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上輩子就是一個普通社畜,又不是什麽精英政治人才,道聽途說的互聯網政治和遊戲裏學到的政體,總不能直接照搬過來吧。</p>


    即便李察願意照搬,那些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具體內容是比較空泛的,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沒有教李察具體怎麽做啊!</p>


    結果,李察隻能摸著大漢帝國、希臘城邦同盟議會甚至是蠻族王庭和波斯頂尖領主家族式管理的模式這幾塊‘石頭’,來慢慢過河,建立一個以李察為政治核心的軍政府。</p>


    軍政府看名字就知道,是軍隊大於一切的政府!</p>


    放在李察上輩子那個世界,軍政府可不是什麽褒義詞,往往跟動亂和壓迫掛鉤。</p>


    但在這個世界的西亞自由軍中,李察覺得這是最適合自己的政治體製,原因無他,西亞自由軍中有著大量絕對忠誠的夥伴官兵,由他們來幫著管理政府,李察放心!</p>


    而且軍隊統轄一切,也能讓李察建立的軍政府武德充沛。</p>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畏威而不畏德,武德充沛比仁義治國更得‘人心’。</p>


    那些被奴隸印記控製的波斯領主,也都受到了軍政府的重用,他們的家族雖然名義上失去了封地,但波斯領主隻是改換了一個名頭,成為自家封地成立的縣城或府城的官員。</p>


    沒錯,西亞自由軍采取的地方行政區劃,就是效彷大漢帝國體製。</p>


    畢竟大漢帝國是中央集權政體,李察不學他們,難不成學習希臘城邦?</p>


    至於蠻族王庭和波斯頂尖家族的管理模式,太過粗糙,不可能參考他們的模式建立地方行政區劃等級。</p>


    在地方行政體係中,李察的軍政府加入了首府城市的概念。</p>


    首府城市往往具備三個特征中,至少一個。</p>


    也就是說,首府城市必然是經濟中心或政治中心或軍事重鎮。</p>


    甚至,囊括其中兩樣乃至三樣。</p>


    其中,新底比斯城這座具有濃烈希臘政治色彩的城市名稱,自然是需要變更的。</p>


    為此,李察的軍政府核心成員還展開了激烈討論。</p>


    畢竟,新底比斯城是作為波斯高原政治中心首府城市的。</p>


    地位必然是最高的。</p>


    龐三刀率先開口道:“新底比斯城就改名為新長安吧,這樣才能顯示出我們西亞自由軍軍政府政治中心的地位。”</p>


    </p>


    “新長安?</p>


    你起這個名字,考慮過波斯高原的民意麽?</p>


    你知不知道,這個名字很容易讓波斯人將我們當成漢人入侵者!</p>


    我們一直在努力將西亞自由軍塑造成解放者,結果你一個名字把我們打回原形,真是……”</p>


    曆天明不滿的指責道。</p>


    “等等!</p>


    曆天明,你的意思是,我們一直都是入侵者?”</p>


    李察皺著眉頭,找到了曆天明話語中的‘語病’。</p>


    曆天明神情一愣,張了張嘴,想要辯解,但想了想自己說的話確實有問題……</p>


    “我跟你們說過多少次,要忘記我們是入侵者的事情,無論是在什麽場合裏,都不能表達出來。</p>


    要知道,一個成功的解放者,就是把自己騙過去,認為自己是真正的解放者,哪怕被我們解放的波斯人跟我們漢人的長相完全不同!</p>


    如果連自己都無法騙過去,我們又如何去騙波斯民眾?”</p>


    眾將悉心聽著李察的教導。</p>


    沒人敢提出李察口中的語病。</p>


    口口聲聲說騙這個騙那個的……</p>


    連你這個當大帥的都覺得這是騙,西亞自由軍不是入侵者是什麽?</p>


    嗯,心裏怎麽想是一回事,說出來什麽話就是另一回事了。</p>


    這就叫做語言政治的藝術。</p>


    看到眾人悉心聽講的表情後,李察也意識到了不對勁。</p>


    一般來說,這幫人如此乖巧,不提出任何意見,往往不是自己說的非常正確,而是他們的忠誠屬性發揮了作用。</p>


    “那個……我的意思也不是欺騙。</p>


    欺騙是走不長遠的。</p>


    總之,我們的宗旨是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不管他們的膚色語言文化跟我們漢人有多大的差距,明白嗎?</p>


