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冬末春初,雖然氣溫比前些日子略顯暖和了一些,但其實依舊很冷,早晚還有寒霜甚至冰淩,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初春的氣息,另外根據經驗,就算是開春了,氣溫仍舊還有可能發生劇烈反複。
倒春寒再下幾場雪絲毫都不奇怪。
山坡上依舊還是草木凋零的樣子,樹林之中依舊孤寂寒涼,除開野鳥和鬆鼠之外,幾乎看不到任何蛇蟲,不過若是仔細去看,那些高舉的蕭索枯枝之上,已經能夠看到一些細小的嫩苞,染上一抹微微淺淺的綠意。
春天果然要來了啊!
徐晨氣喘籲籲的在山林之中穿行,看著已經開始萌芽的植物,心中不由多了不少感慨。
本以為這個冬天會很難熬。
但沒想到一棟大房子修下來,竟然就無聲無息的過去了。
雖然感受過一天兩頓的饑餓,也感受過深夜那種入髓的寒涼,但整個部落終歸還是毫發無損的過來了。
甚至還增添了一個幼小的家庭成員。
無論對於他還是對於整個部落來說,這都是值得驕傲和喜悅的事情。
樹林裏各種樹木讓人眼花繚亂,徐晨和古和舉兩人仔細分辨交流。
庭院栽樹,一定要有價值,要麽有經濟價值,要麽有觀賞價值,要麽有實用價值,若是這三者能夠綜合為一體,那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徐晨首選自然是果樹類植物。
山上野果樹不少,但大多數都不能食用,或者說食用價值很低,不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他還是在古和舉的指點下挖到了三棵果樹。
雖然這些樹都葉子落盡,但徐晨大致還是能夠辨認出來兩種。
一棵應該是類似李樹或者蘋果樹。
另外一棵他確定就是桃樹,因為樹幹上還有沁出的桃膠,這玩意兒小時候他采集賣過。
剩下的那棵根據枝條完全無法判斷。
雖然這些都是果樹,但徐晨也知道都是最原始的野生品種,基本不會太好吃,就比如桃樹,沒有培育嫁接的野生桃樹都是毛桃,肉少核大,雖然能吃,但口感味道都很一般。
不過任何馴化都是有一個不斷人工栽培選育的過程,你不去栽種,它們永遠都是野生品種。
就和馴養小狼一樣,明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他仍舊一直在堅持,不會輕易放棄。
更何況這些野果樹到處都是,根本就不需要花錢,萬一不好吃或者栽不活,大不了拔了繼續栽。
就像養魚一樣,養死不怕,反正換魚挺方便簡單
三人吭哧吭哧把三顆近兩米高的果樹刨出來扛下山,然後又吭哧吭哧在院子開始挖坑栽種,栽好之後澆水定根,休息一陣之後下午接著上山繼續挖。
如此忙碌兩天,院子裏終於栽上了一圈,雖然都是光禿禿的樹枝,但整個院子看起來卻感覺生動了許多。
院子的樹栽好之後,他又忙活一天,在大門前左右兩邊分別栽了幾棵常綠植物。
如此他的大院美化工作才宣告一個段落。
房前屋後,種瓜種豆。
從小農村生活的他,遺傳了中國數千年農業文明的古老習慣。
那就是隻要看到點兒空地,總感覺想種點兒啥。
而眼下剛修建好的這個巨大的庭院,內外前後都是空地,有若一張巨大的空白畫紙,等著他去揮毫潑墨,因此光栽樹是無法滿足他胃口的。
接下來的幾天,他又把眼光盯上了房屋前後的大片空地,這次他就不是自己和古舉三人幹了,而是找來一群搬完家開始有些無所事事的男人一起幹,把此前收集的一些刺瓜、野豆、麻等亂七八糟的種子都一股腦種下去。
而隨著山洞的物品慢慢搬空,大院內外清理美化工作陸續完成,巴族開始正式在山下定居下來,整個部落也開始慢慢恢複往日的生活狀態。
窯工重新回到窯廠繼續製陶燒窯。
風帶著一群獵人繼續出門捕魚狩獵。
兩個工具男依舊每天啃啃啃啃的製作各種石刀石斧石鋤木鋤等工具,要不然就是搓樹皮繩編製藤筐等等
而原來負責砌房子拓磚的幾個男人突然一下閑了下來,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每天在院子裏麵進進出出,在房間裏麵轉來轉去,要不就是站在院子當中看著寬闊的院落和忙碌的女人發呆,要不就是在河灘上看著和泥拓磚的泥坑和草地幽然傷感。
