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不滅死騎未能實現英靈的結局 作者:非酋之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夜,今晚的月色罕見的十分明亮,即使不需要任何照明工具也足以讓人保持一個較為清晰的視野。</p>
但米奈歇爾的臉色卻與夜色相反,他的臉上充斥著令人心驚的怒火,手中染血的大劍一滴一滴地滴落著鮮血。就在剛剛,他被人刺殺了,若非預感的及時加上刺殺者的實力實在太弱,他估計也會受些小傷。</p>
常年於理想鄉內戰鬥的經驗讓米奈歇爾在情急之下身體比大腦先一步做出反應,但米奈歇爾大腦反應過來時,敵人就已經變成兩截倒在了血泊中。</p>
俯下身子,看到的是一張年輕的陌生臉龐,這使米奈歇爾的臉色變得更加糟糕。從對方拔劍的動作和逃跑時的步伐米奈歇爾可以判斷,昨天晚上的第四名潛伏者應該是恰莫,即使不是老熟人恰莫,也應該是一個體型與他差不多的男性,而絕對不會是現在躺在地上的年輕男子。</p>
那麽是又有別的敵人潛伏進來了嗎?</p>
米奈歇爾思索著,並用最大的惡意揣測著現在這支騎士團指揮者的想法。</p>
或許眼前這人就是副手派來的,其目的是為了行刺?不,應該說是終止行刺。</p>
在眼神閃爍間,米奈歇爾便已經想明白了一切,自己莫須有的第四名潛伏者已經被眼前的兩截屍體所代替。</p>
米奈歇爾有些了解今天早上副手的情緒了,他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但偏偏不能說出來,不同的是米奈歇爾畏懼的是大義。</p>
行刺者穿著正常的軟甲,手中隻有未沾血的騎士劍,甚至桉發當時隻有他與行刺者兩人,很難說清楚到底是誰先動的手,甚至死者有沒有動手都很難說。</p>
所以為了保全名譽,眼前死去的騎士是也隻能是從米奈歇爾手中逃脫的第四名潛伏者。</p>
耳邊突然響起的腳步聲進一步確認了米奈歇爾的想法,米奈歇爾深吸一口氣控製住了臉上幾乎要洋溢而出的憤怒,轉身看向一臉驚訝地站在原地的副手。</p>
“米奈歇爾卿,你……”</p>
據說是繞遠路想要回去休息又在路上聽到了不同尋常聲音才匆匆趕來查看的安比騎士此時臉上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色。</p>
為了防止倒在地上的屍體突然爬起來把安比殺了的慘劇發生,安比的聲音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震耳欲聾:“你擊殺了第四名潛伏者。”</p>
眾所周知,死人是無法殺人的。安比特意加重了【擊殺】二字的音調,並給這次刺殺下了一個定論。</p>
“是啊,被我反殺了。”</p>
盡管米奈歇爾很想試試將實情說出,但那樣被反咬一口的可能性極大,到時候又不得不麻煩阿爾托莉雅善後。</p>
他不想被少女認定為是一個隻會惹麻煩的家夥,因此米奈歇爾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p>
互相妥協是隱藏於黑幕下的潛規則,在不知不覺間米奈歇爾已經學會了這個規則。</p>
……</p>
不存在後續潛入的可能,不出米奈歇爾的設想,安比在每一麵城牆都安排了騎士守夜,於是昨天晚上的行刺桉很快就被翻了過去。</p>
但在第二天,泰盧騎士團便接收到了阻擊敵兵的指令。以三百人對戰數千人,阿爾托莉雅當然不可能犯下如此離譜的錯誤,而事實卻是蘭馬若克的奇襲獲得了成功,一舉燒毀了叛軍的糧道,無奈之下叛軍已經分批撤離。</p>
而不隻是泰盧騎士團,屬於卡美洛方的六支騎士團也都接到了相同的指令,甚至一時間傳出了亞瑟王也準備帶領親衛一同作戰的消息。</p>
而代理團長安比此時卻是愁容滿麵,作為直麵敵人的第一道隘口,泰盧騎士團必定會損失慘重,若是以前他是泰盧副手時,那麽這個責任是由他來背,而現在泰盧已死,安比成了代理團長,作為唯一的領導層這個責任還得由他來背。</p>
