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開始之後,兩輛馬車分別從巴族和烏族出發,馬車上分別坐著雙胞胎小女巫,她們穿著嶄新的衣裙和鬥篷,手握權杖欣喜而激動。
兩人身份地位尊崇,是這條路修通之後唯二坐上馬車通行的第一批人。
護送兩位大巫的,是兩族實力最強的獵人隊伍。
烏族由龍帶隊,手持一根青銅巨矛,身披雙層皮甲,腰懸長刀,帶領五位騎手前麵開道,一人執旗,一人執號。
馬車兩側踢踢踏踏跟著二十位精壯的披甲獵人,一組手持長矛身背藤盾,一組手持長弓身背箭袋,頭纏黑布,人人腰懸匕首,看起來威武嚴整氣勢逼人。
其後,則是數十位同樣身穿皮甲的手持長矛弓箭的獵人,同樣步履整齊,這支隊伍前後左右將馬車圍在其中。
而軍隊之後,則是烏族龐大的男女老幼組成的部落大軍。
巴族這邊則由風帶隊,雙層皮甲,腰掛軍官銅牌和大劍,身背長弓,帶領四位騎手前麵開道。
徐晨身穿皮甲和紅色披風,腰懸龍牙彎刀,騎馬帶著古舉等三位旗官和號手手持大旗和號角緊隨其後。
小女巫馬車兩側,同樣有二十位精壯的皮甲獵人,一組長矛藤盾,一組長弓箭囊,頭纏紅布腰懸匕首,腳踏皮靴,走路踢踢踏踏威武整齊。
再其後,一群同樣是全副武裝的獵人隊伍和巴族老女老少的觀光軍團。其中有一輛馬車和幾輛人力板車上,坐著阿母、母巴等一群孕婦等婦孺老弱,還有幾隻猴子也蹲在上麵興奮的抓耳撓腮。
今天兩族傾巢而出幾乎一人不留,就連繈褓的嬰兒都不例外,甚至一群孩子還把五隻已經快兩個月大的小狼都帶來了,一路跟在人群中屁顛兒屁顛兒跑的嗷嗷叫喚,看起來二哈的一逼。
澄淨蔚藍的天空,兩頭大老鷹展翅翱翔在數千米高空盤旋,似乎觀察著下方巴族人的動靜和去向。
旌旗獵獵,號角聲聲。
兩族龐大的隊伍相對而行,就在秋高氣爽的緩坡森林之中一路向前。
順著嶄新的開挖的泥土和略微夯實的新土地麵,道路在樹林之中蜿蜒伸向遠方。
隔著樹葉落盡的稀疏樹林,可以看到寬闊的河灘和波光粼粼的烏龍江。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激動、欣喜、驚訝、新奇、還有無與倫比的自豪。
雖然許多人並沒有參與這條道路的修建,但舉族之力他們也有很大的功勞。
人群一路歡呼而行響徹整個河灘。
兩個小時之後,徐晨等人先行到達石碑位置停下來等待。
又過了近一個小時,烏族龐大的隊伍正式抵達。
兩族相遇,瞬間再次爆發出更加猛烈的歡呼,特別是男人們鬼哭狼嚎野謔野謔的聲音震徹天際。
所有人都下車下馬,徐晨帶著兩位巫和兩族男女老少,匯聚在石碑位置,為他們介紹了石碑上記錄的文字內容和功能作用。
所有人感到都很新奇和興奮,但對於雙胞胎小女巫來說,這石碑似曾相識,仔細想想則豁然開朗,其實這也隻不過是另一種日記而已。
徐晨有記日記的習慣,實際上現在也影響葉和雙胞胎小女巫也開始書寫日記。
不過她們的日記和徐晨的略微不同。
徐晨記錄的都是很簡略的大事,更多的是記錄自己一些突發奇想和創意發明以及工作安排,還有各種文字創造等等。
而小女巫則更多的會記錄部落的發展和關於巫的傳承。
實則對於小女巫姐姐來說,她的日記更多偏向於記錄徐晨的一舉一動,一句話、一個新的詞語、一件新的東西,一個新的發明、一件新的工作安排等等。
就好比這條道路的修建,徐晨記錄的就比較簡單和淩亂,從規劃開始到數次勘察線路,再到最後確定路線畫出簡略施工圖,最後動工直至完成,每一步都隻是簡單幾句話。
比如某月某日,策劃開始修一條路,另某月某日,第一次實地勘察,再某月某日,第二次勘察並修改線路,再某月某日,道路開工修建。
至於設計和勘察過程,除開畫的工程線路圖之外幾乎一字不提,甚至開工之後一些修建過程也都語焉不詳,偶爾提一句今天走路腳崴了一下,或者遇到岩石又挖不動,老子煩的一批等等奇怪的話。
徐晨的日記雖然不是秘密,但也隻有葉和小女巫兩人看得懂,葉自從插過羽毛正式宣布成年之後,已經開始肩負起一個成年女人該幹的一切勞動,每天幹活兒忙的跑來跑去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整天纏著或者陪著徐晨,看日記的時間也少了很多。