昔日和一群外族人熱鬧工作的場景,似乎還在眼前浮現,歡聲笑語似乎還在耳邊回響。
不過徐晨才不會讓他們如此消沉下去。
他的宏偉大業眼下剛剛邁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山下修房子的目的是什麽,是種田。
眼下已經開春,這件事也必須盡快提上日程。
因此徐晨很快就把一群無所事事的男人召集起來,扛上木鋤石鋤出門幹活兒。
距離院落不遠,就在野狼穀口外麵,是一大片燒荒之後留下的滿是灰燼的裸露荒地。
距離上次燒荒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風吹日曬加上幾場雨雪的侵襲之後,這片荒地看起來更加的淩亂。
焚燒之後的空地上,還稀稀拉拉的矗立著一些燒的黢黑的樹木和荊棘刺叢。
另外裏麵還有大量的石頭。
要想好好耕種,就需要把這些雜亂的東西全部挖掘清理幹淨。
空地比較大,分布在一片起伏的小土丘上,為了方便耕種,不光要清理樹根石頭,還要分片規劃田埂,因地製宜開挖一些簡單的排水溝渠。
雖然這些他都沒有親自幹過。
但自小在農村長大的他,耳濡目染還是都知道一些。
站在焚燒過後的土丘上麵簡單觀察一番之後,徐晨將一群男人分成幾組,每組分別負責一塊,體力強壯的負責挖掘清理樹木荊棘和根莖,體弱一些的負責撿拾裏麵的石頭和開挖水溝。
因為麵積太大,清理的石頭也不可能都搬運丟棄到外麵,隻能都按照簡單的規劃堆成田埂。
在沒有馴服牛馬和發明耕田的農具之前,人類種田的方法簡單而原始。
所謂的刀耕火種,就是冬天放一把火把農田裏麵的荒草秸稈全部焚燒幹淨,等到春天播種季節,便用棍棒或者刀具在農田裏麵挖坑埋下種子。
這種方法在雲南緬甸一帶仍舊還在流行。
因為無法深耕除草,因此農田裏麵一般都會雜草叢生,與農作物爭搶土地的肥力,導致農作物長的十分淒慘。
草盛豆苗稀就是這種原始耕種的最好寫照。
正因為種植方法簡單粗暴,因此產量也低的可怕,為了增加收獲,便隻能不斷擴大種植麵積。
到春秋戰國時期,人類文明已經算是高度發達時期,但仍舊還是大規模的采用這種古老的種田方法。
一戶五口,治百畝。
若是深耕翻地精耕細作,根本就無法耕種這麽大麵積。
雖然這種方法原始的讓徐晨痛不欲生,但在眼下,卻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挖坑埋種,望天收。
所以,神明的作用和價值體現無疑。
為了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遇到天災就隻能跪求風神雨神河神太陽神多多保佑。
徐晨不知道自己到時候會不會也走到向神明磕頭求饒的地步。
但眼前最首要的任務是先把荒開出來,把種子種下去,然後看情況一步一步的去解決遇到的困難。
未來,攔河築壩,開掘溝渠,培育良種,馴養牛馬,發明犁耙農具,真的要完成這場引領人類踏上農業文明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
清理荒地相對於伐木拓磚撿石頭修房子來說還是要輕鬆多了。
一百多畝地,七八個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不停的忙碌,幾天下來就有了一些模樣。
而自從搬遷到山下之後,勞動的時間大大延長,出門就開始幹活兒,收工就可以回家吃飯,使得體力沒有因為上山下山而無謂的消耗。
一群女人在照顧老幼吃喝拉撒的同時,有些開始紡線織布,有些開始編製草簾草席,慢慢繼續整理房間院落。
男人們則早出晚歸專心幹活兒。
在這種清晰的內外分工之下,這一片足有百畝大小的荒地一日比一日整齊美觀起來。
倒春寒再下幾場雪絲毫都不奇怪。
山坡上依舊還是草木凋零的樣子,樹林之中依舊孤寂寒涼,除開野鳥和鬆鼠之外,幾乎看不到任何蛇蟲,不過若是仔細去看,那些高舉的蕭索枯枝之上,已經能夠看到一些細小的嫩苞,染上一抹微微淺淺的綠意。
春天果然要來了啊!
