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淮翻到的這兩頁話本,講的是白馬湖畔小集鄉上的一段故事。</p>
小集鄉的富紳孫老爺,是當地勢力最大的裏長之一。</p>
裏長並不是官職,朝廷將鄉民統計後,以一百十戶為一裏,按照丁糧的多寡排序,最多的十戶輪流做裏長,作為地方衙門的助手,掌管核實地方戶籍、催征賦役,以及管理主持裏內事務。</p>
名為衙門的差役,實際上,若沒有裏長的配合,那些讀書科舉出身的地方官員是難以施政的。</p>
說白了,就是縣官不如現管。</p>
現管孫老爺要過六十大壽,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可他過壽的時機和排場不尋常。</p>
其時恰逢開年二月,秋糧催繳已近尾聲,而白馬湖因前一年受了洪災,良田被淹,丁戶折損,秋收自然蕭索,許多人家過年都靠鑿冰釣魚果腹,怎麽會有餘糧?</p>
</p>
可鄉民卻自己抬了桌椅、湊了酒菜來給孫老爺捧場,他們站在宴席桌邊,不落座、不動快,麵有菜色,衣衫襤褸,當真是既隆重又怪異。</p>
孫老爺牽著新添的美貌小妾,讓小妾將這宴席獨享。沒想到小妾剛吃了半桌,就倒地不起,原來她竟然是白馬湖底爬上來的黃妖,迷惑了孫老爺為害一方。</p>
鄉親們在高人的指點下,在湊來的酒菜中放了克妖的符咒和藥草,最後黃妖被誅,臨死前一口咬掉了半邊孫老爺。</p>
——實在是個再尋常不過的誌異故事。</p>
沉淮卻在旁認真批注,大意是:</p>
“這故事有詳實的地點、時間和事件,從來有實便能信三分,可見其中有講究,那麽這天災人禍的故事,為什麽會選在白馬湖畔有名有姓的地方裏麵編撰呢?</p>
其中是否另有隱喻?</p>
蘇芽捧著話本,看著批注,心道這周公子雖有幾分書生意氣,心思倒是敏銳。</p>
別人看這故事,大半是看其中的獵奇和古怪,偏他要順藤而上,追問杜撰的理由和依據。</p>
偏偏他還真糾對了地方。</p>
“公子知道這故事裏的白馬湖和小集鄉?”</p>
“我從前雖然沒回來過,但淮安畢竟是我祖籍,自小常聽長輩說起地方風土。東晉謝靈運也曾做《撰征賦》,寫白馬湖‘發津潭而回邁,逗白馬以憩舷。貫射陽而望邗溝,通江淮而薄角城。’可見此地多受運河便利,可稱富饒。”</p>
最討厭掉書袋的人了,就你家讀書多,突然背什麽詩句?</p>
直接說人話,就說白馬湖靠著大運河,曆史悠久,漁獵耕種都挺好,不就行了?</p>
蘇芽被他勉強著答疑,其實挺不情願,便一麵微笑,一麵腹誹,嘴上還溫和地應答,“公子果然博覽群書,那麽自然也知道,黃河奪淮的後患吧?”</p>
“嗯,書中有記載,自南宋時黃河改道,搶了淮河的河道以後,江淮下遊便常受黃河流沙所害,百姓也備遭洪澇之苦。”</p>
沉淮應對如流,卻疑惑道:“可是地方受災,朝廷自然有減免賦稅的舉措,常盈倉也近在遲尺,開過幾回,地方百姓沒有賦稅的重壓,還能得到賑災的物資,江淮富庶,百姓當不至於衣衫襤褸,鑿冰為食吧?”</p>
沉淮這人,長了一副好皮相,他要擺出誠懇的姿態時,哪怕說著想當然的話,也能是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讓人沒法繼續討厭。</p>
蘇芽欠了人情,也不好意思討厭他,隻好斟酌地在有限的地方知無不言,生怕自己誤導了將來的一個好官。</p>
“賦稅減免和賑災濟貧,朝廷當然是有的,可從朝廷到鄉民的手裏,又要有無數的損耗,分到每家每戶手裏的又能有多少呢?”</p>
她想起過去水災的情形,不由得帶出了幾分激憤,“洪災泛濫時,鄉民往往不止田地被衝,而且常連房屋也被淹毀,洪災過後,茅屋泥牆,四壁空空,得慶幸此地靠水,尚有魚肉可食啊。”</p>
說著,她將沉淮杯中的茶水倒了一點在桌上,伸手蘸了水在桌麵描劃。</p>
“你看,白馬湖在淮安城外東南三十裏,既在淮安和揚州的交集之處,又與洪澤湖及周邊的高郵湖等水道相連,地勢低窪,島嶼相連,洪水一上來,那些水道之間的空地就首先被淹了。”</p>
