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鄭經薨逝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 作者:臨江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借著征服呂宋之威,鄭克臧在朝會上要求推行攤丁入畝。</p>
朝議的過程中,反對的聲音沒有鄭克臧和陳永華想象的大。</p>
相反,朝會上,戶官楊英反而誇讚鄭克臧為百姓著想,利國利民。</p>
當然,也有少部分官員認為風險過大,治大國若烹小鮮,萬一引起內亂,受傷害的還是朝廷的官吏。</p>
對於這部分官員,鄭克臧如此說:“為眾人抱薪者,雖已凍斃於風雪,薪火猶在。”</p>
這句話讓那些沒有信心、決心的官員瞬間肅然起敬,血液也沸騰起來了。</p>
認認真真為百姓謀福,不懼豪門權貴,不正是抱薪者嗎?</p>
就連平時很少說話的鄭經都激動起來了:“好一句抱薪者,孤希望你們人人都是抱薪者,總有一天火會燒起來。”</p>
</p>
說來鄭經也有點遺憾,最近身體越來越不行了,他總覺得自己是看不到兒子鄭克臧開創盛世的那一天了。</p>
有道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一直在遺憾過去。</p>
豁達的鄭經盡量不去想身體的事了,畢竟生老病死,無法避免。</p>
很快,攤丁入畝就開始在東寧府正式推行。</p>
先是東寧日報造勢,引發大規模討論,逐漸深入民心。</p>
百姓則紛紛呼籲,攤丁入畝快點落實到位,這是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好製度。</p>
反對的聲音就像大海中的一滴墨,被淹沒掉了。</p>
因為這是夷州島,人地矛盾並不突出,也沒什麽士紳豪族。</p>
可以預見,取消人頭稅,東寧府將會迎來人口爆炸性增長期。</p>
當然,鄭克臧的叔叔們相當不滿意。</p>
他們的土地又多又肥沃,這不就要交很多稅,這怎麽能行。</p>
他們趕緊就找鄭經求情反對攤丁入畝。</p>
一開始鄭經還閉門不接見他們,後來被騷擾地沒辦法了,隻能看看他們有什麽說法。</p>
“大哥,兄弟們跟你來夷州島,已是同患難,你難道還由著欽舍,讓他對我們下狠手嗎?”鄭聰十分擅長裝可憐。</p>
其他兄弟紛紛附和。</p>
還有的更暴躁,鄭明直接想讓鄭經取締鄭克臧的監國頭銜。</p>
聽得一旁的鄭聰直冒汗,這莽夫,怎麽就口不擇言呢!</p>
看來他們來訪倉促,沒對好口徑。</p>
本來裝可憐還有點希望,鄭明這話一出來,鄭經臉直接沉下去了。</p>
什麽意思,他鄭經的江山,誰來繼承,輪得到鄭明來插手。</p>
當即把幾人趕走,讓他們自己去找鄭克臧求情,他這裏行不通。</p>
鄭克臧會管他們嗎?</p>
更絕,直接派近衛軍守在門口,門都不給他們進。</p>
鄭聰他們也不敢亂闖,正所謂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p>
近衛軍威名在外,鄭聰等人也不敢拿自己的頭皮和刺刀比比誰硬。</p>
沒法子了,他們直接去董國太那裏哭訴,搞得董國太煩得要死,估計壽命因為他們減少了幾天。</p>
外麵都說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董國太這個婦道人家還懂點道理,她無緣無故去反對,豈不是會被人說頭發長見識短。</p>
“你們呀,自己去找鄭克臧說這事,老身管不了,少撈點錢,不會死的。”董國太拄著拐杖說道。</p>
一大把年紀了,少管點事情,多活幾歲。</p>
董國太近來已經比較佛係了,不知道是因為明鄭眾正盈朝,蒸蒸日上,還是別的原因。</p>
鄭聰等人眼見解決不了問題,便對鄭克臧越發埋怨起來。</p>
.....</p>
1681年3月,正當鄭克臧沉醉於攤丁入畝在東寧府全麵推行的喜悅中時,一則消息給了他當頭一棒。</p>
“殿下,王上病重!”侍衛毛興闖進了鄭克臧的書房,將這則不幸的消息告訴他。</p>
當即,他整理自己的衣服,將妻子陳妃和弟弟鄭克塽帶上,匆匆忙忙去探望鄭經。</p>
有些曆史可以改變,有些曆史不可逆轉。</p>
長期蓄意揮霍生命的行為,嚴重損害了鄭經的健康,他的生命之火此時已隨時要熄滅。</p>
來到鄭經的病榻前,鄭克臧和鄭克塽眼圈一紅。</p>
隻見鄭經已經無法起身,蠟黃的臉跟死人似的。</p>
