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冬生喃喃地說:“我也知道。可是就是控製不了。越是想早點生產出來,越是焦躁,做不好。你設計出來的那麽完美,我做夢都想把它做出來。”
李文軍說:“我設計的,是我們產品最終目標,而不是現在就要達到的水平。我之前跟你說,國外的摩托車研發,是根據外形設計發動機。可是發動機的生產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是個難點。就算是現在模型已經完美平衡,發動機的製造又要像那時候做汽車發動機的時候一樣,再痛苦一遍。所以,我們要換個思路,我們的汽車發動機已經比較成熟,摩托車可以縮小照搬。然後根據發動機調整外形,找平衡。想要快點出結果,外形和內在總要有一個妥協。”
柳冬生想了想:“如果這樣,是可以接受。”
李文軍想了想:“這樣,你一邊生產,一邊研發,壓力確實很大,以後生產線一開起來,更沒有那麽多精力。我給你找個幫手。”
李文軍對郭建光笑了笑:“郭建光同誌。勞煩過來一下。”
他不知道李文軍要幹什麽,多半是要說他沒管好。雖然有點冤枉,該他負的責任還是要負……
郭建光應了一聲:“誒……”就走過來。
李文軍對柳冬生說:“郭建光同誌是老一派機械技術人員出身的,又有多年生產管理經驗,這一陣子在其他廠管理得都很不錯。以後讓他負責管理摩托車生產絕對沒有問題,你就安心搞產品升級。”
柳冬生和郭建光都很驚訝。
柳冬生不知道郭建光竟然是學機械出身的。
郭建光驚訝於李文軍怎麽會知道他是學機械的。
李文軍握了握郭建光的手說:“以後摩托車廠,就辛苦您了。從今天起,我就任命你為摩托車廠的廠長,負責生產運營。柳冬生同誌是任副廠長,負責技術升級改造。”
郭建光和柳冬生都一臉懵逼:這個廠長和副廠長的任命都是這麽隨意的嗎?點到誰就是誰?
隻有陶光明和陳子琛知道李文軍的個性:看似漫不經心的行為,其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決定,然後等待最合適的時機實施。比如他在把郭建光和陳克己招進廠那一刻,其實就想好了他們最終的位置在哪裏。隻是時機還未到,所以他先把他們安排在別的地方。
柳冬生說:“那模型怎麽辦。”
李文軍說:“雖然縮小版的模型沒有考慮材料的差異和油箱的問題,但是現在改還來得及。甚至在一比一的模型裏麵重新再來找平衡也行。這一點郭建光同誌也可以幫你。第一代產品隻要保證能安全運行。更高的要求,比如操控性,外形這些都可以先放一邊。”
------
有了郭建光坐鎮,柳冬生順暢多了。他盡量讓發動機的形狀跟汽車的一樣,就可以直接用汽車發動機的縮小版,然後粗粗進行了平衡,很快把一比一模型造出來。
在柳冬生做一比一模型的時候,郭建光緊鑼密鼓的開始找合適的頭盔生產廠家。因為他之前是負責安全生產的,所以對國內外幾乎所有安全防護產品都很熟悉,很快就選定了兩家,談好了供貨。
等到八月中旬,他們已經造出了第一輛摩托車。
按照李文軍的約法三章,第一次試車在車間裏,柳冬生戴著頭盔親自來試。
摩托車車間所有門都關著,隻留柳冬生一個人在裏麵,怕的是失控誤傷其他人。
主要是這東西,不像汽車,誰也沒有開過,所以大家倒是比柳冬生第一次試駕“勇士一號”時還要害怕。
大家站在門口拿著各種滅火工具什麽的,甚至連擔架都準備好了,在門外候著。
柳冬生剛才不準大家去告訴李文軍,大家越發把心懸到了嗓子眼。
就怕柳冬生這個實心眼,不把自己弄趴下不肯出來。