她在桌麵上用茶水畫了淮安城,又畫了水道湖泊,最後在白馬湖裏落了許多小點代表小島,十分直觀,果然是一副水到即淹的地形。</p>
“哦,原來這故事裏,說孫老爺的小妾是白馬湖底爬上來的黃妖,就是這個意思。”沉淮恍然大悟。</p>
“對呀,白馬湖裏有九十九座小島,彼此隨著水勢漲跌而似連非連,鄉民分散地居於島上,不熟悉水路的外人很難把他們盡數尋到。”</p>
蘇芽指著那些星星點點的小島,“那孫老爺是小集鄉的裏長,各家有幾口人丁,應繳多少稅糧,要應幾個徭役,都是自孫老爺的手上統計呈報,所以他就是那一裏的霸王,他要想欺上瞞下,那分散勢弱的鄉民又有幾個敢反抗呢?”</p>
“要不是活不下去,誰會起反抗的心思?“她忍不住歎氣,“你看故事裏寫的結局,其實大有深意:妖怪死了,孫老爺被妖怪吃了,這些卻並不是鄉民們自己的能力,而是背後有高人指點。可這世間,哪裏就有那麽多愛往鄉下跑的高人呢?”</p>
“……原來富庶之地,也依舊有閉塞之苦。”</p>
其實沉淮哪裏就不知道這些了?他隻是要做戲麻痹蘇芽,又不是真的書呆子。</p>
這會兒見蘇芽突然說得情真,他便不由地想起自己的遊曆見聞,一時也有些沉默。</p>
“太陽底下也有藏汙納垢的角落,這是很常見的事。”蘇芽察覺氣氛沉悶,立刻振奮精神。</p>
她笑道:“其實你說的很對,話本故事要讓人看得入迷,其中當然最好有讓人熟悉的地方,才方便看客入戲。這故事要寫鄉間奇聞,那自然就會選個一般人不熟悉的地方講,倒未必就有什麽隱喻。”</p>
說完,她抹掉桌麵上的茶水,後退一步,“我沒什麽見識,隻是恰好在書坊聽掌櫃說過這一段,照葫蘆畫瓢講給你聽,大概還有沒背熟的地方,公子聽一半信一半就好。”</p>
“你們掌櫃倒是位淵博之人,“沉淮點頭應和,“果然想要了解世情,還是應該要多讀話本!”</p>
蘇芽這段解讀其實極好,既有獨特有效的角度,又有簡略的地形圖對照,若不是真的把地方事給弄熟了,胸有丘壑,定然說不出這些。</p>
可她居然並不張揚自得,而是托辭說自己背誦了掌櫃的點評,沉淮不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p>
小集鄉的富紳孫老爺,是當地勢力最大的裏長之一。</p>
裏長並不是官職,朝廷將鄉民統計後,以一百十戶為一裏,按照丁糧的多寡排序,最多的十戶輪流做裏長,作為地方衙門的助手,掌管核實地方戶籍、催征賦役,以及管理主持裏內事務。</p>
名為衙門的差役,實際上,若沒有裏長的配合,那些讀書科舉出身的地方官員是難以施政的。</p>
說白了,就是縣官不如現管。</p>
現管孫老爺要過六十大壽,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可他過壽的時機和排場不尋常。</p>
其時恰逢開年二月,秋糧催繳已近尾聲,而白馬湖因前一年受了洪災,良田被淹,丁戶折損,秋收自然蕭索,許多人家過年都靠鑿冰釣魚果腹,怎麽會有餘糧?</p>
</p>
可鄉民卻自己抬了桌椅、湊了酒菜來給孫老爺捧場,他們站在宴席桌邊,不落座、不動快,麵有菜色,衣衫襤褸,當真是既隆重又怪異。</p>
孫老爺牽著新添的美貌小妾,讓小妾將這宴席獨享。沒想到小妾剛吃了半桌,就倒地不起,原來她竟然是白馬湖底爬上來的黃妖,迷惑了孫老爺為害一方。</p>
鄉親們在高人的指點下,在湊來的酒菜中放了克妖的符咒和藥草,最後黃妖被誅,臨死前一口咬掉了半邊孫老爺。</p>
——實在是個再尋常不過的誌異故事。</p>
沉淮卻在旁認真批注,大意是:</p>
“這故事有詳實的地點、時間和事件,從來有實便能信三分,可見其中有講究,那麽這天災人禍的故事,為什麽會選在白馬湖畔有名有姓的地方裏麵編撰呢?</p>
其中是否另有隱喻?</p>
蘇芽捧著話本,看著批注,心道這周公子雖有幾分書生意氣,心思倒是敏銳。</p>
別人看這故事,大半是看其中的獵奇和古怪,偏他要順藤而上,追問杜撰的理由和依據。</p>
偏偏他還真糾對了地方。</p>
“公子知道這故事裏的白馬湖和小集鄉?”</p>
