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失敗驚魂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 作者:錯刀如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曆史的車輪開始緩緩的轉動。</p>
朱由檢剛才就以為自己已經推動了曆史的車輪開始向著一個誰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開始緩緩轉動了。來之前他評估過,即使殺死黃台吉的成功率不到兩成,殺死多爾袞的成功率不到五成,但是一定更夠延緩後金發展的趨勢。</p>
誰知道。</p>
讓他出了一身冷汗的是,從來都很正常的傀儡琉璃珠子。</p>
現在還在自己衣袖中,被自己緊張的汗水打濕的傀儡珠,失效了。</p>
押大小的時候就沒有拍進去,他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等到出老千的時候,他覺得可能是自己拍在了衣服上,隔著衣服沒有了效果。等到他拉了一下阿敏的手,走出賭坊的時候,他才知道問題還挺嚴重的,傀儡珠子還在自己的手上。就他現在的體格,還真不是阿敏的對手。</p>
“盯著阿敏。”</p>
計劃實施的很完美。為了預防,他們故意把阿敏和手下長隨分開。現在倒也不差。</p>
“一組人盯住阿敏,一組人盯住他手下的長隨。”</p>
鼻子裏麵塞著棉花的董朝莆知道四大貝勒的名字,他雖然不知道皇帝陛下為什麽把事情搞得如此複雜,但是他從皇帝陛下的臉色上麵看,也發現自己挨打的那個階段,皇帝陛下的計劃進行的不是很順了。</p>
</p>
“臣諫言陛下,君子不利於危牆之下,陛下更不應將自己置於險地之中。”說這個話的是周延儒和溫體仁。他們匆匆過來的時候,朱由檢的計劃已經發動了。這種事情不是說笑的事情,兩個人都按照朝廷禮儀,端正的態度提出自己的意見。</p>
“朕知道了。”朱由檢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在一些不明情況的熱心群眾的鼓勵和操弄下有一點心急。</p>
“陛下,孫子有雲,凡戰者,需以正合,才能以奇勝。但是出奇真不一定致勝,陛下尚要三思。”這次是溫體仁,他和周延儒一樣,這幾天了解朝鮮的事情後,世界在他的眼前打開,似乎有很多的事情都在等著自己去做。這時候的他自然不希望自己這個不靠譜但是又有點不一樣的皇帝陛下就這麽去送人頭。</p>
“陛下如敗,則等於吾等皆敗。”這次是周延儒。</p>
朱由檢也在適應,這是做臣子的規矩,給皇帝陛下的諫言至少要說上三次,方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職責。</p>
剛還接著借著這個機會,朱由檢也平緩了自己的心情。“你們的意思朕清楚了。往後朕自不會再去以身冒險。”</p>
臣子諫言,君主納諫,這樣雙方才會皆大歡喜。朱由檢挺認真的接受了臣子的批評和愛護,這次人家說的對,自己確實有點大意了。</p>
“這阿敏貝勒和現在掌權的黃台吉關係並不是很好。他自己覺得有點功高震主,也覺得黃台吉德不配位。同時仗著自己是監國的四大貝勒之一,在黃台吉麵前確實很少尊敬。這事情反過來在黃台吉看來,就屬於仗著自己的武力和隊伍,有點挑釁自己權威的意思。也確實在很多人的戳弄下,黃台吉最近越來越看這位不順眼。”</p>
朱由檢喝了一口茶。</p>
“你家少爺本來想在這方麵做文章的,後來覺得不妥就沒提。”</p>
“唔!”這兩位捂嘴,有點髒話沒有出口。您平日裏看著還挺靠譜的,怎麽這次這麽上頭?</p>
“東家的消息來源很重要,要是沒有什麽避嫌的話,這種秘折也可以給臣看一下,臣看看有無其他的信息。”剛才皇帝陛下的這段話有一點點的誅心之論,也涉及到了上下尊卑的問題。溫體仁和周延儒都是聰明人,幹活可以,但是這種涉及皇帝陛下權威的事情就算了。</p>