胡春蘭急得不行,上去把孫細妹叫下來了。
孫細妹一聽扔了手裏得到東西,就衝進去抱著柳冬生:“冬生啊,媽都快五十了,你不要這樣嚇我了好嗎。”
李文軍聽見動靜也下來了,說:“柳冬生同誌,你出去等吧。我來。”
柳冬生說:“那可不行。我做的車,這個風險,該我承擔。”
李文軍說:“我會開車,而且我比你年輕,身手要敏捷。萬一等下有什麽我也能跳下來。”
柳冬生搖頭:“這個一點防護也沒有,我不能讓你冒險。”
這家夥真是油鹽不進。
李文軍哭笑不得,想了想又說:“我還騎過國外的摩托,知道真正好的摩托騎起來是什麽感覺,所以我來試駕,可以馬上告訴你哪裏不好。比你摸著石頭過河好。”
柳冬生想了想,雖然不知道李文軍說騎過摩托到底是在哪裏什麽時候騎過。不過他既然說騎過,那就肯定是了。
他下來:“好。你不能開太快。一看不對勁就停下來。”
這會兒他倒是來叮囑李文軍了。
孫細妹以為李文軍為了讓柳冬生不冒險瞎掰的,結果李文軍竟然要自己上。她又來阻止李文軍:“軍少,這個太危險了,你也不能試。你要是出點岔子,我沒法跟親家交代了。”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勸:“李董,你別試了。”
“是啊,萬一摔傷了,可怎麽好。”
“這東西太危險了,連個罩子都沒有,要是撞到牆上直接就是肉身來碰。”
李文軍笑了笑:“放心。我開過摩托車。沒你們想的那麽嚇人。”
他也不是隨便冒險的人,而且每個零件生產過程,他都看著的,不會有大問題。
而且不過其他人沒開過摩托車,不知輕重,貿然來試自然不行。
李文軍帶好頭盔,叫大家又關上門。
在裏麵踩了一下啟動器,然後開始轟發動機。
發動機那“嗯嗯嗯”“轟轟轟”的巨響聽得門外的人直擦冷汗:嘶,不是說好從最低速開始嗎?這家夥是要一下就把自己幹趴下嗎?
然後那“轟轟轟”的聲音就變成了“突突突”,是車子已經跑起來了。
李文軍說:“我設計的,是我們產品最終目標,而不是現在就要達到的水平。我之前跟你說,國外的摩托車研發,是根據外形設計發動機。可是發動機的生產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是個難點。就算是現在模型已經完美平衡,發動機的製造又要像那時候做汽車發動機的時候一樣,再痛苦一遍。所以,我們要換個思路,我們的汽車發動機已經比較成熟,摩托車可以縮小照搬。然後根據發動機調整外形,找平衡。想要快點出結果,外形和內在總要有一個妥協。”
柳冬生想了想:“如果這樣,是可以接受。”
李文軍想了想:“這樣,你一邊生產,一邊研發,壓力確實很大,以後生產線一開起來,更沒有那麽多精力。我給你找個幫手。”
李文軍對郭建光笑了笑:“郭建光同誌。勞煩過來一下。”
他不知道李文軍要幹什麽,多半是要說他沒管好。雖然有點冤枉,該他負的責任還是要負……
郭建光應了一聲:“誒……”就走過來。
李文軍對柳冬生說:“郭建光同誌是老一派機械技術人員出身的,又有多年生產管理經驗,這一陣子在其他廠管理得都很不錯。以後讓他負責管理摩托車生產絕對沒有問題,你就安心搞產品升級。”
柳冬生和郭建光都很驚訝。
柳冬生不知道郭建光竟然是學機械出身的。
郭建光驚訝於李文軍怎麽會知道他是學機械的。
李文軍握了握郭建光的手說:“以後摩托車廠,就辛苦您了。從今天起,我就任命你為摩托車廠的廠長,負責生產運營。柳冬生同誌是任副廠長,負責技術升級改造。”
郭建光和柳冬生都一臉懵逼:這個廠長和副廠長的任命都是這麽隨意的嗎?點到誰就是誰?