    就算對方不是人,隻要願意接受我們的理念,與我們團結起來,也可以成為與我們共同作戰的盟友!”</p>


    李二狗聽後,應聲喊道:“大帥說得對,就算是異族,我們也不是非要當成對手打死,隻要他們團結在以大帥為核心領導的團體中,他們就是我們的戰友!”</p>


    眾將深以為然的齊齊點頭,他們明白了。</p>


    異族也是可以當炮灰的!</p>


    不能因為他們不是人,就不給他們上戰場為大帥賣命的機會,那是不道德的行為!</p>


    李察滿意的對李二狗點了點頭,同一件事,說的方式不一樣,聽起來感覺就不一樣,所以政治層麵上的事情,都必須說漂亮話,至於下麵人能不能聽懂,那就要看悟性了。</p>


    聽不懂的人,隻能說他不適合官場。</p>


    畢竟,很多事情不能說透,說透了大家都尷尬不說,還容易引來禍端。</p>


    比如說,同化被征服的民族,你不能直接說同化他們,那被同化的民族一聽就感覺不對勁,所以要說推廣素質教育……</p>


    畢竟教育這東西,本身就自帶洗腦作用。</p>


    李察上輩子的棒子國國民,就被他們的本國教育洗腦成了宇宙大國國民……</p>


    在棒子國國民眼裏,這叫做民族自信,殊不知在外人眼裏,這就是自大狂……</p>


    “我起的名字不行,那你們打算起什麽名字?”</p>


    被否決的龐三刀甕聲甕氣的問道。</p>


    這時候,李二狗又站出來提議道:“不能起波斯和希臘語言特色的名字,那不足以凸顯出大帥的英明領導。</p>


    畢竟,波斯高原是我們大帥帶領大家打下來的,大帥是漢人,怎麽可以將軍政府的首都起當地人的名稱呢?”</p>


    眾將目瞪口呆的看著李二狗,心裏不約而同的冒出來一個想法:這特麽的也能舔?</p>


    李察笑了笑,對眾將說道:“既然你們沒什麽更好的提議,就叫做自由城吧。</p>


    剛好跟我們自由軍的名號契合。”</p>


    更改新底比斯城的名字是為了去除希臘文化對波斯高原的影響,至於起名倒是沒什麽太多要求。</p>


    自由城不會讓波斯高原的民眾聯想到漢人文化,符合西亞自由軍一直以來宣傳的政治正確,又契合了西亞自由軍為政治核心的定義,讓波斯高原的人都明白,誰才是波斯高原的主人。</p>


    至於另外兩座大城倒不用更改名字了。</p>


    維魯斯城和亞倫城雖然是羅多克家族的領地,但名字都是符合西亞習慣的命名,跟希臘人沒什麽關係,強行更名沒什麽意義,還會引起當地人的不滿。</p>


    這跟新底比斯城更名完全不同。</p>


    維魯斯城在西亞自由軍軍政府中是經濟中心首府,亞倫城則是軍事重鎮。</p>


    所謂的軍事重鎮並不是單純的堡壘要塞,而是能生產大批軍工產品的城市。</p>


    當然,其本身的防禦能力也不弱。</p>


    這三座城市會成立城衛軍,其他府縣則不會成立正規軍編製的城衛軍,隻會成立治安性質的民兵部隊。</p>


    民兵和正規軍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民兵不是常備軍,正規軍是996的常備軍。</p>