“吾兒不哭,人總會有這一天的。”鄭經用低微的聲音說道,他早就預料到自己大限將至。</p>
“欽舍,你嶽父和武平伯過來了嗎?”鄭經用盡力氣說道。</p>
“我嶽父馬上就過來,武平伯我已經派船去呂宋接他回來了,請父王放心,一定沒事的。”鄭克臧擦幹淚水說道。</p>
他雖然是穿越客,幾年過去,也和鄭經產生了父子情,鄭經確實偏愛大兒子。</p>
或許是因為鄭經真心喜愛原身母親陳昭娘。</p>
鄭經點點頭,隨後暈厥了過去,鄭克臧趕緊讓太醫們給鄭經把脈,盡人事,聽天命。</p>
隨後的幾天裏,鄭經進入了彌留狀態,暈暈沉沉,有意識的時間越來越少。</p>
堅持了大概十天,劉國軒收到消息後,一路坐快船,成功從呂宋趕了回來。</p>
劉國軒是真的把鄭經當主公,他這輩子浮浮沉沉,多虧了鄭經一路提攜他,否則哪裏能到這一步。</p>
公元1681年3月17日,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鄭經突然清醒了過來。</p>
他感覺身上又有了點力氣,趕緊召集了鄭克臧和陳永華、劉國軒、邱輝等重臣。</p>
沒多久,眾人便來到鄭經麵前。</p>
鄭經喝了口藥湯,精神奕奕。</p>
“複甫,孤的印璽和寶劍就在桌上,從今天開始,就交給監國了。”鄭經開始交代後事。</p>
說完,旁邊的老太監,留著淚水,將東西遞給同樣傷心至極的鄭克臧。</p>
“欽舍,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我記得這是近衛軍的口號,你怎麽忘了?”鄭經笑道。</p>
沒等鄭克臧回話,鄭經絮絮叨叨道:“這輩子父王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成驅逐韃虜恢複華夏的大業,但父王永遠相信,你可以幫父王完成這個心願。”</p>
鄭經對鄭克臧充滿信心。</p>
鄭經的聲音逐漸微弱,他趁著自己還有力氣,趕緊轉頭對陳永華等人囑咐道:</p>
“複甫,觀光,老邱,我們三人反清反了一輩子,路子越走越窄,如今我看欽舍有點希望,你們要好好輔左他!”</p>
聽到鄭經的交代,兩人頓時跪倒在地,泣不成聲。</p>
都是一起打生打死的,算得上戰友情,此情此景,如何不傷心。</p>
剛交代完,鄭經突然眼前一黑,失去所有力氣,癱軟在床。</p>
屋子裏,驚呼聲和哭聲連成一片,然而鄭經再也醒不過來。</p>
朝議的過程中,反對的聲音沒有鄭克臧和陳永華想象的大。</p>
相反,朝會上,戶官楊英反而誇讚鄭克臧為百姓著想,利國利民。</p>
當然,也有少部分官員認為風險過大,治大國若烹小鮮,萬一引起內亂,受傷害的還是朝廷的官吏。</p>
對於這部分官員,鄭克臧如此說:“為眾人抱薪者,雖已凍斃於風雪,薪火猶在。”</p>
這句話讓那些沒有信心、決心的官員瞬間肅然起敬,血液也沸騰起來了。</p>
認認真真為百姓謀福,不懼豪門權貴,不正是抱薪者嗎?</p>
就連平時很少說話的鄭經都激動起來了:“好一句抱薪者,孤希望你們人人都是抱薪者,總有一天火會燒起來。”</p>
</p>
說來鄭經也有點遺憾,最近身體越來越不行了,他總覺得自己是看不到兒子鄭克臧開創盛世的那一天了。</p>
有道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一直在遺憾過去。</p>
豁達的鄭經盡量不去想身體的事了,畢竟生老病死,無法避免。</p>
很快,攤丁入畝就開始在東寧府正式推行。</p>
先是東寧日報造勢,引發大規模討論,逐漸深入民心。</p>
百姓則紛紛呼籲,攤丁入畝快點落實到位,這是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好製度。</p>
反對的聲音就像大海中的一滴墨,被淹沒掉了。</p>
因為這是夷州島,人地矛盾並不突出,也沒什麽士紳豪族。</p>
可以預見,取消人頭稅,東寧府將會迎來人口爆炸性增長期。</p>
當然,鄭克臧的叔叔們相當不滿意。</p>
他們的土地又多又肥沃,這不就要交很多稅,這怎麽能行。</p>
他們趕緊就找鄭經求情反對攤丁入畝。</p>
一開始鄭經還閉門不接見他們,後來被騷擾地沒辦法了,隻能看看他們有什麽說法。</p>
“大哥,兄弟們跟你來夷州島,已是同患難,你難道還由著欽舍,讓他對我們下狠手嗎?”鄭聰十分擅長裝可憐。</p>
其他兄弟紛紛附和。</p>
還有的更暴躁,鄭明直接想讓鄭經取締鄭克臧的監國頭銜。</p>
