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老大帝國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 作者:錯刀如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吵了幾天,內閣這才把察按兩京十三省的名單提了上來。</p>
朱由檢算是對現在的朝廷有了最清醒的認識。</p>
察按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四省的是吏部尚書王永光?朱由檢不由的火大。</p>
這位已經接近六十歲的老人是朱由檢心目中前五年最合適的吏部尚書,就因為王永光本人“雅不喜東林”?就把老頭子往湖廣、浙江推?尚書下去了誰給朕幹活?看了第一個舉薦就生氣。</p>
察按北直隸、河南、陝西、山西、山東五省的是侍郎申用懋?朱由檢更是火大。</p>
單純從能力上看,這位倒是真合適。曾經以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過順天。地方熟悉、朝政也熟,本身也有風骨。還給遼東供過糧食,但是前天孫承宗剛剛給提交了軍部五人籌備的名單,這裏就給你來了一個釜底抽薪。</p>
察按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的是左都禦史曹於汴?朱由檢直接就把內閣的票擬撕了。</p>
你們不知道這位禦史老先生已經七十歲了嗎?這位老先生無非就是提議禦史不得兼職六部,換句話說,就是朕授意想要建立一個單純的都察院,這個你們不同意就不同意,值乎把老頭子那幾兩瘦骨頭也扔到研磨機裏麵磨成粉?</p>
一股老大帝國的暮氣,宛如眼前著暮氣沉沉的紫禁城,用自己的慣性、懶惰、驕傲和自大,消磨掉一切。</p>
“幫朕宣李若鏈、曹於汴、劉宗周進宮。”這時候的朱由檢想起了孫老頭的話,</p>
“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醞釀而為功利;功利不已,轉為刑名;刑名不已,流位猜忌;猜忌不已,積為壅弊”。</p>
長歎了一口氣,坐在長條桌旁邊。“順便給朕送一點漿湖過來。”</p>
李若鏈到的時候,就看見朱由檢坐在桌子前麵,正把自己撕掉的內閣條陳的最後一張粘了起來。在宮女端過來的水盆中洗了洗手,這才接過來李若鏈遞上來的折子。</p>
</p>
瞅了一眼,“這份折子就好了很多麽。你是朕的腰刀,別學其他的那些腐儒出身的大臣,若大一個饅頭,咬了十口還看不到餡。”</p>
李若鏈低頭嘿嘿笑。</p>
沒辦法,像他這個職務要是說點正經事也得用折子。上一次他好不容易從下麵選了一個落第秀才,寫了一份花團錦繡的文章,非但沒有讓朱由檢高興,還被劈頭蓋臉的一頓罵。</p>
“陛下此言差矣,臣下本就應思修其辭以明其道。否則言辭不加以斟酌,思慮也定考慮不周。”進來的說話的是曹於汴,七十一歲的人肯定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p>
說罷,卻也是畢恭畢敬的給朱由檢行禮。</p>
看著瘦弱的、顫顫巍巍的曹於汴,朱由檢趕緊讓人給擺放座位。</p>
這一塊曹於汴倒是絲毫的不做作,坦坦然然的坐在了長桌一側,劉宗周陪著也坐下。李若鏈自稱是天子的親軍,堅持要站著侍立於一側。</p>
朱由檢轉手把自己剛剛粘好的內閣條陳遞給了曹於汴,然後繼續和李若鏈說話。</p>
“錦衣衛按照你的意思動”</p>
朱由檢點了點五十八人名單,加上田爾耕、許顯純一共六十人。</p>
“不動則已,動就要動的幹淨,明白不?”</p>
李若鏈點頭:“臣清楚。現有六十人皆在臣監控之下。”</p>
內閣推薦按察天下的折子不長,曹於汴在劉宗周幫助下,很快就看完了折子。</p>
“能用這把老骨頭給大明延壽,臣自無不可。”曹於汴倒是不覺得有異議。</p>
“此乃本是都察院的職責,臣為法獸,自當一力承擔。”</p>
“不成啊。”</p>
朱由檢站了起來。“提綱挈領,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p>
