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生入近衛軍,死入忠烈祠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 作者:臨江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號外,號外!”</p>
“監國修建忠烈祠,紀念戰死的將士!”</p>
“監國修建忠烈祠,紀念戰死的將士!”</p>
“大明不亡,香火不息!”</p>
“大明不亡,香火不息!”</p>
“生入近衛軍,死入忠烈祠!”</p>
無數報童穿梭在大街小巷裏,呼喊著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p>
人們議論紛紛,傳香火是古人最著重的事。</p>
有人說,香火是滲入情感的寄托和傳承,對於古人來說,敬佛不如敬祖先,古人的宗教,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他們沒有統一的神靈,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神,那就是祖宗。</p>
這種對祖宗先靈的敬畏,構成了一種心靈的力量,完成了對先祖感恩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後人對先人的崇敬和理解,感受了生生不息之不易。</p>
所以祖先崇拜的最基本理念還是承認死掉的人存在另一個世界,借著他在另一個世界的存在來持續活著之人的延續,故香火一代代傳下去是古人最著重的事。</p>
作為芸芸俗眾,能想得到的,往往是躺在靜謐的墓地裏,接受永續不止的香火供奉,才是來世最大的寄托和滿足。</p>
忠烈祠的香火在他們看來更為高級,因為不再是基於血緣的傳承,而是與國共生息,國不滅,香火則不斷。</p>
這大概是一個平民百姓所能獲得的至高榮耀吧。</p>
如果此時,鄭克臧開展擴軍,一定會十分順暢,忠烈祠的宣傳就是一次大型的征兵廣告。</p>
左右武衛的管鎮劉國軒,看著躁動的軍營,頗為感慨:“監國真會收買人心,這一招下去,東寧的軍心、民心盡被他收入囊中,馮錫範在世也無法和他對抗。”</p>
得,他還是老老實實效忠鄭克臧,不然沒他好果子吃。</p>
部下林升聽了,便道:“監國殿下果敢堅毅,能征善戰,頗有國姓爺風采,實乃明主也!”</p>
“為監國效力是我們的榮幸,我還盼著監國給左右武衛換裝備了,林升,你和監國關係不錯,多去和監國聯絡感情,興許換裝速度就快了!”劉國軒說道。</p>
“武平伯,屬下盡力而為。”</p>
另一邊近衛軍的反應更大,因為鄭克臧曾跟他們承諾過,回來要送他們一個大禮,忠烈祠因他們而建,他們怎麽能不自豪。</p>
原本還沉浸於對陣亡戰友的哀思,今天聽到這個消息,他們心裏或許有點羨慕那些為鄭克臧而捐軀的戰友。</p>
不知道過了多久,近衛軍營地突然有人高喊:“生入近衛軍,死入忠烈祠。”</p>
不一會兒,整個軍營都在高喊,他們甚至在跑步訓練的時候也在喊。</p>
......</p>
下一步的戰略是完成國姓爺的遺願,大清這段時間也不敢來騷擾他,給他留出充足的時間打敗無恥的西班牙殖民者,拯救呂宋群島。</p>
等拿下呂宋群島,吸納那邊的漢人,人口就能充裕起來了。</p>
現在鄭克臧的軍力是:近衛軍1300人、勇衛鎮2300人、左武衛和右武衛鎮4000人、邱輝義軍2000人、朱天貴左都督府水師8000人、澎湖安撫司水師駐軍5000人。</p>
其中,近衛軍和勇衛鎮最為精銳,勇衛鎮正在向近衛軍的戰術和裝備靠攏,預計一兩個月後,就能變成另一支近衛軍。</p>
目前,明鄭所有的軍隊對鄭克臧的態度都是效忠態度,享有奇觀建築和質量理念的加成。</p>
今日,鄭克臧特意請來了嶽父陳永華,谘詢他下一步攻打呂宋島的意見。</p>
“嶽父,計將安出?”隻見鄭克臧正襟危坐,問道。</p>
陳永華顯然早有準備,抿了一口茶水,道:“欽舍,西班牙夷人凶殘至極,堅船利炮,如果想要拿下呂宋島,就必須擴軍。”</p>
鄭克臧也舉起茶杯,喝了一口道:“擴軍?嶽父,詳細說說。”</p>
陳永華緩緩道:“欽舍,你肯定明白,咱們東寧現在軍力隻有二萬人的規模,要同時麵對韃子和西夷,還是有些勉強。至少勇衛鎮、澎湖安撫司的兵力必須留守夷州島,否則極易被韃子偷襲。”</p>