聽得一旁的鄭聰直冒汗,這莽夫,怎麽就口不擇言呢!</p>
看來他們來訪倉促,沒對好口徑。</p>
本來裝可憐還有點希望,鄭明這話一出來,鄭經臉直接沉下去了。</p>
什麽意思,他鄭經的江山,誰來繼承,輪得到鄭明來插手。</p>
當即把幾人趕走,讓他們自己去找鄭克臧求情,他這裏行不通。</p>
鄭克臧會管他們嗎?</p>
更絕,直接派近衛軍守在門口,門都不給他們進。</p>
鄭聰他們也不敢亂闖,正所謂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p>
近衛軍威名在外,鄭聰等人也不敢拿自己的頭皮和刺刀比比誰硬。</p>
沒法子了,他們直接去董國太那裏哭訴,搞得董國太煩得要死,估計壽命因為他們減少了幾天。</p>
外麵都說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董國太這個婦道人家還懂點道理,她無緣無故去反對,豈不是會被人說頭發長見識短。</p>
“你們呀,自己去找鄭克臧說這事,老身管不了,少撈點錢,不會死的。”董國太拄著拐杖說道。</p>
一大把年紀了,少管點事情,多活幾歲。</p>
董國太近來已經比較佛係了,不知道是因為明鄭眾正盈朝,蒸蒸日上,還是別的原因。</p>
鄭聰等人眼見解決不了問題,便對鄭克臧越發埋怨起來。</p>
.....</p>
1681年3月,正當鄭克臧沉醉於攤丁入畝在東寧府全麵推行的喜悅中時,一則消息給了他當頭一棒。</p>
“殿下,王上病重!”侍衛毛興闖進了鄭克臧的書房,將這則不幸的消息告訴他。</p>
當即,他整理自己的衣服,將妻子陳妃和弟弟鄭克塽帶上,匆匆忙忙去探望鄭經。</p>
有些曆史可以改變,有些曆史不可逆轉。</p>
長期蓄意揮霍生命的行為,嚴重損害了鄭經的健康,他的生命之火此時已隨時要熄滅。</p>
來到鄭經的病榻前,鄭克臧和鄭克塽眼圈一紅。</p>
隻見鄭經已經無法起身,蠟黃的臉跟死人似的。</p>
“吾兒不哭,人總會有這一天的。”鄭經用低微的聲音說道,他早就預料到自己大限將至。</p>
“欽舍,你嶽父和武平伯過來了嗎?”鄭經用盡力氣說道。</p>
“我嶽父馬上就過來,武平伯我已經派船去呂宋接他回來了,請父王放心,一定沒事的。”鄭克臧擦幹淚水說道。</p>
他雖然是穿越客,幾年過去,也和鄭經產生了父子情,鄭經確實偏愛大兒子。</p>
或許是因為鄭經真心喜愛原身母親陳昭娘。</p>
鄭經點點頭,隨後暈厥了過去,鄭克臧趕緊讓太醫們給鄭經把脈,盡人事,聽天命。</p>
隨後的幾天裏,鄭經進入了彌留狀態,暈暈沉沉,有意識的時間越來越少。</p>
堅持了大概十天,劉國軒收到消息後,一路坐快船,成功從呂宋趕了回來。</p>
劉國軒是真的把鄭經當主公,他這輩子浮浮沉沉,多虧了鄭經一路提攜他,否則哪裏能到這一步。</p>
公元1681年3月17日,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鄭經突然清醒了過來。</p>
他感覺身上又有了點力氣,趕緊召集了鄭克臧和陳永華、劉國軒、邱輝等重臣。</p>
沒多久,眾人便來到鄭經麵前。</p>
鄭經喝了口藥湯,精神奕奕。</p>
“複甫,孤的印璽和寶劍就在桌上,從今天開始,就交給監國了。”鄭經開始交代後事。</p>
說完,旁邊的老太監,留著淚水,將東西遞給同樣傷心至極的鄭克臧。</p>
“欽舍,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我記得這是近衛軍的口號,你怎麽忘了?”鄭經笑道。</p>
沒等鄭克臧回話,鄭經絮絮叨叨道:“這輩子父王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成驅逐韃虜恢複華夏的大業,但父王永遠相信,你可以幫父王完成這個心願。”</p>
鄭經對鄭克臧充滿信心。</p>
鄭經的聲音逐漸微弱,他趁著自己還有力氣,趕緊轉頭對陳永華等人囑咐道:</p>
“複甫,觀光,老邱,我們三人反清反了一輩子,路子越走越窄,如今我看欽舍有點希望,你們要好好輔左他!”</p>
聽到鄭經的交代,兩人頓時跪倒在地,泣不成聲。</p>
都是一起打生打死的,算得上戰友情,此情此景,如何不傷心。</p>
剛交代完,鄭經突然眼前一黑,失去所有力氣,癱軟在床。</p>
屋子裏,驚呼聲和哭聲連成一片,然而鄭經再也醒不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