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明元年五月,安西城。</p>
鎮西將軍看著城外源源不斷的叛軍大陣,臉色堅毅的拔出佩刀,對手下眾將呼喊道:“大漢將士,盡忠的時候到了!</p>
不管這天下哪個王爺登基,都輪不到姓賈的小人來坐!</p>
誓死保衛大漢,誓死保衛安西城!”</p>
“誓死保衛大漢,誓死保衛安西城!”</p>
鎮西將軍手下的都是西疆邊軍真正的精銳。</p>
城頭之上,清一色的全幅重甲的大漢盾陣銳士。</p>
在大漢盾陣銳士後麵,則是手持破甲蹶張弩的大漢勁弩蹶張士和手持硬弓的大漢射聲引強士。</p>
在城門後方,還有一對對大漢陷陣銳士,手持雙手大劍,全身重甲連頭臉都遮擋得嚴嚴實實!</p>
大漢盾陣銳士是大漢帝國正規軍中最強大的方陣步兵。</p>
大漢勁弩蹶張士是大漢帝國中最強大的弩兵。</p>
大漢射聲引強士是大漢帝國中射的最遠最準的弓箭手。</p>
大漢陷陣銳士是大漢帝國中混戰和破陣的尖兵精銳!</p>
可以說,這四個兵種就是大漢帝國步兵的精華。</p>
僅僅缺少了大漢帝國騎兵部隊。</p>
因為騎兵部隊已經成建製被賈士凱的白銀攻勢腐蝕投敵。</p>
無論是鎮西將軍還是麾下眾多兵將,都對這場突入起來的叛亂有著絕對勝利的信念。</p>
原因很簡單,試圖攻取安西城的叛軍,數量並不比他們多,如果不是敵人有西疆的騎兵部隊投靠過去,他們早就出城野戰消滅叛軍了。</p>
遠處的高點,伴隨著一道令旗麾下,一名名炮長扯著嗓子高喊道:“開炮!”</p>
通通通~</p>
一聲聲讓安西城眾多大漢將士從未聽過的悶響爆發,緊接著就是一陣地動山搖。</p>
一塊被十斤重實心鐵球砸碎的城門樓,一群身披重甲的大漢精銳士卒慘叫著,如同秤砣一般摔落下來。</p>
周圍的士兵則被炮彈轟碎的石塊和木板插入體內,鮮血染紅了黑色的鐵甲,屍體成濺射狀鋪成一片。</p>
被賈士凱命名為紅衣大炮,也就是發射十斤鐵球的重型攻城火炮,一發接著一發轟擊在安西城的城牆上,將上麵嚴陣以待的大漢西疆精銳,如同積木一般掃倒一片又一片。</p>
從未被火炮轟擊過,甚至壓根不知道火炮是什麽東西的西疆精銳,徹底被打蒙了。</p>
鎮西將軍本來想著身先士卒,激勵士氣,結果就站在顯眼的城門樓上,結果城門樓倒塌的時候,根本來不及跑路。</p>
被一堆碎石和柱子死死壓在下麵……</p>
失去了最高統帥的安西城守軍,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p>
就在這時,剛前方布置好的野戰步兵炮,也就是發射五斤重實心鐵球的直射火炮,朝著城頭的床弩投石機等固定守城設施開始轟擊。</p>
慌亂的安西城守軍根本沒有能力進行有效反擊,被一發發炮彈將固定的守城器械砸成碎片。</p>
每一次命中,破碎的木刺和碎石,都會將周圍數十名士兵掃倒。</p>
慘不忍睹!</p>
炮擊持續了半天後,安西城城頭的所有大型器械被橫掃一空。</p>
這時候,賈家軍的火炮小分隊,兩人抬著一門口徑超大,但炮管很短的曲射火炮,快速前進到靠近護城壕的位置。</p>
此時,由於安西城城頭的床弩投石機等大型守城器械都已經啞火,所以守城官兵根本沒辦法對這些逼近的叛軍進行阻擊,即便他們已經預感到那些叛軍手裏扛著的東西十分危險。</p>
緊接著,快速布置好的曲射火炮將一枚枚燒製得滾燙的鐵球轟進城牆後麵。</p>
這一次對安西城的軟目標造成的殺傷,遠超之前的重炮轟擊。</p>
同時,一樣抵近到護城壕之外的子母銃火炮也開始對著城頭快速射擊。</p>
一時間,火炮擊發的硝煙將整個安西城城牆都遮蓋住。</p>
終於,在尋找不到鎮西將軍後,安西城的守軍實在是扛不住巨大的傷亡,一麵白旗從城頭升起。</p>
有趣的是,因為太過濃密的白色硝煙,導致正在轟擊城牆的賈家軍根本沒有看見那麵白旗,仍然孜孜不倦的轟擊著。</p>
沒多久,連那杆白旗都被砸斷了……</p>
