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到車間,時間大概九點二十,內審組成員已經來了,在坐在主任辦公室裏聊天,與能源內審時的形式一樣,這次同樣是來了三個人,估計坐在主任旁邊的就是企發部的部長了。


    劉建華看見我倆,追出來說:“馬超趕緊把水果洗了去,周文你趕緊換衣服,待會兒在會議室集合。”


    我進了更衣室,心想“你丫著急去吧”,換好衣服後點上了一根煙慢慢抽著,可又覺得這麽幹對馬超不太仗義,匆匆把煙抽完就出門去了會議室。


    會議室裏,筆記本電腦已經提前被人開機並擺放在桌子上,估計是劉建華在我和馬超去買水果的時候支使技術組其他人幹的。馬超已經把水果洗好,找了四個盤子分別盛著四種水果,企發部部長和劉建華坐在椅子上正在吃櫻桃,又招呼馬超再拿一個空盤子過來吐核用。


    看到我進來,劉建華站起來跟部長說:“那您這邊就審著吧,我和主任就在隔壁,有事兒您說話,讓他倆找我們來就行。”


    部長輕輕點了一下頭,劉建華經過我身邊的時候,小聲說了一句“多注意著點兒”,就走了出去,並悄悄把門帶上,我不明白他指的究竟是這次內審多注意還是讓我平時言行上多注意。


    內審組成員照例先進行自我介紹,這回來的是企發部部長,營銷部和安質部則各派來一名科員,這三個人組成了這個月的質量體係內審小組。估計另外兩名科員這幾天陪著部長去審核各個部門,心裏肯定也相當忐忑,我這麽想著。


    這次的質量體係內審從剛一開始就很不順利,企發部部長雖然並不懂車間裏跟機床加工生產有關的東西,但她也不需要了解,隻是對照著程序文件上的每條細則對我們進行逐一地詢問。安質部那名科員估計看出來我們倆也是第一次接手這項工作了,好多時候我們被問蒙了都是那名科員在幫我們解圍,導致後來隻要部長一發問,我們倆就看向那名科員。


    真正大的麻煩出現在計量台賬審核這一部分,此時已經即將完成這次內審了,前麵隻是記了一些不疼不癢的建議項。車間的計量用具統一規趙一茗負責,台賬也是前幾天她從電腦裏好一陣搜索才找到拷貝給我們的,企發部部長指著台賬裏的兩項計量用具——分別是紅外線點溫儀和千分尺,讓我和馬超去把實物拿過來她好對照。


    台賬上標注著這兩樣工具分別放在加工生產班和技術組,本來我和馬超打算留一個人在會議室,另一個人出去找這兩樣東西,結果部長為了節省時間讓我們兩個一起去找,於是我回到技術組找千分尺,馬超去了樓下班裏找紅外線點溫儀。


    技術組裏,趙一茗正坐在座位上吃著櫻桃和荔枝,也不知道她什麽時候拿的。聽到我要找千分尺,她問我:“編號是多少?”


    我沒聽明白,反問她:“什麽編號?”


    “計量用具都有編號的。你要的千分尺,我這兒有好幾個呢,編號都不一樣,不說編號我哪兒知道你要哪個。”


    我又回到會議室,紅著臉問千分尺的編號,結果發現馬超已經回來了,手裏拿著兩個點溫儀給安質部那名科員看,估計他也沒注意編號的事兒。


    部長又讓我看了一眼台賬,我把千分尺編號記下來後趕緊跑回技術組,這時候趙一茗還沒找到千分尺放在哪個櫃子,她在技術組的櫃子實在太多了,多到她都不知道每個櫃子裏都放了些什麽。


    到最後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對應的千分尺,我拿著它又匆匆跑回了會議室,剛一進去就聽到部長在裏麵發脾氣,衝馬超質問:“你拿的這個編號對嗎?拿倆來又管什麽用,我要的不是你拿給我的!”


    我小聲問營銷部那名科員發生了什麽,原來是馬超拿來的兩個點溫儀編號都不對,其中有一個的編號在台賬上的狀態竟然還是“封存”,可是馬超上來時候卻說這兩個點溫儀都是從班裏拿來的,也就表示兩個點溫儀實際都是“在用”的狀態,這就跟台賬不符了,問題也就大了。


    我悄悄拿出手機,給技術組發了條群消息說明情況,一會兒趙一茗就跟著劉建華一塊兒進來會議室了。劉建華跟企發部部長一通解釋,趙一茗也在一旁不時插兩句嘴,可是明擺著的事實擺在那裏,任憑他們兩個再怎麽辯解也無濟於事。


    趙一茗疏於對計量台賬的管理,未及時更新台賬,導致“計量用具的實際使用情況與台賬不符”,這是最後記錄在不符合項那一欄裏的內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學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鷄在這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鷄在這兒並收藏小學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