻不答,隻說我是他的玄孫,爹,這位老神仙,是咱們的祖宗!”
趙大山一家聽得目瞪口呆!
而且趙楠也作證,兄長確實昏過去一段時間,一家人便沒有半點懷疑。
這時候人們本就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否則就憑張角(黃巾軍首領)那點裝神弄鬼的本事,也不可能聚集起那麽浩大的聲勢,造成曆史有名的黃巾之亂。
震驚過後,趙大山就鬆了口氣,江文這樣一說,他的改變,自然得到“合理”的解釋。
神仙嘛!當然是無所不能,**一點也很正常!
“原來是祖宗顯靈!”
趙大山激動不已,連忙吩咐李氏,準備祭品,要祭拜祖宗,感謝祖宗給他的兒子開竅。
江文也沒有阻止,隻是吩咐道:“爹,娘!事關老祖宗顯靈,咱們一家人知道就行,千萬不可外傳。”
“好!好!”趙大山連連點頭。
現在兒子改變的原因也已經找到,趙大山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放回了肚子裏,拍了拍陳航的肩膀:“虎頭莫怪,爹險些誤會了你。”
江文笑笑:“爹,您說的什麽話,本來是我不對,沒有提早講清楚。”
少了隔閡,一家人又開心起來。
江文卻有軍務在身,不敢耽誤,再次提出來:“爹,娘!時候不早了,孩兒要去軍營報到了,待打完這場戰,再回來陪伴二老。”
軍營最講究規矩,第一天就不守時的話,會給長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李氏有些不舍的道:“虎頭,就不能吃了飯再走嗎?”
江文還沒開口說話,趙大山就訓斥道:“婦道人家!懂些什麽?軍營最講究規矩,第一天就不守時,會給上官留下輕浮的印象!”
李氏便不吭聲,也不敢再挽留江文。
趙大山又對江文道:“孩子,你能得貴人看重,是好事,爹也希望你能建功立業,光祖耀祖!爹這一輩子,沒見過什麽世麵,更懂不得那些大道理,但是爹也有一些話,希望你能記住!”
“凡事不要衝動,不要逞強,一切以自身為重!”趙大山目光不舍的看著兒子:“爹和娘,等你回家!”
江文的鼻子,有些發酸!
趙大山和李氏對他的關心,讓他感到了久違的親情,甚至在一瞬間,有種想要留在這個世界的想法……
眼眶已經濕潤,江文跪了下來,一半是為自己,一半是代這副身體,恭恭敬敬的給二老磕了三個響頭!
“爹!娘!多保重!不孝兒……去矣!”
說完,江文不再耽誤,離開這裏,身後遠遠傳來,李氏的哭聲。
……
到了軍營,憑借曹洪的腰牌,江文自然無需表明身份,暢通無阻。
打聽到曹洪臨時的住處,江文就前去報道。
“哦,成業來了?家中是否安置妥當?”
見到江文,曹洪很開心。
江文恭敬道:“多謝將軍關心,末將父母和舍妹,都已安置好。”
曹洪就笑著點點頭,對江文道:“今夜丞相犒賞三軍,晚上有個酒宴,你去換上軍服,隨我一同赴宴!”
曹洪話音一落,江文明顯感覺到,好幾雙嫉妒的眼睛盯著自己!
一個護衛,雙手捧過來一套嶄新的親兵軟甲,遞給他。
這時候的士兵,大多數穿的都是竹甲,隻有大人物的親兵和一些將領,才有剛質的盔甲穿。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
江文這副身體,除了黑一點,本來就長得英俊,身材也是高大魁梧,隻是平時穿了麻布粗衣,看起來有些土氣而已。
現在換上這身新的軟甲,立刻就變了個樣,將江文英武的氣質,展現出來。
營帳中的眾人,不禁紛紛側目,曹洪更是滿意的點點頭。
“丞相喜武,今夜可能會有武藝比鬥,以助酒興!成業,機會難得,一定要好好表現!”
江文一愣,立刻恭敬道:“末將遵命!”
夜晚。
跟在曹洪的身後,江文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他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時間!
現在,才七月初,赤壁之戰打了多久?江文記不太清,不過依稀記得,是建安十三年年底才停!
士為知己者死!
曹洪這麽重視江文,自然也獲得了江文的好感。
有了曹洪的腰牌,辦事自然方便。
看到江文手中的腰牌,一位富戶很客氣的將自家的宅子送給江文,不僅不收錢,臉上還帶著笑容。
雖然,那笑的比哭還難看……
江文不願欺人太甚,最後沒有收取房契,隻說暫住兩三個月,到時候就會歸還,富戶就千恩萬謝的走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什麽,江文還不知道,如果劇情不變,那麽曹**這次南下,還是會以失敗收場,到時候這宛城也就不安全了。
住處的問題解決,江文又幫著父母置辦一些曰用品,並且將從王震那搶來的所有的錢財,都留給了父母。
見到桌子上的金銀珠寶,趙大山夫婦卻有些悶悶不樂。
屋內氣氛都些悶沉,江文也不知道說什麽好,歎口氣道:“爹,娘!若沒什麽事,孩兒便要去軍營了。”
“虎頭!”