火炮的轟擊讓安西城內崩潰的守軍連插白旗的勇士都找不出來,絕大多數兵將都不敢靠近地獄一般的城牆,最後眾人一哄而散,撤入城內,隻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城牆。</p>
在火炮冷卻的間隙中,賈家軍的將領終於發現了安西城城頭上,已經看不見任何人。</p>
於是他們開始填平護城壕,摧毀那些拒馬樁之類的雜物。</p>
在一聲驚天動機的爆炸聲中,堆疊了大量炸藥包的城門被炸塌。</p>
打著一麵賈字大旗的重甲步兵,登上城門垮塌的廢墟時,發現後麵竟然一個人都沒有,不禁情緒高漲的歡呼起來。</p>
隨著大群大群賈家軍湧入安西城,安西城內潰逃的西疆邊軍精銳,大批大批的開始投降。</p>
直到安西城淪陷第二天,鎮西將軍的屍體才被民夫從城牆廢墟中挖掘出來。</p>
賈士凱則以清君側的名義,將投降的大漢精銳步兵全部收納整編。</p>
至此,整個西疆盡入賈字大旗之下。</p>
賈士凱的叛亂行為,拉開了對峙中的大漢帝國諸多封疆大吏互相攻伐吞並的序幕。</p>
除了投靠大漢光命帝,或者說本身就是扶持光命帝勢力的趙家外,其餘七家紛紛聯合起來,從四麵八方攻入京畿之地。</p>
大漢光命元年六月,趙家寡不敵眾,被七家聯軍擊敗,作為忠實的保皇黨,在這場亂局中第一個被踢出去。</p>
趙家盤踞的趙州陷入到混亂之中,各個縣城不斷湧現出不堪被壓迫的農民起義和奴隸起義。</p>
趙家在趙州的嫡係族人,被起義軍屠戮殆盡!</p>
然而,裹挾大勝之勢的七家聯軍,在進攻忠於劉漢皇室的最後禦林軍時,卻出現了內訌。</p>
吳州的主宰吳家和梁州的主宰梁家突然聯手,對正在跟禦林軍激戰的其餘五家聯軍背刺,以至於其餘五家聯軍大潰,被追殺數百裏地,十多萬大軍最後逃回去的不足零頭。</p>
</p>
隨後,吳家軍和梁家軍與禦林軍勝利會師當晚,吳家軍和梁家軍突然合夥對禦林軍主力下手,打算一勞永逸解決這最後一支忠於劉漢皇室的嫡係精銳。</p>
不成想,禦林軍主力早有準備,偷襲變成了火並,雙方從黑夜一直殺到第二天下午,屍橫遍野,雙方都損失慘重,吳家軍和梁家軍最終不敵敗退。</p>
在這一戰中,禦林軍中最出名的羽林鐵騎幾乎全軍覆沒。</p>
打贏這一戰的禦林軍無力再戰,隻能退回去休整補充。</p>
可以說,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鬥。</p>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大漢帝國中最有實力的八大世家,一家滅族,七家衰敗,局勢急轉直下。</p>
自此,大漢帝國進入了大規模奴隸和農民起義的階段。</p>
大漢帝國最精銳的邊疆軍隊,都在西疆和南疆。</p>
西疆的隊伍被賈家軍覆滅,南疆的隊伍被收買,位於京畿之地的中央軍禦林軍又損失慘重,地方世家也無力鎮壓叛亂,導致大漢帝國陷入到空前的危機中。</p>
然而,時間到了八月份的時候,賈士凱不知用什麽手段,說服了五大世家,並聯合五大世家殘餘的兵力,利用火器的優勢,滅掉了吳家和梁家。</p>
賈士凱無視地方叛亂,帶著賈家軍和五大世家拚湊起來的聯軍,直逼長安城。</p>
這一次,損失慘重的禦林軍在火炮的轟擊下,僅僅堅持了三天時間,就主動投降。</p>
然而,長安城投降後,賈士凱突然對五大世家最後的聯軍背刺。</p>
即便五大世家提前有準備,但他們麵對裝備了大量火器的賈家軍,根本無力抵抗,頃刻間被擊潰。</p>
隨後,賈士凱一邊占據京畿之地,一邊派兵橫掃剩下五大世家,將這些屹立千年之久的世家門閥徹底鏟除。</p>
事實證明,和平才是這些世家門閥長久立足的根本,隻要爆發大規模戰爭,世家門閥必將會覆滅。</p>
沒有人能容忍世家門閥的長期盤踞。</p>
不過,賈士凱覆滅的隻是實力折損嚴重的世家門閥,卻無力平定越發嚴重的地方叛亂。</p>
原因無他,賈家軍數量太少了,賈士凱又將重心放在了京畿之地,打算穩固自己的政權,所以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平叛。</p>