因此徐晨的日記幾乎就成了為了小女巫一個人的專屬特權,因為整個部落幾乎就她不用幹活兒,隻需要靜坐冥想溝通神靈就行了。
而溝通神靈最好的方法,小女巫認為就是看徐晨的日記。
因為徐晨是神靈祝福過的人類,是超越大巫的存在,是萬巫之王,他的言行舉止都含有神靈的旨意。
隻要跟著徐晨,讀懂徐晨的日記,她自然也就能明悟神靈的旨意,得到啟發獲得溝通神靈的能力。
因此,觀察和記錄徐晨的一舉一動,幾乎就成了小女巫的生活日常。
就比如這條路,徐晨前後記錄的信息加起來不會超過十條,但小女巫卻足足寫滿了數十張裁好的獸皮。
從徐晨第一次安排風等人開始打探修路的情況,一直到道路完全修通,裏麵每一天發生的事她都紀錄的清清楚楚,而且主要是徐晨的言行動向。
雖然用字都很簡練簡單,但隻要翻看,就能了解徐晨這一天大致幹了什麽說了什麽,完全就是一部生活起居史。
而像徐晨利用水火攻克石坡完成棧道修建的過程,經過、方法、結果都寫的更是詳細無比,而且字詞之間,顯露出她無比的激動心情。
因為這是一種極其神奇的方法,絕對是一個劃時代的神奇創意。
身為一個巫,她有責任傳播和引導部落的發展,積累更多的生產生活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傳承下去。
徐晨雖然在自己的日記中對此事一字未提,但小女巫卻知道這個方法將會對所有部落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若是在以前,那些找不到山洞居住的部落,其實也能用這種方法開鑿簡單的山洞居住生活。
可惜以前沒有,因此所有部落也就隻能四處尋覓合適的山洞,但這些有山洞的地方,要不偏僻難行,要麽危險無比,要想找到一個安全合適的地方定居下來,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
眼下雖然各部落已經有了更好的修建房子的方法,但這種簡單而神奇的技術在未來依舊有強大的作用,特別是用在修路上。
各部落之間遠隔數十裏甚至上百裏,若是所有部落之間都修通這種寬闊的道路通行車馬,則會大大縮短部落之間的交流時間。
這一點兒她深有體會。
第一次她叛逃巴族的時候,她感覺這三十餘裏路就像天塹一樣,怎麽跑都跑不完,然後被烏族人追上,保護她的人差點兒全部死去。
後來有了馬之後,這條路來去就已經變得非常輕鬆和快捷。
但馬隻能坐一個人,數量少不說也限製了大量不會騎馬的人來往。
而眼下有了這條寬闊的馬路和馬車,就算是婦孺老弱也能坐著馬車快速來回,而且還輕鬆方便。
但徐晨對所有的創意發明幾乎都不怎麽在意,做出來之後,有些會在日記中提一句,有些什麽都不寫,就算是偶爾寫一句,也是今天太累,不想寫,或者是狗幾把又下爆雨,煩死了等等這樣一些類似牢騷話。
其實在徐晨看來,日記日記,自然是記錄心情用的。
但在小女巫看來,日記則應該記錄日常生活行為用的。
因此每次看徐晨這些牢騷話,小女巫總是會捂嘴嘻嘻偷笑,然後一筆一劃的把徐晨一天的所作所為記錄下來。
巫王陛下太懶,那就由自己幫他寫日記。
不過這些別人不知道的日記裏麵,每一條每一頁,滿滿都是徐晨的影子,就像烙印一樣,在她靈魂之中越來越清晰。
眼前這塊石碑,秉承了徐晨一貫的日記風格。
簡單而粗暴。
唯一讓小女巫高興的是,巫王陛下沒在上麵說髒話。
“諸位,這塊石碑就是記錄我們修路的時間和經過,以後將世世代代矗立在此,以此見證我們兩族血濃於水的親情和友誼,也讓我們的後人能夠了解修建這條路的困難和付出,並以此長久和平相處,永世為鄰。”
“這次修路兩族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別是烏族,在此我代表自己感謝所有參與修建的人,為了以後兩族共同的繁榮發展,我決定將這塊石碑作為界碑,從今往後,兩族領地就以這塊石碑為界,東方歸烏族所有,西方歸巴族所有!”
“嘩!”