於是安比咬了咬牙,並沒有下令出城追擊。至於借口他也已經想好了,他收到的命令是阻擊敵兵,並不是出城迎敵。為了防止敵人反攻,他才下達了這樣的命令。</p>
至於亞瑟王的責罰,安比反而不怎麽擔心,隻要騎士團的戰力能夠保全,他投靠的貴族也能保下自己,說到底,現在的亞瑟王隻是少部分人的王。</p>
而他今天開會便是來是交代這件事的,其餘的人安比並不擔心,唯一讓他心生憂慮便隻有米奈歇爾。</p>
作為亞瑟王的直係下屬,對方肯定已經與他一般收到了相同的消息,想要壓下消息根本不可能,所以安比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和對方講道理。</p>
但出乎泰安比預料,這個刺頭今天居然格外的好說話,僅僅隻是交代了一下便很快答應了下來。</p>
這種反常的情況不僅沒有讓安比得到寬慰,反而讓他心生不安——畢竟隻有對待將死之人才會是這種隨意的態度。</p>
難道今天晚上他又要行刺?</p>
安比心想,暗自決定將自己護衛多加幾人。</p>
米奈歇爾將安比緊張的神色盡收眼底,他真沒打算直接動手斬殺安比,畢竟他現在可是卡美洛最正統的騎士,做事不能像在叛軍時那樣毫不掩飾。</p>
他之所以同意安比的提議,是因為他覺得守城所帶來的價值更大。</p>
或許安比沒有發現,但米奈歇爾十分清楚即使騎乘著快馬,後城的信送至此處也需一天,而蘭馬若克將成功斷糧的消息送回卡美洛需要的時間更久。</p>
不同於卡美洛的消息閉塞,叛軍那邊估計在斷糧的第一時間便有了消息,但對方卻偏偏在兩天前派遣了四個人暗渡了城牆來到了城中。</p>
</p>
這樣詭異的舉動不符合一個即將撤離的部隊的行為,反而更像是準備攻城。</p>
於是問題來了,潛伏於城中的第四名敵人究竟去了哪裏……或者說,在米奈歇爾發現那四個潛入者之前,真的沒有其他敵人潛入嗎?</p>
在這小小的外城中,真的隻有一名叛軍騎士?</p>
沉迷於奪權快感的米奈歇爾被自己的想法刺激的有些沉重,在此時他完全清醒了過來。</p>
但米奈歇爾的臉色卻與夜色相反,他的臉上充斥著令人心驚的怒火,手中染血的大劍一滴一滴地滴落著鮮血。就在剛剛,他被人刺殺了,若非預感的及時加上刺殺者的實力實在太弱,他估計也會受些小傷。</p>
常年於理想鄉內戰鬥的經驗讓米奈歇爾在情急之下身體比大腦先一步做出反應,但米奈歇爾大腦反應過來時,敵人就已經變成兩截倒在了血泊中。</p>
俯下身子,看到的是一張年輕的陌生臉龐,這使米奈歇爾的臉色變得更加糟糕。從對方拔劍的動作和逃跑時的步伐米奈歇爾可以判斷,昨天晚上的第四名潛伏者應該是恰莫,即使不是老熟人恰莫,也應該是一個體型與他差不多的男性,而絕對不會是現在躺在地上的年輕男子。</p>
那麽是又有別的敵人潛伏進來了嗎?</p>
米奈歇爾思索著,並用最大的惡意揣測著現在這支騎士團指揮者的想法。</p>
或許眼前這人就是副手派來的,其目的是為了行刺?不,應該說是終止行刺。</p>
在眼神閃爍間,米奈歇爾便已經想明白了一切,自己莫須有的第四名潛伏者已經被眼前的兩截屍體所代替。</p>
米奈歇爾有些了解今天早上副手的情緒了,他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但偏偏不能說出來,不同的是米奈歇爾畏懼的是大義。</p>
行刺者穿著正常的軟甲,手中隻有未沾血的騎士劍,甚至桉發當時隻有他與行刺者兩人,很難說清楚到底是誰先動的手,甚至死者有沒有動手都很難說。</p>
所以為了保全名譽,眼前死去的騎士是也隻能是從米奈歇爾手中逃脫的第四名潛伏者。</p>
耳邊突然響起的腳步聲進一步確認了米奈歇爾的想法,米奈歇爾深吸一口氣控製住了臉上幾乎要洋溢而出的憤怒,轉身看向一臉驚訝地站在原地的副手。</p>
“米奈歇爾卿,你……”</p>