同時他們也沒啥太大的感悟的原因是,隻要是遍讀中華史書,這種小小的勾心鬥角的內容估計連上書的機會都不會超過三行。</p>
“反正兩位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這方麵做點文章。”朱由檢吩咐了一下。</p>
這種消息平時可能用不上,但是要是用上了就能在對方的心中種下一顆深深的小刺。反間計之所以有用,就是在準確的信息上作點文章,利用對方最脆弱的地點下手。這種計謀對於皇帝和領兵大將軍之間最有效,盡管拆開看拙劣無比,但是就是有效。</p>
你以為黃台吉給袁崇煥的三封信真的沒有在崇禎的心中留下一絲的陰影。</p>
“還有。”</p>
朱由檢看著周延儒。</p>
“你把手邊的事情和老溫分一分,你重點放在建奴這次派出來阿敏這種重要人物過來,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麽?”</p>
“應該是走私糧食和換貨的事情。”</p>
這次後金的人參數量巨大,顧家很快就得到了詢價的消息。朝鮮朝廷的采辦已經開始和大明、東瀛的商行開始谘詢人參的收購價格和糧食的轉賣價格了,所以很快周延儒就得到了消息。</p>
“東家放心,我這裏跟著呢,看看有沒有什麽機會沒有。東瀛那邊可能糧食的供應不多,大部分走私都來自…………”</p>
周延儒有點臉紅,大部分其實都來自蘇杭一帶。</p>
“這次回去了臣到蘇杭去一趟。”他手頭就有一份四五十家的名單,仔細一想其中不乏朝廷中自己認識的官員。</p>
想想自己天啟年間在戶部的時候,經常為了常平倉的事情求爺爺告奶奶。倒也不是自己多麽的敬業,隻是他清楚一個省的饑民要是沒有一點點的糧食,那就是天塌地陷的後果。可是這次才發現,自己那時候的所作所為在別人的眼中是多麽的可笑。</p>
東南把成船的稻米往朝鮮送。要隻是稻米還好,山東高粱以前是蒸好了再給的,隻能是糧食而不是種子。現在簡直毫無底線。</p>
“嗯。”朱由檢點點頭,有認識就好。就怕沒有認識,還覺得天底下都欠自己的。</p>
“把你的名單也給溫體仁看看。到時候你忙不過來也好有個幫手。”你們也溝通一下,省得殺錯了人。</p>
上船容易,但是沒個投名狀還真的以為朕能信得過你?</p>
朱由檢剛才就以為自己已經推動了曆史的車輪開始向著一個誰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開始緩緩轉動了。來之前他評估過,即使殺死黃台吉的成功率不到兩成,殺死多爾袞的成功率不到五成,但是一定更夠延緩後金發展的趨勢。</p>
誰知道。</p>
讓他出了一身冷汗的是,從來都很正常的傀儡琉璃珠子。</p>
現在還在自己衣袖中,被自己緊張的汗水打濕的傀儡珠,失效了。</p>
押大小的時候就沒有拍進去,他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等到出老千的時候,他覺得可能是自己拍在了衣服上,隔著衣服沒有了效果。等到他拉了一下阿敏的手,走出賭坊的時候,他才知道問題還挺嚴重的,傀儡珠子還在自己的手上。就他現在的體格,還真不是阿敏的對手。</p>
“盯著阿敏。”</p>
計劃實施的很完美。為了預防,他們故意把阿敏和手下長隨分開。現在倒也不差。</p>
“一組人盯住阿敏,一組人盯住他手下的長隨。”</p>
鼻子裏麵塞著棉花的董朝莆知道四大貝勒的名字,他雖然不知道皇帝陛下為什麽把事情搞得如此複雜,但是他從皇帝陛下的臉色上麵看,也發現自己挨打的那個階段,皇帝陛下的計劃進行的不是很順了。</p>
</p>
“臣諫言陛下,君子不利於危牆之下,陛下更不應將自己置於險地之中。”說這個話的是周延儒和溫體仁。他們匆匆過來的時候,朱由檢的計劃已經發動了。這種事情不是說笑的事情,兩個人都按照朝廷禮儀,端正的態度提出自己的意見。</p>
“朕知道了。”朱由檢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在一些不明情況的熱心群眾的鼓勵和操弄下有一點心急。</p>