徐晨對著巴族烏族男女老幼說出這番話,頓時引起了一陣劇烈的騷動,繼而則是響徹山林的歡呼。
兩人身份地位尊崇,是這條路修通之後唯二坐上馬車通行的第一批人。
護送兩位大巫的,是兩族實力最強的獵人隊伍。
烏族由龍帶隊,手持一根青銅巨矛,身披雙層皮甲,腰懸長刀,帶領五位騎手前麵開道,一人執旗,一人執號。
馬車兩側踢踢踏踏跟著二十位精壯的披甲獵人,一組手持長矛身背藤盾,一組手持長弓身背箭袋,頭纏黑布,人人腰懸匕首,看起來威武嚴整氣勢逼人。
其後,則是數十位同樣身穿皮甲的手持長矛弓箭的獵人,同樣步履整齊,這支隊伍前後左右將馬車圍在其中。
而軍隊之後,則是烏族龐大的男女老幼組成的部落大軍。
巴族這邊則由風帶隊,雙層皮甲,腰掛軍官銅牌和大劍,身背長弓,帶領四位騎手前麵開道。
徐晨身穿皮甲和紅色披風,腰懸龍牙彎刀,騎馬帶著古舉等三位旗官和號手手持大旗和號角緊隨其後。
小女巫馬車兩側,同樣有二十位精壯的皮甲獵人,一組長矛藤盾,一組長弓箭囊,頭纏紅布腰懸匕首,腳踏皮靴,走路踢踢踏踏威武整齊。
再其後,一群同樣是全副武裝的獵人隊伍和巴族老女老少的觀光軍團。其中有一輛馬車和幾輛人力板車上,坐著阿母、母巴等一群孕婦等婦孺老弱,還有幾隻猴子也蹲在上麵興奮的抓耳撓腮。
今天兩族傾巢而出幾乎一人不留,就連繈褓的嬰兒都不例外,甚至一群孩子還把五隻已經快兩個月大的小狼都帶來了,一路跟在人群中屁顛兒屁顛兒跑的嗷嗷叫喚,看起來二哈的一逼。
澄淨蔚藍的天空,兩頭大老鷹展翅翱翔在數千米高空盤旋,似乎觀察著下方巴族人的動靜和去向。
旌旗獵獵,號角聲聲。
兩族龐大的隊伍相對而行,就在秋高氣爽的緩坡森林之中一路向前。
順著嶄新的開挖的泥土和略微夯實的新土地麵,道路在樹林之中蜿蜒伸向遠方。
隔著樹葉落盡的稀疏樹林,可以看到寬闊的河灘和波光粼粼的烏龍江。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激動、欣喜、驚訝、新奇、還有無與倫比的自豪。
雖然許多人並沒有參與這條道路的修建,但舉族之力他們也有很大的功勞。
人群一路歡呼而行響徹整個河灘。
兩個小時之後,徐晨等人先行到達石碑位置停下來等待。
又過了近一個小時,烏族龐大的隊伍正式抵達。
兩族相遇,瞬間再次爆發出更加猛烈的歡呼,特別是男人們鬼哭狼嚎野謔野謔的聲音震徹天際。
所有人都下車下馬,徐晨帶著兩位巫和兩族男女老少,匯聚在石碑位置,為他們介紹了石碑上記錄的文字內容和功能作用。
所有人感到都很新奇和興奮,但對於雙胞胎小女巫來說,這石碑似曾相識,仔細想想則豁然開朗,其實這也隻不過是另一種日記而已。
徐晨有記日記的習慣,實際上現在也影響葉和雙胞胎小女巫也開始書寫日記。
不過她們的日記和徐晨的略微不同。
徐晨記錄的都是很簡略的大事,更多的是記錄自己一些突發奇想和創意發明以及工作安排,還有各種文字創造等等。
而小女巫則更多的會記錄部落的發展和關於巫的傳承。
實則對於小女巫姐姐來說,她的日記更多偏向於記錄徐晨的一舉一動,一句話、一個新的詞語、一件新的東西,一個新的發明、一件新的工作安排等等。
就好比這條道路的修建,徐晨記錄的就比較簡單和淩亂,從規劃開始到數次勘察線路,再到最後確定路線畫出簡略施工圖,最後動工直至完成,每一步都隻是簡單幾句話。
比如某月某日,策劃開始修一條路,另某月某日,第一次實地勘察,再某月某日,第二次勘察並修改線路,再某月某日,道路開工修建。
至於設計和勘察過程,除開畫的工程線路圖之外幾乎一字不提,甚至開工之後一些修建過程也都語焉不詳,偶爾提一句今天走路腳崴了一下,或者遇到岩石又挖不動,老子煩的一批等等奇怪的話。
徐晨的日記雖然不是秘密,但也隻有葉和小女巫兩人看得懂,葉自從插過羽毛正式宣布成年之後,已經開始肩負起一個成年女人該幹的一切勞動,每天幹活兒忙的跑來跑去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整天纏著或者陪著徐晨,看日記的時間也少了很多。
因此徐晨的日記幾乎就成了為了小女巫一個人的專屬特權,因為整個部落幾乎就她不用幹活兒,隻需要靜坐冥想溝通神靈就行了。