“朕再三說這次按察並不在於清蛀和治吏,內閣昏庸但是朕不昏庸。替曹公回絕此事,目的在於尚且不到動天下吏治的時候,這頭一刀要砍在京師而不能砍在地方,要砍在規矩出來之後,而不能砍在規矩出來之前。都察院一事籌備的如何?”</p>
曹於汴拿出折子:“自從陛下安頓此事,臣已完善。”</p>
“都察院不兼職,不空議、不定罪。這三點曹公以為如何?”</p>
大明的督查禦史一開始就是朝廷最大的問題衙門,到了朱由檢這裏問題就更大了。先是兼職,原本是個臨時的差事,派一位禦史出巡河南,結果往往是兼職變成了實職。再是清流固有的毛病,都是一些中舉後的文人,既沒有地方實務的經驗、有沒有中央宏觀的策略,最後成了收錢辦事,派係鬥爭的源頭。</p>
“老臣對不兼職、不空議無異議。”說話的是曹於汴,看起來還保留了一點意見的是劉宗周。</p>
“曹公定論不能以己推人。”朱由檢知道這位已經七十歲了,無欲無求。但是未來的青壯派一定有意見。“不兼職就沒有外快,上官還不差餓鬼呢。凡是建立在自律的條文,咱們都不通過。曹公可以三思。”朱由檢沒忍住,反正還是清流的毛病,嘴上都不愛錢。</p>
說完,把曹於汴的奏折推了回去。“以上三點曹公再考慮,咱們下次再議。今天還有一件事。”</p>
說罷,把李若鏈關於清理錦衣衛的折子遞給他。</p>
“曹公不是為了新的都察院也抽調了不少經年的老吏麽。這一次抓人的還是錦衣衛,人關進錦衣衛大牢之後,全部交給曹公。朕要看都察院能不能辦桉子。”</p>
“臣遵旨。”三個人同時起身。</p>
難啊。</p>
朱由檢為了不把清洗錦衣衛擴大成針對閹黨的一次全麵性打擊,這才把原計劃明年改組都察院的事情倉促的提到了今天。</p>
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中,崇禎就是借著魏忠賢,徹底清洗了一遍天啟年的朝臣。在原本處理十幾個人的基礎上,還意猶未盡的擴大到了五十幾人。</p>
這倒好,在原本的崇禎朝,隻要有反對意見,就把對手打擊成閹黨即可。無數次的擴大化打擊,讓原本就是一個鬆散的東林黨還變成了一個人人投靠的像模像樣的團體,這又是何苦來哉。</p>
不過這樣也好,曹於汴老頭子在崇禎七年就去世了,能提前一年,也就能多發揮一下餘熱。</p>
“李若鏈莫走,王承恩,陪曹公去一趟禦醫院,請吳禦醫替曹公診診脈。”</p>
朱由檢算是對現在的朝廷有了最清醒的認識。</p>
察按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四省的是吏部尚書王永光?朱由檢不由的火大。</p>
這位已經接近六十歲的老人是朱由檢心目中前五年最合適的吏部尚書,就因為王永光本人“雅不喜東林”?就把老頭子往湖廣、浙江推?尚書下去了誰給朕幹活?看了第一個舉薦就生氣。</p>
察按北直隸、河南、陝西、山西、山東五省的是侍郎申用懋?朱由檢更是火大。</p>
單純從能力上看,這位倒是真合適。曾經以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過順天。地方熟悉、朝政也熟,本身也有風骨。還給遼東供過糧食,但是前天孫承宗剛剛給提交了軍部五人籌備的名單,這裏就給你來了一個釜底抽薪。</p>
察按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的是左都禦史曹於汴?朱由檢直接就把內閣的票擬撕了。</p>
你們不知道這位禦史老先生已經七十歲了嗎?這位老先生無非就是提議禦史不得兼職六部,換句話說,就是朕授意想要建立一個單純的都察院,這個你們不同意就不同意,值乎把老頭子那幾兩瘦骨頭也扔到研磨機裏麵磨成粉?</p>
一股老大帝國的暮氣,宛如眼前著暮氣沉沉的紫禁城,用自己的慣性、懶惰、驕傲和自大,消磨掉一切。</p>
“幫朕宣李若鏈、曹於汴、劉宗周進宮。”這時候的朱由檢想起了孫老頭的話,</p>
“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醞釀而為功利;功利不已,轉為刑名;刑名不已,流位猜忌;猜忌不已,積為壅弊”。</p>
長歎了一口氣,坐在長條桌旁邊。“順便給朕送一點漿湖過來。”</p>
李若鏈到的時候,就看見朱由檢坐在桌子前麵,正把自己撕掉的內閣條陳的最後一張粘了起來。在宮女端過來的水盆中洗了洗手,這才接過來李若鏈遞上來的折子。</p>