“而隻有夷州島穩固,咱們才有餘力出兵外戰!到時,即便韃子突然偷襲,我們也有應對的兵力。所以,就算擴軍會給東寧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但咬咬牙撐著也就過去了,我認為,擴軍,勢在必行……”</p>
鄭克臧緩緩點頭:“嶽父,我知道了,不過我還得仔細想想。”</p>
一聽鄭克臧這話,陳永華便明白鄭克臧早有籌謀,便不打擾他的思緒,自個悠哉地喝茶。</p>
此時這般態勢,擴軍的確是鄭克臧唯一最好的選擇,鄭克臧從漳州府回來,也考慮這件事很久了!</p>
因為兵力太少,那次他不敢太激進,要是有一萬到兩萬近衛軍,他還怕個啥,近衛軍滿萬不可敵!</p>
正如陳永華所說,如果不擴軍,就隻能維護夷州島的周全,很難有餘力去改變周圍的局勢。</p>
就算擴軍要付出不少代價,破壞夷州島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但有鄭經這些年的積累,加上香水等產品的貿易,咬咬牙還是能過去的。</p>
不過,到底擴軍多少,怎麽個擴法……</p>
鄭克臧閉上了眼睛思索。</p>
……</p>
鄭克臧並沒有讓陳永華等太久,一炷香的時間不到,便是給了陳永華答桉:擴軍,必須擴軍!但隻擴充近衛軍,其他維持不變。</p>
當晚,鄭克臧便召集了近衛軍眾軍官和軍校學員開展部署會議。</p>
會議決定,近衛軍馬上募兵11250個人,共擴軍九個營,與近衛軍第一營共同組成近衛軍第一鎮。</p>
同時,東寧軍校從原近衛軍第一營和新進兵員中招募500名新學員,這次擴軍步子比較大,大家的練兵壓力都很大。</p>
潘阿強、秦誌國、汪洋、平埔族戰士大武臘以及多名一期優秀學員榮升營長職務。</p>
鄭克臧最後指示道: “諸位辛苦,你們乃是我近衛軍的根骨、模範,承擔的任務必當重之又重!明日正式開始擴軍!具體編製,還是按照原有架構,加上原來第一營1250人的編製,近衛軍擴軍後,達到12500人規模,你們要充分以老帶新的作用,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新軍與老軍融合,盡快形成戰鬥力!”</p>
</p>
“是,校長!”</p>
眾人趕忙恭敬稱是。</p>
散會後,鄭克臧站在校長辦公室的沙盤前,研究如何攻略呂宋島!</p>
“監國修建忠烈祠,紀念戰死的將士!”</p>
“監國修建忠烈祠,紀念戰死的將士!”</p>
“大明不亡,香火不息!”</p>
“大明不亡,香火不息!”</p>
“生入近衛軍,死入忠烈祠!”</p>
無數報童穿梭在大街小巷裏,呼喊著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p>
人們議論紛紛,傳香火是古人最著重的事。</p>
有人說,香火是滲入情感的寄托和傳承,對於古人來說,敬佛不如敬祖先,古人的宗教,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他們沒有統一的神靈,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神,那就是祖宗。</p>
這種對祖宗先靈的敬畏,構成了一種心靈的力量,完成了對先祖感恩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後人對先人的崇敬和理解,感受了生生不息之不易。</p>
所以祖先崇拜的最基本理念還是承認死掉的人存在另一個世界,借著他在另一個世界的存在來持續活著之人的延續,故香火一代代傳下去是古人最著重的事。</p>
作為芸芸俗眾,能想得到的,往往是躺在靜謐的墓地裏,接受永續不止的香火供奉,才是來世最大的寄托和滿足。</p>
忠烈祠的香火在他們看來更為高級,因為不再是基於血緣的傳承,而是與國共生息,國不滅,香火則不斷。</p>
這大概是一個平民百姓所能獲得的至高榮耀吧。</p>
如果此時,鄭克臧開展擴軍,一定會十分順暢,忠烈祠的宣傳就是一次大型的征兵廣告。</p>
左右武衛的管鎮劉國軒,看著躁動的軍營,頗為感慨:“監國真會收買人心,這一招下去,東寧的軍心、民心盡被他收入囊中,馮錫範在世也無法和他對抗。”</p>
得,他還是老老實實效忠鄭克臧,不然沒他好果子吃。</p>
部下林升聽了,便道:“監國殿下果敢堅毅,能征善戰,頗有國姓爺風采,實乃明主也!”</p>