徐晨氣喘籲籲的在山林之中穿行,看著已經開始萌芽的植物,心中不由多了不少感慨。
本以為這個冬天會很難熬。
但沒想到一棟大房子修下來,竟然就無聲無息的過去了。
雖然感受過一天兩頓的饑餓,也感受過深夜那種入髓的寒涼,但整個部落終歸還是毫發無損的過來了。
甚至還增添了一個幼小的家庭成員。
無論對於他還是對於整個部落來說,這都是值得驕傲和喜悅的事情。
樹林裏各種樹木讓人眼花繚亂,徐晨和古和舉兩人仔細分辨交流。
庭院栽樹,一定要有價值,要麽有經濟價值,要麽有觀賞價值,要麽有實用價值,若是這三者能夠綜合為一體,那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徐晨首選自然是果樹類植物。
山上野果樹不少,但大多數都不能食用,或者說食用價值很低,不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他還是在古和舉的指點下挖到了三棵果樹。
雖然這些樹都葉子落盡,但徐晨大致還是能夠辨認出來兩種。
一棵應該是類似李樹或者蘋果樹。
另外一棵他確定就是桃樹,因為樹幹上還有沁出的桃膠,這玩意兒小時候他采集賣過。
剩下的那棵根據枝條完全無法判斷。
雖然這些都是果樹,但徐晨也知道都是最原始的野生品種,基本不會太好吃,就比如桃樹,沒有培育嫁接的野生桃樹都是毛桃,肉少核大,雖然能吃,但口感味道都很一般。
不過任何馴化都是有一個不斷人工栽培選育的過程,你不去栽種,它們永遠都是野生品種。
就和馴養小狼一樣,明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他仍舊一直在堅持,不會輕易放棄。
更何況這些野果樹到處都是,根本就不需要花錢,萬一不好吃或者栽不活,大不了拔了繼續栽。
就像養魚一樣,養死不怕,反正換魚挺方便簡單
三人吭哧吭哧把三顆近兩米高的果樹刨出來扛下山,然後又吭哧吭哧在院子開始挖坑栽種,栽好之後澆水定根,休息一陣之後下午接著上山繼續挖。
如此忙碌兩天,院子裏終於栽上了一圈,雖然都是光禿禿的樹枝,但整個院子看起來卻感覺生動了許多。
院子的樹栽好之後,他又忙活一天,在大門前左右兩邊分別栽了幾棵常綠植物。
如此他的大院美化工作才宣告一個段落。
房前屋後,種瓜種豆。
從小農村生活的他,遺傳了中國數千年農業文明的古老習慣。
那就是隻要看到點兒空地,總感覺想種點兒啥。
而眼下剛修建好的這個巨大的庭院,內外前後都是空地,有若一張巨大的空白畫紙,等著他去揮毫潑墨,因此光栽樹是無法滿足他胃口的。
接下來的幾天,他又把眼光盯上了房屋前後的大片空地,這次他就不是自己和古舉三人幹了,而是找來一群搬完家開始有些無所事事的男人一起幹,把此前收集的一些刺瓜、野豆、麻等亂七八糟的種子都一股腦種下去。
而隨著山洞的物品慢慢搬空,大院內外清理美化工作陸續完成,巴族開始正式在山下定居下來,整個部落也開始慢慢恢複往日的生活狀態。
窯工重新回到窯廠繼續製陶燒窯。
風帶著一群獵人繼續出門捕魚狩獵。
兩個工具男依舊每天啃啃啃啃的製作各種石刀石斧石鋤木鋤等工具,要不然就是搓樹皮繩編製藤筐等等
而原來負責砌房子拓磚的幾個男人突然一下閑了下來,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每天在院子裏麵進進出出,在房間裏麵轉來轉去,要不就是站在院子當中看著寬闊的院落和忙碌的女人發呆,要不就是在河灘上看著和泥拓磚的泥坑和草地幽然傷感。
昔日和一群外族人熱鬧工作的場景,似乎還在眼前浮現,歡聲笑語似乎還在耳邊回響。
不過徐晨才不會讓他們如此消沉下去。