而溝通神靈最好的方法,小女巫認為就是看徐晨的日記。
因為徐晨是神靈祝福過的人類,是超越大巫的存在,是萬巫之王,他的言行舉止都含有神靈的旨意。
隻要跟著徐晨,讀懂徐晨的日記,她自然也就能明悟神靈的旨意,得到啟發獲得溝通神靈的能力。
因此,觀察和記錄徐晨的一舉一動,幾乎就成了小女巫的生活日常。
就比如這條路,徐晨前後記錄的信息加起來不會超過十條,但小女巫卻足足寫滿了數十張裁好的獸皮。
從徐晨第一次安排風等人開始打探修路的情況,一直到道路完全修通,裏麵每一天發生的事她都紀錄的清清楚楚,而且主要是徐晨的言行動向。
雖然用字都很簡練簡單,但隻要翻看,就能了解徐晨這一天大致幹了什麽說了什麽,完全就是一部生活起居史。
而像徐晨利用水火攻克石坡完成棧道修建的過程,經過、方法、結果都寫的更是詳細無比,而且字詞之間,顯露出她無比的激動心情。
因為這是一種極其神奇的方法,絕對是一個劃時代的神奇創意。
身為一個巫,她有責任傳播和引導部落的發展,積累更多的生產生活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傳承下去。
徐晨雖然在自己的日記中對此事一字未提,但小女巫卻知道這個方法將會對所有部落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若是在以前,那些找不到山洞居住的部落,其實也能用這種方法開鑿簡單的山洞居住生活。
可惜以前沒有,因此所有部落也就隻能四處尋覓合適的山洞,但這些有山洞的地方,要不偏僻難行,要麽危險無比,要想找到一個安全合適的地方定居下來,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
眼下雖然各部落已經有了更好的修建房子的方法,但這種簡單而神奇的技術在未來依舊有強大的作用,特別是用在修路上。
各部落之間遠隔數十裏甚至上百裏,若是所有部落之間都修通這種寬闊的道路通行車馬,則會大大縮短部落之間的交流時間。
這一點兒她深有體會。
第一次她叛逃巴族的時候,她感覺這三十餘裏路就像天塹一樣,怎麽跑都跑不完,然後被烏族人追上,保護她的人差點兒全部死去。
後來有了馬之後,這條路來去就已經變得非常輕鬆和快捷。
但馬隻能坐一個人,數量少不說也限製了大量不會騎馬的人來往。
而眼下有了這條寬闊的馬路和馬車,就算是婦孺老弱也能坐著馬車快速來回,而且還輕鬆方便。
但徐晨對所有的創意發明幾乎都不怎麽在意,做出來之後,有些會在日記中提一句,有些什麽都不寫,就算是偶爾寫一句,也是今天太累,不想寫,或者是狗幾把又下爆雨,煩死了等等這樣一些類似牢騷話。
其實在徐晨看來,日記日記,自然是記錄心情用的。
但在小女巫看來,日記則應該記錄日常生活行為用的。
因此每次看徐晨這些牢騷話,小女巫總是會捂嘴嘻嘻偷笑,然後一筆一劃的把徐晨一天的所作所為記錄下來。
巫王陛下太懶,那就由自己幫他寫日記。
不過這些別人不知道的日記裏麵,每一條每一頁,滿滿都是徐晨的影子,就像烙印一樣,在她靈魂之中越來越清晰。
眼前這塊石碑,秉承了徐晨一貫的日記風格。
簡單而粗暴。
唯一讓小女巫高興的是,巫王陛下沒在上麵說髒話。
“諸位,這塊石碑就是記錄我們修路的時間和經過,以後將世世代代矗立在此,以此見證我們兩族血濃於水的親情和友誼,也讓我們的後人能夠了解修建這條路的困難和付出,並以此長久和平相處,永世為鄰。”
“這次修路兩族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別是烏族,在此我代表自己感謝所有參與修建的人,為了以後兩族共同的繁榮發展,我決定將這塊石碑作為界碑,從今往後,兩族領地就以這塊石碑為界,東方歸烏族所有,西方歸巴族所有!”
“嘩!”
徐晨對著巴族烏族男女老幼說出這番話,頓時引起了一陣劇烈的騷動,繼而則是響徹山林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