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膛槍和粗糙的滑膛槍,要求完全不一樣了,線膛槍要求彈丸和膛線緊密的結合,對於精度有著很高的要求。</p>


    特別是如果使用米涅彈的話,槍管和子彈都必須標準化,隻有所有的米涅彈的大小都一樣,線膛槍的口徑都一樣,這樣才能讓任何一顆子彈適用於任何一支線膛槍。</p>


    所以,想要有一個合格的米涅步槍生產線,就需要解決標準化的問題。</p>


    即便是鄭克臧現在進入了蒸汽時代,不再純人力打造槍管、膛線,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p>


    那就需要一個標準量器!</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鄭克臧當時就花了50點數兌換了500把遊標卡尺和500把千分尺,給工匠們測量使用。</p>


    到時候,符合標準的就用來製造線膛槍,不符合標準的也不能浪費,用來製造滑膛槍。</p>


    近代工業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標準化,規模化,這個時代的工匠都是各搞各的,根本沒有任何標準,這個現象必須在東寧製造總局杜絕,事事都要講究標準。</p>


    所以,為了形成標準化的理念,整個1682年的一月份,工匠們都在進行培訓,就連匠師蘇老成也不能逃過。</p>


    在培訓中,鄭克臧先把米、分米、厘米、毫米這些計量單位灌輸給他們,然後教給他們遊標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方法。</p>


    除了遊標卡尺和千分尺之外,其他工匠可能需要的工具也必須普及,像鉛筆、圖紙、營造直尺、三角板、圓規、量角器等等。</p>


    有了遊標卡尺,這些器械都沒什麽技術含量,打製很容易,隻有鉛筆略難些。</p>


    但難也要搞,為了米涅槍能夠大量生產,鄭克臧拚了!</p>


    鉛筆唯一的難點就是製造鉛筆芯。</p>


    其實應該是石墨鉛筆棒,在這個年代叫黑鉛,不論東西方,早早都用石墨寫字繪畫,隻是石墨條很容易弄髒手,而且很容易折斷,這就是此時鉛筆的困境。</p>


    太軟,不夠硬!</p>


    那怎麽辦?</p>


    加點科技唄!</p>


    花了5點數,鄭克臧如願以償得到後世的鉛筆芯配方。</p>


    那就是用一定量的粘土、黏土,再混合石墨加熱,製造出來的鉛筆芯就堅實耐磨。</p>


    最後鉛筆芯放入筆杆槽內,兩條木條對緊、粘合,實用的鉛筆就出來了!</p>


    以後此類鉛筆,便會成為工匠手中的利器,為明鄭的工業化立下汗馬功勞。</p>


    一頓操作下來,鄭克臧花了135點輝煌點數才算是解決了米涅槍的問題。</p>


    ......</p>


    1682年三月,耗時三個月時間,東寧製造總局總算試製成功了十把米涅式前裝線膛槍。</p>


    鄭克臧得知首批槍製作成功,第一件事就是拉著潘阿強等近衛軍軍官去試槍。</p>


    眾人經過測試,東寧製造總局這把新式步槍的有效射程大約是驚人的四百米!</p>


    所有參與測試的人都不敢相信,因為之前近衛軍製式燧發槍加上糖火藥,最遠也才百米左右。</p>


    為了方便射擊,新式步槍的槍管上有簡易的照門和準星,完全可以充當狙擊槍來使用。</p>


    新槍總是更受歡迎,鄭克臧忍不住多射了幾發子彈,正好測試一下一分鍾能打出多少發。</p>


    鄭克臧試射的時候,旁邊也響起了槍聲,一陣黑色煙霧噴發,東寧軍校裏閃過了七八道橙紅色的光點。</p>


    “怎麽樣?誰的裝填速度最快?誰的準頭最好?”鄭克臧笑著把步槍扔給一旁的蘇老成,隨後饒有興致問道。</p>


    隨著鄭克臧放下了手中的步槍,一同參與米涅步槍試射的各級軍官都停止了手中的動作。</p>


    蘇老成拿著新式鉛筆在小本上寫寫畫畫了兩秒後抬起頭開始公布結果。</p>


    “王上,您的裝填速度是最快的,一分鍾開火了六次,但準頭最好的,還是潘阿強管鎮,五次射擊都準確命中了目標!”</p>


    “好啊!阿強不愧是近衛第一鎮的管鎮,天生的神槍手!”之前東寧軍校畢業考試的時候,潘阿強的射擊成績就很理想。</p>


    誇獎完潘阿強,隨後看向了蘇老成, “老蘇,此槍就命名為掣電式線膛步槍,簡稱掣電槍。”</p>


    新裝備總不能用老外的名字來命名,所以致敬一波大明火槍專家趙士禎研發的掣電銃。</p>


    </p>


    “即刻命令東寧製造總局製造一千支掣電式線膛步槍出來,先在近衛第一鎮第一營列裝!”鄭克臧繼續命令道。</p>


    新裝備,肯定要先照顧最能打硬仗的第一營,有了這種一分鍾四至六發的步槍,射程又遠的步槍,以後麵對韃子的騎兵就完全不怕了!</p>


    就是有一點比較麻煩,武器革新,戰術也需要革新了,以往排隊槍斃的戰術,肯定不適合新式步槍了。</p>


    鄭克臧很清楚,一旦這種使用米涅彈的前裝線膛槍裝備上明鄭的軍隊,那麽明鄭陸軍便能靠兩三萬人,就橫掃整個大清。</p>


    因為根本就沒法打,哪怕大清的綠營未來都拿著燧發槍,可怎麽和有效射程高達四百米的線膛槍打?</p>


    唯一可惜的就是,這種槍射速還不夠快!</p>


    如果射速再快一些,鄭克臧覺得就可以把線列戰術改成散兵戰術了。</p>


    所謂的散兵戰術就是,采取散開隊形進行作戰的方法,軍隊分成若幹小隊,巧妙地利用地形,以行動敏捷地疏開隊形,分散隱蔽在森林中、懸岸邊,使用線膛槍進行準確的瞄準射擊,發揮機動性,出敵不意地襲擊敵人。</p>


    這種戰術能充分發揮膛線速射武器的作用,把火力與機動結合起來,在各種地形上作戰。</p>


    不過,鄭克臧發現自己還是太想當然了,真的要全改成散兵戰術,絕對是投入巨大。</p>


    線膛槍成本不說,訓練散兵的周期絕對比列兵長很多,而且這個時代敵人都是排隊槍斃戰術,還不如就用原來東寧步兵操典裏麵的橫縱隊相結合的戰術,再利用米涅槍遠程壓製敵人,他們就毫無辦法了!</p>


    另外散兵對士氣的要求更高,線列步兵因為在方陣裏麵,不好逃跑,而散兵,要開溜,就是隨時的事情。</p>


    當然,有奇觀加成的近衛軍不用考慮士氣的問題。</p>


    不過,可以轉變思路,有了新式的米涅槍,可以研究一手拿破侖法軍的最強戰術!</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江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江君並收藏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