隻有陶光明和陳子琛知道李文軍的個性:看似漫不經心的行為,其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決定,然後等待最合適的時機實施。比如他在把郭建光和陳克己招進廠那一刻,其實就想好了他們最終的位置在哪裏。隻是時機還未到,所以他先把他們安排在別的地方。
柳冬生說:“那模型怎麽辦。”
李文軍說:“雖然縮小版的模型沒有考慮材料的差異和油箱的問題,但是現在改還來得及。甚至在一比一的模型裏麵重新再來找平衡也行。這一點郭建光同誌也可以幫你。第一代產品隻要保證能安全運行。更高的要求,比如操控性,外形這些都可以先放一邊。”
------
有了郭建光坐鎮,柳冬生順暢多了。他盡量讓發動機的形狀跟汽車的一樣,就可以直接用汽車發動機的縮小版,然後粗粗進行了平衡,很快把一比一模型造出來。
在柳冬生做一比一模型的時候,郭建光緊鑼密鼓的開始找合適的頭盔生產廠家。因為他之前是負責安全生產的,所以對國內外幾乎所有安全防護產品都很熟悉,很快就選定了兩家,談好了供貨。
等到八月中旬,他們已經造出了第一輛摩托車。
按照李文軍的約法三章,第一次試車在車間裏,柳冬生戴著頭盔親自來試。
摩托車車間所有門都關著,隻留柳冬生一個人在裏麵,怕的是失控誤傷其他人。
主要是這東西,不像汽車,誰也沒有開過,所以大家倒是比柳冬生第一次試駕“勇士一號”時還要害怕。
大家站在門口拿著各種滅火工具什麽的,甚至連擔架都準備好了,在門外候著。
柳冬生剛才不準大家去告訴李文軍,大家越發把心懸到了嗓子眼。
就怕柳冬生這個實心眼,不把自己弄趴下不肯出來。
胡春蘭急得不行,上去把孫細妹叫下來了。
孫細妹一聽扔了手裏得到東西,就衝進去抱著柳冬生:“冬生啊,媽都快五十了,你不要這樣嚇我了好嗎。”
李文軍聽見動靜也下來了,說:“柳冬生同誌,你出去等吧。我來。”
柳冬生說:“那可不行。我做的車,這個風險,該我承擔。”
李文軍說:“我會開車,而且我比你年輕,身手要敏捷。萬一等下有什麽我也能跳下來。”
柳冬生搖頭:“這個一點防護也沒有,我不能讓你冒險。”
這家夥真是油鹽不進。
李文軍哭笑不得,想了想又說:“我還騎過國外的摩托,知道真正好的摩托騎起來是什麽感覺,所以我來試駕,可以馬上告訴你哪裏不好。比你摸著石頭過河好。”
柳冬生想了想,雖然不知道李文軍說騎過摩托到底是在哪裏什麽時候騎過。不過他既然說騎過,那就肯定是了。
他下來:“好。你不能開太快。一看不對勁就停下來。”
這會兒他倒是來叮囑李文軍了。
孫細妹以為李文軍為了讓柳冬生不冒險瞎掰的,結果李文軍竟然要自己上。她又來阻止李文軍:“軍少,這個太危險了,你也不能試。你要是出點岔子,我沒法跟親家交代了。”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勸:“李董,你別試了。”
“是啊,萬一摔傷了,可怎麽好。”
“這東西太危險了,連個罩子都沒有,要是撞到牆上直接就是肉身來碰。”
李文軍笑了笑:“放心。我開過摩托車。沒你們想的那麽嚇人。”
他也不是隨便冒險的人,而且每個零件生產過程,他都看著的,不會有大問題。
而且不過其他人沒開過摩托車,不知輕重,貿然來試自然不行。
李文軍帶好頭盔,叫大家又關上門。
在裏麵踩了一下啟動器,然後開始轟發動機。
發動機那“嗯嗯嗯”“轟轟轟”的巨響聽得門外的人直擦冷汗:嘶,不是說好從最低速開始嗎?這家夥是要一下就把自己幹趴下嗎?
然後那“轟轟轟”的聲音就變成了“突突突”,是車子已經跑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