    所以,正規軍的財政負擔要遠高於民兵。</p>


    民兵除了農閑的時候集訓,和偶爾對外剿匪外,幾乎沒什麽大的消耗。</p>


    走的也都是地方財政,不需要軍政府撥款。</p>


    當然,軍政府治下的民兵也是需要承擔治安責任的,平日裏都是輪替上崗,巡邏和抓捕小偷小摸等等。</p>


    這也算是這個時代性價比較高的地方武裝部隊體係了。</p>


    像是大漢帝國那種建立完善的縣兵和府兵體係,開銷是很大的,大漢帝國前期還好,現在的縣兵府兵早就糜爛不堪,長期的工資拖欠,讓縣兵府兵名存實亡。</p>


    在大漢帝國朝廷天變的時候,根本沒有出現過縣兵府兵的身影……</p>


    地方治安的任務全都落在衙役身上,而衙役的戰鬥力僅限於對付蟊賊和平民……</p>


    大漢帝國朝廷天變的時候,真正能打的部隊隻有世家私兵、皇室的禦林軍、西疆和南疆的邊軍。</p>


    其中西疆的邊軍戰鬥力是最強的,但一開局就被賈士凱麾下第一次亮相的火器化部隊滅掉了。</p>


    南疆的邊軍戰鬥力雖強,但奈何數量不多,結果被南方世家擊敗,殘兵被孫權撿了漏子。</p>


    世家私兵和皇室的禦林軍,則在內戰中損失殆盡,最後更是被賈士凱以摧枯拉朽的戰力優勢碾壓。</p>


    賈士凱上台後頒布的政策中,就有全麵取締名存實亡的縣兵府兵製度的命令。</p>


    並加強了地方民兵的建設。</p>


    事實證明,輪流上崗的民兵,除了戰鬥力不強外,用來治理地方,維護統治是真的好用。</p>


    並且不是常備軍的民兵,很難被地方官員變成自己的私人武裝。</p>


    一般的匪患民兵就能處理,大股叛亂直接調遣中央軍即可。</p>


    在建立民兵方麵,李察到時參考了大漢帝國的地方民兵體係。</p>


    民兵的兵源就是原本的波斯仆從兵,波斯農夫不用再擔心自己會動輒被強征上戰場當炮灰,隻要定期輪崗當民兵負責家鄉治安即可。</p>


    這些地方民兵由於守衛的是自己的家鄉,工作的時候積極性要比當仆從軍的時候高出好幾個級別。</p>


    除此之外,李察為了加強對西亞自由軍中的常備部隊的管控,將前鋒營、健銳營、女營、希臘營的軍戶家卷田產,都分配在三大城市周邊的村鎮。</p>


    地方民兵主要來自於民戶家的青壯。</p>


    並且,減免稅賦的優惠,也不再是軍戶家庭獨享,家裏有人加入民兵,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減免政策,雖然減免力度跟軍戶沒法比,但也算是一種不錯的福利。</p>


    由於軍政府極度缺乏行政管理人才,所以出了三座大城和周邊地區外,其餘地區仍然是波斯領主們轉職的行政官員負責管理。</p>


    波斯領主搖身一變成為地方主政一把手,波斯領主的家族成員和管家等人,則成為下屬的官吏。</p>


    名頭變了,政治上也直屬於軍政府,但本質上還是原本封地那套管理方式。</p>


    區別在於,波斯農夫有了一丟丟人權,不會再被強征出去當炮灰了,軍戶和民戶的權利和義務得到了明確劃分,這使得西亞自由軍軍政府在波斯高原得到了廣大波斯民眾的擁護。</p>


    再就是,西亞自由軍軍政府會派遣專門的巡察官到各地地方衙門,監督稅收財政、司法行政體係、地方民兵的訓練情況和地方的匪患情況等等。</p>


    巡察官都是李察的夥伴擔任,所以權力非常大,基本上淩駕在地方主政一把手之上。</p>


    由於巡察官是流動執政,所以不需要太多人手,即便是文官人才不多的軍政府也能配置足夠的巡察官,巡視整個波斯高原。</p>


    巡察官製度就是為了彌補軍政府對地方管理不足的問題,防止地方隱瞞財政稅收,中飽私囊,對地方民兵的集訓和管理懈怠,任由地方匪患蔓延等問題。</p>


    當然,還有對軍政府的正麵輿論宣傳。</p>


    不過地方主政官員都是被奴隸印記控製的波斯領主,倒是不會出大問題。</p>


    即便有問題,也隻是主政官員下麵的小官弄出來的小問題。</p>


    巡察官沒有兵權,想要履行自己的巡察權力,自然需要地方主政官員的配合,被奴隸印記控製的波斯領主剛好彌補了這個缺陷。</p>


    除此之外,巡察官製度最本質的目標,是要讓波斯高原的所有人,都明白西亞自由軍改變了他們傳統的分封體製,整個波斯高原都是軍政府的地盤,讓波斯民眾清醒的認識到軍政府和大帥李察,而不是隻知道自家領主……</p>


    軍事上,西亞自由軍的前鋒營又進行了一輪擴軍,兵力達到了3萬人的規模。</p>


    要知道,健銳營已近從前鋒營抽調了兩千名老兵,擴編到5000人規模。</p>


    女營則擴編到2萬人……</p>


    畢竟,波斯高原的戰爭對男性青壯人口消耗很大,西亞自由軍軍政府又不能野蠻擴大軍戶數量,導致生產力下滑,所以開始號召女性參軍當炮灰……</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吐槽是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吐槽是福並收藏全麵戰爭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