不過因為賈家軍的火器犀利,起義軍也好,奴隸軍也罷,都是一觸即潰,倒是無法影響大局。</p>
賈士凱入駐長安後,不光沒有廢除大漢光命帝,畢竟這位才是大漢帝國現如今的正統皇帝。</p>
甚至,賈士凱還將其餘幾大世家支持的皇子,都拖到菜市口斬首。</p>
賈士凱深知大漢帝國一直沒辦法凝聚全力,就是因為八大世家的掣肘,劉漢皇室昏庸無能,上千年下來,才收攏了一個趙家……</p>
大漢光命元年八月,賈士凱脅迫光命帝冊封自己為軍政一把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司馬,並根據自己平定國內八大世家叛亂的功績,封賞自己為異姓王——魏王!</p>
自此,賈士凱依靠火器的犀利,成為這場大漢帝國天變中的最大贏家,八大世家不光徹底覆滅,還被打為叛逆載入史冊。</p>
隨後,賈士凱將八大洲合並為四大洲。</p>
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地方行政格局。</p>
大肆安插共進會成員擔任地方官,組織民兵清繳起義軍。</p>
合並後的四大洲分別為東洲、西洲、北州、南州。</p>
大漢帝國光命元年九月份,正式對天下宣告新的行政區劃。</p>
南疆被並入南州之中,西疆被並入西州之中。</p>
在這次行政區劃重整中,京畿之地得到擴大,更名為中州。</p>
自此,大漢帝國進入五大州時代。</p>
西疆和南疆也正式被劃入到大漢帝國的本土之中。</p>
東疆麵積不大,而且本來就是與死亡之地的隔離區。</p>
北疆已經被蠻族王庭吞並,如今大漢帝國內部烽煙四起,世家倒了但叛軍卻越來越多,奴隸製度正在崩塌,異族奴隸成為叛亂的主要兵源,大漢帝國根本無力對外征討。</p>
賈家軍的火器部隊,僅僅隻能保證重要的城市不淪陷。</p>
更改了行政區劃,重新任命共進會成員為新的地方官員後,賈士凱又重整了軍隊。</p>
他將大漢帝國的軍隊重整為兩個體係。</p>
賈家軍和後續收編的精銳,整編為拱衛中州中央軍。</p>
其餘四大州的地方衛戍部隊則為守備軍體係。</p>
守備軍分為州軍、府軍、縣軍三個級別。</p>
除了州軍外,其餘軍隊跟民兵沒什麽區別。</p>
州府縣就是大漢帝國如今的行政等級,再往下的鄉村朝廷官府一般就管不到了,主要都是地方士紳宗族勢力把控。</p>
賈士凱為了方便管理,還簡化了行政班子,將以往大量冗餘的官職都取締。</p>
除此之外,在地方上,賈士凱一改以前的總督製度,避免地方出現軍政財一把抓的官職,將行政、稅務財政、軍事三個權利,徹底分離開。</p>
在中央朝廷,則細化出來六部尚書製度,來統籌朝廷的所有事物。</p>
分別為吏部,主管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製,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製之法。</p>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p>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p>
兵部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p>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p>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p>
大漢朝廷所有中央官員體係,通通並入六部之中,精簡管理官僚體製。</p>
若是放在原本的朝廷裏,這麽劇烈的變革肯定會遭到舊勢力的反撲,但經過一連串的世家造反兵變後,朝堂上無人敢反駁賈士凱,共進會更是成為大漢帝國官僚中的第一大黨派組織。</p>
然而,賈士凱在得到大漢帝國中央大權,將光命帝變為自己傀儡後,竟然還有心思派遣信使前往波斯高原,封李察為平西伯。</p>