</p>
瞅了一眼,“這份折子就好了很多麽。你是朕的腰刀,別學其他的那些腐儒出身的大臣,若大一個饅頭,咬了十口還看不到餡。”</p>
李若鏈低頭嘿嘿笑。</p>
沒辦法,像他這個職務要是說點正經事也得用折子。上一次他好不容易從下麵選了一個落第秀才,寫了一份花團錦繡的文章,非但沒有讓朱由檢高興,還被劈頭蓋臉的一頓罵。</p>
“陛下此言差矣,臣下本就應思修其辭以明其道。否則言辭不加以斟酌,思慮也定考慮不周。”進來的說話的是曹於汴,七十一歲的人肯定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p>
說罷,卻也是畢恭畢敬的給朱由檢行禮。</p>
看著瘦弱的、顫顫巍巍的曹於汴,朱由檢趕緊讓人給擺放座位。</p>
這一塊曹於汴倒是絲毫的不做作,坦坦然然的坐在了長桌一側,劉宗周陪著也坐下。李若鏈自稱是天子的親軍,堅持要站著侍立於一側。</p>
朱由檢轉手把自己剛剛粘好的內閣條陳遞給了曹於汴,然後繼續和李若鏈說話。</p>
“錦衣衛按照你的意思動”</p>
朱由檢點了點五十八人名單,加上田爾耕、許顯純一共六十人。</p>
“不動則已,動就要動的幹淨,明白不?”</p>
李若鏈點頭:“臣清楚。現有六十人皆在臣監控之下。”</p>
內閣推薦按察天下的折子不長,曹於汴在劉宗周幫助下,很快就看完了折子。</p>
“能用這把老骨頭給大明延壽,臣自無不可。”曹於汴倒是不覺得有異議。</p>
“此乃本是都察院的職責,臣為法獸,自當一力承擔。”</p>
“不成啊。”</p>
朱由檢站了起來。“提綱挈領,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p>
“朕再三說這次按察並不在於清蛀和治吏,內閣昏庸但是朕不昏庸。替曹公回絕此事,目的在於尚且不到動天下吏治的時候,這頭一刀要砍在京師而不能砍在地方,要砍在規矩出來之後,而不能砍在規矩出來之前。都察院一事籌備的如何?”</p>
曹於汴拿出折子:“自從陛下安頓此事,臣已完善。”</p>
“都察院不兼職,不空議、不定罪。這三點曹公以為如何?”</p>
大明的督查禦史一開始就是朝廷最大的問題衙門,到了朱由檢這裏問題就更大了。先是兼職,原本是個臨時的差事,派一位禦史出巡河南,結果往往是兼職變成了實職。再是清流固有的毛病,都是一些中舉後的文人,既沒有地方實務的經驗、有沒有中央宏觀的策略,最後成了收錢辦事,派係鬥爭的源頭。</p>
“老臣對不兼職、不空議無異議。”說話的是曹於汴,看起來還保留了一點意見的是劉宗周。</p>
“曹公定論不能以己推人。”朱由檢知道這位已經七十歲了,無欲無求。但是未來的青壯派一定有意見。“不兼職就沒有外快,上官還不差餓鬼呢。凡是建立在自律的條文,咱們都不通過。曹公可以三思。”朱由檢沒忍住,反正還是清流的毛病,嘴上都不愛錢。</p>
說完,把曹於汴的奏折推了回去。“以上三點曹公再考慮,咱們下次再議。今天還有一件事。”</p>
說罷,把李若鏈關於清理錦衣衛的折子遞給他。</p>
“曹公不是為了新的都察院也抽調了不少經年的老吏麽。這一次抓人的還是錦衣衛,人關進錦衣衛大牢之後,全部交給曹公。朕要看都察院能不能辦桉子。”</p>
“臣遵旨。”三個人同時起身。</p>
難啊。</p>
朱由檢為了不把清洗錦衣衛擴大成針對閹黨的一次全麵性打擊,這才把原計劃明年改組都察院的事情倉促的提到了今天。</p>
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中,崇禎就是借著魏忠賢,徹底清洗了一遍天啟年的朝臣。在原本處理十幾個人的基礎上,還意猶未盡的擴大到了五十幾人。</p>
這倒好,在原本的崇禎朝,隻要有反對意見,就把對手打擊成閹黨即可。無數次的擴大化打擊,讓原本就是一個鬆散的東林黨還變成了一個人人投靠的像模像樣的團體,這又是何苦來哉。</p>
不過這樣也好,曹於汴老頭子在崇禎七年就去世了,能提前一年,也就能多發揮一下餘熱。</p>
“李若鏈莫走,王承恩,陪曹公去一趟禦醫院,請吳禦醫替曹公診診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