“為監國效力是我們的榮幸,我還盼著監國給左右武衛換裝備了,林升,你和監國關係不錯,多去和監國聯絡感情,興許換裝速度就快了!”劉國軒說道。</p>
“武平伯,屬下盡力而為。”</p>
另一邊近衛軍的反應更大,因為鄭克臧曾跟他們承諾過,回來要送他們一個大禮,忠烈祠因他們而建,他們怎麽能不自豪。</p>
原本還沉浸於對陣亡戰友的哀思,今天聽到這個消息,他們心裏或許有點羨慕那些為鄭克臧而捐軀的戰友。</p>
不知道過了多久,近衛軍營地突然有人高喊:“生入近衛軍,死入忠烈祠。”</p>
不一會兒,整個軍營都在高喊,他們甚至在跑步訓練的時候也在喊。</p>
......</p>
下一步的戰略是完成國姓爺的遺願,大清這段時間也不敢來騷擾他,給他留出充足的時間打敗無恥的西班牙殖民者,拯救呂宋群島。</p>
等拿下呂宋群島,吸納那邊的漢人,人口就能充裕起來了。</p>
現在鄭克臧的軍力是:近衛軍1300人、勇衛鎮2300人、左武衛和右武衛鎮4000人、邱輝義軍2000人、朱天貴左都督府水師8000人、澎湖安撫司水師駐軍5000人。</p>
其中,近衛軍和勇衛鎮最為精銳,勇衛鎮正在向近衛軍的戰術和裝備靠攏,預計一兩個月後,就能變成另一支近衛軍。</p>
目前,明鄭所有的軍隊對鄭克臧的態度都是效忠態度,享有奇觀建築和質量理念的加成。</p>
今日,鄭克臧特意請來了嶽父陳永華,谘詢他下一步攻打呂宋島的意見。</p>
“嶽父,計將安出?”隻見鄭克臧正襟危坐,問道。</p>
陳永華顯然早有準備,抿了一口茶水,道:“欽舍,西班牙夷人凶殘至極,堅船利炮,如果想要拿下呂宋島,就必須擴軍。”</p>
鄭克臧也舉起茶杯,喝了一口道:“擴軍?嶽父,詳細說說。”</p>
陳永華緩緩道:“欽舍,你肯定明白,咱們東寧現在軍力隻有二萬人的規模,要同時麵對韃子和西夷,還是有些勉強。至少勇衛鎮、澎湖安撫司的兵力必須留守夷州島,否則極易被韃子偷襲。”</p>
“而隻有夷州島穩固,咱們才有餘力出兵外戰!到時,即便韃子突然偷襲,我們也有應對的兵力。所以,就算擴軍會給東寧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但咬咬牙撐著也就過去了,我認為,擴軍,勢在必行……”</p>
鄭克臧緩緩點頭:“嶽父,我知道了,不過我還得仔細想想。”</p>
一聽鄭克臧這話,陳永華便明白鄭克臧早有籌謀,便不打擾他的思緒,自個悠哉地喝茶。</p>
此時這般態勢,擴軍的確是鄭克臧唯一最好的選擇,鄭克臧從漳州府回來,也考慮這件事很久了!</p>
因為兵力太少,那次他不敢太激進,要是有一萬到兩萬近衛軍,他還怕個啥,近衛軍滿萬不可敵!</p>
正如陳永華所說,如果不擴軍,就隻能維護夷州島的周全,很難有餘力去改變周圍的局勢。</p>
就算擴軍要付出不少代價,破壞夷州島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但有鄭經這些年的積累,加上香水等產品的貿易,咬咬牙還是能過去的。</p>
不過,到底擴軍多少,怎麽個擴法……</p>
鄭克臧閉上了眼睛思索。</p>
……</p>
鄭克臧並沒有讓陳永華等太久,一炷香的時間不到,便是給了陳永華答桉:擴軍,必須擴軍!但隻擴充近衛軍,其他維持不變。</p>
當晚,鄭克臧便召集了近衛軍眾軍官和軍校學員開展部署會議。</p>
會議決定,近衛軍馬上募兵11250個人,共擴軍九個營,與近衛軍第一營共同組成近衛軍第一鎮。</p>
同時,東寧軍校從原近衛軍第一營和新進兵員中招募500名新學員,這次擴軍步子比較大,大家的練兵壓力都很大。</p>
潘阿強、秦誌國、汪洋、平埔族戰士大武臘以及多名一期優秀學員榮升營長職務。</p>
鄭克臧最後指示道: “諸位辛苦,你們乃是我近衛軍的根骨、模範,承擔的任務必當重之又重!明日正式開始擴軍!具體編製,還是按照原有架構,加上原來第一營1250人的編製,近衛軍擴軍後,達到12500人規模,你們要充分以老帶新的作用,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新軍與老軍融合,盡快形成戰鬥力!”</p>
</p>
“是,校長!”</p>
眾人趕忙恭敬稱是。</p>
散會後,鄭克臧站在校長辦公室的沙盤前,研究如何攻略呂宋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