他的宏偉大業眼下剛剛邁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山下修房子的目的是什麽,是種田。
眼下已經開春,這件事也必須盡快提上日程。
因此徐晨很快就把一群無所事事的男人召集起來,扛上木鋤石鋤出門幹活兒。
距離院落不遠,就在野狼穀口外麵,是一大片燒荒之後留下的滿是灰燼的裸露荒地。
距離上次燒荒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風吹日曬加上幾場雨雪的侵襲之後,這片荒地看起來更加的淩亂。
焚燒之後的空地上,還稀稀拉拉的矗立著一些燒的黢黑的樹木和荊棘刺叢。
另外裏麵還有大量的石頭。
要想好好耕種,就需要把這些雜亂的東西全部挖掘清理幹淨。
空地比較大,分布在一片起伏的小土丘上,為了方便耕種,不光要清理樹根石頭,還要分片規劃田埂,因地製宜開挖一些簡單的排水溝渠。
雖然這些他都沒有親自幹過。
但自小在農村長大的他,耳濡目染還是都知道一些。
站在焚燒過後的土丘上麵簡單觀察一番之後,徐晨將一群男人分成幾組,每組分別負責一塊,體力強壯的負責挖掘清理樹木荊棘和根莖,體弱一些的負責撿拾裏麵的石頭和開挖水溝。
因為麵積太大,清理的石頭也不可能都搬運丟棄到外麵,隻能都按照簡單的規劃堆成田埂。
在沒有馴服牛馬和發明耕田的農具之前,人類種田的方法簡單而原始。
所謂的刀耕火種,就是冬天放一把火把農田裏麵的荒草秸稈全部焚燒幹淨,等到春天播種季節,便用棍棒或者刀具在農田裏麵挖坑埋下種子。
這種方法在雲南緬甸一帶仍舊還在流行。
因為無法深耕除草,因此農田裏麵一般都會雜草叢生,與農作物爭搶土地的肥力,導致農作物長的十分淒慘。
草盛豆苗稀就是這種原始耕種的最好寫照。
正因為種植方法簡單粗暴,因此產量也低的可怕,為了增加收獲,便隻能不斷擴大種植麵積。
到春秋戰國時期,人類文明已經算是高度發達時期,但仍舊還是大規模的采用這種古老的種田方法。
一戶五口,治百畝。
若是深耕翻地精耕細作,根本就無法耕種這麽大麵積。
雖然這種方法原始的讓徐晨痛不欲生,但在眼下,卻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挖坑埋種,望天收。
所以,神明的作用和價值體現無疑。
為了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遇到天災就隻能跪求風神雨神河神太陽神多多保佑。
徐晨不知道自己到時候會不會也走到向神明磕頭求饒的地步。
但眼前最首要的任務是先把荒開出來,把種子種下去,然後看情況一步一步的去解決遇到的困難。
未來,攔河築壩,開掘溝渠,培育良種,馴養牛馬,發明犁耙農具,真的要完成這場引領人類踏上農業文明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
清理荒地相對於伐木拓磚撿石頭修房子來說還是要輕鬆多了。
一百多畝地,七八個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不停的忙碌,幾天下來就有了一些模樣。
而自從搬遷到山下之後,勞動的時間大大延長,出門就開始幹活兒,收工就可以回家吃飯,使得體力沒有因為上山下山而無謂的消耗。
一群女人在照顧老幼吃喝拉撒的同時,有些開始紡線織布,有些開始編製草簾草席,慢慢繼續整理房間院落。
男人們則早出晚歸專心幹活兒。
在這種清晰的內外分工之下,這一片足有百畝大小的荒地一日比一日整齊美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