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軍戰士們的回答融入了對故土深深的思念,一千人的呐喊鏗鏘有力,回蕩在東寧府的雲霄之間。</p>


    這時,人群也沸騰了,一起跟著呐喊。</p>


    “有此雄師,何愁神州不複。”觀禮台上的陳永華感慨道。</p>


    吏官洪磊胸中也有無數想說的話,感慨道:“沒想到我們年幼的監國,不聲不響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師。”</p>


    這次閱兵,鄭克臧非常滿意,質量理念和建築的加成,還有先進的步兵操典,讓近衛軍短時間就成為一支精銳之師。</p>


    馮錫範,快回來吧,本監國忍不住想和你鬥上一場了,鄭克臧心想。</p>


    閱兵已經結束,但閱兵的影響還在慢慢發酵。</p>


    首先影響的就是參加閱兵的近衛軍戰士們,每人賞銀二兩,這個月為了閱兵,他們操練得很辛苦,這是他們應得的。</p>


    其次,就是明鄭小朝廷的鄭家叔叔和文官武將,他們有的興奮,因為看到收複故土的希望,有一些心懷鬼胎的,滿腹牢騷,似對鄭克臧掌握兵權極為不滿。</p>


    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被鄭克臧鎮住了,想必以後朝廷上,有陳永華的助力,多半會成為鄭克臧的一言堂。</p>


    至於朱術桂這些明室遺老心裏更是複雜,嫉妒和欣慰都有之。</p>


    嫉妒的是鄭克臧這麽年輕,這麽有才華,如果神州光複,天子也會是他。</p>


    欣慰的是,神州光複,他們大明皇室或許不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了吧。</p>


    他們怎麽想,或許都沒用,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p>


    ......</p>


    和東寧府其樂融融不一樣的是,鄭經那邊已是山窮水盡。</p>


    鄭經迫不得已,已經下令所有軍隊戰略撤退,回島再謀出路。</p>


    但是他的手下,施世澤和施明良卻在密謀把他生擒獻於清廷。</p>


    施世澤其實就是施琅的兒子。</p>


    為什麽施琅都做了漢奸,鄭經還留著他兒子呢?</p>


    其實,施世澤早就跟著施琅一起投奔大清了,隻是三藩之亂的時候,被明鄭俘虜了。</p>


    但鄭經沒殺他,因為已故的兵部尚書洪旭告訴他:俘虜施世澤就是如獲至寶,隻要他在明鄭當官,施琅必定會被清廷所懷疑,不會讓他過來福建統領清軍。</p>


    因為施琅素抱韜略,水務地方諳熟,又心懷怨恨,必定會往死裏弄死明鄭。</p>


    不像清軍其他將領,都心懷鬼胎者呢,他們也懂養寇自重,明鄭不死,他們就可以吃大清的資源。</p>


    如果殺了施世澤,既會增加施琅的仇恨,又會讓施琅收到清廷的重用,劃不來,不能殺。</p>


    所以鄭經聽了洪旭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封了施世澤一個閑職。</p>


    但施世澤也不安分,看到鄭經兵敗如山倒,又要回夷州島,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p>


    便秘密聯合很得鄭經信任的亢宿鎮將士施明良,暗地寫信與姚啟聖,表明欲重歸清廷之心。</p>


    還用種種方式討好親近鄭經以取得其信任,並奉承諂媚鄭經之近臣如馮錫範、陳繩武等人使其麻痹。</p>


    拎不清的鄭經於1680年正月十三日竟聽從這二人之言與獨自他們坐船出遊,幸虧劉國軒護衛及時才未曾遇害。</p>


    其實,素有謀略的大將劉國軒早就防著施世澤了,畢竟施世澤原本就是大清的人。</p>


    劉國軒護送鄭經回廈門後派手下偵破二人的目的,還建議鄭經應盡早除之,然而鄭經並未深信,鄭經這人就是太過優柔。</p>


    但劉國軒認為不除掉這兩人終為後患,於是遣副鑾儀衛陳慶帶健將三十人,坐八槳船,追斬明良、世澤全家,此後才自己坐快哨複回觀音山負責防務。</p>


    .....</p>


    劉國軒此人,鄭克臧也是通過嶽父陳永華了解過的,此人非常有才能,他與鷹視狼顧的馮錫範不同,是可以爭取的力量。</p>


    劉國軒是謀略型的人才,在國姓爺時期,這種類型的不受重用。</p>


    因為國姓爺喜歡的是衝鋒型人才,劉國軒還險些被國姓爺給砍了。</p>


    多虧陳永華深知劉國軒的才華,保下了劉國軒,他才能在鄭經時期發光發熱。</p>


    從陳永華那邊了解過之後,鄭克臧判斷隻要陳永華還有兵權,不倒下的話,劉國軒不一定會完全倒向馮錫範,而且這種有能力的人,還是不要讓他死於內戰。</p>


    鄭經不像其父國姓爺一樣,為人強橫又自專,他頗能知人善用,便讓劉國軒駐守雞龍山。</p>


    劉國軒沉下心來不再東想西想,拚命做事,撈取戰功,進剿夷州島的高山族部落,滅沙轆等部落,並且擊敗鬥尾、龍岸等番社。</p>


    因此,劉國軒終於冒出頭了,軍事大權被劉國軒小口小口蠶食,劉國軒作為鄭經的管鎮兵,又擔任左、右武衛,權勢和另兩個巨頭陳永華、馮錫範鼎足而立,都是鄭氏集團的頂梁柱。</p>


    1674年,三藩之亂燎原中國各地,耿精忠要鄭經出兵進入福建援助。</p>


    鄭經讓劉國軒去,後續前文已經說過,雙方打了起來,他在泉州塗淩擊敗耿精忠,耿精忠很快降清。</p>


    劉國軒在福建好像沒啥事幹了,就率軍進入廣東。</p>


    到廣州後,因為後方支援不夠及時,劉國軒以及手下數千饑餓士兵,按理說毫無回手之力。</p>


    但劉國軒狠啊,在潮州府鱟母山大敗數萬清軍,又在惠州府,與吳三桂、劉進忠、尚之信三種勢力中遊離周旋。</p>


    最後鄭經一看劉國軒用這麽少的兵力攪得風生水起,真是出色的將領,便把他召回廈門。</p>


    福建總督姚啟聖深知明鄭的主心骨是劉國軒。</p>


    他多次好言招撫劉國軒,劉國軒都是直接拒絕。</p>


    姚啟聖見軟的不成,就暗中派人臥底暗害劉國軒,奈何劉國軒成了精一樣,防範功夫做得滴水不漏,暗算都不成功。</p>


    </p>


    明鄭集團的西征確實在走下坡路,不是慢慢地走而是飛速地滑下去,海澄守將蘇勘獻城降清,金廈兩島就沒了屏障,死守沒有意義,所以劉國軒放棄了兩島,帶著鄭經全軍撤回台灣。</p>


    ......</p>


    【夷州島】</p>


    鄭經一上岸,就感覺情況不大對,這道路變化有點大,碼頭都有這種堅固的道路,一看就造價很貴的道路,還一路通向東寧府城,是哪個敗家子幹的?</p>


    鄭經心想:該不會是鄭克臧幹的吧,陳永華怎麽就慣著他,咱鄭家快不行了,不能這樣浪費!</p>


    其實就是水泥路,鄭經等人帶著疑問,一路殺回東寧府。</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江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江君並收藏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