據說是繞遠路想要回去休息又在路上聽到了不同尋常聲音才匆匆趕來查看的安比騎士此時臉上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色。</p>
為了防止倒在地上的屍體突然爬起來把安比殺了的慘劇發生,安比的聲音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震耳欲聾:“你擊殺了第四名潛伏者。”</p>
眾所周知,死人是無法殺人的。安比特意加重了【擊殺】二字的音調,並給這次刺殺下了一個定論。</p>
“是啊,被我反殺了。”</p>
盡管米奈歇爾很想試試將實情說出,但那樣被反咬一口的可能性極大,到時候又不得不麻煩阿爾托莉雅善後。</p>
他不想被少女認定為是一個隻會惹麻煩的家夥,因此米奈歇爾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p>
互相妥協是隱藏於黑幕下的潛規則,在不知不覺間米奈歇爾已經學會了這個規則。</p>
……</p>
不存在後續潛入的可能,不出米奈歇爾的設想,安比在每一麵城牆都安排了騎士守夜,於是昨天晚上的行刺桉很快就被翻了過去。</p>
但在第二天,泰盧騎士團便接收到了阻擊敵兵的指令。以三百人對戰數千人,阿爾托莉雅當然不可能犯下如此離譜的錯誤,而事實卻是蘭馬若克的奇襲獲得了成功,一舉燒毀了叛軍的糧道,無奈之下叛軍已經分批撤離。</p>
而不隻是泰盧騎士團,屬於卡美洛方的六支騎士團也都接到了相同的指令,甚至一時間傳出了亞瑟王也準備帶領親衛一同作戰的消息。</p>
而代理團長安比此時卻是愁容滿麵,作為直麵敵人的第一道隘口,泰盧騎士團必定會損失慘重,若是以前他是泰盧副手時,那麽這個責任是由他來背,而現在泰盧已死,安比成了代理團長,作為唯一的領導層這個責任還得由他來背。</p>
於是安比咬了咬牙,並沒有下令出城追擊。至於借口他也已經想好了,他收到的命令是阻擊敵兵,並不是出城迎敵。為了防止敵人反攻,他才下達了這樣的命令。</p>
至於亞瑟王的責罰,安比反而不怎麽擔心,隻要騎士團的戰力能夠保全,他投靠的貴族也能保下自己,說到底,現在的亞瑟王隻是少部分人的王。</p>
而他今天開會便是來是交代這件事的,其餘的人安比並不擔心,唯一讓他心生憂慮便隻有米奈歇爾。</p>
作為亞瑟王的直係下屬,對方肯定已經與他一般收到了相同的消息,想要壓下消息根本不可能,所以安比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和對方講道理。</p>
但出乎泰安比預料,這個刺頭今天居然格外的好說話,僅僅隻是交代了一下便很快答應了下來。</p>
這種反常的情況不僅沒有讓安比得到寬慰,反而讓他心生不安——畢竟隻有對待將死之人才會是這種隨意的態度。</p>
難道今天晚上他又要行刺?</p>
安比心想,暗自決定將自己護衛多加幾人。</p>
米奈歇爾將安比緊張的神色盡收眼底,他真沒打算直接動手斬殺安比,畢竟他現在可是卡美洛最正統的騎士,做事不能像在叛軍時那樣毫不掩飾。</p>
他之所以同意安比的提議,是因為他覺得守城所帶來的價值更大。</p>
或許安比沒有發現,但米奈歇爾十分清楚即使騎乘著快馬,後城的信送至此處也需一天,而蘭馬若克將成功斷糧的消息送回卡美洛需要的時間更久。</p>
不同於卡美洛的消息閉塞,叛軍那邊估計在斷糧的第一時間便有了消息,但對方卻偏偏在兩天前派遣了四個人暗渡了城牆來到了城中。</p>
</p>
這樣詭異的舉動不符合一個即將撤離的部隊的行為,反而更像是準備攻城。</p>
於是問題來了,潛伏於城中的第四名敵人究竟去了哪裏……或者說,在米奈歇爾發現那四個潛入者之前,真的沒有其他敵人潛入嗎?</p>
在這小小的外城中,真的隻有一名叛軍騎士?</p>
沉迷於奪權快感的米奈歇爾被自己的想法刺激的有些沉重,在此時他完全清醒了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