“陛下,孫子有雲,凡戰者,需以正合,才能以奇勝。但是出奇真不一定致勝,陛下尚要三思。”這次是溫體仁,他和周延儒一樣,這幾天了解朝鮮的事情後,世界在他的眼前打開,似乎有很多的事情都在等著自己去做。這時候的他自然不希望自己這個不靠譜但是又有點不一樣的皇帝陛下就這麽去送人頭。</p>
“陛下如敗,則等於吾等皆敗。”這次是周延儒。</p>
朱由檢也在適應,這是做臣子的規矩,給皇帝陛下的諫言至少要說上三次,方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職責。</p>
剛還接著借著這個機會,朱由檢也平緩了自己的心情。“你們的意思朕清楚了。往後朕自不會再去以身冒險。”</p>
臣子諫言,君主納諫,這樣雙方才會皆大歡喜。朱由檢挺認真的接受了臣子的批評和愛護,這次人家說的對,自己確實有點大意了。</p>
“這阿敏貝勒和現在掌權的黃台吉關係並不是很好。他自己覺得有點功高震主,也覺得黃台吉德不配位。同時仗著自己是監國的四大貝勒之一,在黃台吉麵前確實很少尊敬。這事情反過來在黃台吉看來,就屬於仗著自己的武力和隊伍,有點挑釁自己權威的意思。也確實在很多人的戳弄下,黃台吉最近越來越看這位不順眼。”</p>
朱由檢喝了一口茶。</p>
“你家少爺本來想在這方麵做文章的,後來覺得不妥就沒提。”</p>
“唔!”這兩位捂嘴,有點髒話沒有出口。您平日裏看著還挺靠譜的,怎麽這次這麽上頭?</p>
“東家的消息來源很重要,要是沒有什麽避嫌的話,這種秘折也可以給臣看一下,臣看看有無其他的信息。”剛才皇帝陛下的這段話有一點點的誅心之論,也涉及到了上下尊卑的問題。溫體仁和周延儒都是聰明人,幹活可以,但是這種涉及皇帝陛下權威的事情就算了。</p>
同時他們也沒啥太大的感悟的原因是,隻要是遍讀中華史書,這種小小的勾心鬥角的內容估計連上書的機會都不會超過三行。</p>
“反正兩位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這方麵做點文章。”朱由檢吩咐了一下。</p>
這種消息平時可能用不上,但是要是用上了就能在對方的心中種下一顆深深的小刺。反間計之所以有用,就是在準確的信息上作點文章,利用對方最脆弱的地點下手。這種計謀對於皇帝和領兵大將軍之間最有效,盡管拆開看拙劣無比,但是就是有效。</p>
你以為黃台吉給袁崇煥的三封信真的沒有在崇禎的心中留下一絲的陰影。</p>
“還有。”</p>
朱由檢看著周延儒。</p>
“你把手邊的事情和老溫分一分,你重點放在建奴這次派出來阿敏這種重要人物過來,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麽?”</p>
“應該是走私糧食和換貨的事情。”</p>
這次後金的人參數量巨大,顧家很快就得到了詢價的消息。朝鮮朝廷的采辦已經開始和大明、東瀛的商行開始谘詢人參的收購價格和糧食的轉賣價格了,所以很快周延儒就得到了消息。</p>
“東家放心,我這裏跟著呢,看看有沒有什麽機會沒有。東瀛那邊可能糧食的供應不多,大部分走私都來自…………”</p>
周延儒有點臉紅,大部分其實都來自蘇杭一帶。</p>
“這次回去了臣到蘇杭去一趟。”他手頭就有一份四五十家的名單,仔細一想其中不乏朝廷中自己認識的官員。</p>
想想自己天啟年間在戶部的時候,經常為了常平倉的事情求爺爺告奶奶。倒也不是自己多麽的敬業,隻是他清楚一個省的饑民要是沒有一點點的糧食,那就是天塌地陷的後果。可是這次才發現,自己那時候的所作所為在別人的眼中是多麽的可笑。</p>
東南把成船的稻米往朝鮮送。要隻是稻米還好,山東高粱以前是蒸好了再給的,隻能是糧食而不是種子。現在簡直毫無底線。</p>
“嗯。”朱由檢點點頭,有認識就好。就怕沒有認識,還覺得天底下都欠自己的。</p>
“把你的名單也給溫體仁看看。到時候你忙不過來也好有個幫手。”你們也溝通一下,省得殺錯了人。</p>
上船容易,但是沒個投名狀還真的以為朕能信得過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