“我從前雖然沒回來過,但淮安畢竟是我祖籍,自小常聽長輩說起地方風土。東晉謝靈運也曾做《撰征賦》,寫白馬湖‘發津潭而回邁,逗白馬以憩舷。貫射陽而望邗溝,通江淮而薄角城。’可見此地多受運河便利,可稱富饒。”</p>
最討厭掉書袋的人了,就你家讀書多,突然背什麽詩句?</p>
直接說人話,就說白馬湖靠著大運河,曆史悠久,漁獵耕種都挺好,不就行了?</p>
蘇芽被他勉強著答疑,其實挺不情願,便一麵微笑,一麵腹誹,嘴上還溫和地應答,“公子果然博覽群書,那麽自然也知道,黃河奪淮的後患吧?”</p>
“嗯,書中有記載,自南宋時黃河改道,搶了淮河的河道以後,江淮下遊便常受黃河流沙所害,百姓也備遭洪澇之苦。”</p>
沉淮應對如流,卻疑惑道:“可是地方受災,朝廷自然有減免賦稅的舉措,常盈倉也近在遲尺,開過幾回,地方百姓沒有賦稅的重壓,還能得到賑災的物資,江淮富庶,百姓當不至於衣衫襤褸,鑿冰為食吧?”</p>
沉淮這人,長了一副好皮相,他要擺出誠懇的姿態時,哪怕說著想當然的話,也能是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讓人沒法繼續討厭。</p>
蘇芽欠了人情,也不好意思討厭他,隻好斟酌地在有限的地方知無不言,生怕自己誤導了將來的一個好官。</p>
“賦稅減免和賑災濟貧,朝廷當然是有的,可從朝廷到鄉民的手裏,又要有無數的損耗,分到每家每戶手裏的又能有多少呢?”</p>
她想起過去水災的情形,不由得帶出了幾分激憤,“洪災泛濫時,鄉民往往不止田地被衝,而且常連房屋也被淹毀,洪災過後,茅屋泥牆,四壁空空,得慶幸此地靠水,尚有魚肉可食啊。”</p>
說著,她將沉淮杯中的茶水倒了一點在桌上,伸手蘸了水在桌麵描劃。</p>
“你看,白馬湖在淮安城外東南三十裏,既在淮安和揚州的交集之處,又與洪澤湖及周邊的高郵湖等水道相連,地勢低窪,島嶼相連,洪水一上來,那些水道之間的空地就首先被淹了。”</p>
她在桌麵上用茶水畫了淮安城,又畫了水道湖泊,最後在白馬湖裏落了許多小點代表小島,十分直觀,果然是一副水到即淹的地形。</p>
“哦,原來這故事裏,說孫老爺的小妾是白馬湖底爬上來的黃妖,就是這個意思。”沉淮恍然大悟。</p>
“對呀,白馬湖裏有九十九座小島,彼此隨著水勢漲跌而似連非連,鄉民分散地居於島上,不熟悉水路的外人很難把他們盡數尋到。”</p>
蘇芽指著那些星星點點的小島,“那孫老爺是小集鄉的裏長,各家有幾口人丁,應繳多少稅糧,要應幾個徭役,都是自孫老爺的手上統計呈報,所以他就是那一裏的霸王,他要想欺上瞞下,那分散勢弱的鄉民又有幾個敢反抗呢?”</p>
“要不是活不下去,誰會起反抗的心思?“她忍不住歎氣,“你看故事裏寫的結局,其實大有深意:妖怪死了,孫老爺被妖怪吃了,這些卻並不是鄉民們自己的能力,而是背後有高人指點。可這世間,哪裏就有那麽多愛往鄉下跑的高人呢?”</p>
“……原來富庶之地,也依舊有閉塞之苦。”</p>
其實沉淮哪裏就不知道這些了?他隻是要做戲麻痹蘇芽,又不是真的書呆子。</p>
這會兒見蘇芽突然說得情真,他便不由地想起自己的遊曆見聞,一時也有些沉默。</p>
“太陽底下也有藏汙納垢的角落,這是很常見的事。”蘇芽察覺氣氛沉悶,立刻振奮精神。</p>
她笑道:“其實你說的很對,話本故事要讓人看得入迷,其中當然最好有讓人熟悉的地方,才方便看客入戲。這故事要寫鄉間奇聞,那自然就會選個一般人不熟悉的地方講,倒未必就有什麽隱喻。”</p>
說完,她抹掉桌麵上的茶水,後退一步,“我沒什麽見識,隻是恰好在書坊聽掌櫃說過這一段,照葫蘆畫瓢講給你聽,大概還有沒背熟的地方,公子聽一半信一半就好。”</p>
“你們掌櫃倒是位淵博之人,“沉淮點頭應和,“果然想要了解世情,還是應該要多讀話本!”</p>
蘇芽這段解讀其實極好,既有獨特有效的角度,又有簡略的地形圖對照,若不是真的把地方事給弄熟了,胸有丘壑,定然說不出這些。</p>
可她居然並不張揚自得,而是托辭說自己背誦了掌櫃的點評,沉淮不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p>