鎮西將軍看著城外源源不斷的叛軍大陣,臉色堅毅的拔出佩刀,對手下眾將呼喊道:“大漢將士,盡忠的時候到了!</p>
不管這天下哪個王爺登基,都輪不到姓賈的小人來坐!</p>
誓死保衛大漢,誓死保衛安西城!”</p>
“誓死保衛大漢,誓死保衛安西城!”</p>
鎮西將軍手下的都是西疆邊軍真正的精銳。</p>
城頭之上,清一色的全幅重甲的大漢盾陣銳士。</p>
在大漢盾陣銳士後麵,則是手持破甲蹶張弩的大漢勁弩蹶張士和手持硬弓的大漢射聲引強士。</p>
在城門後方,還有一對對大漢陷陣銳士,手持雙手大劍,全身重甲連頭臉都遮擋得嚴嚴實實!</p>
大漢盾陣銳士是大漢帝國正規軍中最強大的方陣步兵。</p>
大漢勁弩蹶張士是大漢帝國中最強大的弩兵。</p>
大漢射聲引強士是大漢帝國中射的最遠最準的弓箭手。</p>
大漢陷陣銳士是大漢帝國中混戰和破陣的尖兵精銳!</p>
可以說,這四個兵種就是大漢帝國步兵的精華。</p>
僅僅缺少了大漢帝國騎兵部隊。</p>
因為騎兵部隊已經成建製被賈士凱的白銀攻勢腐蝕投敵。</p>
無論是鎮西將軍還是麾下眾多兵將,都對這場突入起來的叛亂有著絕對勝利的信念。</p>
原因很簡單,試圖攻取安西城的叛軍,數量並不比他們多,如果不是敵人有西疆的騎兵部隊投靠過去,他們早就出城野戰消滅叛軍了。</p>
遠處的高點,伴隨著一道令旗麾下,一名名炮長扯著嗓子高喊道:“開炮!”</p>
通通通~</p>
一聲聲讓安西城眾多大漢將士從未聽過的悶響爆發,緊接著就是一陣地動山搖。</p>
一塊被十斤重實心鐵球砸碎的城門樓,一群身披重甲的大漢精銳士卒慘叫著,如同秤砣一般摔落下來。</p>
周圍的士兵則被炮彈轟碎的石塊和木板插入體內,鮮血染紅了黑色的鐵甲,屍體成濺射狀鋪成一片。</p>
被賈士凱命名為紅衣大炮,也就是發射十斤鐵球的重型攻城火炮,一發接著一發轟擊在安西城的城牆上,將上麵嚴陣以待的大漢西疆精銳,如同積木一般掃倒一片又一片。</p>
從未被火炮轟擊過,甚至壓根不知道火炮是什麽東西的西疆精銳,徹底被打蒙了。</p>
鎮西將軍本來想著身先士卒,激勵士氣,結果就站在顯眼的城門樓上,結果城門樓倒塌的時候,根本來不及跑路。</p>
被一堆碎石和柱子死死壓在下麵……</p>
失去了最高統帥的安西城守軍,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p>
就在這時,剛前方布置好的野戰步兵炮,也就是發射五斤重實心鐵球的直射火炮,朝著城頭的床弩投石機等固定守城設施開始轟擊。</p>
慌亂的安西城守軍根本沒有能力進行有效反擊,被一發發炮彈將固定的守城器械砸成碎片。</p>
每一次命中,破碎的木刺和碎石,都會將周圍數十名士兵掃倒。</p>
慘不忍睹!</p>
炮擊持續了半天後,安西城城頭的所有大型器械被橫掃一空。</p>
這時候,賈家軍的火炮小分隊,兩人抬著一門口徑超大,但炮管很短的曲射火炮,快速前進到靠近護城壕的位置。</p>
此時,由於安西城城頭的床弩投石機等大型守城器械都已經啞火,所以守城官兵根本沒辦法對這些逼近的叛軍進行阻擊,即便他們已經預感到那些叛軍手裏扛著的東西十分危險。</p>
緊接著,快速布置好的曲射火炮將一枚枚燒製得滾燙的鐵球轟進城牆後麵。</p>
這一次對安西城的軟目標造成的殺傷,遠超之前的重炮轟擊。</p>
同時,一樣抵近到護城壕之外的子母銃火炮也開始對著城頭快速射擊。</p>
一時間,火炮擊發的硝煙將整個安西城城牆都遮蓋住。</p>
終於,在尋找不到鎮西將軍後,安西城的守軍實在是扛不住巨大的傷亡,一麵白旗從城頭升起。</p>
有趣的是,因為太過濃密的白色硝煙,導致正在轟擊城牆的賈家軍根本沒有看見那麵白旗,仍然孜孜不倦的轟擊著。</p>
沒多久,連那杆白旗都被砸斷了……</p>
火炮的轟擊讓安西城內崩潰的守軍連插白旗的勇士都找不出來,絕大多數兵將都不敢靠近地獄一般的城牆,最後眾人一哄而散,撤入城內,隻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城牆。</p>