趙大山叫住江文,遲疑道:“自從你從樹上掉下來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你、還是虎頭麽?”
江文一愣,立刻明白過來,自己的表現太過,讓趙大山起了疑心。
確實,本來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突然一夜間就變成蓋世猛將,有勇有謀,說出去,誰都不信。
不僅是趙大山,連李氏和妹妹趙楠,都是有些怯弱的看著江文。
江文苦笑:“爹,我當然是虎頭!是您的兒子!”
將早就準備好的借口說出來:“本來也想早點告訴您二位的,不過卻害怕您一時無法接受,所以就沒說……其實,在我摔倒的時候,曾昏了過去,在夢裏,有一個老神仙撫我頭頂,傳我功力……”
江文開始胡編亂造。
“……後來,我問神仙名號,神仙卻不答,隻說我是他的玄孫,爹,這位老神仙,是咱們的祖宗!”
趙大山一家聽得目瞪口呆!
而且趙楠也作證,兄長確實昏過去一段時間,一家人便沒有半點懷疑。
這時候人們本就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否則就憑張角(黃巾軍首領)那點裝神弄鬼的本事,也不可能聚集起那麽浩大的聲勢,造成曆史有名的黃巾之亂。
震驚過後,趙大山就鬆了口氣,江文這樣一說,他的改變,自然得到“合理”的解釋。
神仙嘛!當然是無所不能,**一點也很正常!
“原來是祖宗顯靈!”
趙大山激動不已,連忙吩咐李氏,準備祭品,要祭拜祖宗,感謝祖宗給他的兒子開竅。
江文也沒有阻止,隻是吩咐道:“爹,娘!事關老祖宗顯靈,咱們一家人知道就行,千萬不可外傳。”
“好!好!”趙大山連連點頭。
現在兒子改變的原因也已經找到,趙大山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放回了肚子裏,拍了拍陳航的肩膀:“虎頭莫怪,爹險些誤會了你。”
江文笑笑:“爹,您說的什麽話,本來是我不對,沒有提早講清楚。”
少了隔閡,一家人又開心起來。
江文卻有軍務在身,不敢耽誤,再次提出來:“爹,娘!時候不早了,孩兒要去軍營報到了,待打完這場戰,再回來陪伴二老。”
軍營最講究規矩,第一天就不守時的話,會給長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李氏有些不舍的道:“虎頭,就不能吃了飯再走嗎?”
江文還沒開口說話,趙大山就訓斥道:“婦道人家!懂些什麽?軍營最講究規矩,第一天就不守時,會給上官留下輕浮的印象!”
李氏便不吭聲,也不敢再挽留江文。
趙大山又對江文道:“孩子,你能得貴人看重,是好事,爹也希望你能建功立業,光祖耀祖!爹這一輩子,沒見過什麽世麵,更懂不得那些大道理,但是爹也有一些話,希望你能記住!”
“凡事不要衝動,不要逞強,一切以自身為重!”趙大山目光不舍的看著兒子:“爹和娘,等你回家!”
江文的鼻子,有些發酸!
趙大山和李氏對他的關心,讓他感到了久違的親情,甚至在一瞬間,有種想要留在這個世界的想法……
眼眶已經濕潤,江文跪了下來,一半是為自己,一半是代這副身體,恭恭敬敬的給二老磕了三個響頭!
“爹!娘!多保重!不孝兒……去矣!”
說完,江文不再耽誤,離開這裏,身後遠遠傳來,李氏的哭聲。
……
到了軍營,憑借曹洪的腰牌,江文自然無需表明身份,暢通無阻。
打聽到曹洪臨時的住處,江文就前去報道。
“哦,成業來了?家中是否安置妥當?”
見到江文,曹洪很開心。
江文恭敬道:“多謝將軍關心,末將父母和舍妹,都已安置好。”
曹洪就笑著點點頭,對江文道:“今夜丞相犒賞三軍,晚上有個酒宴,你去換上軍服,隨我一同赴宴!”
曹洪話音一落,江文明顯感覺到,好幾雙嫉妒的眼睛盯著自己!
一個護衛,雙手捧過來一套嶄新的親兵軟甲,遞給他。
這時候的士兵,大多數穿的都是竹甲,隻有大人物的親兵和一些將領,才有剛質的盔甲穿。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
江文這副身體,除了黑一點,本來就長得英俊,身材也是高大魁梧,隻是平時穿了麻布粗衣,看起來有些土氣而已。
現在換上這身新的軟甲,立刻就變了個樣,將江文英武的氣質,展現出來。
營帳中的眾人,不禁紛紛側目,曹洪更是滿意的點點頭。
“丞相喜武,今夜可能會有武藝比鬥,以助酒興!成業,機會難得,一定要好好表現!”
江文一愣,立刻恭敬道:“末將遵命!”
夜晚。
跟在曹洪的身後,江文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他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時間!
現在,才七月初,赤壁之戰打了多久?江文記不太清,不過依稀記得,是建安十三年年底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