在火炮冷卻的間隙中,賈家軍的將領終於發現了安西城城頭上,已經看不見任何人。</p>
於是他們開始填平護城壕,摧毀那些拒馬樁之類的雜物。</p>
在一聲驚天動機的爆炸聲中,堆疊了大量炸藥包的城門被炸塌。</p>
打著一麵賈字大旗的重甲步兵,登上城門垮塌的廢墟時,發現後麵竟然一個人都沒有,不禁情緒高漲的歡呼起來。</p>
隨著大群大群賈家軍湧入安西城,安西城內潰逃的西疆邊軍精銳,大批大批的開始投降。</p>
直到安西城淪陷第二天,鎮西將軍的屍體才被民夫從城牆廢墟中挖掘出來。</p>
賈士凱則以清君側的名義,將投降的大漢精銳步兵全部收納整編。</p>
至此,整個西疆盡入賈字大旗之下。</p>
賈士凱的叛亂行為,拉開了對峙中的大漢帝國諸多封疆大吏互相攻伐吞並的序幕。</p>
除了投靠大漢光命帝,或者說本身就是扶持光命帝勢力的趙家外,其餘七家紛紛聯合起來,從四麵八方攻入京畿之地。</p>
大漢光命元年六月,趙家寡不敵眾,被七家聯軍擊敗,作為忠實的保皇黨,在這場亂局中第一個被踢出去。</p>
趙家盤踞的趙州陷入到混亂之中,各個縣城不斷湧現出不堪被壓迫的農民起義和奴隸起義。</p>
趙家在趙州的嫡係族人,被起義軍屠戮殆盡!</p>
然而,裹挾大勝之勢的七家聯軍,在進攻忠於劉漢皇室的最後禦林軍時,卻出現了內訌。</p>
吳州的主宰吳家和梁州的主宰梁家突然聯手,對正在跟禦林軍激戰的其餘五家聯軍背刺,以至於其餘五家聯軍大潰,被追殺數百裏地,十多萬大軍最後逃回去的不足零頭。</p>
</p>
隨後,吳家軍和梁家軍與禦林軍勝利會師當晚,吳家軍和梁家軍突然合夥對禦林軍主力下手,打算一勞永逸解決這最後一支忠於劉漢皇室的嫡係精銳。</p>
不成想,禦林軍主力早有準備,偷襲變成了火並,雙方從黑夜一直殺到第二天下午,屍橫遍野,雙方都損失慘重,吳家軍和梁家軍最終不敵敗退。</p>
在這一戰中,禦林軍中最出名的羽林鐵騎幾乎全軍覆沒。</p>
打贏這一戰的禦林軍無力再戰,隻能退回去休整補充。</p>
可以說,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鬥。</p>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大漢帝國中最有實力的八大世家,一家滅族,七家衰敗,局勢急轉直下。</p>
自此,大漢帝國進入了大規模奴隸和農民起義的階段。</p>
大漢帝國最精銳的邊疆軍隊,都在西疆和南疆。</p>
西疆的隊伍被賈家軍覆滅,南疆的隊伍被收買,位於京畿之地的中央軍禦林軍又損失慘重,地方世家也無力鎮壓叛亂,導致大漢帝國陷入到空前的危機中。</p>
然而,時間到了八月份的時候,賈士凱不知用什麽手段,說服了五大世家,並聯合五大世家殘餘的兵力,利用火器的優勢,滅掉了吳家和梁家。</p>
賈士凱無視地方叛亂,帶著賈家軍和五大世家拚湊起來的聯軍,直逼長安城。</p>
這一次,損失慘重的禦林軍在火炮的轟擊下,僅僅堅持了三天時間,就主動投降。</p>
然而,長安城投降後,賈士凱突然對五大世家最後的聯軍背刺。</p>
即便五大世家提前有準備,但他們麵對裝備了大量火器的賈家軍,根本無力抵抗,頃刻間被擊潰。</p>
隨後,賈士凱一邊占據京畿之地,一邊派兵橫掃剩下五大世家,將這些屹立千年之久的世家門閥徹底鏟除。</p>
事實證明,和平才是這些世家門閥長久立足的根本,隻要爆發大規模戰爭,世家門閥必將會覆滅。</p>
沒有人能容忍世家門閥的長期盤踞。</p>
不過,賈士凱覆滅的隻是實力折損嚴重的世家門閥,卻無力平定越發嚴重的地方叛亂。</p>
原因無他,賈家軍數量太少了,賈士凱又將重心放在了京畿之地,打算穩固自己的政權,所以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平叛。</p>
不過因為賈家軍的火器犀利,起義軍也好,奴隸軍也罷,都是一觸即潰,倒是無法影響大局。</p>
賈士凱入駐長安後,不光沒有廢除大漢光命帝,畢竟這位才是大漢帝國現如今的正統皇帝。</p>
甚至,賈士凱還將其餘幾大世家支持的皇子,都拖到菜市口斬首。</p>
賈士凱深知大漢帝國一直沒辦法凝聚全力,就是因為八大世家的掣肘,劉漢皇室昏庸無能,上千年下來,才收攏了一個趙家……</p>
大漢光命元年八月,賈士凱脅迫光命帝冊封自己為軍政一把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司馬,並根據自己平定國內八大世家叛亂的功績,封賞自己為異姓王——魏王!</p>
自此,賈士凱依靠火器的犀利,成為這場大漢帝國天變中的最大贏家,八大世家不光徹底覆滅,還被打為叛逆載入史冊。</p>
隨後,賈士凱將八大洲合並為四大洲。</p>
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地方行政格局。</p>
大肆安插共進會成員擔任地方官,組織民兵清繳起義軍。</p>
合並後的四大洲分別為東洲、西洲、北州、南州。</p>
大漢帝國光命元年九月份,正式對天下宣告新的行政區劃。</p>
南疆被並入南州之中,西疆被並入西州之中。</p>
在這次行政區劃重整中,京畿之地得到擴大,更名為中州。</p>
自此,大漢帝國進入五大州時代。</p>
西疆和南疆也正式被劃入到大漢帝國的本土之中。</p>
東疆麵積不大,而且本來就是與死亡之地的隔離區。</p>
北疆已經被蠻族王庭吞並,如今大漢帝國內部烽煙四起,世家倒了但叛軍卻越來越多,奴隸製度正在崩塌,異族奴隸成為叛亂的主要兵源,大漢帝國根本無力對外征討。</p>
賈家軍的火器部隊,僅僅隻能保證重要的城市不淪陷。</p>
更改了行政區劃,重新任命共進會成員為新的地方官員後,賈士凱又重整了軍隊。</p>
他將大漢帝國的軍隊重整為兩個體係。</p>
賈家軍和後續收編的精銳,整編為拱衛中州中央軍。</p>
其餘四大州的地方衛戍部隊則為守備軍體係。</p>
守備軍分為州軍、府軍、縣軍三個級別。</p>
除了州軍外,其餘軍隊跟民兵沒什麽區別。</p>
州府縣就是大漢帝國如今的行政等級,再往下的鄉村朝廷官府一般就管不到了,主要都是地方士紳宗族勢力把控。</p>
賈士凱為了方便管理,還簡化了行政班子,將以往大量冗餘的官職都取締。</p>
除此之外,在地方上,賈士凱一改以前的總督製度,避免地方出現軍政財一把抓的官職,將行政、稅務財政、軍事三個權利,徹底分離開。</p>
在中央朝廷,則細化出來六部尚書製度,來統籌朝廷的所有事物。</p>
分別為吏部,主管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製,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製之法。</p>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p>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p>
兵部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p>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p>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p>
大漢朝廷所有中央官員體係,通通並入六部之中,精簡管理官僚體製。</p>
若是放在原本的朝廷裏,這麽劇烈的變革肯定會遭到舊勢力的反撲,但經過一連串的世家造反兵變後,朝堂上無人敢反駁賈士凱,共進會更是成為大漢帝國官僚中的第一大黨派組織。</p>
然而,賈士凱在得到大漢帝國中央大權,將光命帝變為自己傀儡後,竟然還有心思派遣信使前往波斯高原,封李察為平西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